資源簡介 第7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1節 動物的行為 草履蟲應激性的觀察 1.草履蟲對電流的反應:用放大鏡觀察到草履蟲向負極游動。 2.草履蟲對化學物質的反應:用放大鏡觀察到草履蟲遠離乙酸溶液。 3.草履蟲對重力的反應:草履蟲聚集在試管的底部。 4.草履蟲對光刺激的反應:草履蟲對光表現為正趨性。 動物的行為 1.覓食行為 動物生活在多種多樣的環境中,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覓食行為;各種動物都有各自固定的食物,并有其獨特的覓食方式。 2.攻擊行為 在動物界,種內個體之間常常由于爭奪食物、配偶、巢區或領域而發生的相互攻擊或戰斗,稱為動物的攻擊行為。 3.防御行為 在生存斗爭過程中,各種動物發展并形成了適合自己的防御行為和防御策略。 4.繁殖行為 動物一旦性成熟,便開始“婚戀”,并先后出現與繁殖有關的行為。各類動物都有其特殊的繁殖行為。 5.社群行為 昆蟲、鳥類和哺乳類中的某些類群,具有社會性生活的現象,社群中成員間具有分工和合作的相互關系。 6.遷徙行為和洄游行為 鳥類隨著季節氣候的變化而變更生活地區的習性,就是鳥類的遷徙行為,這是鳥類對環境改變的一種積極反應,我們把這種鳥稱為候鳥。有些魚類,在一生的生命活動中,需要周期性的、定向的群體遷移活動,這就是洄游行為。 例1 漢高祖劉邦的謀士張良死后葬在微山島上,他生前曾利用生物學知識設計讓項羽烏江自刎。他用白糖汁在烏江邊書寫了“項羽死于此”五個大字,然后將收集的大量螞蟻放于其上。項羽逃至烏江邊,誤以為天意如此,隨后拔劍自刎。你認為張良利用了螞蟻的( ) A.學習行為 B.社群行為 C.覓食行為 D.繁殖行為 沒有理解動物的各種行為的目的和獲得途徑 例2 (東營中考)“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詩句中分別描述了昆蟲的哪種行為( ) A.覓食行為、繁殖行為 B.攻擊行為、覓食行為 C.防御行為、繁殖行為 D.覓食行為、防御行為 例3 動物的行為復雜多樣,包括覓食行為、攻擊行為、防御行為、繁殖行為、社群行為等。請回答下列關于蜂群的行為: (1)蜂群內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種,它們分工明確,相依為命,這是蜜蜂的____________行為。 (2)遇到敵害時,工蜂會群起護巢,這是蜜蜂的____________行為。 (3)蜂王和雄蜂交配、產卵,這是蜜蜂的________行為。 (4)工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辛勤采集花蜜和花粉,這是蜜蜂的____________行為。 (5)新、老蜂王相遇,會咬殺至蜂群只剩下一個蜂王,這是蜂王的____________行為。 1.(宣城中考)科學家把香蕉掛在天花板上,屋內有三只木箱,黑猩猩只有把三只木箱疊在一起才能吃到香蕉。開始時黑猩猩到處亂跑,一會兒它安靜下來了,仿佛在思考問題,最終把三只箱子疊在一起拿到了香蕉。這種行為屬于( ) A.學習行為 B.防御行為 C.繁殖行為 D.先天性行為 2.(青島中考)“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詩句涉及的動物行為依次是( ) A.求偶、覓食、產卵 B.交配、產卵、覓食 C.覓食、產卵、交配 D.產卵、交配、覓食 3.動物能進行各種有利于個體生存和繁殖的活動。請將以下相關的內容連線。 A.孵卵 a.家兔 B.蛻皮 b.青蛙 C.抱對 c.蝗蟲 D.哺乳 d.家鴿 4.一只河貍發現有狐貍在悄悄靠近,就用尾巴使勁擊拍水面,發出“啪啪”響聲,這時在岸上活動的河貍,聽到擊水聲后,便紛紛竄回水中躲藏起來。河貍的這種表現是____________行為。 5.為探究某物質對草履蟲的刺激是有利還是有害,李明同學在兩片載玻片上都滴有兩滴相同的草履蟲培養液(如圖所示),用放大鏡觀察培養液中的草履蟲,用滴管在1、2號載玻片的兩個液滴之間輕輕地畫一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第5題圖 (1)含好氧的草履蟲較多的液滴應從培養液的________(填“表”或“底”)層吸取。 (2)用滴管在1、2號載玻片的兩個液滴之間輕輕地畫一下,目的是( ) A.刺激草履蟲 B.給草履蟲供氧 C.連通兩個液滴 D.殺死草履蟲 (3)用鑷子夾取一點該物質,放在2號載玻片右側液滴的邊緣,迅速觀察兩液滴中的草履蟲的變化(1號載玻片起對照作用),可能觀察到的現象及相應結論是:(以下三空填“有害”、“有利”或“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①若左側液滴中草履蟲都向右側液滴運動,則該物質對草履蟲的刺激是___________的。 ②若右側液滴中草履蟲都向左側液滴運動,則該物質對草履蟲的刺激是___________的。 ③若左右兩側液滴中草履蟲運動趨勢不明顯,則該物質對草履蟲的刺激是_________的。 6.仔細閱讀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隨著“江北水城”積極遴選“生態城市”的建設,生態環境獲得了進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來臨之前,東昌湖又見野鴨歸來,常有“喜鵲之鄉”的東阿縣鵲巢星羅密布,鵲聲悅耳動聽,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材料二:隨著人類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加強和對動物行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們發現很多野生動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一些重要行為丟失,如野馬只會在水槽中飲水。為了恢復野馬在野生條件下的飲水能力,把原先導水入槽的橡膠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誘導野馬去水坑飲水,從而恢復野馬的野外生存能力。 (1)材料一中列舉了兩種生物的不同行為,即野鴨的________ 行為和喜鵲的________ 行為,從動物獲得途徑看,它們應屬于__________行為,這種行為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 (2)材料二中人們對野馬進行了野外飲水訓練,野馬所形成的水坑飲水行為屬于________行為,這種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 (3)從動物行為的獲得途徑所說的這兩種行為中,更有利于動物的生存和繁殖的行為是________行為。 參考答案 【要點詳解】知識點2:例1 C 【易錯點撥】例2 A 【綜合應用】例3 (1)社群 (2)防御 (3)繁殖 (4)覓食 (5)攻擊 【鞏固提升】1.A 2.A 3.A-d B-c C-b D-a 4.防御 5.(1)表 (2)C (3)①有利 ②有害 ③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6.(1)遷徙 繁殖 先天性 (2)學習 (3)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