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章聲梳理卷考點一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1.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___產生的。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________,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2.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不能傳聲。如:人耳所聽到的聲音基本是通過空氣傳播的——________可以傳聲。軍事上利用聲吶搜索潛艇,水中的魚會受到驚嚇——________可以傳聲。在災難中,被困在廢墟中的人們,通過敲擊墻壁、管道等發出求救信號——________可以傳聲。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相同條件下,溫度越高,聲音傳播的速度越快。4.聲音的利用(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醫生查病時用B超等)。(2)聲音可以傳遞能量(利用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來打結石、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聲音向外傳播過程中,是以________的形式傳播的。例1 敲響大鐘時,同學發現停止對鐘的撞擊后,鐘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鐘聲的回音B.人的聽覺發生“延長”C.大鐘還在振動D.鐘停止振動,空氣還在振動【跟蹤練習1】 下列實驗中,探究聲音產生條件的是( )①使正在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濺起水花②吹笛子時,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會發出不同的聲音③放在鐘罩內的響鈴鬧鐘,把鐘罩內的空氣抽去一些后,聽到鈴聲明顯減小④在吊著的大鐘上固定一支細小的筆,把鐘敲響后,用紙在筆尖上迅速拖過,可以在紙上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例2 古代的偵察兵為了及早發現敵人騎兵的活動,常常把耳朵貼在地面上聽,以下解釋錯誤的是( )A.馬蹄踏在地面時,使土地振動而發聲B.馬蹄聲可以沿土地傳播C.馬蹄聲不能由空氣傳到人耳D.土地傳播聲音的速度比空氣快【跟蹤練習2】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發明者是法國醫生雷奈克,他用小木棍的一頭靠著病人的身體,另一頭湊近自己的耳朵,清楚地聽到了病人的呼吸聲與心跳聲。這說明聲音( )A.只能在空氣中傳播B.能在固體中傳播C.不能在空氣中傳播D.在任何介質中都能傳播考點二 聲音的三個特征1.音調: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________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________;頻率越小,音調越________。2.響度:人耳所能判斷的聲音的強弱。響度跟發聲體的________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單位為________。3.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________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聞聲知人——依據不同人的音色來判定;高聲大叫——指響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調。例3 關于音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音調的高低只與發聲體的長度有關B.“聞其聲便知其人”判斷的依據就是音調C.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無關D.音調的高低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跟蹤練習3】 一條細繩下懸掛一根空心的鐵管,用鐵錘敲擊鐵管后慢慢地把鐵管浸入水中,如圖所示,則( )A.鐵管一浸入水中,聲音就消失B.鐵管往下浸入水的過程中,聲音的響度越來越小,音調越來越高C.鐵管往下浸入水的過程中,聲音的響度越來越大,音調越來越低D.鐵管往下浸入水的過程中,聲音的響度越來越大,音調越來越高例4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我們能區分蛙聲是根據聲音的( )A.音調不同B.響度不同C.音色不同D.頻率不同【跟蹤練習4】 唐代詩人岑參的詩中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種樂器,它們演奏出來的聲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A.音色 音調B.音色 響度C.音調 響度D.音色 音調 響度考點三 噪聲1.令人愉快、優美動聽的聲音稱為________;令人厭煩、刺耳難聽的聲音稱為________。2.減弱噪聲的方法:在________減弱、在________減弱、在________減弱。例5 貴港市城市建設和管理越來越注重以人為本。如金港大道兩旁植樹造林,穿城而過的南廣高鐵兩旁建有隔音墻,跳廣場舞的大媽要把音量調小一些等,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綠化美化環境B.減小噪聲污染C.減小大氣污染D.減小水污染【跟蹤練習5】 在醫院、學校和科學研究部門附近,有如圖所示的禁鳴喇叭標志,在下列方法中,與這種控制噪聲的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聲耳罩B.在道路旁設置隔聲板C.上課時關閉教室的門窗D.在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考點四 次聲波、超聲波和它們的應用1.人耳感受到的聲音頻率有一個范圍:________Hz~________Hz,高于________Hz叫超聲波,低于________Hz叫次聲波。2.動物的聽覺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臺風、海嘯都會產生次聲波。例6 海豚能夠發出超聲波,老虎能夠發出次聲波。下列關于超聲波和次聲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超聲波聽起來比較高亢B.次聲波聽起來比較低沉C.次聲波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D.超聲波可以傳遞信息但不能傳遞能量【跟蹤練習6】 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是85~1100HzB.狗的聽覺頻率范圍是15~50000HzC.蝙蝠能聽到次聲波D.大象能聽到超聲波參考答案第1章 聲梳理卷考點一:1.振動 聲源 2.介質 真空 氣體 液體 固體 4.(2)波 例1 C 【跟蹤練習1】 D 例2 C 【跟蹤練習2】 B 考點二:1.振動快慢 高 低 2.振動幅度 分貝(dB)3.音色 例3 D 【跟蹤練習3】 B 例4 C 【跟蹤練習4】 C 考點三:1.樂音 噪聲2.聲源處 傳播過程中 人耳處 例5 B 【跟蹤練習5】 D 考點四:1.20 20000 20000 20例6 C 【跟蹤練習6】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