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圖表復習課 第四單元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必考點】 眼球的結構和視覺形成? 【母圖鏈接】(教材P79) 【圖說重點】 1.眼球的結構: (1)眼的主要結構是眼球,人的眼球近似球體,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內容物構成。 (2)我們見過的外國女郎有的為金發碧眼,碧眼指的是眼球結構中虹膜的顏色。照相機是根據眼睛的結構制造的,在照相機的結構中,鏡頭相當于眼睛的晶狀體。 2.視覺的形成: (1)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像。當視網膜上對光線敏感的細胞獲得圖像信息時,會通過視神經將信息傳給大腦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2)視網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依靠的是眼球的調節作用,其中主要是晶狀體對光線的折射和瞳孔對光量的調節。 【母題示范】 如圖是眼球結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4是睫狀體,內含平滑肌,能調節2的曲度 B.9像雙凸透鏡,是眼球內折射光線作用的主要結構 C.2過度變凸且不能恢復原狀,會導致近視眼 D.6內含感光細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 【解題模板】 【分步詳解】 識圖:圖中,1為角膜、2為晶狀體、3為瞳孔、4為虹膜、5為睫狀體、6為鞏膜、7為脈絡膜、8為視網膜、 9為玻璃體。 析圖:4虹膜中央有3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調節,能夠控制進入眼球內的光線。光線強時,瞳孔變小;光線弱時,瞳孔變大,A錯誤;9玻璃體是位于晶狀體后面的透明膠狀物質,晶狀體是折射光線的主要結構,B錯誤;近視眼是由于2晶狀體曲度過大或眼球的前后徑過長,使來自遠處物體的光線匯聚在了視網膜的前方,即遠處物體的像呈現在視網膜的前方,C正確;內含感光細胞、能形成物像的結構是8視網膜,D錯誤。 作答: C。 【一圖多變】 1.如圖是人眼球成像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C ) A.光線能夠穿過① B.②能折射光線 C.在③形成視覺 D.所示的眼球是近視眼 2.視覺健康困擾著現代人的生活,青少年長時間近距離看書或沉迷于手機游戲都容易形成近視,通過屏蔽藍光可降低電子屏幕輻射對眼球成像部位的影響。結合下圖分析,下列關于眼的說法正確的是 ( B ) A.圖中 1是角膜 B.2的曲度大小受睫狀體調節 C.圖中5有毛細血管和黑色素細胞,相當于相機中的暗室壁 D.圖中6相當于相機中的膠卷 【必考點】 反射弧的結構和反射的類型? 【母圖鏈接】(教材P92) 【圖說重點】 1.反射弧的結構: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2)反射弧的結構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 2.反射的類型: (1)反射的類型包括簡單的反射和復雜的反射。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反射是最復雜的,也是人類所特有的。 (2)復雜的反射是在簡單的反射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復雜的反射建立起來以后要用非條件刺激鞏固強化,否則復雜的反射會逐漸消失。 【母題示范】 (2019·臨沂學業考)某同學在校園生物角修剪月季時,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縮手并感到疼痛。對完成該反射的神經結構(如圖)敘述正確的是 ( ) A.1是效應器,能夠對刺扎到皮膚作出反應 B.3是神經中樞,痛覺就是在這里產生的 C.完成縮手反射的傳導途徑是5→4→3→2→1 D.3是神經中樞,受到大腦皮層的控制 【解題模板】 【分步詳解】 識圖:圖中,1是感受器、2是傳入神經、3是神經中樞、4是傳出神經、5是效應器。 析圖:由圖可知,完成縮手反射的傳導途徑是1→2→3→4→5,3是低級神經中樞,受大腦皮層的控制,痛覺在大腦皮層產生。 作答:D。 【一圖多變】 1.著名物理學家霍金21歲時患上脊髓側索硬化癥,也稱運動神經元病。主要表現為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如圖為反射弧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D ) A.運動神經元包括細胞體和神經兩部分 B.神經系統由脊髓和它所發出的神經組成 C.復雜的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中 D.若④受損傷,刺激①后有感覺但不能運動 2.如圖是反射弧五個組成部分關系示意圖,下列反射與其反射弧組成部分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 C ) A.吃酸杏分泌唾液——⑤是唾液腺 B.縮手反射——③位于脊髓 C.司機看到紅燈剎車——②是視覺中樞 D.膝跳反射——①是膝蓋下方的韌帶 3.如圖所示反射與反射弧的知識圖解,正確的選項是( D ) A.①是中樞神經 B.②是神經中樞 C.②是反射 D.③是反射 -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