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1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階段性知識檢測社會思品試卷2012.3一、單項選擇(每小題2分,共20題,40分)1.手工工場最早出現在西歐的 ( )A.英國 B.意大利 C.西班牙 D.葡萄牙2.下列事物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手工作坊→手工工場→工廠 B.工廠→手工工場→手工作坊C.手工作坊→工廠→手工工場 D.手工工場→手工作坊→工廠3.一位法國傳教士這樣描述清代景德鎮的瓷器制作過程:“這一勞動過程是由許多工人分別進行的,第一個工人只負責吧圓形色線繪在瓷器的口緣上;第二個工人描繪花的輪廓;第三個工人接著潤色。”這段話說明了 ( )A.手工工場發展成為今天的工廠 B.手工工場最早出現于14世紀的意大利C.手工工場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D..中國出現手工工場,工人之間實行分工合作4.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認為“人類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這體現了下列哪一思想 ( )A.人文主義思想 B.啟蒙思想 C.天賦人權思想 D.進化論思想5.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所反映的是當時哪一階層的愿望? ( )A.新興的工人階級 B.沒落貴族 C.新興的資產階級 D.廣大勞動人民6.“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出自 ( )A.莎士比亞 B.培根 C.哥白尼 D.牛頓7.18世紀西歐先進思想家把歐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長的黑夜,呼喚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實的黑暗。這里所說的“理性的陽光”是指 ( )A.宗教改革 B.文藝復興 C.近代科學 D.啟蒙運動8.歐洲于14世紀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18世紀出現了啟蒙運動。下列關于二者相同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都因資本主義產生、發展而產生 B.都猛烈抨擊天主教會,反對專制統治C.都是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D.都主張君主立憲9.當你沿著時光隧道來到15世紀的歐洲,發現這里正流傳著一本書,這本書激起上層社會對東方的向往,它就是 ( )A .《詩經》 B.《論語》 C.《歷史》 D.《馬可·波羅游記》10.最早進行海上探險的兩個國家是 ( )A.英國、法國 B.英國、西班牙 C.西班牙、葡萄牙 D.英國、葡萄牙11.在開辟新航路的過程中,曾經到過好望角的航海船隊有 ( )①迪亞士船隊 ②哥倫布船隊 ③麥哲倫船隊 ④達·迦馬船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孤立和隔絕局面,把世界各個地區連成一個整體的歷史事件是( )A.基督教的創立 B.新航路的開辟 C.文藝復興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3.公民意識的重要表現有( )A.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B.不加入外國國籍,不崇洋媚外C.與外國人交往不卑不亢 D.只履行義務,不享有權利14.“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規定的各項權利和自由;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承擔憲法規定的各項義務;執法機關對任何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這說明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約束力C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合一性 D.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對等性15.“憲法是法律的法律”,馬克思這句話的意思是 ( )A.憲法和法律都是法律 B.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C.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憲法是一切法律的總和16.憲法是人民權利的保障書,具體表現在憲法確認和保障公民的( )A.所有權利 B.基本權利 C.合法權利 D.公民權利17.我國公民 ( )①既充分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又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②既受到我國法律的保護,又受到我國法律的約束③只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不必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④放棄法律賦予的公民權利,就不必履行法律規定的公民義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8.我國憲法規定,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這表明( )A.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是廣泛真實的 B.權利和義務沒有任何差別C.權利和義務具有合一性 D.權利和義務具有制約性19.朱某利用職務之便賣官受賄,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2年。這一案例表明( )A.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B.公民不得以非法手段牟取私利,否則要受到法律制裁C.公民要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D.公民在享受權利時必須同時履行義務20.張某為蓋私房而備料,鄰居告訴張某說錢某偷了他一根木料。張某找到錢某便上前棒打斷了錢某的腿,結果張某因故意傷害他人被拘留。這個案例中,張某的教訓在于( )A.張某蓋私房是不合法的 B.張某無權保護自己的利益C.張某未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D.張某沒有權利在侵害面前實施防衛二,非選擇題(共5題,60分)21.覓歷史名人(每空1分,共10分)抓住關鍵詞可以幫助我們較好地掌握歷史知識。根據所給關鍵詞的提示,寫出相應的歷史人物。關鍵詞 歷史人物 關鍵詞 歷史人物環球航行 首次 地圓學說 英國 科學家 萬有引力捍衛真理 被燒死 科學家 航海家 印度 最早法國 思想家 三權分立 雅克薩 《尼布楚條約》宗教改革 德國 最完美的代表 人文精神劇作家 《 哈姆雷特》 英國 自由女神 總統 城市名22.八年級學生李某中途輟學經商。老師勸他上學,他說:“上學受教育是我的權利、我的自由,我可以放棄,任何人無權干涉。”(8分) 請結合課本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你贊同該同學觀點嗎?(2分)(2)假如你是李某的好友,請你用所學知識對他進行勸說,讓他回心轉意(6分)2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2分)材料一:有人說,15、16世紀是世界被發現的時代。材料二:當19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五百周年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欲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日期作為全球節日,但最終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堅決反對而作罷。材料一中“世界的發現”是指什么事件?航海家哥倫布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除哥倫布外還有哪些航海家也為這一事件做出了重要的貢獻(6分)(2)為什么會出現材料二中反映的情形呢?(6分)15.生活實踐(本題16分)材料一:某歌星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立案查處。在調查證實后,依據我國稅法,稅務機關分別向歌星及其扣繳義務人下達行政處理決定書和行政罰款告知書,追繳其稅款、罰款及滯納金共計5.51萬元。材料二:據報道,只有4歲的江蘇省江陰市暨陽山莊的燈娃,連續兩次橫渡長江,轟動整個江陰市。由此,小燈娃獲得一筆獎金。燈娃在父母的陪同下,主動到江陰市地稅局澄江直屬分局繳納個人所得稅240元,成為我國建國以來最小的納稅人。(1)以上兩則材料體現了權利與義務的什么關系?(2分)你如何看待它們的關系?(4分)(2)材料中歌星與小燈娃的行為你如何評判?(2分)結合我們所學的課本內容說說你評判的理由(4分)(3)從以上的案例中你得到什么啟示?(4分)六、法制專欄(14分)16.材料一:我國現行憲法對國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等做了明確的規定。材料二:我國已頒布的《刑法》、《民法通則》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寫明本法“以憲法為依據”。五屆全國人大在通過憲法的同時,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等其他法律進行了修改,使得這些法律符合憲法規定。材料三:《憲法》規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數以上代表通過即可。閱讀上述材料,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三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 (6分)(2)三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 (4分)(3)問題(2)的答案對我們青少年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4分)2011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階段性知識檢測社會思品答題卷2012.3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 非選擇題(共5題,60分)21、(10分)22、(8分)23、(12分)(1)(2)24、(14分)(1)(2)(3)25.(16分)(1)(2)(3)八年級階段性知識檢測社會思品參考答案 2012.3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B A D A C B D D D C C題號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 B A A C B A C B C二.非選擇題(共5題,60分)21、左列:麥哲倫、布魯諾、孟德斯鳩、馬丁·路德、莎士比亞右列:牛頓、達·伽馬、康熙皇帝、達·芬奇、華盛頓22.(1)李某的說法是錯誤的。(2分)(2)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作為八年級的學生,李某必須接受九年義務教育。(4分)義務教育具有國家強制性,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都應當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義務教育的義務(2分)23、(1)新航路的開辟(2分)迪亞士,達.伽馬,麥哲倫(6分)(2) 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后,西方殖民者就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掠奪、屠殺印第安人、毀滅印第安文明,給拉美人民帶來深重災難,造成長期的落后與貧困。(4分)(提到答案里2點情形應該給滿分)24.(1)、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2分)公民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權利和義務密不可分、互相依存,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4分)(2)、該歌星的行為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因不履行義務依法受到處罰。她的偷稅行為對國家和社會都不利,是缺乏法律意識的表現。而燈娃自覺履行納稅義務的行為對國家和社會都是有利的,是有法律意識的表現。(6分)(3)、公民應當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正確行使公民權利,這既是國家和人民的需要,也是公民應當具有的法律意識。那種只想享受權利、不愿履行義務或只想多享受權利、少履行義務的觀點和行為都是錯誤的,也是缺乏公民意識的表現。(言之有理應酌情給分)(4分)25.(1)上述材料分別說明: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問題;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6分)(2)共同說明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4分)(3)努力學習憲法知識是每一個公民培養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的基礎,等等。(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