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鴉片戰爭 (一) 背景篇 工業產品、棉紡織品、印度棉花 茶葉、生絲、瓷器 (很難賣出去 ) (很暢銷) 正常貿易 英國無法獲利 鴉片貿易 英國 中國 原因: 中國“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仍然占統治地位,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 鴉片輸入中國的危害: 材料1:癮至,其人涕淚交橫,手足委頓不能舉,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惟俯首受死,不能稍微運動也。故久食鴉片者,肩聳項縮,顏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夢廠雜著》 危害1:毒害中國人身心健康 材料2:據記載,鴉片戰爭以前,吸食鴉片者已達200多萬人,吸食者有官員、紳士、幕僚、兵丁和太監,吸食地區從沿海擴展到數十省。 危害2:政治腐敗(吏治敗壞)、影響軍隊戰斗力 材料3:1821年-1840年間,中國白銀外流至少在1億元以上,相當于當時銀貨流通總額的五分之一。 危害3:白銀大量外流,國庫空虛,危害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林則徐上書道光帝說:“……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由泄泄視之,則數十年之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英國駐華商務總督義律(被迫繳的同時)報告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稱中國政府禁煙“乃是陛下政府對于過去所受一切損失取得補償的最好理由”,也是擴大對華貿易“最有希望的機會”。中國“強迫繳了英國人的財產(鴉片)就是一種侵略”,“應該使用足夠的武力”,對中國進行“迅速而沉重的打擊” ——摘編自《義律致巴麥尊私人機密信》 虎 門 銷 煙 ——導火線、借口(直接原因)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掠奪原料。 小組合作探究 有人說:如果沒有林則徐的虎門銷煙,鴉片戰爭就不會爆發了。這話對嗎? (二) 過程篇 1840年6月英軍到達中國海面,封鎖珠江口,戰爭正式爆發。 攻陷定海 直逼天津 與英軍談判查辦林則徐 戰爭概況 1840年6月,英艦侵略廣州 第一階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1841年初,英軍占領香港島 1842年8月到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求和,簽訂《南京條約》 × 南京 戰爭概況 第二階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中 國 英 國 PK 政治 經濟 軍事 外交 結合所學和學習單上的圖文資料,小組合作探究:比較中英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方面的差異,分析為何中國會在鴉片戰爭中慘敗? 當時的中國擁有本土作戰的先決條件,又擁有80萬的軍隊,為何會敗于遠道而來的總兵力僅18000人的英軍呢? 中 國 英 國 政治 PK 中 國 英 國 經濟 PK 中 國 英 國 外交 PK 中 國 英 國 軍事 PK 英 國 中 國 政治 經濟 軍事 外交 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 自給自足自然經濟 完成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 裝備落后 船堅炮利 閉關鎖國 殖民擴張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國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無法抵抗新興的資本主義。中國落后的農耕文明無法抵抗西方先進的工業文明 閱讀教材,列舉鴉片戰爭中著名的愛國英雄的事跡。 (三) 影響篇 項目 內容 影響和危害 中英《南京條約》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內容 影響 領事裁判權 片面最惠國權利 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中英《南京條約》附件 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賠款2100萬銀元 開放廣廈福寧上五處為通商口岸 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 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稅稅率必須和英國協商 加重了人民負擔 打開了中國東南沿海的門戶,海關主權受損 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 割地 賠款 開埠 協定 關稅 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便利了列強擴大侵略權益 為列強后來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影響: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受到破壞,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注:半殖民地指國家主權部分喪失;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經濟已被破壞,有了一定成分的資本主義經濟形式,但仍保留著封建剝削制度。 注意:“香港島”,只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香港地區”的一部分。 鴉片戰爭后開放通商口岸示意圖 (四) 啟示篇 鴉片戰爭雖然過去140多年,但那一份肝腸寸斷,那一個災難深重,則令中華民族刻骨銘心,世代難忘。尤其,在特朗普出其不意地發動這場中美貿易戰之時,鴉片戰爭留下的教訓,更當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如今中美貿易局勢依舊,俄媒認為,西方現在對中國施加的壓力與當年發動鴉片戰爭很相似,但是中國已不再是當年的中國。 對于美方發起的貿易戰,中國早就表明態度。 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經過改革開放40周年,我國經濟已實現跨越式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無論外部風云如何變幻,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發,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感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