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jié) 免疫與計劃免疫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說出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2、區(qū)別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4、說出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二)能力目標 聯(lián)系生活,運用觀擦、推理、歸納的方法分析實例。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 認同計劃免疫的意義。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1、說出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2、區(qū)別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3、說出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一)教學難點 1、說出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2、區(qū)別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3、區(qū)別抗原、抗體的概念。 三、教學設(shè)計思路 這節(jié)課在本單元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其意義在于幫助學生學會健康生活,樹立正確對待疾病的態(tài)度。但本節(jié)課中涉及的一些概念比較抽象,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應(yīng)化難為易,化復雜為簡單,化枯燥為生動。本課教學需2課時。 本節(jié)課的設(shè)計思路為:以“三道防線、兩種免疫、一種本質(zhì)”為教學順序。主要采用多媒體演示、啟發(fā)互動、自主學習相結(jié)合等策略,引導學生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通過觀擦、思考、資料分析、邏輯推理等達成學習目標。 四、教學過程 教學內(nèi)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新課導入 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中,有大量的病原體,可是有的人容易生病,有些人卻不容易生病,吃同樣的食物有些人過敏,有些人卻安然無恙,這些都和人體的免疫有關(guān)。 免疫系統(tǒng)就像一支“軍隊”,時刻守護著我們的健康,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支“軍隊”的組成。 認真聽講,帶著興趣準備學習新知識。 用比喻的方式將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學生初識免疫的概念。 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皮膚和黏膜) 人之所以能在有許多病原體的環(huán)境中健康生活,是因為人體具有保衛(wèi)自身的三道防線。 空氣中的病原體首先會依附在我們的皮膚上,那他可以從我們的皮膚進入體內(nèi)嗎? 回歸教材“資料分析”中資料1“鏈球菌的實驗”,提問: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皮膚還具有什么作用? 病原體從皮膚進不去,那么它會試圖從我們的鼻孔口腔進去,它們能“隨心所欲”嗎? 沒錯,纖毛會把黏附病菌的黏液和病菌一起掃地出門,以痰的形式排出體外,所以我們?yōu)槭裁床豢梢噪S地吐痰? 引導學生歸納人體第一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認真聽講,積極思考 學生回答:不會。皮膚可以阻擋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皮膚的分泌物還有殺菌的作用。 學生閱讀課文找到答案:呼吸道粘膜上有纖毛,不斷擺動,可清掃異物。 回答:因為痰里面很多細菌 歸納并做筆記。 學生通過觀擦和思考得出答案。 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現(xiàn)象,學以致用。 整理歸納。 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zhì)和吞噬細胞) 有些病菌能夠幸運地通過第一道防線,抵達我們的一些細胞里面,這個時候他們又會遇到什么麻煩呢? 請學生回憶血液的組成以及白細胞的功能。 展示吞噬細胞吞噬病原微生物的圖片,小結(jié):吞噬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 提問:如果傷口比較深,通常會化膿,這是怎么回事呢? 沒錯除了病菌的尸體,吞噬細胞吞噬過多病菌最終也會死亡,所以這是雙方的“尸體” 思考:大家有沒有留意,小貓小狗受傷了會有什么舉動? 沒錯,那它為什么用舌頭舔傷口呢?有什么作用? 溶菌酶還存在哪些部位? 展示教材圖片,引導學生總結(jié)人體的第二道防線的組成與作用。 聽講、觀察、思考 回憶血液的相關(guān)知識。 觀察圖片,對吞噬細胞有直觀認識。 思考、討論并回答問題:病菌的“尸體”。 學生回答:會用舌頭舔傷口。 閱讀教材回答:唾液里面有溶菌酶,可以殺菌。 舉例:唾液、乳汁、淚液都有溶菌酶。 總結(jié)歸納,并記錄。 隨著教學主線引導學生繼續(xù)學習。 設(shè)計問題,應(yīng)用知識聯(lián)系生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聯(lián)系生活,加深對溶菌酶的理解。 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病原微生物穿過第一第二道防線的時候“損兵折將,傷亡慘重”,,可是還有一些“精銳部隊”卻能逃過兩道防線,到達我們的某些細胞并攻擊細胞。免疫系統(tǒng)這時是否束手無策了? 提問:閱讀教材回答下列問題。 1、抗原是什么?抗體是什么? 2、誰負責制造抗體? 3、抗體的本質(zhì)是什么? 4、淋巴細胞在什么情況下開始制造抗體? 思考:當麻疹流行時,以前出過麻疹的人會安然無恙,這是什么原因?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并讓學生嘗試歸納總結(jié)第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患過麻疹的人不會再患麻疹,那還會患水痘嗎?為什么? 提問:患過流感的人是否會再患流感? 講解:流感病毒有很多種,病毒不同,相應(yīng)的抗體也不一樣。 這說明抗體與抗原的結(jié)合具有什么特點? 引出特異性免疫,并強調(diào)其特點。提問:第三道防線是一出生就有的還是后天逐漸建立起來的? 第一第二道防線是人體一出生就有的,不針對特定的病原體,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 比較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異同點。 閱讀教材得出:免疫系統(tǒng)還有第三道防線。 閱讀教材回答問題:抗原抗體概念;抗體由淋巴細胞制造;抗體的本質(zhì)是蛋白質(zhì);淋巴細胞在受到病原體刺激時會制造抗體。 聯(lián)想所學知識,體內(nèi)有抗體。 自學,總結(jié)。 會,因為體內(nèi)的抗體只對麻疹病毒有效,不能清除水痘病毒。 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聽講,積極思考。 閱讀教材回答:具有特異性。 聽講,思考,并認同概念。 認真聽講 思考、回答。 緊隨主線,挖掘深度知識。 引導學生與教材對話。問題的設(shè)置,有效地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地形成較為完整的認識。 學以致用 學生的表達能力、應(yīng)用知識分析具體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重要概念的擴展學習。 熟悉教材內(nèi)容。 在已經(jīng)構(gòu)建抗原、抗體概念的基礎(chǔ)上延伸講解特異性免疫。 通過比較,學生的印象深刻。 免疫的功能 提問:隨著免疫科學的發(fā)展,人們對免疫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免疫的本質(zhì)是什么呢?要求學生利用教材里提供的卡通圖,自學 “免疫的功能”。 自學 “免疫的功能”,并認識到免疫并不總是對人體有益。 自學是一種概念形成的途徑,也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記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