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jié) 免疫與計劃免疫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能夠說出人體保衛(wèi)自身的三道防線的知識。 2.學生初步理解抗原和抗體的概念及抗原、抗體與吞噬細胞之間的關(guān)系。 3.學生能夠說出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區(qū)別。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看圖、閱讀、討論等活動,明確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理解非特異 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概念。 2.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來提高學生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免疫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確立“對傳染病積極預防”的思想。 【學情分析】:學生對免疫知識比較陌生,且目前學生多半主動學習能力差,但都很聰明、好動、思維敏捷,對事物充滿好奇。所以,教師要注意多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感性認識,使學生便于理解、掌握。 【教學重點】: 1.三道防線的組成及功能。 2.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概念及其區(qū)別。 【教學難點】:抗原、抗體與吞噬細胞間的關(guān)系。 【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主體,教師點撥為輔的主體教學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復習傳染病的知識,并預習人體的三道防線的組成及功能。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泡泡男孩”的視頻,并提出問題:泡泡男孩得了什么病?他為什么只能生活在無菌透明的塑料隔離罩中?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的點撥,學生認識到了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重要性。 教師補充: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就像是保護人體的大軍,這支大軍是如何對敵作戰(zhàn)的,下面讓我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來認識一下。 探究新知 (一)自主學習、預習感知 學生閱讀教材自主學習,教師巡視預習情況,注意培養(yǎng)圈點勾畫等自學習慣。理清本節(jié)要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完成導學案中的問題,把握基礎(chǔ)知識。 合作探究 突破重難點(群學、對學) 教師提出問題: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中有許多病菌,但人卻能健康的生活,你知道為什么嗎?學生能夠說出因為人體有保護自身的三道防線。 教師課前培訓小老師,提前安排好任務(wù),讓他們帶領(lǐng)同學們學習,教師進行點撥。 探點一、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第一小組的代表帶領(lǐng)學生學習第一道防線的知識,教師適時點撥。 學生代表介紹: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組成的,首先我們先結(jié)合這幅圖認識一下皮膚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皮膚是由表皮和真皮組成,表皮最外面是角質(zhì)層,這是電鏡下放大的角質(zhì)層,同學們說一說細胞排列排列有和特點?緊密的細胞可以防止外界環(huán)境中的病菌、化學物質(zhì)等的入侵。如果把免疫系統(tǒng)比喻成軍隊,那么我們就可以把皮膚比喻成保護軍隊的城墻。皮膚還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則資料,李佳雪請你把這則資料讀一下。 資料一:有人曾經(jīng)做過這樣的試驗:把一種致病的鏈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潔皮膚上,2小時以后再檢查,發(fā)現(xiàn)90%以上的鏈球菌都被消滅了。 好請坐,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為什么涂在清潔皮膚上的病菌會很快死亡?這說明皮膚具有什么作用? 小結(jié):對皮膚具有殺菌作用,下面我們再來認識一下黏膜的作用,大家看這是我們的鼻腔,鼻腔的內(nèi)表面是鼻粘膜,大家回憶一下鼻粘膜可以分泌什么?(粘液)粘液可以吸附細菌和贓物,當我們咳嗽和打噴嚏時部分病菌就會排除體外。同學們看鼻粘膜上還長有很多的纖毛,纖毛像海底的水草一樣通過不斷的擺動可以清掃異物。關(guān)于第一道防線的知識我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教師點評:感謝第一小組同學精彩的講解,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到第一道防線就像是保護人體的天然屏障,這個屏障一旦遭到破環(huán),病菌就會侵入我們的身體。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第二道防線是如何對抗這些病菌的。掌聲有請第二小組的同學帶領(lǐng)我們學習第二道防線的知識。 探點二、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第二小組的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介紹第二道防線的知識,教師適時點撥。 學生代表介紹: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是由體液中的殺菌物質(zhì)和吞噬細胞組成。我們組將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帶領(lǐng)大家學習。殺菌物質(zhì)中的溶菌酶本領(lǐng)很大,下面由請溶菌酶介紹一下自己。 學生甲:大家好,我叫溶菌酶,我廣泛存在于人體的淚液、汗液、血漿中,我的本領(lǐng)可大了,我能破環(huán)細菌的細胞壁,把細菌溶解掉,還能使病毒失活,因此我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作用。大家說我厲不厲害?我有一位兄弟叫吞噬細胞,它的本領(lǐng)比我的還大,下面有請吞噬細胞來介紹一下自己。 學生乙:大家好,我叫吞噬細胞,我廣泛分布在人體的血液、組織和器官中,我像巡邏兵一樣時刻監(jiān)視著侵入人體的病菌,一旦發(fā)現(xiàn)敵情,我會快速游過去和病菌進行肉搏,大家看這是我吞噬病菌的過程,同學們說我厲不厲害? 教師點評:感謝第小二組同學精彩的講解,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人體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下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兩道防線有什么特點? 師生共同小結(jié):這兩道防線的共同特點是人人生來都有,對多種病原體起作用,是非特異性免疫。 過渡:接下來讓我們通過合作探究來對前兩道防線的知識進行鞏固。 合作探究(一):1、為什么大面積燒傷病人需要無菌環(huán)境? 2、生活中常見狗、牛會用自己的舌頭舔舐傷口,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3、如何解釋皮膚破壞后的紅腫、化膿現(xiàn)象? 4、如果病原菌由于數(shù)量較多,或毒性較大,突破前兩道防線,怎么辦? 過渡: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并由第四個問題過渡到人體的第三道防線。 探點三、人體的第三道防線 第三小組的學生介紹第三道防線的知識,教師適時點撥。 學生代表介紹:人體的第三道防線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的。 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有扁桃體、胸腺、淋巴結(jié)、脾臟和骨髓。免疫細胞的種類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種細胞叫淋巴細胞,淋巴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下面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認識一下它們吧。剛才這段視頻給我們介紹了抗原和抗體的作戰(zhàn)過程,下面請一位同學給我們說一說抗原和抗體的概念。知道了抗體和抗原的概念以后,下面讓我通過圖片給大家講一下抗體和抗原的結(jié)合過程。 教師:抗體和抗原的結(jié)合過程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下面讓我們通過合作探究來突破重難點。 合作探究(二)1、為什么接種過水痘疫苗或出過水痘的人能夠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襲? 2、某人水痘痊愈后,認為體內(nèi)有了抗體,不怕傳染病了,可又不幸感染上麻疹病毒。他的問題出在哪兒? 教師強調(diào):一種抗原只能和一種抗體結(jié)合,具有特異性,這就好比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 教師提出問題:第三道防線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后逐漸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能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 教師出示表格,讓學生比較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區(qū)別: 類別 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 組成 獲得途徑 作用范圍 特性 三、課堂小結(jié) 教師出示順口溜幫助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的要點,并自主建構(gòu)知識體系,談?wù)劚竟?jié)課的收獲,教師給予評價并強調(diào)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三道防線順口溜 人體防線有三道,保護身體功最高; 阻擋殺清病原體,皮膚黏膜第一道; 殺菌物質(zhì)吞噬胞,人體防線第二道; 溶解吞噬和殺菌,非特免疫有功勞; 免疫細胞和器官,抗體抗原關(guān)系妙; 針對特定病原體,特異免疫最有效。 四、當堂檢測 1、下列屬于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的是( ) A.溶菌酶和肝臟 B.血液和消化液 C.淋巴細胞和淋巴器官 D.皮膚、黏膜 2、下列免疫中,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 A.接觸過麻疹病人的人不會再患麻疹 B.接種過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結(jié)核 C.患過天花的人不會再患天 D.眼淚中的溶菌酶能殺死細菌 3、下列哪一項不能稱為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 A.皮膚角質(zhì)層防止細菌入侵 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細菌,形成痰排除體外 C.消化道中部分病菌被殺死 D.血液中的細菌被吞噬細胞消滅 4、人體產(chǎn)生抗體的過程是( ) A.抗原→淋巴細胞→抗體 B.抗原→胸腺→抗體 C.抗原→脾臟→抗體 D.抗原→淋巴結(jié)→抗體 5、下列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A.黏膜分泌物具有殺菌作用 B.唾液中溶菌酶溶解病菌 C.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清掃異物D.患過天花的人以后不會再患天花 6、法國著名科學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炭疽病時,進行了如下實驗:把供實驗用的綿羊分成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問題: 甲、乙兩組。甲組綿羊用毒性已消弱的病原菌注射,它們感染后沒有發(fā)病;乙組沒有注射。10天后,對甲乙兩組綿羊同時注射毒性極強炭疽病原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甲組的綿羊全部正常存活,而乙組的綿羊全部死亡。分析回答: (1)實驗中甲組綿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沒有發(fā)病,這一現(xiàn)象屬于 免疫,其原理是 。 (2)甲組綿羊第一次注射的毒性消弱的炭疽病病原體起 作用,使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具有免疫力的物質(zhì),其化學成分是 。 (3)乙組綿羊在實驗中起的作用是 。 【布置作業(yè)】 : 基礎(chǔ)作業(yè):預習第2課時,完成自主導學任務(wù)。 拓展作業(yè):4、5、6組收集有關(guān)艾滋病的資料。 【板書設(shè)計】 :第二節(jié) 免疫與計劃免疫 (第1課時) 一、人體的三道防線 1、第一道防線:皮膚和黏膜 功能: 阻擋、殺菌、清掃 2、第二道防線:殺菌物質(zhì)和吞噬細胞 功能:抗菌、消炎、抗病毒、吞噬 3、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功能:產(chǎn)生抗體,消滅抗原 二、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1.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人人生來就有的,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 2.特異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出生以后才產(chǎn)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 【教學反思】:“人體的三道防線”是“免疫和計劃免疫”第一課時的內(nèi)容。這節(jié)課涉及的概念多,名詞多,又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我在教學上充分認識到教材的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力求上課時語言生動、風趣、活潑,盡量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和具體化,先從感性的材料入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解決這些難點,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通過泡泡男孩的視頻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帶著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其次,教學設(shè)計時我以形象的動畫,配合形象直觀的類比、舉例,用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使“特異性免疫”“抗原”“抗體”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并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縮短了抽象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啟發(fā)學生自己用知識解釋生活上出現(xiàn)的相關(guān)現(xiàn)象,鍛煉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的能力;教學過程我讓學生代表充當教師的角色帶領(lǐng)學生學習,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大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處于學習主體地位,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展露了自己的才華,同時教師也在角色扮演中對學生的認知過程規(guī)律,認知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長進一步了解。本節(jié)課最成功的地方是巧妙地運用了類比的方法化難為易。而最讓我自豪的是學生在學習完三道防線的知識解決生活上的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回答問題的深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這也說明類比的方法確實讓知識落到了實處。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在于教師提出的有些問題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多,并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