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人類的生殖和發育 (一)人的生殖細胞 精子:雄性生殖細胞,比卵細胞小得多,有尾,能游動,細胞核內有遺傳信息。 卵細胞:雌性生殖細胞,人體中最大的細胞,細胞質中含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細胞核內有遺傳信息。 (二)受精及胚胎發育 受精 定義: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中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 受精實質:精子頭部的核與卵的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 (三)人的生長時期 人的不同生長時期順序: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嬰兒出生頭三年(第一次快速生長)、少年期(相對平緩)、青春期(第二次快速生長)、成年期(相對穩定)、逐漸衰退直到進入老年期。 (四)青春期的發育 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異。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異 4、衰老與死亡:衰老是身體各部分器官系統的功能逐漸衰退的過程。衰老的最終結果是死亡,它的主要特征是心臟、肺和大腦的停止活動,其中大腦死亡是死亡的主要標志。 二、動物的生殖與發育 1.動物的生殖方式包括__有性生殖__(須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和__無性生殖__(不須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水螅的__出芽__生殖和變形蟲的__分裂__生殖都屬于無性生殖。 2.動物的受精方式包括__體內__受精(如昆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和__體外__受精(如魚類、兩棲類)。 3.動物的繁殖方式包括__卵生__(如昆蟲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__胎生__(哺乳動物特有的繁殖方式)和__卵胎生__(鯊、蝮蛇的繁殖方式)。 4.克隆技術 克隆是指一個母體經過無性繁殖得到具有完全相同遺傳物質的后代的過程。克隆屬于無性生殖。 克隆多莉綿羊時,甲綿羊取正常體細胞核,乙綿羊取去核卵細胞,形成合子,植入丙綿羊的子宮內發育。多莉綿羊的所有性狀與甲綿羊相同,因為細胞核來自于甲綿羊。 三、種子的結構與種子的萌發 1.植物的__胚__是新植物體的幼體,它由__胚芽__、__胚軸__、__胚根__和__子葉__組成。多數雙子葉植物種子無胚乳,其營養物質主要貯存在兩片子葉中,含較多的脂肪和蛋白質,如菜豆、花生等。多數單子葉植物種子有__胚乳__,其營養物質貯存在__胚乳__中,以淀粉為主,如玉米、大米、小麥等。 2.種子萌發的過程:首先是胚根發育成根,其次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根先長成根,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然后,胚軸伸長,胚芽長成莖和葉。在沒有形成綠色的莖和葉以前,有機物主要由子葉或胚乳提供。 3.種子萌發的條件: (1)內部條件:種子里含有活的且完整的胚。 (2)外部條件:充足的__空氣__、一定的__水分__和適宜的__溫度__。 四、植物的生殖與發育 1.植物的生殖:包括__有性__生殖和__無性__生殖。 2.植物的營養繁殖(無性生殖):包括__分根__、__壓條__、__扦插__和__嫁接__。嫁接在花卉、果樹等栽培中廣泛使用。其中,接上的枝條或芽是接穗,被接的植物體是砧木。嫁接成功的關鍵在于接穗和砧木的__形成層__要緊密結合在一起。植物營養繁殖的優點是__繁殖速度快,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__。 3.被子植物的生殖發育: (1)花的結構如圖所示,其中最主要的結構是__雄蕊__和__雌蕊__。 (2)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發育要經過開花、__傳粉__、__受精__、結果四個過程。裸子植物的花只有雌蕊和雄蕊。植物的傳粉形式又分自花傳粉和__異花__傳粉,傳粉過程又分__蟲媒__和風媒。 (3)如圖表示植物受精后子房發育的過程。 五、細菌和真菌的繁殖 1.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原核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如細菌細胞);真核細胞有成形的細胞核(如動物、植物、真菌等細胞)。 2.細菌一般為分裂生殖,酵母菌一般為__出芽__生殖,多細胞真菌包括霉菌(__青霉__、__曲霉__和根霉)和大型真菌(蘑菇等)為__孢子__生殖。 3.微生物滋生條件:空氣、水分、適宜的溫度。 4.食物保存法:干藏法、冷藏法、真空保存法等。 六、原始生命的誕生 1.化學進化說的四步驟:無機小分子變成有機小分子、有機小分子變成有機大分子、有機大分子變成有機多分子、有機多分子產生自我更新(新陳代謝)。其中最重要的步驟是有機多分子體系能進行__新陳代謝__,這是原始生命誕生的標志。 2.化學進化說的重要依據是__米勒__實驗。該實驗只能說明化學進化說的第一步驟,即在原始條件下無機小分子變成有機小分子的可能性。 3.生命外來說的證據是發現某隕石中含有機小分子。 七、生物進化的證據 1.化石是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化石是在地層中保留下來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和遺物。愈古老的地層中化石生物愈簡單原始,愈年輕的地層中化石生物愈高級復雜。 2.更先進更科學的推斷生物間的親緣關系的方法是通過分析比較DNA和蛋白質的差異。 八、達爾文進化論 1.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內容 達爾文的__自然選擇__學說——過度繁殖(內因)、生存斗爭(外因)、遺傳變異(動力)、適者生存(結果)。 2.自然選擇學說 達爾文認為現存的生物包括人類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并且由一個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因此生物間存在或近或遠的__親緣關系__。 生物的進化歷程: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 九、遺傳與變異 1.染色體、DNA與基因 細胞核內有__染色體__,染色體由蛋白質和__DNA__(脫氧核糖核酸)組成,其中DNA是一種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__基因__是DNA分子上起遺傳作用的一些片段,它決定著生物的各種__性狀__。 2.育種與優生 (1)雜交優勢: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可大幅度提高產量。公驢與母馬雜交可得騾。 (2)轉基因技術屬于基因工程中的重要方法。轉基因細菌可生產胰島素、利用凝血因子治療血友病。 (3)血友病、先天愚型、色盲等都屬于遺傳疾病。先天愚型病因是21號染色體出現了3條。防止近親結婚是降低遺傳疾病的重要手段,近親指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例1、子宮移植為因子宮問題而不孕的婦女們實現生育的夢想。子宮的功能是( ) A.產生卵細胞 B.產生雌性激素 C.受精場所 D.胚胎發育場所 例2、2017年底,世界上首例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誕生,她倆的基因,都來自同一個流產的雌性獼猴胎兒,下列有關克隆猴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克隆猴通過無性生殖方式誕生 B.生物的無性生殖還包括試管嬰兒、分裂生殖、組織培養、營養繁殖 C.克隆猴的性狀由基因控制 D.“中中”“華華”除了體型大小略有差別,其余外貌特征極其相似 例3、如圖表示桃子的形成過程,其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 ) A. 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 子房、胚珠、果皮、種子 C. 胚珠、受精卵、種子、胚 D. 子房、受精卵、果皮、種子 例4、如圖一是植物種子的結構圖,圖二是植物受精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 (1)圖一所示種子是由圖二中的[___]___發育而成的. (2)玉米粉是由玉米種子粉碎而成的,其主要成分來自于圖一中的[___]___. (3)葵花籽中常有子粒空癟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在向日葵開花時期___不足引起的. (4)將大米播撒在土壤中,即使環境條件適宜也不能萌發,主要原因是___. (5)同時具有花、果實和種子的植物類群是___植物. 例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1:1953年,芝加哥大學研究生米勒等人設計如圖裝置在實驗室模擬原始地球條件下產生氨基酸等有機物,為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提供了研究方法。 材料2:細胞色素C是一種由104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生物體細胞色素C差異越小,親緣關系越近。測定發現獼猴、兔、雞、金槍魚體內的細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序列與大猩猩體內的差異數目為1、6、12、20。 (1)米勒實驗裝置中模擬原始大氣環境的是____(選填“1”“2”或“3”),該模擬實驗可以說明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物可以形成____。 (2)與大猩猩的親緣關系最近的是____。 例6、某科學興趣小組為了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實驗步驟:①選取健康、飽滿的綠豆種子60粒,并準備好3個帶蓋的塑料盒、紗布等。②分別在塑料盒上貼上標簽A、B、C,每個盒子中放4層紗布,在紗布上各放上20粒綠豆種子。③按照下表所示進行操作。④3天后觀察種子萌發情況。 裝置 種子數量 條件 A 20粒 不灑水 23℃恒溫培養箱 B 20粒 適量水(以快要淹沒種子為宜) 23℃恒溫培養箱 C 20粒 適量水(以快要淹沒種子為宜) 4℃冰箱 實驗結果:只有裝置B中的種子萌發。 (1)根據以上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小明同學為了探究另一環境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又設置了一個實驗裝置D,選取20粒健康、飽滿的綠豆種子放在塑料盒里,裝滿水并蓋上盒蓋,放在23℃恒溫培養箱中3天。觀察發現部分種子胚根突破種皮。小明對此現象疑惑不解。小華對小明的實驗進行了改進,將綠豆種子放入塑料盒內,用煮沸并冷卻的水裝滿塑料盒并蓋上盒蓋,結果依然有少部分種子的胚根微微突破種皮。 (2)小華用煮沸并冷卻的水進行實驗的目的是____。 (3)從能量獲得方式的角度,對小華實驗中“少部分種子的胚根微微突破種皮”這一現象作出解釋:____。 (4)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外界條件,也需要一定的內部條件。興趣小組的同學提出了如下探究的問題:①種皮有無是否會影響種子萌發?②胚芽、胚軸或胚根的有無是否會影響種子萌發?關于綠豆種子萌發的內部條件,請你再提出一個可以探究的問題:____? 1.我們身上的肚臍是媽媽分娩后臍帶斷離留下的疤痕。下列動物身上也有肚臍的是( ) A.蛙 B.雞 C.魚 D.狗 2.如圖為女性生殖系統的部分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能分泌雌性激素并產生卵細胞的是① B. 受精卵形成的場所是② C. 月經現象是由于②的內膜增厚,周期性的出血現象而產生的 D. 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是③ 3.繁殖季節,豌豆植株在花瓣打開前雄蕊中的花粉就會從花藥中散出來,落在雌蕊的柱頭上。這一過程稱為( ) A.自花傳粉 B.異花傳粉 C.人工授粉 D.風力傳粉 4.下列關于生命起源與生物進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米勒實驗可證明原始地球環境中無機物能形成簡單的有機物 B.科學實驗已證明有機物在原始海洋不斷積累,形成原始生命 C.生物的遺傳變異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生物的進化 D.生物進化的歷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5.抗生素作為治療細菌感染的特效藥被廣泛使用,但現在對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藥菌”越來越多,這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如圖,上方箭頭表示抗生素開始用于醫療的時間,下方相應箭頭表示該抗生素的耐藥菌出現的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 B.可用抗生素治療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耐藥菌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耐藥菌出現的時間和抗生素用于醫療的時間沒有關系 6.春天來了,許多植物會開出鮮艷的花,花兒凋謝后結出果實。如圖所示為某種花的剖面結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結構圖能否用來表示桃花并說明理由: 。 (2)經傳粉受精,圖中的____(填序號)將發育成果實。該發育過程所需的大量營養物質來自于植物的____(填一種生理作用)。 (3)很多果實發育成熟后,果皮的顏色變得鮮艷、果肉變軟,并散發出香味。試從利于生物繁衍的角度分析,果實這些變化的意義是 。 7.20世紀80年代以來,遺傳學迅速發展帶來的成果,正逐漸顛覆人類對生命的傳統認識,福兮!禍兮!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遺傳學的新成果。 (1)1982年,美國“轉基因超級鼠”實驗的成功,標志著轉基因技術的成熟。如圖所示,呈現了轉基因超級鼠的獲得過程,最終被注入大鼠生長激素基因的受精卵發育成了個體較大的超級鼠。該實驗結果說明: 。 (2)1996年,克隆羊“多莉”誕生。它的身世與三只母羊有關:A羊提供乳腺細胞核,B羊提供去掉核的卵細胞,C羊提供胚胎發育的場所。而“多莉”長得幾乎與A羊一模一樣。該實驗結果說明: 。 (3)2010年5月20日,美國一個研究小組在《科學》雜志上報告,他們成功研制出了一種人造生命,被項目負責人起名為“辛西婭”(意為“人造兒”)。這種“人造生命”的研制方法:用小分子有機物人工合成單細胞生物A的DNA,然后將其植入內部被掏空的單細胞生物B的體內,使之“起死回生”并開始繁殖。根據上述資料分析,該實驗成功的標志是“辛西婭”具有了生命的哪一項基本特征? 。你認為“辛西婭”的后代應該與上述哪種單細胞生物更為相像? 。 8.稻飛虱是水稻生產上的重要害蟲。某地自1991年開始,使用殺蟲劑吡蟲啉防治稻飛虱,效果好。隨著吡蟲啉的大量使用,2002年監測到該地區稻飛虱對吡蟲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年達到極高水平抗性。如圖①~④表示在一段時間內抗藥性不同的稻飛虱的數量變化。 (注:表示抗藥性強的個體,表示抗藥性弱的個體) (1)隨著吡蟲啉的使用,稻飛虱群體中抗藥性個體數量變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 。 A.③→噴灑殺蟲劑①→一段時間后②→噴灑殺蟲劑④ B.②→噴灑殺蟲劑④→一段時間后③→噴灑殺蟲劑① C.③→噴灑殺蟲劑④→一段時間后②→噴灑殺蟲劑① D.②→噴灑殺蟲劑①→一段時間后③→噴灑殺蟲劑④ (2)短短十多年的時間,稻飛虱群體的抗藥性水平從低向高進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飛虱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能產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吡蟲啉之前,這些后代中就有抗藥性強的個體,也有抗藥性弱的個體,這種現象在遺傳學上被稱為 ; ③當噴灑吡蟲啉時,抗藥性弱的稻飛虱逐漸被淘汰,抗藥性強的個體就容易生存下來,并且繁殖后代,抗藥性強的個體將基因傳遞給了后代,這種現象稱為 。經過許多代后,群體的抗藥性水平越來越高。 (3)由此可見,吡蟲啉在稻飛虱的進化中起了 作用,最終使稻飛虱表現出對該環境具有一定的適應性。 9.某科學興趣小組用種子做了如圖甲實驗。 【實驗過程】 ①取三個無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別標記為A、B、C,在每個杯底鋪等量適量的餐巾紙,然后分別加入等量適量的水。 ②取30粒大豆種子,隨機平均分為3份,分別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紙上。 ③將三個杯子杯口密封好。其中C杯內用注射器抽干氣體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做處理,如圖所示。 甲 乙 ④將圖甲中的三個裝置同時置于溫暖的、有光照的環境中放置一段時間。 【實驗結果】 一段時間后,A、B兩杯內的種子多數萌發,C杯內種子沒有萌發。 請回答問題: (1)如果幾位同學的設計思路是把A、B作為對照實驗,由此可以推斷他們最初所作的假設是“大豆種子的萌發需要____”,該對照實驗的變量是____,從實驗結果分析,這組對照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2)A、B、C中,除了A與B外,能夠作為對照實驗的還有____,該對照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3)萌發后的大豆種子繼續發育形成了幼苗(如圖乙)。請寫出圖中①②③各部位分別來自大豆胚的哪些組成部分。 ①____;②____;③____。 1.2019年1月,嫦娥四號到達月球后,搭載的棉花種子長出了嫩芽,這標志著人類在月球上完成了首次生物實驗。棉花的這種繁殖方式屬于( ) A.有性生殖 B.營養繁殖 C.組織培養 D.分裂生殖 2.生物通過生殖和發育使生命得以延續。下列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的是( ) A.克隆山羊 B.細菌的分裂繁殖 C.試管嬰兒 D.馬鈴薯用塊莖繁殖 3.某一鳥類種群中具有嘴型細長、厚短等不同題型的個體,皆以樹洞里的昆蟲為食。數百年后,生活在這一地區的該鳥類種群中嘴型細長的個體比例明顯增加。根據自然選擇理論解釋此種現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項是( ) A.嘴型細長的鳥是為適應特定環境而定向變異產生的 B.昆蟲棲息場所對鳥類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選擇作用 C.嘴型細長的鳥在種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蟲棲息場所的影響 D.嘴型厚短的鳥為了要吃到樹洞里的昆蟲而努力使嘴型變得細長 4.目前有的國家允許以醫學手機培育“三親試管嬰兒”,其培育過程可選用如下技術路線,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三親試管嬰兒”培育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B. 早期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于捐獻者卵細胞的細胞質 C. 早期胚胎需植入母體子宮內繼續發育 D. “三親試管嬰兒”的遺傳物質全部來自母親卵細胞的細胞核 5.2017年11月,美國研究團隊首次嘗試在人體內編輯人體基因,期望永久修正病患 DNA 組成,進而治療疾病。下列關于基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基因位于DNA上,一個DNA分子上有一個基因 B.利用基因的多樣性可以培育很多農作物新品種 C.每一種生物都是一個基因庫,它們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D.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導致基因改變,這一改變的基因就會遺傳給后代 6.如圖是某農學院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攜帶外源賴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的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雄牛A是黃色,雌牛B是黑色,奶牛C是黑白相間的,這種現象在遺傳學上屬于____。 (2)奶牛F的毛色一定是____,原因是____。 (3)奶牛F能分泌含有賴氨酸的乳汁是因為其細胞內DNA中含有___。 7.生物界有許多奇妙的現象值得我們去探索,某社團同學選取了多種生物,對這些生物的生殖和發育有關知識進行了探索,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生物產生新個體的方式中,屬于無性生殖的有___(填字母)。 A.水螅出芽B.細菌分裂C.雜交水稻的培育D.哺乳動物的克隆E.桃樹的開花結果 (2)圖甲中的M表示的發育過程稱為___。青蛙的幼體用___呼吸,成體用___ 進行呼吸,因此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中活動。 (3)圖乙中若D表示受精卵,請寫出家蠶一生的發育過程___(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4)圖丙所示鳥卵的結構中,具有[1]結構的另一個生物類群是___。 (5)與青蛙和蛇相比,鯨和兔在生殖發育方面的主要特征是___。 8.植物種子的萌發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研究人員在人工氣候培養室(溫度、濕度等可調控)的適宜條件下進行了某品種玉米種子的萌發研究。各組種子7天后的萌發率數據如表: 溫度(℃) 萌發率(%) 土壤含水量 (%) 20 15 10 25 100 96 74 20 92 84 66 15 44 36 10 10 4 0 0 5 0 0 0 (1)根據如表數據你能得出哪些結論?(寫出2條結論即可) ; 。 除了土壤含水量與溫度之外,影響玉米種子萌發的環境因素還有 。 設計實驗探究:土壤含水量為15%時,該玉米種子在25℃-30℃溫度區間內種子的萌發率與溫度之間的關系.(寫出簡要的實驗思路) 。 參考答案 例1、D 例2、B 例3、B 例4、(1)④胚珠;(2)G胚乳;(3)傳粉;(4)胚受到破壞;(5)被子. 例5、(1)1 有機物;(2)獼猴 例6、(1)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和一定量的水分;(2)除去水中的溶解氧;(3)種子在無氧條件下也能進行無氧呼吸獲得能量促進胚的萌發;(4)子葉會影響種子萌發嗎(合理即可) 1.D 2.C 3.A 4.B 5.C 6.(1)否,因為桃花的子房內只有一個胚珠,而該花的子房內有多個胚珠;(2)丙、光合作用;(3)能吸引動物來食用,利于種子在自然界中散播。 7.(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2)遺傳物質存在于細胞核中;(3)繁殖 A 8.(1)B;(2)②變異;③遺傳 選擇 9.(1)光、光、大豆種子的萌發與光無關;(2)A與C、大豆種子的萌發需要空氣;(3)胚芽、子葉、胚根 1.A 2.C 3.C 4.D 5.B 6.(1)變異;(2)黑白相間 奶牛C為奶牛F提供了細胞核(遺傳物質)(3)賴氨酸基因 7.(1)ABD;(2)變態發育;鰓;肺和皮膚(3)D→A→B→C;(4)爬行動物(5)胎生、哺乳 8.(1)土壤含水量為20%時,在5℃~25℃之間,溫度越高,該品種玉米種子的萌發率越高; 土壤含水量為10%~20%之間,溫度為25℃,土壤含水量越高,該品種玉米種子的萌發率越高;當溫度為5℃時,土壤含水量在10%~20%之間,該品種玉米種子的萌發率是0; 當溫度為25℃時,土壤含水量為20%時,該品種玉米種子的萌發率最高;(寫出2條結論即可) (2)充足的空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