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1浙教版科學“中考二輪專題突破”講義(十一):植物的新陳代謝【word,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1浙教版科學“中考二輪專題突破”講義(十一):植物的新陳代謝【word,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一、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能量轉化 儲存能量(光能→化學能)
反應式 6CO2+6H2OC6H12O6+6O2
物質轉化 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
新陳代謝 屬于同化作用
發生條件 在光下才能進行
發生場所 只在含有__葉綠體__的細胞中進行
2.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
原理 淀粉遇碘變藍色
實驗過程 ①實驗前應對綠葉進行暗處理,目的是__消耗完葉片中原有的淀粉__;
②實驗過程中應對同一葉片的不同部位進行對照實驗;
③驗證時應先將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水浴加熱以溶解葉片中含有的葉綠素;除去葉綠素的葉片呈__黃白色__;
④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養皿中滴加碘液;
⑤清水沖洗碘液,觀察、記錄、分析得出結論。
二、人體的呼吸
1.人體呼吸系統
由__呼吸道__(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__肺__組成的。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肺是__氣體交換__的器官。
呼吸運動
吸氣過程:肋間外肌、膈肌等呼吸肌__收縮__,引起胸廓擴大,胸腔內容積增大,導致肺擴張,于是肺內氣壓__小于__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泡。
呼氣過程:肋間外肌、膈肌等呼吸肌__舒張__,引起胸廓縮小,胸腔內容積減小,導致肺回縮,于是肺內氣壓__大于__外界大氣壓,肺泡內的氣體排出體外。
三、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能量轉化 釋放能量(化學能→其他形式的能)
反應式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物質轉化 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
新陳代謝 屬于異化作用
發生條件 在有光和無光的條件下都能進行
發生場所 在所有活細胞中都能進行
四、光合作用意義與碳-氧平衡
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作用:滿足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來源。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氣,超過了自身呼吸作用對氧氣的需要,其余的氧氣排放到大氣中;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
五、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一)根系
1.根系的定義: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
2.根系的分類
(1)直根系:有明顯發達的主根和側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花生。
(2)須根系:沒有明顯的主側根之分的根系。如:小麥、玉米、大蒜、水稻。
3.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礦物質)。
4.地下水位越高,根系的平均長度會越短,根系分布淺。
(二)根尖(根吸水的部位在根尖)的結構
根冠:細胞排列不整齊。保護后面的組織,使根在向前生長時,不被土壤顆粒擦傷。
分生區:細胞質的密度較大,沒有液泡。能不斷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加,使根生長。
伸長區:細胞的液泡較小(通過吸收水分而形成),細胞壁較薄。細胞能迅速生長,把根尖推向土層。
根毛區:細胞有較大的液泡(由小液泡融合而成),細胞壁較厚,內有輸導組織(導管)。植物的根毛很多,保證了植物能吸收足夠的營養。根毛區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三)根毛吸水、失水的原理
當土壤溶液的濃度高于細胞液的濃度時,植物細胞失水。
當土壤溶液的濃度低于細胞液的濃度時,植物細胞吸水。
(四)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最重要的三種營養元素分別是氮、磷、鉀。
含氮的、含磷的、含鉀的無機鹽對植物生活的作用及缺乏時的癥狀:
無機鹽 主要肥料 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 缺乏時的癥狀
含氮的無機鹽 硝酸銨、尿素、碳銨 氮是合成葉綠素的原料,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長得繁茂 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嚴重時葉脈呈淡棕色
含磷的無機鹽 過磷酸鈣、磷酸二銨等 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 植株特別矮小,葉片呈現暗綠色或紫色
含鉀的無機鹽 氯化鉀、碳酸氫鉀等 使莖稈健壯,抗倒伏,促進淀粉的形成 莖桿軟弱,容易倒伏,葉片的邊緣和尖端呈褐色。
(五)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
1. 莖的結構
2. 物質的運輸
(1)水分的運輸:由莖木質部的導管自下而上地向枝端運輸。其途徑為:水→根毛區→根的導管→莖的導管→葉的葉脈→氣孔。
(2)無機鹽的運輸:無機鹽溶解在水中,隨水的運輸而運輸,其運輸途徑與水分運輸途徑大致相同,其最終留在植物體內不會從氣孔排出。
(3)有機物的運輸: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自上而下運輸。
六、植物的葉和蒸騰作用
1. 莖的結構
(1)葉片是由表皮、葉肉和葉脈等結構組成的。表皮上有半月形的保衛細胞,兩個保衛細胞之間的小孔是氣孔。
(2)氣孔與保衛細胞
①氣孔不僅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而且是散失體內水分的“門戶”。
②氣孔的調節:當水分充足時,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反之,氣孔關閉。
2. 蒸騰作用
(1)概念: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片)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
(2)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大氣的溫度、濕度和氣流的速度等。
(3)蒸騰作用的意義:降低葉片溫度;根部吸水的動力;利于植物對水的吸收和運輸;利于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
(4)蒸騰作用的應用:移栽植物時,剪去大部分葉片、選擇在陰天(或傍晚)移栽、對植物進行遮陰處理等都是為了減弱蒸騰作用。
(5)實驗:研究植物的蒸騰作用。
例1、甘蔗是我國南方重要農作物。
(1)如圖表示晴朗白天甘蔗田間CO2濃度隨高度變化的示意圖,請結合所學知識對圖中信息作出解釋。
(2)農民常常通過施農家肥來提高甘蔗產量,請寫出該方法蘊含的科學原理。
例2、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小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該實驗的關鍵在于保證裝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塞和試管的連接處。實驗前,判斷此裝置密封性良好的操作和依據是____。
(2)靜止一段時間后,甲裝置內紅色水滴會向右移動,是因為試管內的____(填化學式)減少,而導致氣壓減小的緣故。
(3)小金用天平分別稱出甲、乙兩個裝置的質量,若前后質量有變化,即可證明種子進行了呼吸作用。你贊同他的做法嗎?說明你的理由。____。
例3、把等量的天竺葵和紫羅蘭的新鮮葉片放在無色透明的封閉容器中,并將它們置于不同顏色的光照條件下(其他條件均適宜并相同)。經過8h后,測量容器中氧氣的增加量,得到表中所示的實驗數據。
容器 植物 光的顏色 氧氣的增加量(mL)
1 天竺葵 紅 120
2 天竺葵 綠 15
3 紫羅蘭 紅 80
4 紫羅蘭 綠 10
據表回答:
(1)該實驗通過測定 ,來判斷光合作用的反應速率。
(2)上述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寫2條)
(3)除表中所示因素外,列舉2條影響紫羅蘭和天竺葵光合作用反應速率的因素:


例4、如圖所示是“探究莖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的實驗裝置圖,請據圖回答:
(1)在錐形瓶中,除清水外,還應滴幾滴紅墨水,其作用是____。
(2)實驗裝置中的枝條應盡可能多帶些葉片,主要目的是增強枝條的____。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分解作用
(3)取兩組圖示裝置,甲組枝條插入紅墨水的部分只有樹皮,乙組枝條插入紅墨水的部分只有木質部。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葉脈變紅的是____組。
(4)用清水沖洗從錐形瓶中取出的枝條,其目的是____。用該枝條做莖的橫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被染色的部位是木質部中的____。
1.小明與小紅進行了如圖實驗,下列有關該實驗說法錯誤的是(  )
A.目的是探究動物呼吸是否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
B.B組作為對照組是為了提高實驗的嚴謹性
C.需要觀察記錄紅色水滴的位置
D.該實驗用了轉換法的實驗方法
2.為驗證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小明將某植株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后,用鋁箔將一張葉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h(如圖)。去掉鋁箔,經脫色、漂洗并用碘液處理后,將觀察到(  )
選項 遮光部位 未遮光部位
A 不變藍 不變藍
B 不變藍 變藍
C 變藍 不變藍
D 變藍 變藍
3.表中為某人平靜呼吸時,吸入氣(吸入的氣體)、呼出氣(呼出的氣體)、肺泡氣(肺泡內的氣體)中O2、CO2、N2三種成分的體積分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O2 CO2 N2
吸入氣 21% 0.04% 78%
呼出氣 16% 4.0% 78%
肺泡氣 14% 5.6% 78%
A.導致肺泡氣與吸入氣中體積分數差異的原因是肺毛細血管中O2通過擴散作用進入肺泡內
B.該人平靜呼吸時,一次吸入的氣體不會全部進入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氣管和支氣管中
C.若該人深呼吸一次,則吸入氣中CO2體積分數將低于0.04%
D.肺泡氣是吸入氣與呼出氣的混合氣體,因此其CO2體積分數最高
4.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中,某研究小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該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繼出現了同位素14C(如圖甲,黑色部分表示檢測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據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過圖乙中____結構,進入到葉片中。
(2)寫出14CO2在葉肉細胞中被合成有機物的文字表達式。 。
(3)葉片中的14C主要是通過莖中的哪一部分結構送到該植物的根部。___(選填“外樹皮”“木質部”“韌皮部”或“髓”)。
(4)一段時間后,研究小組在容器A外的空氣中發現了14CO2,請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這一現象。 。
5.將兩株生長狀況相似的新鮮綠蘿分別放入兩個相同的水培裝置,同時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圖所示。立即將甲裝置放在陽光下,乙裝置放在黑暗環境下,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都放置4h。
(1)實驗后發現,兩塑料袋內壁都有小水珠,裝置內液面都下降。這主要是植物的____作用引起的。
(2)實驗后,用儀器測定兩塑料袋內的氣體含量,發現氧氣含量較高的是____(選填“甲”或“乙”)裝置。
(3)與實驗前相比,乙裝置中綠蘿的有機物總量會____。(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6.某生物興趣小組將放置暗處一晝夜的銀邊天竺葵做如圖甲處理,光照一段時間后,取A、B兩葉片脫色、漂洗、滴加碘液,請據圖回答。
(1)觀察圖甲,該實驗可形成 組對照實驗。
(2)葉片A中非綠色部分不變藍的原因是 ,葉片B綠色部分不變藍的原因是 。
(3)圖乙中,C、D兩曲線表示同株植物在不同溫度下,吸收二氧化碳的變化曲線,其中 曲線代表溫度較高時二氧化碳吸收量的變化;若要提高大棚內作物的產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寫出一點)。
(4)“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里的青山,旨在大力植樹造林、保護現有森林,因為綠色植物的 對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7.小徐對植物光合作用進行探究,設計了如圖的三個裝置。裝置中玻璃板與鐘罩之間都用凡士林密封。實驗前,三個裝置均放在黑暗處一晝夜。實驗時將三個裝置放在相同且適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其中50mL氫氧化鈉溶液可以滿足本實驗使用。
(1)本實驗想要驗證的猜想是 。
(2)光照幾小時后小徐各取裝置中的一片葉片用酒精進行脫色處理,滴加碘液后觀察。請你推測,變藍的葉片來自于裝置 (選填“甲”“乙”或“丙”)。
(3)指出本實驗存在的不足之處: (寫出一點即可)。
(4)小徐想利用以上裝置來研究光照對蒸騰作用的影響,實驗過程如下:①選用乙、丙裝置,除去其中的50mL清水,實驗中不考慮培養液中水的蒸發;
② ;
③2h后,比較培養液的下降程度;④重復三次。
8.如圖是小樂利用小球藻研究光合作用的裝置,其中 NaHCO3 溶液可分解釋放 CO2 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在一定條件下,相同時間內,高濃度 NaHCO3 溶液釋放 CO2 多),得到“不同實驗條件下裝置中氧氣的相對濃度與時間的關系”的實驗數據如表:
培養時間(天) 實驗條件 0 2 4 6 8 10
低光 強度 高濃度NaHCO3溶液 0.1 0.2 0.6 0.9 1.5 1.8
低濃度NaHCO3溶液 0.1 0.2 0.5 0.7 1.4 1.7
高光強度 高濃度NaHCO3溶液 0.1 0.3 1.1 1.4 2.8 3.5
低濃度NaHCO3溶液 0.1 0.3 1.0 1.2 1.9 2.2
(1)為了保證小球藻正常的生長繁殖,裝置試管中應再補充的物質是 。
(2)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 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3)根據上述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寫出一條)
(4)除了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變量外,請再列舉一個可能會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量: 。
9.為了探究溫度對蟑螂呼吸快慢的影響,小明設計了如下兩種實驗方案。
方案一:把一只健壯的蟑螂放入30℃的密閉容器內(如圖甲),利用傳感器測定10min內容器中溫度值和氧氣含量;10min后,將冰袋放置在容器兩側,使容器內的溫度逐漸降低,并測定隨后20min內的數據。多次重復實驗。
方案二:在兩個溫度不同的相同密閉容器中各放入一只健壯的蟑螂(如圖乙),利用傳感器測定30min內的相關數據。多次重復實驗。
(1)該實驗通過 反映蟑螂呼吸作用的快慢。
(2)與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變量控制有什么優點?
(例舉一點)。
(3)根據方案一所得數據(如圖丙),三位同學分別在圖丁中畫出了甲裝置內二氧化碳含量的大致變化趨勢,其中合理的是 。

1.如圖表示一段時間內某植物葉片吸收二氧化碳與光照強度的關系示意圖,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ac段表示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斷地增強
B.b點表示該植物既不進行光合作用,也不進行呼吸作用
C.當光照強度>n1 時,該植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
D.當光照強度>n2 時,表示該植物不再進行光合作用
2.如圖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動過程的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實驗可用于檢驗植物呼吸作用產生CO2
B.裝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氣中的 CO2,避免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
C.裝置丙中的植物換成萌發的種子,裝置丁中也會出現渾濁現象
D.若裝置丙不遮光,從裝置丁出來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3.如圖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某植株一晝夜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影響該植物呼吸作用變化的因素之一是溫度
B.a~c段,植物體內有機物的含量增多
C.b~c段,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直在減弱,合成的有機物一直在減少
D.c點以后,植物體內有機物的含量減少
4.陽臺園藝是一種新興的都市農業新形態,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早春季節,小明與小蘭同學一起在陽臺上播種青菜種子,播種后蓋上透明的薄膜,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
(2)用培養液培養植物時,在培養液中加入的水為HO,塑料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氣體為C16O2,結果在大棚內檢測到了18O2,18O2在植物細胞中具體產生部位是____,說明光合作用時產生的氧氣中的氧元素來自于____。
(3)冬季,為了增加大棚內作物的產量,通常采取的措施是人工增加光照,適當提高溫室內的溫度,采取這些措施能增加大棚內作物的產量的原因是 。
5.為研究植物呼吸作用,小科進行了以下實驗:
Ⅰ.選取兩份等量且生長狀況相同、具有完整根莖葉的新鮮菠菜,編號為甲組和乙組。甲組菠菜用開水燙2~3min,乙組不作處理。然后將兩份菠菜分別放入兩個不透光且密閉的相同恒溫箱中,將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探頭置于箱內(如圖1)。
Ⅱ.連接計算機、數據采集器和傳感器探頭,采集24h裝置內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數據,并自動生成兩種氣體濃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如圖2和圖3。(不考慮微生物呼吸作用對本實驗的影響)
實驗分析與評價:
(1)實驗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____。
(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氣和產生的二氧化碳是通過圖4中的____(填字母)進出植物體的。
(3)根據圖2和圖3可知,乙組氧氣濃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濃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隨著呼吸作用的進行,裝置內氧氣濃度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從而導致菠菜呼吸作用____。
6.研究發現不同品種的越橘,其光合作用速率不同。為了探究其不同的原因,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實驗:選取A、B、C三個品種各6株,每株均采集位于中上部且向陽的葉片5片,測定并計算葉片中葉綠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重復三次取平均值,結果如下。
品種 A B C
葉綠素含量(mg/g) 6.22 8.11 7.85
請回答:
(1)實驗中每個品種選取6株的目的是 。
(2)測定光合作用速率時,主要控制溫度、二氧化碳濃度和 相同。
(3)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7.小金為了測定植物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查閱資料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①取12支試管,分成六組,在每組試管中注入等量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記錄在表中(M為溶液濃度單位);
②給植物葉片打洞,取得相同葉圓片若干,在a1~a6每一試管中加入等量葉圓片,放置15min,期間搖動數次;
③再往a1~a6試管中加入一粒極小的亞甲基藍晶體,輕輕搖動,溶解后使溶液呈藍色(該過程對溶液濃度影響極小,可忽略不計);
④用特制的滴管依次從每組的a試管中吸一滴藍色溶液,滴管伸入對應的b試管的中部輕輕放出一滴溶液,如圖,觀察該滴藍色小液滴的運動情況,并記錄在表中,請分析以下問題:
組別 a1、b1 a2、b2 a3、b3 a4、b4 a5、b5 a6、b6
蔗糖溶液 濃度 0.0125M 0.025M 0.05M 0.1M 0.2M 0.4M
藍色液滴 運動方向 下沉 微下沉 均勻擴散 微上浮 上浮 明顯上浮
(1)本實驗的原理:植物細胞細胞液與外界溶液存在濃度差時會發生吸水或失水現象;植物細胞吸水或失水會使外界濃度發生變化,而外界濃度的變化可通過藍色小液滴的浮沉進行判斷。觀察到a中取出的藍色液滴在b試管中下沉,比較兩種溶液的密度,可知ρa1 ρb1(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則葉圓片在a試管的蔗糖溶液中發生了 (選填“吸水”或“失水”)。
(2)該實驗的對照組是 ;
若發現這6組的實驗結果是藍色小液滴均上浮,實驗應如何改進? 。
8.生物圈中到處都有綠色植物,它們的某些生理活動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圖甲是葉片結構示意圖,圖乙中A、B表示植物兩種不同的生理活動,a、b表示兩種不同的物質,圖丙為探究果樹枝某種生理活動的實驗,請據圖回答:
(1)圖甲中的結構2是 ,含有較多的葉綠體,它是圖乙生理活動A進行的場所。
(2)圖甲中的結構4含有導管與篩管,其中 能運輸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
(3)圖乙生理活動B的實質是分解 ,釋放能量供給植物的生命活動。
(4)把一段帶有較多葉片的新鮮果樹枝按圖丙所示方式處理,光照6h后,發現其重量明顯減輕,其主要原因是果樹枝進行了 作用。
(5)為了提高果樹移栽的成活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參考答案
例1、 (1)甘蔗中上部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二氧化碳被消耗,濃度降低;下部光線弱,光合作用強度小于呼吸作用強度。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往下運動,所以下部二氧化碳濃度高。
(2)農家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產生二氧化碳,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農家肥中含有多種營養元素,有利植物的生長;有機物分解后可以形成腐殖質,為土壤動物提供食物,有利于改良土壤結構。(合理即可)
例2、(1)用手握住試管,觀察到紅色水滴向外移動了一段距離,放手后又能回到原位置;(2)O2;(3)不贊同。不論是甲裝置,還是乙裝置,它們的裝置均密閉,前后質量沒有變化,因此小金的做法不能證明種子進行了呼吸作用
例3、(1)8h內容器中氧氣的增加量;(2)8h內,紫羅蘭在紅光條件下比綠光條件下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多;8h內,天竺葵在紅光條件下比綠光條件下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多;8h內,紅光條件下天竺葵比紫羅蘭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多;8h內,綠光條件下天竺葵比紫羅蘭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多(任選2條即可);(3)CO2濃度、光照強度、溫度、葉的幼嫩程度等(任選2條即可)
例4、(1)便于標記觀察;(2)C;(3)乙;(4)沖掉枝條表面的浮色 導管
1.A 2.B 3.B
4.(1)氣孔;(2)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3)韌皮部;(4)該植物中含有14C同位素的有機物通過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成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過氣孔被釋放到周圍的空氣中
5.(1)蒸騰;(2)甲;(3)減少
6.(1)2;(2)沒有葉綠體 沒有光照;(3)C 增加光照時間(合理即可);(4)光合作用
7.(1)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照和二氧化碳;(2)乙;(3)實驗次數太少(或實驗樣本數量太少);(4)將乙和丙裝置放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光照2h
8.(1)無機鹽(或礦質元素);(2)光強度、CO2濃度;(3)相同的高光強度時,高濃度CO2組比低濃度CO2組氧氣相對濃度上升快(或在高濃度CO2條件下,高光強度組比低光強度組氧氣的相對濃度上升快等;合理即可);(4)溫度(或小球藻的起始數量;或NaHCO3溶液的量等;合理即可)
9.(1)裝置內氧氣含量降低的快慢;(2)排除不同蟑螂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或在同一容器內控制溫度連續變化);(3)a

1.A 2.D 3.C
4.(1)保溫(使種子有適宜的溫度);(2)葉綠體,水;(3)增加了光合作用的速率,有機物積累增多
5.(1)避免光合作用對實驗的干擾;(2)A;(3)減慢
【解析】 (1)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對實驗產生影響,因此應將箱子進行遮光處理。(2)氣孔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3)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氣,氧氣濃度低時,呼吸作用會減弱。
6.(1)減小實驗的偶然性,使結論更可靠;(2)光照強度;(3)不同品種的越橘,葉綠素的含量越高,其光合作用速率越大
7.(1)大于 吸水;(2)b1~b6;(3)配制濃度更低的蔗糖溶液重新實驗 。
8.(1)葉肉;(2)導管;(3)有機物;(4)蒸騰;(5)剪去部分葉;傍晚或陰天移栽(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青龙| 浮梁县| 沾益县| 贺兰县| 金堂县| 林州市| 什邡市| 威宁| 安庆市| 岑溪市| 万山特区| 朔州市| 临海市| 巩留县| 赤城县| 那曲县| 烟台市| 通州区| 龙门县| 曲周县| 泰安市| 雷波县| 中阳县| 会昌县| 淳化县| 银川市| 武邑县| 汝阳县| 台山市| 唐河县| 竹溪县| 嘉兴市| 通化县| 邯郸市| 潮州市| 滦平县| 淮北市| 五指山市| 柳林县|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