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年中考時政熱點專題訓練1:北斗精神 核心觀點 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 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 6.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 相關的考點 1、我們國家為什么要重視科技創新? ①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②從整體上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 ③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 ④時代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⑤創新發展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國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 ⑥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 2、北斗技術說明了什么? 目前,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我們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3、我國應該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 ①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②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培養創新型人才。 ③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 ④要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 ⑤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重視教育發展和創新人才的培養。? 4、創新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①創新的目的: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加美好。 ②意義:創新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尊重和認可,讓我們過上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 我們青少年如何向科學家學習,做創新型人才? (1)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素質。(2)培養好奇心,增強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3)學會獨立思考,培養批判精神,開發創造潛力。(4)敢于向傳統和權威挑戰,樹立敢為人先的精神。(5)積極參加小發明、小制作等創新活動,提高創新實踐能力等。 6、什么是中國夢?(識記)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7、怎樣實現中國夢??(實現中國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統籌“五位一體”,協調推進“四個全面”。? (2)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 (3)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4)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8、每個人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1)培養奮斗精神,凝心聚力、堅忍不拔、鍥而不舍,奮力開啟時代新征程。 (2)勤奮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3)注重實踐,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積極培養創新精神。 (4)積極參加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從身邊小事做起。(5)做自信的中國人。 9、我國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不斷涌現有何意義? (1)有利于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2)有利于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3)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4)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 (5)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6)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人民共享科技發展成果。 10、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企業和公民提出了哪些要求? (1)對企業:提升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自強奮斗、敢于突破。 (2)對公民:①通過辛勤勞動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②弘揚創新精神,既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11、創新精神的表現。 (1)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2)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3)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4)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 12、我國為什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教育的重要性) (1)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2)教育是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3)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13、為什么要傳承和弘揚偉大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14、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及特點是什么? (1)內涵: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人民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特點: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不斷豐富和發展。 15、怎樣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 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 易混易錯 ①創新的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 改正: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 ②我國科技發展總體水平已躋身世界前列/我國已經成為科技強國。(×)??? 改正:雖然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 專題訓練 1.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12月1日23時,嫦娥五號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12月2日4時53分,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鉆取采樣及封裝,嫦娥五號將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采樣返回。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①是我國科技工作者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②表明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果顯著 ③說明我國自主創新水平已領先于世界?? ④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奮斗者”號順利完成萬米深潛試驗,中國量子計算機“九章”問世,“嫦娥五號”月面采樣順利返回……2020年年末歲首,中國科技創新捷報頻傳,這說明( ) ①科技促進我國經濟高速發展???????????????????????? ②我國進入世界上科技發達國家行列 ③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④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3.高鐵走出國門、“嫦娥五號”登月、“一帶一路”高峰合作論壇召開、北斗組網成功……這些都表明了( ) A.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深入推進,不斷完善 B.我國科技創新成就斐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C.我國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是世界的主導者 D.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主宰世界潮流 4.作為長江流域防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6月29日正式投產發電的烏東德水電站,據測算,每年節約標準煤1220萬噸。從“無縫大壩”到“百萬千瓦級機組”,烏東德水電站在大水電、大機組、裝備制造等方面,用創新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題,打造了中國水電的“升級版”。據此,你獲得的感悟有( ) ①提升創新能力需要弘揚創新精神 ②只有勇于創新才能實現、提升人生價值 ③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 ④我國創新的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讓生活更美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為培養學校全體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啟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方法,培養科技創新后備人才。某中學開展了以“追科星、學科技、報祖國”為主題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據此完成下列題: 5.某中學之所以重視科技創新活動是因為( ) ①該校學生缺乏科技創新意識?? ②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③我國總體上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不高? ④我國還沒有把經濟建設的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6.該中學的做法體現了( ) ①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 ②我國教育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 ③教育公平取得重要進展? ④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徑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7.新時代需要我們弘揚創新精神。創新精神表現在 ①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 ②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③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 ④善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8.據新華社報道,江蘇泰興一家化工企業從去年底開始,陸續將近8000噸化工危險廢料偷埋在當地多個村莊,導致當地的農地受到污染。中國是化工生產大國,要從根本上解決化工廢料違法傾倒的問題,需要向科技創新尋求解決之道,大力推動化工產品的更新換代,用經過了無害化處理的化工產品來實現市場的更新換代。下面關于創新的正確認識有(????) ①創新來源于學習 ②生活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也都可以創新 ③創新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④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 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9.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只要始終發揚中國精神,振奮起全民族的精氣神,就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加輝煌的人間奇跡。中國精神就是( ) ①雷鋒精神的具體體現 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③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10.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這需要青少年學生( ) ①有獨特的見解,學會獨立思考??????? ②敢于表達,培養批判精神 ③保持懷疑一切的態度??????????????? ④努力開發自身的創造潛力 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11.2020 年 6 月 23 日,中國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向航天強國的方向又邁進了一步,彰顯了中國的綜合國力。發展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人用 20 多年的時間走過了從“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從“埋頭追趕”到“昂首領跑”的艱辛歷程。這啟示我們 ( ??) ①中國要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②北斗三號是中國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③謀未來就要謀創新,中國在創新中走向航天強國之路 ④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 A.①②? ? ?B. ③④ ? C. ②④? ? ? ?D.②③? 12.材料一:當前我國雖然在航天、高鐵、核電等高科技領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中國制造遍及世界,但制造業總體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弱,產業結構不合理,在核心技術、產 品質量方面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為此,我國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強調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實施《中國制造二0二五》,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材料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并指出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 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自1995年科教興國 戰略提出以來,中國把科技創新和教育事業擺在重要位置,一大批重大原創成果領跑全球。經 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深入人心,全民科學意識覺醒,中國科教事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成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永不枯竭的重要源泉。 (1)我國目前的科技現狀是怎樣的? (2)請你為“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獻計獻策。 (3)從科教興國到人才強國,再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此有觀點認為“我國成為創新型國家離不開教育的發展”。對此,請你加以辨析。 (4)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為建設科技強國作出努力? ?? 13. 【科技創新】 材料一:“天問一號”向火星進發開啟我國探測火星之旅,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在太空落成,中俄聯合研制的300座雙通道寬體客機CR929也在穩步推進,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10909米,嫦娥五號成功探月并帶回1731克月壤,5G技術領先全球……中國正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目前,諸多輝煌科技成就,已經滲透進工農業的每一個領域,影響到人民生活的各個角落。 (1)結合材料回答:我國取得輝煌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 材料二:9月22日,2020年全國科普日云南省特色專場暨昆明市主場活動啟動儀式在昆明舉行。活動以“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為主題,內容將涵蓋“弘揚科學精神,展現科學價值”“助力疫情防控,推動健康科普”“聚焦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加強科技志愿,彰顯科技為民”四大方面,通過線上+線下活動模式,讓科普知識落到實處,是一場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科普活動。 結合材料說說,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班級開展“弘揚民族精神”主題探究活動,現邀請你一起參加。 民族精神 北斗精神 北斗精神是中國航天人在建設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時代精神,是與“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既血脈椿續、又具有鮮明時代特質的寶貴精神財富。 繼往開來,“北斗精神”必將造出更閃亮的星!偉大民族精神深深鐫刻在中華兒女的腦海中,從而凝聚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的勇氣和決心,劈波斬浪,勇往直前。 (1)請指出“北斗精神”與偉大的民族精神之間的關系。 (2)結合材料,運用民族精神的有關知識,說說“北斗精神”的時代價值。 (3)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弘揚民族精神,劈波斬浪,勇往直前? 15.2020年7月,大國重器——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材料一北斗系統自20世紀90年代啟動研制,經過30多年的實踐探索,完成了自己獨特的“三步走”。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發展歷程 2000年建成北斗一號系統 2012年建成北斗二號系統 2020年建成北斗三號系統 服務對象 向中國提供服務 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向全球提供服務 從“埋頭追趕”到“昂首領跑”,從“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從“區城服務”到“全球指路”,北斗人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道路。400多家單位、30余萬科技人員集智攻關,實現了北斗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 (1)閱讀材料,說明“北斗三號”的建成開通,離不開我國實施的哪些戰略。 ? 材料二“復移小凳扶窗立,教識中天北斗星。”自古以來,北斗星就如星空中的一座燈塔,幫助中國人辨別方向。將我國自主建造的衛星導航系統命名為“北斗”,飽含著近代以來中國歷經劫難的清醒、走向復興的企盼。 如今,北斗系統已經融入到我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交通運輸、農業漁業、減災救災等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珠峰高程測量登山活動、防汛救災一線等場景中,隨處可見北斗系統的身影。目前,世界上已經有半數以上的國家在全球范圍內使用北斗系統。 (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北斗三號建成開通的意義。 ? 材料三北斗人常說一句話:“‘巨人’對我們技術封鎖,不讓我們站在肩膀上。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成為巨人。”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實現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3)攀登科技高峰,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結合所學,談談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踐行創新精神。 16.時事點評 (1)中國的北斗,一流的北斗,世界的北斗。北斗三號系統攻克16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我國衛星導航和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2019年達到3450億元,2020年將超4000億元。 運用時事知識,評說北斗系統自主創新的意義。 (2)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志著中國北斗從此走向服務中國、造福全球的時代。作為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400多家單位,30余萬科技人員發揚了“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新時代北斗精神,用20多年時間追趕上了國外衛星導航40年的發展路程。并且在技術上相比美、俄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實現了自主可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運用時事知識,評說中國北斗系統為什么能夠實現從“追趕”到“超越”? 17.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是我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里程碑。北斗人幾十年來不懈努力、迎難而上,400多家單位、30余萬科技人員集智攻關、敢打硬仗,探索出一條從無到有、從存在到卓越的中國特色發展道路。作為一張亮麗的中國新名片,如今,北斗系統已經融入我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農業漁業、減災救災等領域,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入網的智能手機,已有70%使用了北斗服務;同時,北斗系統還應用于軍事領域、航天領域,是我國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 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得益于我國實施了哪些戰略? (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的意義。 (3)北斗人的奮斗歷程體現了我國民族精神的哪些具體內涵? 18..材料一:從“洋燈洋火”遍地到“復興號”奔馳神州、北斗系統服務全球,從“兩彈一星”橫空出世到“始娥四號”傳回世界上第一張月背影像圖科技的發展進步,不僅深刻改變了國家的面貌,也造福了千家萬戶。 (1)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說說我國科技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實施哪些戰略? ? 材料二:讀圖表,回答問題。 國別 科技進步對經濟貢獻率(%) 對外技術依存度(%) 萬人專利擁有量(件) ? 世界上創新型國家 ? 70%以上 ? 30%以下,其中美國、日本為5%以下 美國1760 德國1750 日本1500 中國 40% 50%以上 10 ? (2)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談一談你對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現狀的認識。 (3)為使我國盡快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你打算怎樣做? 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 C B C B D B B C B B 12.(1)成就: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不足:我國仍然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 (2)①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②大力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③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④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⑤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 (3)正確。①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③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4) 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創新打下堅實的科學文化基礎;②要敢于質疑、敢于向傳統、權威挑戰;③從身邊小事做起,勤動腦、勤動手,積極參加各種小發明、小創造活動;④培養創新的意識和能力,把創新熱情與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⑤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⑥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增強社會責任感。??? 13.(1)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為科技進步提供了堅強的領導核心;②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③社會主義制度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④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于黨和國家一切工作,在全社會蔚然成風;⑤我國堅持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⑥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創新活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⑦廣大科技工作者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自力更生、勇于探索、大力協同、攻堅克難、銳意創新等。 (2)①明確社會責任,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②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和能力;③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④拓寬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⑤勇于質疑,善于質疑,敢于向傳統、權威挑戰;⑥提高觀察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動手能力,勤于實踐;⑦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等。 14.(1)①北斗精神都是偉大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具體體現;②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 (2)①北斗精神,讓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擁有了強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取得了航天科技創新成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等。 (3)①在日常學習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②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等。 15.(1)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 (2)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弱到強,提高了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3)有探索新知的好奇心,敢于質疑和挑戰權威等。 16.(1)自主創新讓中國北斗造福全球;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 評分說明:任答三個方面即可,準確反映題意的其他答案亦可。 (2)中國北斗系統實現從“追趕”到“超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國堅持走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充分的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科技人員發揚了艱苦奮斗的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17.(1)大力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2)第一,創新讓生活更美好,創新推動社會進步。 第二,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勝,唯創新者強。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第三,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開通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國民經濟正常運行,穩固國防安全有利于更好地服務全球、造福人類;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有利于增強我國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振奮民族精神等等。 (3)體現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體現愛國主義、團結統一、自強不息偉大民族精神。 18.(1)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2)我國在科技的部分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自主創新能力較低。 (3)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努力學習,具有問題意識和批判性思維,學會獨立思考;培養動手能力,可以通過開展一些小制作、小發明、科技競賽設計和社會實踐等活動,逐步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