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6章第1節人口的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一、設計思路]本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八年級下冊(江蘇科技出版社)的內容。根據新課程理念和本節內容的具體安排,在課堂設計中側重于通過技能訓練和體驗教育加深情感教育。1、技能訓練(一):通過各種渠道查找合適的資料。學生在生活中對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的認識由來以久,但是對因人口眾多而帶來的自然資源、環境和生存的問題并沒有更深切的認識。因而在課前有針對性的布置學生查找一些資料,有利于在課前就加深學生對人口問題的感性認識,為課堂教學打下很好的伏筆。[]2、情境導入:請學生做人口問題的講解員,為大家介紹世界50億、60億、70億人口的標志及中國人口13億的標志。通過對4個人口歷史上的標志性事件的回顧,使學生認識到世界和中國人口數量的龐大及人口增長速度的迅速,以此喚起學生對人口過度激增的重視,便于將課堂教學內容從人口過度增長轉入人口激增引起的社會、環境等問題中。使學生的關注角度能夠比較順利的從對人口數量問題的專注轉入到對人口問題的關注。3、技能訓練(二)及體驗教育:學生自查資料的交流與分析。學生對人口數量激增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但是怎樣才能讓學生能對人口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欲望呢?因此,我安排了學生交流和分析課前查找的資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能夠針對相應的問題交流合適的資料并對資料進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學生在交流和分析中就漸漸認識到了人口問題所面臨的嚴峻局面。同時根據教材中的數據表進行合理的分析,找到自然資源人均擁有量上中國與世界存在差異的原因。讓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看到中國面臨的人口問題更加嚴重,使學生自然而然的產生要去解決中國人口問題的想法。而在此基礎上,安排學生體驗人口眾多對人類生存的影響,為學生創建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所經歷和即將面臨的各種情境,如:升學、交通、住房、工作等。讓學生講述在生活中因人口眾多而造成的種種不便,使人口問題從較大范圍的自然資源、社會和環境問題轉入到現實生活中去,激發學生對現狀的緊迫感,從而把解決問題的想法上升為控制人口數量的強烈意愿。4、技能訓練(三)及政策引入:利用資料解決問題。在引入國家計劃生育政策之前,我先安排學生利用自己查找到的資料來嘗試解決控制人口數量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將“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這兩個方面綜合在一起考慮;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要學會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共同考慮;學會對材料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綜合應用能力。使學生通過交流、分析、討論后,認識到人口問題只是單方面控制是不夠的,需要結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從而引出相關的國家政策,認識到國家推行的計劃生育政策是在兼顧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質量等多方面的因素上制定并實施的。5、技能訓練(四)及情感升華:利用圖表分析問題?;仡欀狈綀D的繪制方法,使學生能夠利用直方圖來分析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后,人口數量的增長發生了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圖表繪制能力和分析資料的能力,并通過資料的分析認同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學生通過一堂課的學習對于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目的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為了使這些認識成為發自學生內心的認知,故安排學生將上一輩家庭成員的幼年時期、求學時期的生活情況與同輩的家庭成員或朋友的幼年及求學期間的生活情況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增強對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必要性的認同感;認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當務之急;最終認識到人類的生存是依賴于環境的;體會到解決人口問題對于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從我國人口數量與世界人口數量的對比了解中,認識到我國人口現狀。2、從自然資源、個人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等多角度了解人口過度增長的危害。3、了解我國政府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的系列措施。◆能力目標:1、通過閱讀圖表數據,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2、學會將圖表中的數據繪制成曲線圖或直方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關注由于人口激增而造成的社會問題、環境問題等,激發學生關注人口問題的熱情,特別是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人口戰略的關注。三、教材分析:◆本節重點:了解人口過度增長的危害,了解我國政府落實人口政策的系列措施。[]◆本節難點:學會繪出直方圖進行分析,認同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政策。◆課時建議:1課時。四、課前準備:◆學生準備工作:1、關中國和世界人口資料以及資源資料的查詢。(報紙、雜志、互聯網等)2、尋找在現實生活中因人口眾多而帶來的種種不便和壓力。(升學、生活、住房、交通、購物、工作等方面考慮)3、查找有關控制人口數量與提高人口質量的相關措施,并考慮二者之間的關系及作為初中生在提高人口素質中可以做哪些事情。4、調查上一輩家庭成員的幼年時期、求學時期的生活情況及與同輩的家庭成員或朋友的幼年及求學期間的生活情況。◆教師準備工作:1、有關中國和世界人口資料以及資源資料的查詢。2、有關中國人口增長速度的統計材料。3、自制PPT。五、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歷史回顧:請學生做人口問題的講解員,為大家介紹世界50億、60億人口的標志及中國人口12億的標志。1、1987年7月11日,南斯拉夫的一個_??????_降生,被聯合國象征性地認定為是地球上第50億個人,并宣布地球人口突破50億大關.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會(UNEPA)倡議這一天為"世界50億人口日"._è????????_人口基金決定從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以提高人們對世界人口問題的重視。2、1999年10月12日0時02分,一名3.6公斤的男嬰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的科舍沃醫院降生,成為全球矚目的大事。因為他的降生,地球人口達到了60億。[]3、2001年2月15日零點,北京婦產醫院一個重3700克的嬰兒出生,宣告中國第13億個公民的到來。4、2011年10月31日零點前2分鐘,一名女嬰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一家醫院出生,標志著世界人口突破70億大關。通過對4個人口歷史上的標志性事件的回顧,使學生認識到世界和中國人口數量的龐大及人口增長速度的迅速,以此喚起學生對人口問題的關注和重視。二、資料分析及體驗教育:◆學生自查資料的交流與分析:請學生介紹課前通過各種渠道找到的關于中國人口和世界人口問題的資料;關于中國的自然資源和世界的自然資源的資料,同時請同學交流在看到這些資料時的感想。◆教材中數據表的分析:請學生通過比較數據表中有關人口與自然資源的數據,嘗試找到中國自然資源人均擁有量低于世界的人均擁有量的原因。◆DIY體驗人口眾多對人類生存的影響:請學生介紹在現實生活中因人口眾多而帶來的種種不便和壓力(升學、生活、住房、交通、購物、工作等方面考慮)的事例,親身體驗人口膨脹對人類自身造成的壓力。通過以上的資料分析和DIY的親身體驗,使學生真切的感受人口激增所帶來的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和生存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緊迫性,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解決人口問題刻不容緩。三、技能訓練及政策引入:◆技能訓練:Q1: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質量的關系?及應該考慮的問題有哪些?Q2: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為保護環境做些什么?[]◆政策引入:為學生介紹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請學生討論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方面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對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認同感。四、技能訓練及情感升華:◆技能訓練:回顧直方圖的繪制方法,請同學按照教材中的“我國人口增長數據表”來繪制直方圖,并根據所繪制的直方圖進行討論。Q1:根據圖表分析我國在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后,人口數量的增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學生自行討論并匯報討論結果,教師及時做評價,最終得出結論:“實施初期,人口增長速度明顯減慢,之后,逐漸趨于平穩。”Q2:根據自己的體會,說說實施計劃生育對家庭生活帶來的好處。請學生利用課前調查的上一輩家庭成員的幼年時期、求學時期的生活情況及與同輩的家庭成員或朋友的幼年及求學期間的生活情況的比較來說明實施計劃生育對家庭生活帶來的好處。通過以上的技能訓練及學生的親身體會使學生真切認識到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加強對國家政策的認同感。五、課后DIY的布置: 安排學生走訪社區,調查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后,二胎生育情況,并撰寫調查報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