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人的健康 1.健康是指人的__生理__、__心理__、__社會適應能力__均處于良好狀態。 2.健康的必備條件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煙、不酗酒、遠離毒品等),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3.健康的影響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生物因素主要來自生物的威脅和自身的防衛。生活方式因素主要包括一些不良或不當的習慣。 二、傳染病 1.傳染病是由__病原體__侵入人體引起的,并可在人群中廣泛傳播的疾病。 2.傳染病特點:__傳染性__、__流行性__和__免疫性__。 3.傳染病傳播的三個環節和預防措施: 切斷任一環節,傳染病流行即可停止。 (1)控制傳染源:對病人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等;對感染動物及時處理。 (2)切斷傳播途徑:加強飲食衛生、水源和糞便管理;生活用具消毒;消滅媒介動物(蠅、蚊、蚤、虱)等方法。 (3)保護易感人群:加強體育鍛煉,不與傳染源接觸,預防接種等。 三、人體的防衛 (一)人體的三道防線 1.免疫的分類:免疫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病原體侵入會受到人體的皮膚、黏膜等組成的第一道防線阻擋。病原體突破第一道防線侵入人體,會受到體液中吞噬細胞等組成的第二道防線的抵抗。這兩道防線都屬于__非特異性__免疫。 若病原體突破前兩道防線進入血液,血液中的淋巴細胞即產生免疫反應,構筑成第三道防線。這道防線屬于__特異性__免疫,具有專一性和記憶性特點。 2.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類型 不同點 相同點 淋巴細胞 位置對象 免疫物質 防御方式 體液免疫 B淋巴細胞 細胞外體液中細菌病毒 抗體(免疫球蛋白) 凝聚病原菌,中和毒素 1.都具有免疫能力 2.對抗原具有特異對應性 3.都具有免疫記憶能力 細胞免疫 T淋巴細胞 細胞內寄生蟲、異物 淋巴因子 直接或間接地消滅清除病原體 3.抗原與抗體 (1)抗原:進入人體后能夠引起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的任何體外物質,如細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 (2)抗體(又稱免疫球蛋白):是人體內B淋巴細胞在抗原刺激下產生的一種免疫物質。 (3)抗原是引起人體產生抗體(或淋巴因子)的原因,抗原和抗體(或淋巴因子)有特異對應性。 (2)免疫三大功能:__抗感染__、保持__自我穩定__、實施__免疫監視__。 (3)人工免疫:根據獲得免疫的途徑特異性免疫又分為自動免疫和人工免疫。其中人工免疫包括人工自動免疫(如計劃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如對被毒蛇咬傷的病人,注射含有抗蛇毒的血清)。兩者的區別:前者獲得免疫作用速度慢,持續時間久,后者獲得免疫作用速度快,持續時間短。 4.免疫功能失調表現:過敏反應——免疫功能過強;自身免疫病——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關節炎等;免疫缺陷病——艾滋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四、非傳染性疾病 1.腫瘤:特點是細胞能連續不間斷地分裂;分為良性腫瘤(局限于原發部位)和惡性腫瘤(腫瘤細胞會轉移)。 2.冠心病:冠狀動脈硬化。 3.高血壓:診斷標準為收縮壓經常超過18.7kPa或舒張壓經常超過12.0kPa。 4.糖尿病:胰島素分泌過少→血糖濃度升高→葡萄糖不能被完全重吸收→尿糖。 五、健康生活 1.吸煙和酗酒有害于身體健康;毒品具有成癮性并嚴重危害身心健康。 2.防中毒與急救 環境毒物進入人體引起中毒,可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細菌性食物中毒兩類;觸電、溺水、中毒、毒蛇咬傷、大量失血時都需要掌握不同的急救方法。病人休克時基本急救方法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法兩個方面。 3.OTC藥物屬于非處方藥,可自行購買,按說明使用。 六、運動系統 1.人體運動系統和保健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加強關節的牢固性。 例1、研制出脊髓灰質炎疫苗的我國科學家顧方舟,曾將疫苗接種到自己體內進行試驗。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接種疫苗屬于( ) 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 D.非特異性免疫 例2、將減毒處理的蛇毒注射到馬體內,每隔一段時間進行重復注射,重復注射若干次后,可從這些馬的血液中獲得抗蛇毒血清。被毒蛇咬傷的患者,醫生會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體內,以減輕蛇毒的毒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給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稱為預防接種 B.抗蛇毒血清本質上是一種高效的蛇毒疫苗 C.上述治療毒蛇咬傷的方式不屬于計劃免疫 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發患者產生抗蛇毒抗體 例3、某班一同學出現發熱、咳嗽、胸痛、夜間盜汗等癥狀后,班里陸續有幾名同學出現類似癥狀。經醫生診斷,他們都患上同一種傳染病——肺結核,該傳染病主要通過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進行傳播。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醫務人員通過對患者取樣分析,發現致病根源是結核桿菌,它是肺結核病的 。(選填“傳染源”或“病原體”) (2)傳染病防控中心要求加強教室等人群聚集場所的通風換氣,發現肺結核疑似患者或確診患者要及時報告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傳染病防控中心的文件中用到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 (寫出一種即可)。 (3)小星同學接種過流感疫苗,他認為自己體內有抗體,不會患上肺結核,請你對他的這一想法進行評價并闡述理由: 。 例4、小金看到香煙盒上印有“吸煙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實驗探究“煙草浸出液對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實驗材料:黃豆、煙草及其他材料。 探究步驟:Ⅰ.用煙草、蒸餾水制得煙草浸出液(原浸液),濃度視為100%,再通過稀釋原浸液得到濃度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個同規格的培養皿,編號為1、2、3、4,并在里面鋪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個培養皿中放20粒同樣飽滿的黃豆,蓋上蓋子。 Ⅳ.每天定時向各培養皿中噴灑等量、對應濃度的浸出液,并記錄數據。其中第5天的數據如表: 編號 噴灑的浸出液濃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長和萌發率 芽長(cm) 萌發率 1 0% 10 100% 2 40% 4 95% 3 70% 1.2 65% 4 100% 0.5 35% (1)本實驗中編號為 的培養皿作為對照組。 (2)步驟Ⅱ中的棉花不預先濕潤的原因是 。 (3)分析表中數據,能得出的結論是 。 (4)小金還想繼續探究“70%煙草浸出液是否會對蝌蚪的生命活動產生影響”。實驗材料:大小健康狀況相同蝌蚪20只、70%煙草浸出液、清潔池塘水、飼料等,請幫他設計該實驗(寫出簡要的實驗思路): 。 1.寨卡病毒是一種能通過蚊蟲和母嬰傳播的病毒。寨卡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在人群中傳播必須具備三個環節,被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人屬于( ) A.抗體 B.傳染源 C.易感人群 D.傳播途徑 2.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統計表明,2019年3月肺結核發病數97866人,死亡194人。可以用多種方法預防傳染病流行,下列預防肺結核傳染的方法中屬于控制傳染源的是( ) A.注射肺結核疫苗B.出行常帶口罩C.隔離肺結核病人D.經常鍛煉身體 3.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一些意外事故,學會一些科學常識就顯得十分重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對于呼吸和心跳都停止的重危傷員,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按壓使其復蘇 B.被細菌污染的食品一定要充分煮熟再食用 C.若某傷員手臂受傷,血液快速噴出,應立即在傷口的近心端扎上止血帶 D.及時提醒災民講究個人衛生,不喝生水,以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4.據統計,我國每天約有7000人死于心臟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通過戒煙可以降低冠心病的死亡風險 B.長期精神緊張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 C.均衡合理的膳食是預防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D.青少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會加重心臟負擔,增大心臟病的發病率 5.當災難發生時,首先要保護人們的生命安全,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發現傷者手臂上血液噴射而出,需要在近心端扎住止血 B.發現觸電者首先將其拉離電源或電線 C.進家門發現煤氣泄漏,首先開燈查看 D.人工呼吸急救時嘴對嘴吹氣頻率與人正常心跳時的心率一致 6.如圖甲、乙、丙分別表示某傳染病流行期間的三類人群,其中甲與乙表示健康人群;乙與甲相比,主要是乙體內含該傳染病的抗體;丙是該傳染病的患者。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甲是該傳染病的易感人群 B.丙是該傳染病的傳染源 C.①過程最有效的辦法是接種疫苗,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D.②③分別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過程 7.春夏之交,是禽流感的多發季節,H7N9禽流感今年又來勢洶洶。 (1)人感染H7N9后會出現發燒癥狀引起食欲降低,其原因是 。 (2)為了防止H7N9禽流感的蔓延,專家建議: ①出現發熱、咳嗽等流感癥狀,及時就醫; ②吃禽肉要煮熟煮透,不吃生雞蛋、半生煎蛋,帶血白斬雞; ③勤洗手,室內勤通風; ④一旦發現禽流感感染的家禽立即滅殺。 以上措施中,一定不屬于控制傳染源的是 。 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一種致病的鏈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潔的皮膚上,兩小時以后再檢查,發現 90%以上的鏈球菌都消失了。 材料二:甲型 H1N1 流感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病原體是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人群對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癥狀與普通流感相似。甲型 H1N1 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預防甲型 H1N1 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1)材料一中的皮膚和黏膜是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屬于 。 (2)材料二中的甲型 H1N1流感病毒,它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的遺傳物質,利用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人體接種甲型 H1N1流感疫苗后,它能夠刺激人體的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 ,從而提高對該傳染病的抵抗力,這種免疫屬于 免疫。 (3)接種甲型 H1N1流感疫苗,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 。 1.2020年入冬以后,病毒性流感活動水平上升較快,很多人感覺流感“來勢洶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流感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屬于生物 B.流感病毒是本次流感的傳染源 C.病毒性流感屬于消化道傳染病 D.對未患流感的同學注射流感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2.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它通過飛沫、空氣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傳染源B.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是病原體 C.流行性感冒是一種遺傳性疾病 D.接種流感疫苗可以保護易感人群 3.研究人員以小鼠為實驗材料,研究針對某種病毒的疫苗的有效性。如圖為該實驗的某些關鍵步驟,其中需要在相同條件下同時進行的是( ) A.a、c B.a、b C.b、c D.a、b、c 4.吸毒不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還帶來公共安全隱患。吸毒司機比正常人反應慢很多,極易造成交通事故。吸毒司機反應變慢主要是因為毒品影響了人的( ) A.消化系統 B.神經系統 C.泌尿系統 D.循環系統 5.目前醫院給病人輸液、注射均使用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分析,這是為了( ) A.切斷傳播途徑 B.控制傳染源 C.保護易感人群 D.使用方便 6.2021年杭州市范圍開展以“規范管理、文明養犬”為目標的犬類規范管理,依法對犬只實施狂犬病強制免疫。我市拱宸橋街道執法中隊頒發了杭州市第一塊犬只牌(如圖)。 (1)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人一旦被貓、狗等抓傷或咬傷,務必第一時間注射狂犬疫苗,從傳染病預防角度來看,該措施屬于 。 (2)從傳染病的角度來看,狂犬病毒屬于____。 7.2018年11月26日,某科學家宣布,人類首次對生殖細胞進行基因編輯的雙胞胎嬰兒誕生,這對嬰兒的CCR5基因經過修改而失效,使她們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消息傳出,國內外科學界一片嘩然,并紛紛提出質疑。 (1)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該病毒主要破壞免疫系統中的T淋巴細胞,從而破壞人體第 道防線,使人體易患各種傳染病和惡性腫瘤。 (2)下列各項中,支持“應嚴禁人類生殖細胞基因編輯”這一主張的有 。 A.由于存在錯誤編輯等技術問題,被編輯嬰兒存在健康風險 B.北歐人群中約10%的個體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 C.被編輯者的基因會通過生殖擴散到后代個體 D.該技術的運用,可能出現大規模的人類基因改造 8.2019年3月,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浙江大學專家進行實驗,根據實驗結果來講解如何科學“擼串”。實驗人員從市場上隨機購買了雞翅,分別用電烤箱在180℃、230℃烤制10min、20min和30min。將雞翅去骨,放入機器打碎。然后,加入正己烷溶劑提取苯并芘。再用旋轉蒸發儀濃縮,接著通過苯并芘專用柱去除雜質。最后,通過液相色譜儀測定苯并芘含量。如表所示:(苯并芘又稱苯并(α)芘,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致癌物) 序號 烤制方式 烤制時間(min) 苯并芘含量(μg/kg) 1 180℃電烤 10 未檢出 2 20 1.2 3 30 3.6 4 230℃電烤 10 未檢出 5 20 2 6 30 5.4 7 生雞翅 0 未檢出 (1)從本次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 。 (2)序號“7”這組實驗起____作用。 (3)實驗人員進一步實驗:在180℃的電烤爐下,雞翅經過約18min烤制已烤熟,在230℃的電烤爐下,雞翅經過約12min烤制已烤熟,雞翅剛烤熟時均未檢出苯并芘。從以上實驗來看,能給你什么啟示? 。 參考答案 例1、C 例2、C 例3、(1)病原體;(2)切斷傳播途徑(或隔離傳染源);(3)這種想法不對,一種抗體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 例4、(1)1;(2)防止噴灑的浸出液被稀釋,濃度改變;(3)煙草浸出液對黃豆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有抑制作用,濃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顯(合理即可);(4)在兩個相同大小容器中分別放入等量70%煙草浸出液和清潔池塘水,各放入10只大小健康狀況相同蝌蚪,定期喂等量飼料,觀察并記錄蝌蚪存活情況 1.B 2.C 3.B 4.D 5.A 6.C 7.(1)體溫升高降低了酶的活性;(2)②③ 8.(1)非特異性免疫;(2)抗體 特異性;(3)保護易感人群 1.D 2.D 3.B 4.B 5.A 6.(1)保護易感人群;(2)病原體 7.(1)三;(2)ACD 8.(1)烤制溫度對燒烤食品中的苯并芘含量高低有直接影響,烤制時間的延長會導致苯并芘含量增加;(2)對照;(3)烤串要注意火候,烤熟了再吃,不要特意追求烤焦之后的肉香,不建議高溫烹飪。烤焦的肉制品中一般苯并芘含量較高,因此吃烤串時盡量切掉烤糊發黑的部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