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時 歐姆定律(一)研究同一導體中的電流與它兩端電壓的關系時,要保持 不變。電流表測量通過 ,電壓表測量 ;教材P81圖4.5.1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 。該實驗的結論是__。研究相同電壓下不同導體中電流與它的電阻的關系時,要保持 不變。電流表測量通過 ,電壓表測量 ;教材P81圖4.5.1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 。實驗過程中要更換不同的 做實驗。該實驗的結論是 。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在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得出了一段電路中電流與電壓和電阻關系的重要結論: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與該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與該段導體的電阻成 。其數學表達式為 。1、考查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常見題型為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等。考法1 伏安法測電阻在研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中,當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 )A.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路中的電流保持不變B.調節滑動變阻器,使不同的定值電阻R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C.使電阻R兩端電壓成倍數變化D.每次測量時都要使電路中的電流成倍數變化[題組沖關](2021?港北區校級模擬)(?http:?/??/?www.m?/?physics?/?report?/?detail?/?7b8ccd15-2bcb-4e3c-be8d-1ce4be6cafbf"\o"此年份及地區表示:該試題最新出現所在的試卷年份及地區"\t"_blank?)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上均標有“2A20Ω”字樣,通過哪幾個電路圖可測出RX的阻值( )A.甲、丙B.乙、丙C.甲、乙D.甲、乙、丙考法2歐姆定律(2020秋?臨清市期末)根據歐姆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導體的電阻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B.導體兩端電壓越大,這段導體的電阻就越大C.導體兩端電壓越大,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越大D.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這段導體的電阻就越小[題組沖關](2021春?鯉城區校級月考)一位同學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時,作出了如圖所示的I﹣U圖像,由圖像可判斷這兩個電阻( )A.R甲<R乙B.R甲>R乙C.R甲=R乙D.無法判定1.(2020秋?廬江縣期末)在學過歐姆定律后,同學們有以下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A.電阻中有電流時它兩端一定有電壓B.歐姆定律揭示了導體中的電壓與電流、電阻的關系C.當電阻一定時,導體的電壓與電流成正比D.根據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R=可知:導體的的電阻隨電壓和電流的變化而變化2.(2020秋?江北區校級期末)關于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性質,與電壓、電流無關B.導體中有電流通過時,它兩端不一定有電壓C.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這段導體的電阻一定越小D.在電壓一定時,導體的電阻跟通過導體的電流成反比3.(2020?宿州二模)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阻時,電壓表和電流表有如圖所示的兩種接法。關于這兩種接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圖適合測量阻值較大的電阻,誤差會減小B.乙圖適合測量阻值較大的電阻,誤差會減小C.若考慮甲圖電流表本身的電阻,則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偏小D.若考慮乙圖電壓表本身的電阻,則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偏大4.小簫在實驗室和同學做實驗,她們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A.電阻和電流B.電壓和電阻C.電功和電壓D.電壓和電流5.(2020秋?元陽縣期末)如圖所示,這是“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電路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原理是歐姆定律B.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控制未知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C.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減小誤差D.該電路還可以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6.(2020秋?玄武區校級月考)小明按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連接實驗電路,測量電阻Rx的阻值,該實驗的原理公式是 ,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后,觀察到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分別如圖乙、丙所示,則電壓表的示數為 V,電流表示數為 A,待測電阻Rx的阻值為 Ω。7.(2021?淮南一模)如圖所示,用伏安法測電阻時,若考慮電壓表和電流表電阻的影響,則當圖中Rx的值 (填“較大”或“較小”)時,測量的誤差小些。8.(2021春?麒麟區月考)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在探究過程中,應保持 不變;通過實驗可以得到,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比。9.小潘同學在某實驗中得到了如表所示的數據,由此可歸納出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是: (表達式)。電壓U/V1.01.21.52.036.04.0電流I/A0.200.240.300.400.600.8010.如圖所示是測量電阻阻值的一種方法,我們稱之為電流表“外接法”,用這種方法測得的阻值偏 (選填“大”或“小”),原因是 。這種方法適宜于測量阻值較 (選填“大”或“小”)的電阻。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時 歐姆定律(一)研究同一導體中的電流與它兩端電壓的關系時,要保持 電阻不變。電流表測量通過 電阻的電流,電壓表測量 電阻兩端的電壓;教材P81圖4.5.1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 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該實驗的結論是_導體的電阻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_。研究相同電壓下不同導體中電流與它的電阻的關系時,要保持 電壓不變。電流表測量通過 電阻的電流,電壓表測量 電阻兩端的電壓 ;教材P81圖4.5.1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 保持電阻R兩端的電壓不變。實驗過程中要更換不同的 電阻 做實驗。該實驗的結論是 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它的電阻成反比。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在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得出了一段電路中電流與電壓和電阻關系的重要結論: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與該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正比,與該段導體的電阻成 反比 。其數學表達式為 I=U/R 。1、考查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常見題型為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等。考法1 伏安法測電阻在研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中,當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 )A.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路中的電流保持不變B.調節滑動變阻器,使不同的定值電阻R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C.使電阻R兩端電壓成倍數變化D.每次測量時都要使電路中的電流成倍數變化: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應用控制變量法,每次跟換電阻后,應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保持電阻兩端電壓不變,該實驗中只要保證電阻兩端電壓不變即可,電流不必要成倍數變化;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題組沖關](2021?港北區校級模擬)(?http:?/??/?www.m?/?physics?/?report?/?detail?/?7b8ccd15-2bcb-4e3c-be8d-1ce4be6cafbf"\o"此年份及地區表示:該試題最新出現所在的試卷年份及地區"\t"_blank?)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上均標有“2A20Ω”字樣,通過哪幾個電路圖可測出RX的阻值( )A.甲、丙B.乙、丙C.甲、乙D.甲、乙、丙:(1)由甲電路圖可知,Rx和滑動變阻器串聯,當滑片移到最左端時,電路為Rx的基本電路,用電流表測出電路中的電流I1,根據歐姆定律求出電源的電壓U=I1Rx;當滑片移到最右端時,Rx和滑動變阻器串聯,此時滑動變阻器的電阻為R=20Ω,由電阻的串聯可知電路的總電阻R總=Rx+20Ω,用電壓表測出此時電流中的電流I2,電源的電壓為U=I2(Rx+20Ω);因電源的電壓不變,所以I1Rx=I2(Rx+20Ω),即Rx=20I2、/I1?I2。(2)由乙圖可知,Rx和滑動變阻器并聯在電源兩端,電壓表測Rx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滑動變阻器支路的電流;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時,無法測出通過Rx的電流,所以此電路不能測Rx的阻值。(3)由丙圖可知,電路為Rx的基本電路,當滑片移到最左側時,電壓表測Rx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電流,根據歐姆定律,即可求出Rx的阻值。故選:A。考法2歐姆定律(2020秋?臨清市期末)根據歐姆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導體的電阻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B.導體兩端電壓越大,這段導體的電阻就越大C.導體兩端電壓越大,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越大D.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這段導體的電阻就越小:ABC、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有關,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故ABD錯誤;C、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根據歐姆定律可知,同一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這段導體中的電流就越大,故C正確。故選:C。[題組沖關](2021春?鯉城區校級月考)一位同學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時,作出了如圖所示的I﹣U圖像,由圖像可判斷這兩個電阻( )A.R甲<R乙B.R甲>R乙C.R甲=R乙D.無法判定:根據歐姆定律可知:在導體兩端的電壓相同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導體的電阻就越小;由圖可知:在電壓相同時,通過乙導體的電流比甲大,所以甲的電阻比較大;即R甲>R乙。故選:B。1.(2020秋?廬江縣期末)在學過歐姆定律后,同學們有以下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A.電阻中有電流時它兩端一定有電壓B.歐姆定律揭示了導體中的電壓與電流、電阻的關系C.當電阻一定時,導體的電壓與電流成正比D.根據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R=可知:導體的的電阻隨電壓和電流的變化而變化【解答】解:A、電壓使電路產生電流,電阻中有電流時,則電阻兩端一定有電壓,故A正確;B、歐姆定律研究的是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故B錯誤;C、根據歐姆定律知,當電阻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故C錯誤;D、導體的電阻由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決定,與導體兩端的電壓與流過導體的電流無關,不能說導體的電阻隨電壓和電流的變化而變化,故D錯誤。故選:A。2.(2020秋?江北區校級期末)關于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性質,與電壓、電流無關B.導體中有電流通過時,它兩端不一定有電壓C.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這段導體的電阻一定越小D.在電壓一定時,導體的電阻跟通過導體的電流成反比【解答】解:A.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只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與電壓和電流無關,故A正確;B.導體中有電流通過時,它兩端一定有電壓,故B錯誤;C.導體的電阻與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所以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時這段導體的電阻不變,故C錯誤;D.在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而導體的電阻不變,故D錯誤。故選:A。3.(2020?宿州二模)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阻時,電壓表和電流表有如圖所示的兩種接法。關于這兩種接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圖適合測量阻值較大的電阻,誤差會減小B.乙圖適合測量阻值較大的電阻,誤差會減小C.若考慮甲圖電流表本身的電阻,則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偏小D.若考慮乙圖電壓表本身的電阻,則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偏大【解答】解:甲電路中:電流表是內接法,乙電路中:電流表是外接法;甲圖中:電壓表測得的電壓是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與電流表上的電壓之和,電阻兩端的電壓測量值偏大,而通過電阻R的電流測量準確,由I=可得,甲圖中電阻測量值:R甲=>;乙圖中:電流表測得的電流是通過待測電阻的電流與通過電壓表的電流之和,通過電阻R的電流測量值偏大,而電阻兩端的電壓測量準確,由I=可得,乙圖中電阻測量值:R乙=<;顯然甲電路的電阻測量值大于真實值,乙電路的電阻測量值小于真實值;故CD錯誤;測量較大阻值的電阻時,采用甲圖,電流表分壓很小,誤差較小;測量較小阻值的電阻時,采用乙圖,電壓表分流很小,誤差較小;故A正確,B錯誤。故選:A。4.小簫在實驗室和同學做實驗,她們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A.電阻和電流B.電壓和電阻C.電功和電壓D.電壓和電流【解答】解: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原理是R=,所以需要測量電阻兩端的電壓以及通過電阻的電流。故選:D。5.(2020秋?元陽縣期末)如圖所示,這是“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電路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原理是歐姆定律B.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控制未知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C.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減小誤差D.該電路還可以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解答】解:A、“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原理為R=,是歐姆定律的變形式,實驗中需要用電壓表測量電阻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量電路的電流,故A正確;BC、此實驗中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來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電阻的電流,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來減小誤差,故B錯誤,C正確;D、根據控制變量法知,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需要保持電阻不變,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來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電流,找普遍規律,故利用此裝置可以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故D正確。故選:B。6.(2020秋?玄武區校級月考)小明按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連接實驗電路,測量電阻Rx的阻值,該實驗的原理公式是 ,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后,觀察到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分別如圖乙、丙所示,則電壓表的示數為 V,電流表示數為 A,待測電阻Rx的阻值為 Ω。【解答】解:(1)測量電阻的原理:R=;(2)由圖乙可知,電壓表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電壓表示數是2V;由圖丙所示電流表可知,電流表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電流表示數是0.5A;因為I=,所以電阻阻值:R===4Ω;故答案為:R=;2;0.5;4。7.(2021?淮南一模)如圖所示,用伏安法測電阻時,若考慮電壓表和電流表電阻的影響,則當圖中Rx的值 (填“較大”或“較小”)時,測量的誤差小些。【解答】由圖可知,若考慮電壓表和電流表電阻的影響時,電壓表測Rx兩端的電壓,即電壓表的測量值是準確的,電流表測量的是通過Rx和電壓表的總電流,即電流表的示數為I═+,通過電壓表的電流一定,Rx越小,越接近電流表的示數。故答案為:較小。8.(2021春?麒麟區月考)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在探究過程中,應保持 不變;通過實驗可以得到,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比。【解答】解:(1)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關系時,應保持電阻不變;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電阻關系時,應保持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是通過滑動變阻器來實現的。(2)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故答案為:電阻;正。9.小潘同學在某實驗中得到了如表所示的數據,由此可歸納出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是: (表達式)。電壓U/V1.01.21.52.036.04.0電流I/A0.200.240.300.400.600.80【解答】解:由表格數據可知,I與U成一次函數關系,可設為U=aI+b,把I=0.20A,U=1.0V和I=0.24A,U=1.2V代入可得:1.0V=a×0.20A+b,1.2V=a×0.24A+b,聯立等式可得:a=5V/A,b=0,則U=5V/A×I+0=5V/A×I。故答案為:U=5V/A×I。10.如圖所示是測量電阻阻值的一種方法,我們稱之為電流表“外接法”,用這種方法測得的阻值偏 (選填“大”或“小”),原因是 。這種方法適宜于測量阻值較 (選填“大”或“小”)的電阻。【解答】解:由于電流表測量的是電壓表和電阻的總電流,該電流大于通過電阻上的電流,根據R=,電壓表測的是電阻兩端的電壓,所以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當待測電阻阻值很小時,電流表內接時電流表分壓造成的誤差較大,電流表外接時電壓表分流造成的誤差較小,電壓表分流造成的誤差較小,應選用電流表外接法。故答案為:小;由于電流表測量的是電壓表和電阻的總電流,該電流大于通過電阻上的電流,根據R=,電壓表測的是電阻兩端的電壓,所以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小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4章 電與電路 - 第10課時 歐姆定律(一) (原卷版).doc 第4章 電與電路 - 第10課時 歐姆定律(一)(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