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框 誠信經營 依法納稅 學 習 任 務 核 心 素 養 1.描述與分類:明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國的主要稅種。 2.解析與論證:理解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原因。 3.預測與選擇:經營者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 4.辨析與評價:結合生活實踐經驗認識“制假售假”的危害性。 1.科學精神: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必要性以及重大意義。 2.法治意識:樹立誠信意識,依法維護合法權益;消費者要樹立法治意識,遵守稅法。 3.公共參與:消費者對自身權益的維護;樹立依法納稅意識。 議題一| 誠信經營 保護消費者 2020年7月3日,某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稱,二季度共查處涉及刑事犯罪的食品藥品安全違法案件10宗,涉案13人,其中11人已被判刑,有力打擊和震懾了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違法犯罪分子,維護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消費者若發現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可向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舉報,最高給予舉報人50萬元的獎勵。 探究1 (描述與分類·科學精神)食品安全問題侵害了消費者的什么權利? 提示:材料中食品安全存在問題的企業沒有保證消費者的安全消費的權利,侵害了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 探究2 (描述與分類·法治意識)我國制定了哪些法律用以平衡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提示:我國制定了一系列專門的法律,如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 探究3 (解析與論證·法治意識)消費者應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提示:消費者權益受到侵犯時,可通過以下方式維權:協商和解,由消費者協會調解,向國家有關機關申訴控告、仲裁、訴訟。消費者可以要求退換貨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要求予以賠償;對于經營者的欺詐行為,消費者有權要求加倍賠償。 1.保護消費者利益 (1)必要性 ①由于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市場上商品種類的不斷增多,消費者僅憑一己之力很難分辨商品的實際品質。 ②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呈現一種“信息不對稱”狀態,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損害。 (2)意義:不僅有利于平衡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而且有助于守法誠信的經營者擴大市場,并最終增進社會整體福祉。 2.經營者對消費者權益的維護 (1)保證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 ①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 ②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 (2)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①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②對消費者就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詢問,經營者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③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還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3)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①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 ②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3.消費者對自身權益的維護 (1)消費者可以與經營者協商和解,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2)消費者還可以通過仲裁或者訴訟的方式解決與經營者之間的爭議。 怎樣理解消費者的權利,就是經營者的義務 (1)我國有關規定消費者權利和經營者義務的法律包括民法總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它們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都可依法保護其權益。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由此可見,消費者的權利,就是經營者的義務。 (2)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并且,經營者如果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即使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仍可能對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發生。 提醒:誠信經營的必要性 (1)由于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經營者規模的不斷擴大,消費者很難分辨出商品的實際品質。 (2)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一些不法廠商制售假冒偽劣商品。 (3)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呈現出一種“信息不對稱”狀態,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損害。 [典例] 經營者如果發現商品可能對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危害,應該( ) ①立即告知消費者 ②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 ③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發生 ④立即召回商品或服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思維建模] 審設問 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審材料 可能對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危害 析選項 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①②③均是企業應立即采取的措施。④中“服務”不可能召回,故排除。 定答案 A 【跟蹤訓練】 1.小于在個體攤販王某處挑選皮鞋,王某介紹一雙皮鞋讓小于試穿,小于感覺不合適,便脫下來要走,但王某執意要小于買下這雙皮鞋。王某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小于的( ) A.自主選擇權 B.維護尊嚴權 C.安全消費權 D.知情權 A [王某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小于的自主選擇權,B、C、D項與題干不符。] 2.關于消費者的知情權,經營者應當做到( ) ①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 ②對消費者就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詢問,經營者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③商店出售商品應當明碼標價,經營者還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 ④可以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④做法不正確,①②③正確且符合題意,應選A項。] 議題二| 依法納稅是義務 財政部2020年8月19日發布的財政收支數據顯示,2020年1至7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4 725億元,同比下降8.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 575億元,同比下降11.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61 150億元,同比下降6.2%。全國稅收收入98 509億元,同比下降8.8%;其中,國內增值稅34 052億元,同比下降17%。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企業復工復產逐月好轉、經濟穩步恢復,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已經連續2個月實現正增長。 探究1 (描述與分類·科學精神)稅收與國家的財政收入有何關系? 提示: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探究2 (描述與分類·科學精神)稅收具有哪些特征? 提示: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探究3 (解析與論證·科學精神)國家征收增值稅有何意義? 提示:增值稅的最大特點是減少重復征稅,有利于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1.公民依法納稅的依據 (1)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納稅人自覺履行納稅義務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貢獻。 (3)企業依法誠信納稅,既是企業信用的最好體現,也是企業最好的市場名片。 2.目前我國實行的主要稅種 (1)增值稅 ①含義:以商品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稅。 ②作用:增值稅的最大特點是減少重復征稅,有利于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2)企業所得稅 ①含義: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 ②適用范圍:除個人獨資企業與合伙企業外,其他企業統一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3)個人所得稅 ①含義:針對居民個人在境內外取得的收入或者非居民個人從境內取得的收入而依法征收的一種稅。 ②改革:由最初的注重效率轉變為更加關注公平。 ③作用: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納稅意識和法治觀念。 [想一想] 國家征收個人所得稅有何意義? 提示: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1.影響很大的稅種 增值稅 個人所得稅 征稅對象 增值額 個人所得 納稅人 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 在我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我國境內外取得的所得;在我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我國境內取得的所得,都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特點 只對增值額征稅 按應稅項目不同,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 作用 避免重復征稅、偷漏稅行為 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2.正確理解依法納稅 (1)原因:從稅收的地位看,稅收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從稅收的作用看,稅收為國家的存在和發展提供物質保障;從我國稅收的性質看,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國稅收的性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從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看,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服務時,必須承擔義務。 (2)措施:從國家方面講,應該完善相應的法律制度,加強稅收征管,不斷提高征稅人員的素質;從公民方面講,應該增強納稅人意識,自覺履行納稅義務,并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以維護人民和國家的利益。 提醒:如何分清和把握好稅收的基本特征 強制性 無償性 固定性 區別 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強制征稅,納稅人必須依法納稅 國家取得稅收收入,既不需要返還給納稅人,也不需要對納稅人直接付出任何代價 征稅對象、稅率由稅法規定,不能隨意改變 聯系 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 [典例] 下表為我國2019年前三季度分季度累計GDP與稅收收入情況。 2019年前三季度分季度累計GDP與稅收收入 單位:億元,% 季度 GDP 稅收收入 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絕對數 增長率 絕對數 增長率 2019年 第一季度 213 432.8 6.4 46 706 5.4 21.9 2019年 上半年 450 933.1 6.3 92 424 0.9 20.5 2019年 前三季度 697 798.2 6.2 126 970 -0.4 18.2 從上表數據中可以推斷出,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 ) ①經濟增速呈現下行趨勢 ②推行了大規模減稅政策 ③實施了緊縮性財政政策 ④財政對經濟發展支持力度降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思維建模] 審設問 表格類選擇題 審材料 2019年前三季度分季度累計GDP與稅收收入統計數據 析選項 從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GDP增長率看,我國經濟增速呈現下行趨勢,①正確;稅收收入增長率下降趨勢明顯,這是我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推行大規模減稅政策的結果,②正確,③錯誤。通過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有力地支持了我國經濟的發展,④不符合題意。 定答案 A 【跟蹤訓練】 1.個人所得稅是我國的重要稅種之一,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將會不斷調整。從中可以得出( ) ①稅收的固定性得到改變 ②這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③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④個人所得稅是我國影響最大的稅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C [稅收的固定性沒有改變,故①不選;②③均為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意義,可選;④說法錯誤,個人所得稅是我國影響很大的稅種之一。] 2.稅務部門向開小賣部的小張征稅,小張拒絕納稅:“我是個體戶,小本經營,還要納稅嗎?”你如何看待小張的行為( ) ①小張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②小張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③拒絕納稅的行為涉嫌違法,但與道德無關 ④拒絕納稅的行為既涉嫌違法,又是不道德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B [小張作為個體戶,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不是企業所得稅;拒絕納稅的行為不僅違法,更是缺乏責任心、不講道德的行為,故①③錯誤,②④正確。] (教師用書獨具) 1.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僅有利于平衡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而且有助于守法誠信的經營者擴大市場,并最終增進社會整體福祉。 2.經營者應當保證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 3.經營者應當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4.經營者應當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5.消費者可以與經營者協商和解,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消費者還可以通過仲裁或者訴訟的方式解決與經營者之間的爭議。 6.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納稅人自覺履行納稅義務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貢獻。企業依法誠信納稅,既是企業信用的最好體現,也是企業最好的市場名片。 7.增值稅是以商品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稅。增值稅的最大特點是減少重復征稅,有利于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8.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 9.個人所得稅是針對居民個人在境內外取得的收入或者非居民個人從境內取得的收入而依法征收的一種稅。由最初的注重效率轉變為更加關注公平。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增強公民的納稅意識和法治觀念。 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為了讓廣大納稅人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紅利,稅法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 納稅人負擔減輕。2019年新個稅法實施第一年來減稅效應顯著,全年實現個稅收入10 388億元,同比下降25.1%,同時占稅收收入比重較2018年下降2.3個百分點,表明個稅改革拉低稅收收入增長,減輕了納稅人的負擔。 信息提取 知識對接 素養落實 全年實現個稅收入10 388億元 稅收是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理解稅收的地位和作用,提升科學精神素養 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個人所得稅改革 通過了解個人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增強法治意識和政治認同素養 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修改后的個稅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此次個稅法修改中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包括贍養老人的支出、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支出。據此回答1~2題。 1.新一輪個人所得稅改革旨在( ) ①區別對待不同性質的收入,保障城鄉居民基本生活 ②進一步優化國家稅種結構,拓寬國家財政收入來源 ③降低中低收入納稅群體的負擔,促進收入分配公平 ④真正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維持社會穩定健康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①不符合題意,個稅不能保障城鄉居民基本生活;②不符合題意,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目的不是為了優化國家稅種結構,也不是為了拓寬國家財政收入來源;個人所得稅有利于調節個人收入分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目的是降低中低收入納稅群體的負擔,促進收入分配公平,真正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維持社會穩定健康發展,③④符合題意。] 2.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將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較大影響,其合理的傳導路徑是( ) ①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 ②居民收入增加→擴大內需→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③企業稅負減輕→企業盈利能力提高→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④國家稅收增加→刺激社會總供給→拉動經濟增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與企業無關,③不符合題意;④說法錯誤,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后,國家稅收不一定會增加,且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為了刺激社會總需求,而不是刺激社會總供給。①②符合題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