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框 自主創業 公平競爭 學 習 任 務 核 心 素 養 1.描述與分類:不正當競爭的表現。明確創業需要的條件。 2.解析與論證:依法經營對成功創業的意義。 3.預測與選擇:不正當競爭的三種主要行為。 4.辨析與評價:市場經濟要求經營者公平競爭。 1.科學精神:體會經營者之間公平競爭的必要性。 2.法治意識:培養公平競爭意識。 3.公共參與:經營者之間要公平競爭。 議題一| 邁出創業第一步 情景一:張三買福利彩票,意外中了100萬元大獎,他想成立一家公司,他來到公司注冊機構咨詢情況。 情景二:張三覺得一個人成立的公司風險有點大,于是他就找來了李四、王五、趙六、錢七,共集資600萬元。 情景三:終于,張三、李四、王五、趙六、錢七他們開起了——旺才家鄉雞股份有限公司,并發行了股票。 探究1 (描述與分類·科學精神)公司兩個基本形式主要區別是什么?公司股東的責任如何? 提示:①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的區別就在于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資本劃分為等額股份并能夠依法向社會或一定范圍內的特定對象募股籌資。②公司的股東以認繳出資或認購股份承擔優先責任;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對經營主體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探究2 (解析與論證·公共參與)如何成立公司? 提示:①設立公司,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分別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件的,不得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②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應當在公司登記前依法辦理批準手續。③公眾可以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查詢公司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機關應當提供查詢服務。 1.選擇創辦什么樣的經營主體 (1)形式:可以采取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等。 (2)影響:不同形態的經營主體在成立條件、出資人的責任承擔等方面有所不同。 2.準備相應的文件 (1)內容: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必須訂立投資人協議、制定公司章程,在章程中規定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公司名稱和公司住所、組織機構等。 (2)意義:確立了股東的權利義務關系,有助于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3.辦理企業登記,領取營業執照 (1)申請人應當對申請文件、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2)未經相關主管部門登記的,不得以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 (3)企業發生變更、終止的,也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 4.企業信息公示制度 (1)企業登記的相關信息應當依法及時公示。 (2)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信息,以及政府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的能夠反映企業狀況的信息,應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開。 5.創業者有必要在創業之前了解相關法律規定,學會風險管理。 1.全面了解企業的相關知識 (1)地位: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主體。 (2)含義: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 (3)社會責任:守法經營、公平競爭、誠信守約;承擔社會責任,講求社會效益。 (4)主要組織形式之一:公司制。 2.巧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通過關鍵詞判斷:提到發行股票、買賣股票、炒股等,均是股份有限公司;若提到股本(或股金)不能隨意轉讓,則是有限責任公司。 (2)從股份的劃分上看: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資本要劃分為等額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全部資本不必劃分為等額股份。 (3)通過股東表決權判斷:有限責任公司按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股份有限公司實行一股一票原則。 [典例] 成成和曉峰是大學同學,他們想從學生時代開始“車庫創業”。成成想當個體工商戶,曉峰則想開辦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下列關于二人的企業形式說法正確的是( ) ①組織結構方面,成成比曉峰的簡單 ②二人對經營主體的債務都承擔有限責任 ③曉峰需要明確公司股東的權利義務關系 ④成成對經營主體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思維建模] 審設問 判斷類選擇題 審材料 個體工商戶;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析選項 個體工商戶的組織結構簡單,出資人對經營主體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成成采取的是個體工商戶的形式,①④當選,②不選;曉峰成立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組織結構嚴格,但是不是股份有限公司,不用明確股東的權利義務關系,③不選。 定答案 B 【跟蹤訓練】 1.大學生李某想創業,他可選擇的組織形式是( ) ①個體工商戶 ②合伙企業 ③個人獨資企業 ④股份有限公司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A [創業者是一人,可以采取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形式,①③當選;合伙企業要兩人或兩人以上,②不選;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為發起人,④不選。] 2.自主創業開辦企業,應當( ) ①辦理營業執照 ②確立股東權利 ③公示企業信息 ④制定嚴格的組織結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A [創辦企業時應當辦理企業法人登記,領取營業執照,且企業登記的信息應當依法及時公示,①③當選;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需要明確股東權利,②不選;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組織結構簡單,④不選。] 議題二| 市場競爭講公平 2020年“五一”期間,某商場搞了一次大規模的促銷活動,發布廣告稱部分商品七折出售。消費者李某在此期間購買了一臺空調,從買回之日起不超過10天,因質量問題不能正常工作,李某于是持“三包”憑證及發票找到該家商場解決問題。令李某想不到的是,得到的答復是打折商品不負責“三包”。后經有關部門查明,該商場是先將部分商品提價,然后又以七折出售,讓利空間極其有限。 探究1 (描述與分類·科學精神)該商場的行為以先漲價、后打折的方式銷售商品違背了市場交易的什么原則? 提示:商場的行為屬于價格欺詐,違背了誠實信用的交易原則。 探究2 (辨析與評價·法治意識)該商場的經營屬于正當競爭還是不正當競爭?為什么? 提示:該商場做虛假廣告,作出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探究3 (解析與論證·科學精神)材料中利用廣告進行宣傳的行為對廣告主和廣告經營者有什么啟示? 提示:在發布廣告時,廣告主和廣告經營者既要遵守廣告法的規定,也要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約束。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經營者要遵守公平競爭和誠信經營的原則。 1.市場經濟要求經營者公平競爭 (1)我國法律確立了有關市場公平競爭和依法經營的規則。 (2)經營者應當遵守規則,公平競爭。 2.不正當競爭的三種主要行為 (1)“搭便車”行為 ①含義:經營者利用他人已經建立的商業信譽,通過某種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費者發生誤認的混淆行為。 ②危害:既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又可能對消費者構成欺詐,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屬于不正當競爭。 ③表現: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名稱、社會組織名稱、姓名,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域名主體部分、網站名稱、網頁等。 (2)進行虛假宣傳、制作虛假廣告的行為 ①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②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3.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商業詆毀行為、不當有獎銷售行為、商業賄賂行為、妨礙或者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服務正常運行的行為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1.全面認識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 經營者在市場中的活動是豐富多樣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也各有不同。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列舉了11種具體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1)經營者采用假冒商標或者仿冒其他商業標記等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利益。 (2)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立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 (3)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 (4)經營者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 (5)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6)經營者采用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侵犯競爭對手的商業秘密。 (7)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8)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時,違背購買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 (9)經營者利用欺騙方式從事有獎銷售,或者以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10)經營者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11)投標者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或者投標者和招標者相互勾結,排擠競爭對手的不公平競爭。很顯然,以上列舉并沒有窮盡所有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因此,《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作了概括性規定:“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即使某一市場行為并不在法律所列舉的11種行為之中,但是,只要它違背誠實信用原則,違反公認的商業道德,就同樣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提醒: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不正當競爭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通過躲避法律或直接違反法律的方式,采取弄虛作假、欺詐和其他損人利己的手段以謀取高額的利潤。 2.不正當競爭行為與正當競爭行為的區別 正當競爭 不正當競爭 法律基礎 依法競爭 違法行為 競爭目的 促進自身發展,也為社會創造財富 擊敗競爭對手控制市場,牟取暴利或優勢 競爭手段 采用正常的、積極的手段,本著誠實信用、公平交易原則進行競爭 非法的、不道德的手段,違背或規避法律,詆毀、損害對方,損害消費者 競爭后果 受法律保護和支持,給社會和經營者都必然帶來正面效果 不但為其他經營者、消費者帶來危害,為社會造成負面效應,而且也為自身帶來經濟上的不利后果和法律上的制裁后果 [典例] 經營者的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采用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B.處理有效期限即將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積壓的商品 C.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D.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思維建模] 審設問 經營者的正確做法 審材料 正當競爭 析選項 本題主要考查正當競爭與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區別,考查學生的理解判斷能力。A、C、D三項均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故選B項。 定答案 B 【跟蹤訓練】 1.哈爾濱第二藥廠的亮菌甲素、安徽的“大頭娃娃奶粉”事件,都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以次充好違背了市場經營的誠信原則 ②假冒偽劣商品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安全消費權和知情權 ③沒有公平競爭,是典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④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名優標志,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材料中的現象是以次充好,并沒有冒用名優商標。] 2.下列哪些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 ①假冒他人外觀設計專利 ②擅自使用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 ③經營者利用廣告對商品的質量、性能、用途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④為刺激消費,商家對商品進行低價傾銷或不當有獎銷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記憶能力。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列舉了11種具體的不正當競爭行為,①②③④均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教師用書獨具) 1.不同形態的經營主體在成立條件、出資人的責任承擔等方面有所不同。 2.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必須訂立投資人協議、制定公司章程,在章程中規定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公司名稱和公司住所、組織機構等。 3.申請人應當對申請文件、材料的真實性負責。未經相關主管部門登記的,不得以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企業發生變更、終止的,也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 4.企業登記的相關信息應當依法及時公示。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信息,以及政府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的能夠反映企業狀況的信息,應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開。 5.創業者有必要在創業之前了解相關法律規定,學會風險管理。 6.我國法律確立了有關市場公平競爭和依法經營的規則。經營者應當遵守規則,公平競爭。 7.經營者利用他人已經建立的商業信譽,通過某種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費者發生誤認的混淆行為。這屬于“搭便車”行為。 8.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9.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商業詆毀行為、不當有獎銷售行為、商業賄賂行為、妨礙或者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服務正常運行的行為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近年來,各種廣告充斥著媒體,不能不說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結果。廣告帶給我們信息和快樂的同時,有時卻讓我們陷于沉思,我們發現,廣告所體現的內涵卻總是不能讓人滿意。請看下面三則廣告內容: (1)制藥廠產品廣告欲向消費者表明新產品比舊產品療效更好,于是在廣告中這樣展示:當廣告中的女孩得知自己所購買的產品是舊產品時,憤憤地將舊產品扔掉以示自己要買新產品的決心。 (2)廣告牌這樣展示自己的藥品療效:中國有×××萬人患骨質增生病,你可能就是下一位…… (3)還有這樣一則廣告:據說人一生的幸福和你的名字有莫大的關系,你想知道你的愛情和前途嗎?請編寫以你的姓名為內容的短信,發送到×××。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央宣傳部、公安部等部門正在嚴厲查處夸大功能療效的藥品等六種虛假違法廣告。 信息提取 知識對接 素養落實 各種廣告充斥著媒體,不能不說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結果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 理解市場經濟的特點,堅持科學精神 三則廣告的內容 不正當競爭及市場經濟應遵循的規則 通過學習不正當競爭及市場經濟應遵循的規則,增強法治意識素養 國家嚴厲查處虛假違法廣告 國家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明確國家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律規定,增強法治意識素養 1.社會團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藥品等,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與生產者承擔連帶責任。這樣規定,有利于( ) ①經營者誠信經營 ②制止經營者發布虛假廣告 ③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④保障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④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 2.2020年五一期間,某商場為吸引消費者,在廣告中表示對一次性消費超過1 000元的消費者獎勵價值100元的商品。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商場的行為構成行賄 B.商場的行為屬于正當競爭 C.商場的行為構成限制競爭 D.商場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 B [商場的行為屬于有獎銷售行為,是正當競爭,所以B項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