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光的產生和傳播(1)光源:自身會發光的物體。(2)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均勻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3)光線:我們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光線。(4)小孔成像:①原因:光的直線傳播。②倒立實像。③與孔的形狀無關,只與孔的大小有關,孔要足夠小。(5)光速:真空中:310m/s;水中約為真空中3/4;玻璃中約為真空中2/3。(6)光年:光在一年里傳播的距離,約為9.4610千米。二、光和顏色光的色散(1)單色光和復色光:不能再分散的光叫單色光,能繼續分散的光叫復色光。(2)光的色散現象:太陽光通過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條彩色光帶:紅、橙、黃、綠、藍、靛、紫,這種現象叫光的色散。(3)紅外線:①把一個靈敏溫度計放在紅色光以為的部分,發現溫度計溫度上升,說明這里也有光的輻射,只是肉眼看不到,我們稱這種光為紅外線。②應用:家用遙控器,紅外線烤箱。(4)紫外線:①把感光膠片放到紫光以外的部分,發現膠片仍會感光,說明這里也有看不見的光,我們稱為紫外線。②應用:消毒滅菌,驗鈔。物體的顏色(1)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透過的色光決定的,只透過綠色的玻璃我們看到它是綠色的。(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反色的光的顏色決定的。(3)白色物體反射所有顏色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顏色光。(4)光的三原色:紅綠藍。三、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1)概念:光射到物體表面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來,這種現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三線共面。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③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在法線兩側。(3)光路可逆:光路是可逆的。(4)鏡面反射:發生在表面光滑的物體上,平行光入射到物體表面上,反射光平行射出。(如:鏡面、平靜的水面、拋光的金屬面)(5)漫反射:發生在表面粗糙的物體上,平行光入射到物體表面上,反射光射向各個方向。(6)漫反射和鏡面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平面鏡:(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左右反向。(2)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3)作用:①成像②改變光路(4)凸面鏡:發散光線(如停車場拐角處的安全鏡)(5)凹面鏡:會聚光線(如太陽灶、手電筒)光的折射:(1)概念:光從一種介紹射到另一種介質時,傳播的方向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2)折射定律:三線共面、折入兩側、折隨入變。(3)光路可逆(4)成像:岸上觀察河水中物體感覺會變淺(高),河里觀察按上物體感覺會變高,兩者都是變高,觀察到的都是虛像。四、透鏡凸透鏡:(1)概念: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2)作用:會聚光線。(3)焦點和焦距: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于一點,這一點叫凸透鏡的焦點(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f)。凹透鏡:(1)概念: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作用:發散光線。凸透鏡成像規律:(1)實像: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虛像: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的像。(2)物距: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像距:像到凸透鏡的距離。(3)規律:物距u像的性質應用倒正大小虛實與物體在像距vu>2f倒縮小實異側f<v<2f照相機u=2f倒等大實異側v=2ff<u<2f倒放大實異側v>2f投影儀u=f不成像,光經過凸透鏡成平行的光線獲得平行光源u<f正放大虛同側v>0放大鏡(4)巧記: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例1、太陽光穿過地球大氣層時會發生折射。如果沒有這層大氣,會出現( )A.日出會提前,日落會延遲B.日出和日落都會提前C.日出會延遲,日落會提前D.日出和日落都會延遲例2、如圖,保持礦泉水瓶與白紙的位置不變。當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觀察到“黑白顛倒”的現象,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礦泉水瓶相當于形成了一塊____鏡。此時,若要將“黑白顛倒”的現象重新顛倒回來,白紙應____礦泉水瓶(選填“靠近”或“遠離”)。例3、小金在實驗室里做光的反射規律實驗:他把一張白紙平鋪在木板上,把一個小平面鏡豎直立在白紙上。在白紙上畫出一條垂直于鏡面的直線ON,作為研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參考直線。用激光筆沿著白紙的表面,讓光斜射到平面鏡上,觀察反射光,然后用筆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如圖甲所示。(1)小金讓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鏡的O點,他在ON的另一側觀察到了反射光OB。接著他讓白紙沿ON折疊90°,這時他只觀察到了入射光,而反射光在紙上看不到了,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2)小金對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進行研究,他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玻璃板按如圖乙所示進行實驗。①實驗中他發現無論怎樣移動玻璃板后面的蠟燭,都不能與放在玻璃板前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____。②上述問題解決后,小金順利完成了實驗。在這個實驗中,細心的小金透過玻璃板觀察蠟燭的像時,看到像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兩個像的原因是____。例4、小金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為了看清楚紙板上的光路,紙板材質應是____的(選填“粗糙”或“光滑”)。(2)在紙板A上讓光束從EO方向射入,發現在紙板B上沿OF方向出現反射光線。現他讓一束光線沿著FO方向入射,則反射光線將沿____(選填“OH”“OE”或“OG”)方向射出。(3)如圖乙所示,當他把一束光貼著紙板A射到O點,但紙板并未與平面鏡垂直,結果他不能在紙板B上看到反射光線,原因是____。例5、小江做了如下光學實驗:(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時,小江發現用前后可折的紙板(如圖甲)不僅能呈現光路,還能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2)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時①他用較(選填“薄”或“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探究。②他在找準右側像的位置后,畫出了A、B、C三點做標記(如圖乙),在測量物距和像距時,他應分別測出兩點到平面鏡的距離作為物距和像距,并加以比較,經多次實驗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關系的結論。③判斷所成的像是虛像的實驗方法是。(3)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①在利用如圖丙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光屏上呈現了一個清晰的像,此像一定是倒立、的實像。②某小組實驗時對圖丙中的裝置進行了改進,將蠟燭換成“F”形的LED燈,光屏貼上方格紙,如圖丁所示,請寫出改進后其中一個優點:。1.生活中有許多常見的光學現象。下列現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樹蔭下的圓形光斑B.水中樹的倒影C.夕陽下欄桿的影子D.放大鏡放大的地圖2.我國的古詩詞文化有幾千年的燦爛歷史,很多名句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詩句從科學的角度解釋錯誤的是( )A.“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句中“水淺”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B.“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句中“明月”通過酒看到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句中“陰濃”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線經過大氣發生折射而成的像3.如圖為觀察微小形變的裝置。平面鏡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發出一束激光射到鏡面上,經反射后在標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圖示位置用力F向下擠壓桌面,則(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減小B.激光束的入射角減小,反射角增大C.標尺上的光斑右移D.標尺上的光斑左移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鏡后20cm的光屏上出現一個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將蠟燭移動到凸透鏡前25cm處,則( )A.光屏上會出現倒立、放大的實像B.將光屏靠近凸透鏡一段距離,光屏上會出現倒立、縮小的實像C.將光屏遠離凸透鏡一段距離,光屏上會出現倒立、放大的實像D.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5.將一蠟燭放在裝有水的燒瓶前,調整蠟燭和燒瓶至如圖所示位置,在墻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是( )A.縮小的虛像B.放大的虛像C.縮小的實像D.放大的實像6.關于近視和遠視的成因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為近視眼,可配戴凹透鏡矯正B.乙為近視眼,可配戴凸透鏡矯正C.甲為遠視眼,可配戴凸透鏡矯正D.乙為遠視眼,可配戴凹透鏡矯正7.小明同學在家中用兩個平面鏡和紙筒制作了一個簡易潛望鏡,如圖所示,他把該潛望鏡放到窗戶下觀察窗外的物體,則觀察到的物體的像是( )A.正立的虛像B.倒立的虛像C.正立的實像D.倒立的實像8.如圖所示,在“用‘凸透鏡’觀察周圍的景物”活動中,小科將印有綠色環保標志“”的紙固定在墻上,再將一只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移到標志的正前方,然后改變玻璃杯與標志之間的距離。小科站立時透過玻璃杯和水觀察。下列圖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A.B.C.D.9.為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小金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1)當入射角為40°時,反射角為。(2)小金將紙板F繞垂直于鏡面的ON向后轉動,在紙板F上還能看到反射光嗎?。請分析原因:。(3)若使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為30°,那么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0.如圖甲所示為小金和小紅合作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的實驗。(1)在該實驗中需要點燃的是蠟燭____(選填“A”“B”或“A和B”)。當小金移動B的位置,直到B與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重合為止。此時從小紅的角度看B與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____(選填“重合”或“不重合”)。(2)如圖乙所示進行實驗。請在圖中畫出像A′的位置。從圖中可看出實驗時因有一處操作不當,導致小金很難得出平面鏡成像規律。請指出這一操作不當之處:。11.同學們學習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那么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角與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建立猜想】折射角與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實驗探究】同學們測得了四組實驗數據。第2次實驗如圖所示,請將實驗數據填入表格中。實驗序號1234入射角20°40°60°80°折射角13°(1)____35°41°【實驗結論】折射角與入射角大小(2)____(選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評價與交流】根據實驗數據,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3)。1.如圖現象由光的反射造成的是( )A.水中的雞蛋變“大”B.鳥的倒影C.水中的魚看起來變“淺”D.墻壁上出現手影2.噴水魚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能噴出一股水柱,準確擊落空中的昆蟲作為食物。下列各圖中能正確表示噴水魚看到昆蟲像的光路圖的是( )3.某同學在學習“眼球折光系統”一節時,制作了一個眼球模型,如圖,模型中的凸透鏡相當于晶狀體,燒瓶的后壁相當于視網膜,燒瓶里放有一種透明液體表示玻璃體,則圖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應采取的矯正措施分別是( )A.遠視眼模型,用凸透鏡矯正B.近視眼模型,用凹透鏡矯正C.近視眼模型,用凸透鏡矯正D.遠視眼模型,用凹透鏡矯正4.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4cmB.當u=3.5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C.當u=5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cm處移動到8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5.如圖所示,有一平面鏡與水平面成45°角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鏡的左側,為使小球在鏡中的像豎直向下運動,應使小球( )A.豎直向上運動B.豎直向下運動C.水平向左運動D.水平向右運動6.一束激光從某種玻璃中射向空氣(如圖甲所示),保持入射點不動,改變入射角(每次增加0.2°),當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時,折射光線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全反射,發生這種現象時的入射角叫做這種物質的臨界角。當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時,只發生反射,不發生折射。(1)上述玻璃的臨界角是。(2)當光從空氣射向玻璃,(選填“會”或“不會”)發生光的全反射現象。(3)一個三棱鏡由上述玻璃構成,讓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鏡的一個面射入(如圖乙所示),請在圖中完成這束入射光的光路圖。7.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室提供了平面鏡和厚薄不同的兩塊玻璃板,你應選擇____(選填“平面鏡”“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進行實驗。(2)此實驗中選擇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____。(3)小金學面鏡成像后,回家觀察到他家里的餐桌桌面上有一塊水平的圓形玻璃轉盤,距轉盤1.8m高處有一盞燈,該燈通過轉盤成像如圖乙所示。若用手撥動轉盤使其水平旋轉,則會觀察到燈的像的位置____(選填“改變”或“不變”)。(4)細心的小金還發現家里汽車(如圖丙)的擋風玻璃是傾斜的,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夜間開車時使車內物體通過擋風玻璃所成的像在車窗的____(選填“上方”或“下方”),不致影響司機觀察路況。參考答案例1、C【解析】太陽光穿過大氣層發生的折射現象,可以使原本看不到太陽的部分地區看到太陽(如圖,通過大氣層的折射后太陽照亮的區域更大了),因此如果沒有這層大氣,日出會延遲,日落會提前。例2、凸透靠近例3、(1)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2)①玻璃板放置與桌面不垂直;②玻璃板太厚例4、(1)粗糙;(2)OE;(3)紙板B沒在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所在的平面內例5、(1)共面;(2)①薄;②AC;③在像的位置放一個光屏,若像能呈現在光屏上,則像為實像;若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則像為虛像;(3)①縮小;②安全,便于觀察成像特點1.B2.A3.C4.B5.D6.A7.A8.C【解析】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在左右方向上玻璃杯面呈弧形,中間厚邊緣薄,可看做凸透鏡,在上下方向上玻璃杯面沒有改變,可看做一個平面鏡。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時,盛水的玻璃杯可看做一個左右方向上放大物像的放大鏡,所成的像如A項所示;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兩倍焦距時,盛水的玻璃杯所成的像與原標志左右顛倒且放大,上下方向不變,高度相同,如B項所示;當物距大于兩倍焦距時,盛水的玻璃杯所成的像與原標志左右顛倒且縮小,上下方向不變,高度相同,如D項所示。9.(1)40°;(2)不能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紙板F向后轉動后與紙板E不在同一個平面;(3)120°10.(1)A重合;(2)玻璃板未與白紙(或水平面)垂直11.(1)25°;(2)不成正比;(3)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角增大值小于入射角增大值(合理即可)1.B2.C3.A4.D5.D6.(1)41.8°;(2)不會;(3)如答圖所示。7.(1)薄玻璃板;(2)比較物體和像的大小關系;(3)不變;(4)上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