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學年第二學期素質檢測初三社會·法治試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讀右圖完成1——2題。1.②點位于①點的方向。()A.東南B.西南C.東北D.西北2.右圖中甲、乙、丙、丁區域實際面積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3.下圖中的現象和反映出我國的地理事實對應正確的是()A.①﹣﹣季風氣候分布廣B.②﹣﹣冬季南北溫差大C.③﹣﹣緯度位置不同D.④﹣﹣地形復雜多樣徽派建筑是中國傳統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分布于皖南和贛北。其造型豐富,以馬頭墻、青瓦白壁最有特色。寓意“馬到成功,一馬當先”。讀圖,完成第4~5題。4.圖中的聚落景觀反映的是()①城市聚落②鄉村聚落③北方地區④水田農業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徽派建筑所在地的自然條件是()A.以高原為主B.全年高溫多雨C.降水季節變化大D.河流多,結冰期長6.下列圖示各地區地理特征敘述錯誤的是()()A.A地區的馬賽人是在高原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B.B地區位于“三洲五海”之地,水比油貴C.C地區的瑞士是個典型的山地之國,旅游資源豐富D.D地區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島嶼7.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到野外考察。如圖為考察區域地形圖,虛線所示為考察線路。下列描述可能與實地情況相符的是()A.①地附近的河流從西南流向東北B.②地坡度最陡C.③地分布有茶園D.④地是觀賞瀑布的最佳位置8.20世紀初,當歐洲逐漸籠罩在戰爭陰云之下的時候,列寧曾熱情地稱贊“現在中國的政治生活沸騰起來了,社會運動和民主主義高潮正在洶涌澎湃地發展”。這里列寧稱贊的是()A.辛亥革命使中國社會氣象一新B.十月革命使中國人民看到曙光C.中共成立使中國革命煥然一新D.國共合作推動了大革命的興起9.20世紀國際政治舞臺曾多次上演“強權即是公理”的不公正一幕。下列會議曾上演“這一幕”的是()①1919年巴黎和會②1938年慕尼黑會議③1943年開羅會議④1945年雅爾塔會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揭示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歷史事件存在內在聯系的是()①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②辛亥革命的爆發與北洋軍閥的統治③遵義會議與紅軍長征的勝利④九一八事變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1.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冊)》中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劃分為三個階段(見下表)。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判斷,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第一階段朝著第二、三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是()階段時間概況第一階段1939年至1942年末德日法西斯國家獲得勝利和擴張第二階段1942年末至1943年反法西斯同盟國在各個戰場開始反攻第三階段1944年至1945年反法西斯同盟國取得最后勝利A.簽署《聯合國家宣言》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C.中途島海戰的勝利D.盟軍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12.比較法是學習歷史與社會的重要學習方法。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兩者的相似之處有()①都是民族前途面臨抉擇的關鍵時刻②共產黨都做出了積極的努力③國共兩黨達成了合作意向④促成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A.③④B.①②C.②④D.②③13.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在發展中出現了許多新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西歐國家走上了聯合自強的道路B.華沙條約組織成立C.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經濟大國D.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14.近年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互聯網治理,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促進國際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譽。這表明()A.國際競爭,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B.順應時代主題,中國面對的國際挑戰逐步消失C.中國已經成長為一個負責任的發達國家D.隨著綜合國力增強,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有更多話語權15.2020年11月1日,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開啟。進行人口普查是為了()A.減輕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B.徹底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C.調查我國人口現狀以促進可持續發展D.取消計劃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回答16—17題。16.習總書記多次強調,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這是因為教育( )①能為人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礎②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③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④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7.對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有利于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②有利于解決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 ③有利于堅持共享發展,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④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總體小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黨中央發出《關于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研究“十四五”規劃建議征求意見的通知》,廣大人民踴躍參與,留言100萬多條。“十四五”規劃向人民征求意見()①使我國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不斷提高②鼓勵人民積極行使政治權利③有利于督促政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④有助于決策科學化、民主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9.觀察漫畫(如圖),以下認識正確的是()①我們既要心系祖國,又要關注世界的發展②我們不僅要善待自己,還要關注他人的命運③人類要共同應對霸權主義、恐怖主義等傳統安全的威脅④我們要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同實際行動聯系起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巍巍喀喇昆侖,誓死衛國驅財狼。戍邊官兵用熱血、青春和生命筑起巍峨的碑界。英雄們自覺()A.維護國家安全,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B.維護國家尊嚴,彰顯文化自信C.承擔社會責任,弘揚法治精神D.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二.非選擇題:(5大題,共50分。)21.(10分)肯尼亞有著“東非十字架”、“清涼非洲”、“野生動物天堂”、“歐洲后花園”等眾多別稱的魅力國度。閱讀材料,完成問題。(1)觀察地圖描述肯尼亞的地理位置。(4分)(2)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東非大草原上野生動物大遷徙的原因。(2分)(3)根據圖文資料分析肯尼亞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本國經濟?(4分)22.(10分)改革開放是當代最鮮明的特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2017年國家決定設立雄安新區(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國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材料二:下圖為“深圳、浦東和雄安區位示意圖”。(1)國家首先選擇深圳建立經濟特區。據圖分析深圳經濟特區最主要的區位優勢是什么?(1分)(2)1842年上海成為通商口岸之一,2020年上海GDP3.87萬億元,經濟總量領跑全國。與深圳特區相比,浦東新區又有哪些優勢?(4分)(3)目前,我國正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根據材料分析設立雄安新區的理由。(4分)(4)雄安新區的設立與深圳、浦東的成功經驗,充分體現了怎樣的道理?(1分)(圖表1建國初期我國主要工業品產量)23.(10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圖表1。(1)圖1反映了我國建國初期工業發展呈現怎樣的變化?試分析此變化的主要原因。(2分)材料二:截至1958年8月底全國只生產400萬噸鋼,要在后四個月完成700萬噸鋼,是極其艱巨的任務。《人民日報》曾發表社論,號召一年之內建成中、小轉爐200座,以增加年產1000萬噸鋼的能力,建成1.3萬座小高爐,以增加年產2000萬噸生鐵的能力。(2)指出材料二描述的歷史事件,反映了當時人們怎樣迫切的愿望?(2分)(圖表2我國部分企業智能化改造控本提效作用增減表)材料三:工業智能化是全球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作為工業智能化基礎(指標控本提效(%)生產效率+37.6%能源利用率+16.1%運營成本-21.2%)的工業軟件我國90%以上依賴于國外技術。(3)根據材料三及圖表2,分析我國工業走智能化之路的必要性。(4分)(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我國工業化過程帶給我們的啟示。(2分)24.(10分)2021年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黨的領導下,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勝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近現代發展主要歷程:材料二:1927年國共分家后……一直是國共兩黨分別控制不同地域,只是控制的地盤有變化而已。無論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都始終沒有控制過全中國。(1)寫出年代尺上標注的歷史時期B。(1分)(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從抗戰勝利到新中國成立,國共兩黨“控制的地盤”面積有什么變化?并從經濟角度解釋變化的原因。(3分)材料三: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中國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摘選自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3)選取年代尺中A、B時期的時間節點發生的歷史史實,論證中國共產黨“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本題采用分層賦分,要求條理清晰,史論結合,論證嚴密,6分)25.(10分)歲末年初,總有些人令我們感動,總有些事值得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月17日晚,“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獲獎的每個人物身上都有一種讓觀眾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人物簡要事跡頒獎詞①萬佐成熊庚香18年來,這對夫妻創辦一元愛心廚房,與癌癥病人相伴,用愛心守護他們。他們的初心十分簡單:“有的病治不好了,但能讓病人吃好一些,家屬的遺憾也能少一些。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氳出親情的味道。這陋巷中的廚房,烹煮焦慮和苦澀,端出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你們總是默默準備好炭火。②王海抗美援朝時,空軍原司令員王海上將率領人民空軍年輕的第一大隊,與號稱“世界王牌”的美國空軍激戰80余次,擊落敵機29架,本人擊落擊傷敵機9架。2020年8月2日逝世。在朝陽下俯沖,迎著西風開火。空中的尖刀,以一當十;疆土的堅盾,巡天衛國。山河已無恙,祖國的雄鷹已飛得更高,你刻在機身上的星星,是戰士們的巡航坐標。………………③抗疫英雄特別致敬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舍小我顧大局的抗疫英雄們。這一年,中國成功實現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的大逆轉;同時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積極開展對外援助與合作,梳理中國戰“疫”積累起來的經驗做法,為各國應對疫情提供有力支持與借鑒方案,展現中國擔當。材料二:2月20日,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作出的重大決策。(1)延續文化血脈,落實戰略布局。上述材料體現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哪些內容?(2分)(2)運用“守望精神家園”知識、結合人物①②的優秀品質,從不同角度談談你對《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是“中國人的精神史詩”的理解。(6分)(3)結合“抗疫英雄”的介紹談談在全球疫情挑戰面前“中國擔當”的具體表現。(2分)參考答案:1--5CCBDC6--10DCABC11--15ABBDC16--20BABCA21.(1)相對位置(海陸位置):肯尼亞位于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南瀕臨印度洋,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2分)經緯度位置:東經34~42度,北緯4.5~南緯4.5度左右。低緯度,熱帶。(2分)(2)赤道橫穿非洲大陸,熱帶草原氣候呈南北對稱,兩側季節相反;赤道南、北兩側的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交替出現,當北半球處于干季時,南半球為濕季;反之,當北半球處于濕季時,南半球為干季。動物的生存需要逐水草而居,最終形成了壯觀的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2分)(3)①草原廣闊,發展畜牧業;②利用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火山、東非大裂谷發展旅游業;③火山土壤肥沃種植咖啡、茶葉等作物并進行農產品加工、出口;④山谷四季如春,種植鮮花向歐洲出口,成為“歐洲的后花園”;⑤東部瀕臨海洋,海洋魚類資源豐富,發展漁業并進行水產加工、出口。(4分)22.(1)毗鄰香港(1分)(2)是天然河口港,具有發展內河航運和海上運輸的優越條件,以長江三角洲為依托,地理位置優越;(2分)開發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依托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2分)(3)臨近首都北京,可以更好地發揮該地的優勢,開展區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緩解北京首都的壓力;(1分)臨近港口、快速交通的發展,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地處華北平原地勢平坦;水資源比較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有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任3點3分)(4)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或關鍵抉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任一句即可,1分)23.(1)建國初期我國主要工業品產量快速增長;(1分)第一個五年計劃。(1分)(2)大躍進運動;(1分)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狀況的愿望。(1分)(3)我國工業智能化水平還比較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對外依賴程度高(2分);智能化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減少運營成本;有利于提升我國工業化發展水平,建設工業強國,增強綜合國力;(2分)。(4)要堅持黨的領導,立足國情,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要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急于求成;要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等。(2分)24.(1)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1分)(2)國民黨控制的地域(國統區)不斷減少,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地域(解放區)不斷擴大;(1分)國統區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工廠倒閉,人民苦不堪言;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農民踴躍參軍、參戰,掀起支援前線的熱潮。(2分)(3)中國共產黨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國民革命時期,共產黨與國民黨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推翻北洋政府的統治;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等革命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與國民黨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擔負起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取得百團大戰等的勝利,為奪取抗戰勝利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通過三大戰役、渡江戰役等,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新中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任三個史實+影響。即可得3分)中國共產黨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1978年召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1990年解決溫飽,2000年實現小康,2020年完成全面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現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分)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分)25.(1)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從嚴治黨。(2分)⑵傳統美德、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角度(選兩個角度)品質+重要性、意義⑶梳理中國戰“疫”積累起來的經驗做法為世界提供借鑒方案,這體現出中國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對內積極抗疫,對外積極開展援助與合作體現中國積極有作為。(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