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下冊必背知識點(50題,有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下冊必背知識點(50題,有答案)

資源簡介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下冊必背知識點(50道)
1.用帶箭頭的曲線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場,這樣的曲線叫 ________ 。磁感線的特點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磁體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名磁極相互???________??? ,異名磁極相互????________?? 。
3.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________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做________。利用這一原理制成了________(選填“電動機”或“發電機”)。
4.我國家庭電路的電壓為________伏。為了保證人身安全,洗衣機、冰箱、電飯鍋等用 電器都用三腳插頭,使用時用電器的金屬外殼接________線,避免觸電事故。
5.安全用電的原則:________?、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6.我國供生產和生活用的交流電,周期是________秒,頻率是________赫茲。
7.電磁繼電器是利用電磁鐵來控制工作電路的一種________。它可以利用________電壓、弱電流電路的通斷,來間接控制________電壓、________電流電路的通斷。
8.在家庭電路中火線與零線之間的電壓為________V,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判斷火線與零線。當家庭電路中電流超過一定限度時,________會自動熔斷,保護電路。
9.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有關安全用電的常識,比如:①用測電筆辨別________;②開關必須控制________;③帶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其金屬外殼必須有________保護.
10.電動機通電時轉子轉動,電能轉化成?________能。交流電動機也是靠著通電導體在磁場中?________來運轉的。電動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優點,廣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產業中。
11.判斷通電螺線管磁極性的方法(安培定則):用________? 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 ________?,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________?極。
12.在磁體的周圍有著一種我們看不見的特殊物質,叫做?________。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性物體產生?________的作用.磁感線是為了形象地描述磁場而引人的理想模型,在客觀上?________。磁感線上,任何一點的?________方向表示該點磁場的方向,曲線分布的密疏程度表示磁場的?________。磁場越強的地方,磁感線分布越?________;磁場越弱的地方,磁感線分布越?________。
13.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________?V.家庭電路中,日光燈與電視機是________?的(選填“串聯”或“并聯”),電工師傅常用________?來辨別火線與零線.
14.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________,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________,地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________,太陽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________,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________;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________。(均填元素符號)
15.在原子中,核電荷數=________=________。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帶的電量大小相等,電性相反,因而原子呈電________。
16.原子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它還能再分,原子是由帶正電荷的________和帶負電荷的________構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體積________,核外電子在核外空間做________。通過實驗,科學家們最終發現,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兩種粒子——________和________構成。
17.按下列要求填寫元素符號。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________。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________。
18.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________。
19.元素周期表有________?個橫行,叫周期,每一周期中元素原子的________?相同,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 ________?(填增強或減弱);元素周期表中有 ________?個縱行,第ⅥA族處在第________?縱行,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屬性依次________? (填增強或減弱)。
20.模型類型: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幅 ________ 、一張?________ 或 ________ 圖像,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________? 或?________ 的示意。模型可以是 ________ 的,也可以是 ________的。
21.按要求將相關內容填在相應的橫線上。
(1)N2中的“2"表示的意義:________;
(2)3個氯離子________;
(3)SO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
(4)液氧的化學式:________;
(5)人體內含量最多的三種元素是________;
(6)符號Mg的微觀意義________;
22.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填寫下列“科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2)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
23.物質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如石墨由________構成;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氧氣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24.在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原子核中:
(1)能直接構成物質的微粒有________;
(2)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有________;
(3)顯示電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
(4)帶正電的微粒有________;
(5)帶負電的微粒有________;
(6)質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
(7)在同一原子里數目相等的是________。
25.用化學用語填空
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②構成氯化鎂的陽離子________;
③氧化鈣中鈣元素顯+2價________;??
④人體缺________元素易得侏儒癥.
⑤小蘇打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⑥氫氧化鋁治療胃酸過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26.尿素的化學式為CO(NH2)2 , 它含有________種元素;它的一個分子中共有________個原子;它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_;它是農業生產中的一種優質氮肥,這里“氮肥”中的氮指的是________(選填“元素”或“原子”).
27.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一氧化碳與人體血液中的________結合,使血液喪失運輸________的能力而使人窒息死亡。
28.生活中很多現象與植物的呼吸作用息息相關。山芋窖內多水珠說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________。“蘿卜放久了會空心,吃起來口感不好即營養成分減少了,說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________,新鮮的蔬菜、潮濕的糧食堆久了會發熱,說明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________。
29.綠色植物通過________作用吸收CO2 , 通過________作用將CO2釋放到大氣中。???
30.肺泡與血液之間、血液與組織之間的氣體交換是通過________實現的。
31.呼吸系統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前者由________共同組成,主要作用是將吸入的空氣變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減少對肺的刺激.
32.肺泡適于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有:???? ①________數目很多,擴大了肺進行________的表面積;?????? ②________壁及其纏繞在外面的________壁都很薄,都只有________層細胞構成.
33.人體在吸氣時,肋間外肌和膈肌________,使胸腔容積________,肺隨之________,肺內的氣體壓力相應________,氣體便被吸入,呼氣時完全相反.
34.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了________等有機物,并把光能轉變成________,儲存在有機物中.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除了為自己所用之外,還通過 ________,進入其他生物體內,參與構建其他生物體,并為其他生物的生命提供________。
35.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首先把綠色植物放到暗處一晝夜,目的是________? ,用黑紙遮蓋葉片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 ________;用酒精加熱處理葉片的原因是使葉片含有的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使葉片變成 ________,經沖洗后,向葉片滴加碘液,現象是 ________,說明了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產物是________ 。
36.造成空氣污染的有________因素和 ________因素,一般以后者為主。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及 ????________等。①汽車尾氣中主要有害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 ________等,為主要的空氣污染源之一。②可吸入顆粒物:粒徑在 ________以下的顆粒物,是各大城市的________污染物。
37.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________?; ________?溶于水。加壓、降溫,二氧化碳可轉化為固態;固態的二氧化碳叫做 ________?。
38.燃燒及燃燒的條件:
(1)燃燒:通常燃燒是指________?與________?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2)物質燃燒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a: ________?b: ________?c:________? 。
39.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________??? 的氣體。能支持燃燒,在一定條件下跟多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________????? 色火焰。在純氧中燃燒發出________?火焰。鐵絲在純氧氣中________?生成一種________?色的固體。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放出濃厚的??________???? 。
40.根尖中具有保護作用的結構是________,分裂能力最強的是________。
41.植物木質莖中包括:①木質部;②韌皮部;③形成層;④外樹皮;⑤髓。這些結構從內到外的排列順序為________。(填序號)
42.巖石在長期的風吹雨打、________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漸________成為越來越小的碎塊,最后形成了含有腐殖質、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土壤。其中腐殖質主要來源是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43.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________,這個區域長有大量的根毛. 植物莖中進行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結構是________,而運輸有機物的結構是________.
44.據如圖根尖的立體平面結構圖回答:
(1)圖中的A屬________區的細胞,此區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2)圖中B屬________區的細胞,此區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3)圖中的C屬________區的細胞,它們有很強的________,此區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4)圖中的D屬________,該區具有________的功能.
(5)植物根的長度能夠不斷增加,主要是因為________區、________區的緣故.
(6)根毛是成熟區的________細胞向外________形成的.
45.植物的莖按形態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莖;按組成可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莖。
46.植物體內有兩種管道: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是? ________?,運輸有機物的是?________? 。
47.植物的根系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它們在土壤中的分布與其形態有關,也受到環境中?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響。
48.土壤主要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物質以及多種生物組成的。土壤的礦物質顆粒有粗有細,粗的叫做________,細的叫做________,介于兩者之間的叫做________。
49.一般情況下,根毛細胞內溶液的濃度總是比土壤溶液的濃度________,土壤里的水分就會滲入到________里,再向表皮以內的細胞逐步滲入,最后進入________.土壤中的________也隨著被植物吸收進來,最后輸送到莖葉等器官內.
50.________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________的主要器官。不同植物葉的大小和形 態差異________。葉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葉片是由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等構成。表皮分為________表皮和________表皮,表皮是由大量________的表皮細胞組成的,有利于________的透過和葉內結構的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題
1.答案: 磁感線;不相交;不中斷;是閉合曲線
考點:磁場和磁感線
解析:用帶箭頭的曲線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場,這樣的曲線叫磁感線.磁感線不相交、不中斷、是閉合曲線。
用帶箭頭的曲線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場,這樣的曲線叫磁感線.磁感線的特點是不相交、不中斷、是閉合曲線。
故答案為:磁感線;不相交;不中斷;是閉合曲線。
2.答案: 排斥;吸引
考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解析:只要熟記和理解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即可解答。
磁體只有兩個磁極(N極和S極),磁極間的相互規律:同名磁極互相排斤,異名磁極相互相吸引。
3.答案: 切割磁感線;電磁感應;發電機
考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根據電磁感應現象的定義和應用分析解答。
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做電磁感應。利用這一原理制成了發電機。
4.答案: 220;地
考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
解析:根據電壓的知識解答;根據家庭電路安全用電的知識解答。
我國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伏。為了保證人身安全,洗衣機、冰箱、電飯鍋等用 電器都用三腳插頭,使用時用電器的金屬外殼接地線,避免觸電事故。
5.答案: 不接觸低壓帶電體
考點: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低壓帶電體不接觸就沒有危險,高壓帶電體距離近了都會發生觸電,據此解答即可。
安全用電的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故答案為:不接觸低壓帶電體
6.答案: 0.02;50
考點:電磁感應
解析:我國使用的交流電的頻率f=50Hz;頻率f和周期T之間的關系為:T=1f。
我國使用的交流電的頻率f=50Hz;周期T=1f=150Hz=0.02s;
故答案為:0.02;50。
?
7.答案: 開關;低;高;強
考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電磁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輸出回路),通常應用于自動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較小的電流、較低的電壓去控制較大電流、較高的電壓的一種“自動開關”。故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
電磁繼電器實際上是用較小的電流、較低的電壓去控制較大電流、較高的電壓的一種“自動開關”;
故答案為:開關;低;高;強。
?
8.答案: 220V;測電筆;保險絲
考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測電筆的使用
解析:根據家庭電路的特點、測電筆的使用和保險絲的工作原理解答。
家庭電路中的進戶線一般有兩根,一根是火線,一根是零線。火線和零線之間的電壓正常值為 220 伏。辨別火線和零線可用測電筆。當電流超過保險絲的額定電流時,保險絲會因過熱而熔斷,從而切斷電路。
故答案為:220V;測電筆;保險絲
9.答案: 火線和零線;用電器;地線
考點: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本題考查安全用電原則和電路的連接基本知識;當然,電給人們帶來很大的方便,電也給人們帶來很大的危害,一定要安全用電,掌握安全用電常識,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觸電事故。
①控制電路的開關要接在用電器與火線之間;②家庭電路中為了安全用電,金屬外殼都要接地,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漏電時,地線把人體短路,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防止維修或更換電燈時發生觸電事故;③金屬外殼的用電器的外殼一定要接地,避免金屬外殼用電器漏電時發生觸電事故。
10.答案: 機械;受力;構造簡單;控制方便;體積小;效率高;環保
考點: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
解析:(1)直流電動機和交流電動機都是根據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工作的,工作時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2)電動機的優點:構造簡單、體積小、環保、控制方便、效率高等。
(1)電動機工作時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直流電動機和交流電動機都是根據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工作的。
(2)電動機的優點:構造簡單、體積小、環保、控制方便、效率高等。
故答案為: 機械 ??受力 ? 構造簡單 ? 控制方便 ? 體積小 ? 效率高 ? ?環保
11.答案: 右;電流方向;N
考點:右手螺旋定則
解析:本題考查安培定則的內容,屬簡單記憶型題目。
安培定則為判斷通電螺線管磁極的定則,其內容為: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
故答案為:右??? 電流方向???? N
12.答案: 磁場;磁力;不存在;切線;減弱;密集;稀疏
考點:磁場和磁感線
解析:磁場是磁體周圍的一種能傳遞能量的特殊物質;小磁針N極在磁場中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該點的磁場方向相同。為了描述磁場的性質而引入了磁感線的概念,可形象地表示磁場的性質,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從N極出發回到S極。磁感線的疏密程度用來描述磁場的強弱。
在磁體的周圍有著一種我們看不見的特殊物質,叫做磁場.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性物體產生磁力的作用.磁感線是為了形象地描述磁場而引人的理想模型,在客觀上不存在。磁感線上,任何一點的切線方向表示該點磁場的方向,曲線分布的密疏程度表示磁場的強弱。磁場越強的地方,磁感線分布越密集;磁場越弱的地方,磁感線分布越稀疏。
故答案為:磁場 ? ? 磁力 ? ?不存在 ? ?切線 ? ?強弱 ? ?密集 ? ?稀疏
13.答案: 1.5;并聯;測電筆
考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測電筆的使用
解析: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V;電視機的工作電壓為家庭電路中的電壓為220V;
家庭電路中白熾燈與電視機是并聯的,這樣既可以保證它們都在額定電壓下工作,同時又不會互相影響;
電工師傅常用測電筆(或試電筆)來鑒別火線與零線.
故答案為:1.5;并聯;測電筆(或試電筆).
①在家庭電路中,用電器之間是并聯的,這樣才會在工作時互不影響.同時了解家庭電路中的電壓和干電池的電壓可順利解答.②電工師傅常用測電筆(或試電筆)來鑒別火線與零線.人在使用測電筆檢查火線時,人體和測電筆中都有微弱的電流通過,微弱的電流能使氖管發光,但這個微弱的電流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14.答案: N;O;Fe;H;O;o
考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
解析:根據空氣、地殼、地核、海水、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析。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氮元素,符號為N;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氧,符號為O; 地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鐵,符號為Fe; 太陽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氫,符號為H;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氧,符號為O;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氧,符號為O;
故答案為:N;O;Fe;H;O ;O。
15.答案: 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中性
考點:原子的構成與探索過程
解析:根據原子結構的知識分析解答。
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帶的電量大小相等,電性相反,因而原子呈電中性。
?
16.答案: 原子核;核外電子;極小;高速運動;質子;中子
考點:原子的構成與探索過程
解析:根據原子結構的知識解答即可。
(1)原子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它還能再分,原子是由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和帶負電荷的核外電子構成的。
(2)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體積極小,核外電子在核外空間做高速運動。通過實驗,科學家們最終發現,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兩種粒子——質子和中子構成。
17.答案: (1)N
(2)O
(3)Al
(4)Na
考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
解析:科學上把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總稱,世界上千變萬化的物質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元素組成的。
(1)空氣中含有氧、氮等多種元素,但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2)人體內大約含有 30多種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4)海水中,含量較高的是氯元素和鈉元素(氯 2.0%、鈉和鎂等 1.5%)。
故答案為:(1)N;(2)O;(3)Al;(4)Na
18.答案: 門捷列夫
考點:元素周期表
解析:根據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和門捷列夫在化學科學上的主要成就回答.科學是對人類探索世界的成果的一種體系總結,歷史記錄的是人與社會的發展歷程.了解化學發展的歷史,能夠了解到該科學的建立、發展的整個過程,從中總結出發展規律,據此可以大致的推測出科學今后的發展方向,并從中得到經驗和啟示.
解: 1869年俄國的科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編制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學學習和研究變得有規律可循.
故答案為:門捷列夫.
19.答案: 七;電子層數;減弱;18;16;減弱
考點:元素周期表
解析: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七個周期,十六個族,每一行電子層數相同,每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等,根據周期和族的分布以及元素周期表中的遞變規律知識來回答。
元素周期表的結構:7個行即七個周期,18個列,即十六個族,第ⅥA族處在第16列,每一周期中電子層數相同,每一周期中的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減弱,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等,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屬性依次減弱。
故答案為:七;電子層數;減弱;18;16;減弱。
20.答案: 圖;表;計算機;對象;過程;具體形象;慨括抽象
考點:模型與符號
解析:(1)自然科學研究中,人們通過一定的 科學方法,建立一個適當的模型來代替和反映客觀對 象,并通過研究這個模型來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特 征和本質,這樣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模型常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 觀察到的或復雜的事物。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幅圖、一 張表或計算機圖像,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對象或過程 的示意。
(2)用符號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還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達的 文字語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亂。如 v (速度)、
???? 安培表,滑動變阻器。
根據以上內容分析,模型類型:一個模型可以是一幅??? 圖? 、一張 表 或? 計算機 圖像,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對象? 或? 過程?? 的示意。模型可以是?? 具體形象 的,也可以是?? 慨括抽象?? 的。
故答案為:圖?? 表?? 計算機?? 對象?? 過程?? 具體形象?? 慨括抽象
21.答案: (1)二個氮原子
(2)三個氯離子
(3)+4
(4)O2
(5)C,H,O
(6)一個鎂原子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
解析:(1)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原子的個數,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的個數;
(2)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加上數字和正負號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量和電性,然后在離子符號前面加上數字表示離子的個數;
(3)在化學式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據此計算;
(4)確定氧氣分子中氧原子的個數,然后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上這個數字即可;
(5)根據人體的組成元素分析;
(6)金屬通常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因此元素符號既能表示這種金屬,也能表示它的一個原子。
(1)N2中的“2"表示的意義:二個氮原子;
(2)氯離子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因此表示為Cl-;在它前面加上數字3表示3個氯離子,即3Cl-;
(3)在SO2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x+(-2)×2=0,那么x=+4價;
(4)氧氣分子是雙原子分子,那么液氧的化學式為:O2;
(5)人體內含量最多的三種元素依次是氧、碳和氫,表示為:C,H,O;
(6)符號Mg的微觀意義:一個鎂原子。
?
22.答案: (1)O
(2)H2O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1)地殼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為氧、硅、鋁、鐵和鈣。在地殼中最多的化學元素是氧,它占總重量的48.6%;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鋁、鐵、鈣、鈉、鉀、鎂;
(2)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只要找到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物質即可。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2)H的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為1,因此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23.答案: 碳原子;氧分子;氧原子
考點: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
解析:(1)物質由分子或原子構成;
(2)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而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物質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如石墨由碳原子構成;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氧氣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
24.答案: (1)分子、原子
(2)分子、原子
(3)分子、原子、中子
(4)質子、原子核
(5)電子
(6)電子
(7)質子、電子
考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原子的構成與探索過程
解析:根據分子和原子的定義分析;根據原子的構成微粒分析;根據構成物質的粒子和構成原子的粒子的電性分析。
(1)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構成物質;
(2)分子和原子都能保持直接構成的物質的化學性質;
(3)分子、原子和中子都呈電中性;
(4)質子和原子核帶正電荷;
(5)電子是帶負電荷的微粒;
(6)電子的質量最小;
(7)在同一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
25.答案: O;Mg2+;Ca+2O;Zn;NaHCO3 △_ Na2CO3+H2O+CO2↑;Al(OH)3+3HCl═AlCl3+3H2O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符號為:O;②構成氯化鎂的陽離子是鎂離子,其符號為:Mg2+;③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所以氧化鈣中鈣元素顯+2價,故可表示為: Ca+2O ;④人體缺鋅元素易得侏儒癥,鋅元素的元素符號為:Zn;⑤小蘇打是碳酸氫鈉是俗稱,受熱分解為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 △_ Na2CO3+H2O+CO2↑;⑥氫氧化鋁能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l(OH)3+3HCl═AlCl3+3H2O;
故答案為:①O;②Mg2+;③ Ca+2O ;④Zn;⑤2NaHCO3 △_ Na2CO3+H2O+CO2↑;⑥Al(OH)3+3HCl═AlCl3+3H2O;
26.答案: 4;8;60;元素
考點:元素的概念,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根據尿素的化學式可知其元素組成、分子構成、并據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與相應原子個數的乘積和計算,氮肥可提供氮元素.
解:硝酸銨的化學式是NH4NO3 , 其中含有碳、氮、氫、氧四種元素,一個分子中含有8個原子;
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16+(14+2)×2=60;
氮肥是指含有氮元素的化合物;
故答案為:4;8;60;元素.
27.答案: 血紅蛋白;氧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它極易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不能很好地與氧氣結合,失去了攜氧能力,造成生物體內缺氧,而發生中毒現象。
一氧化碳造成中毒的原因是:它極易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不能很好地與氧氣結合,失去了攜氧能力,造成生物體內缺氧而發生中毒現象。
故答案為:血紅蛋白;氧
28.答案: 水;有機物;熱量
考點: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與氧反應,最終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產物,同時把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生命活動的需要的過程。
山芋窖內多水珠說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水。“蘿卜放久了會空心,吃起來口感不好即營養成分減少了,說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有機物,新鮮的蔬菜、潮濕的糧食堆久了會發熱,說明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熱量。
故答案為:水;有機物;熱量
???????
?
29.答案: 光合;呼吸
考點: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
解析:生物體細胞內的有機物與氧反應,最終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產物,同時把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稱為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氧氣的過程。
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綠色植物通過作用吸收CO2;同時通過呼吸作用消耗氧氣,并將CO2釋放到大氣中。???
故答案為:(1)光合;(2)呼吸
30.答案: 氣體擴散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根據一種氣體總是會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肺泡內剛吸入的氣體中氧氣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氣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肺泡內的氧氣擴散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進行分析解答.熟記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換氣是通過氣體擴散完成的,肺的通氣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
解:氣是指某體分子過擴散運動而進入它體里因氣分的規則運動比較激烈所以散比明顯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完,一氣體是濃高地方向濃度的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肺內剛吸氣中氧氣含高血中氧氣含量二化碳低于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肺內的氧氣散入液,血液中的二化碳擴散進入泡,從而實現了與血之間的氣體交;在液與組織胞之間,由于組細胞不斷進行呼吸作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導血液中的氧氣含大于組織細內的氧氣含量,而織胞的二氧碳含量于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故血液的氧氣擴散到組織細胞,織細胞中的二化擴散血液.此泡內的交和換氣是通過過體擴散成的.呼吸運動胸廓有節律的擴大和縮從完成吸氣和呼氣做呼吸動,由于呼吸肺現了外的氣體即呼吸運動實現了的通氣.
故案為:氣體擴散.
31.答案: 呼吸道
;肺
;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清潔
;溫暖
;濕潤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器官、支氣管組成.鼻腔內有鼻毛,可以阻擋灰塵,鼻腔的黏膜分泌的黏液,對空氣有濕潤和清潔作用;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做支架,保證的氣體的暢通;其內表面覆蓋著黏膜,黏膜內還分布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以溫暖空氣.答案為:呼吸道;肺;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清潔;溫暖;濕潤.
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對空氣有溫暖、濕潤和清潔作用,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器官.
32.答案: 肺泡
;氣體交換
;肺泡
;毛細血管
;一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肺泡是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肺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是:肺泡數目極多,增大了肺進行氣體交換的面積,肺泡外包繞著毛細血管,有利于氣體在肺泡和毛細血管內的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肺泡壁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答案為:肺泡;氣體交換;肺泡;毛細血管;一。
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33.答案: 收縮
;擴大
;擴張
;減小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參加呼吸運動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間肌等呼吸肌.平靜呼吸時,吸氣:肋間外肌、膈肌收縮→肋骨向上向外移動、膈肌頂部下降→胸廓擴大→肺擴張→肺內氣壓<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呼氣:肋間外肌、膈肌舒張→肋骨下降,膈肌頂部回升→胸腔容積縮小→肺回縮→肺內氣壓>外界大氣壓→肺內氣體排出.答案為:收縮;擴大;擴張;減小。
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而造成胸腔有規律的擴大與縮小,叫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呼吸運動的基本意義是實現了肺的通氣,即肺內氣體與外界氣體進行交換。
34.答案: 淀粉
;化學能
;食物鏈
;能量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1)光合作用的實質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物質轉化的過程是將簡單的無機物轉化成為復雜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能量轉化的過程是將光能轉化成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因此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光能轉變成的化學能貯藏在有機物中.(2)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除了為自己所用之外,還通過食物鏈,進入其他生物體內,參與構建其他生物體,并為其他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答案為:(1)淀粉;化學能;(2)食物鏈;能量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光能轉變成的化學能貯藏在有機物中,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除了為自己所用之外,還通過食物鏈,進入其他生物體內,參與構建其他生物體,并為其他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35.答案: 讓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
;對照
;葉綠素
;黃白色
;見光部分呈深藍色;遮光部分不變色
;光
;淀粉
考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
解析::(1)實驗前要將天竺葵放到黑暗片一晝夜,目的是除去葉片內原有的淀粉,使實驗結果更加明顯.(2)在實驗的時候,遮蓋部分與未遮蓋部分就形成了對照組,惟一的變量就是光.(3)由于酒精能溶解葉綠素,要隔水加熱,能有效地防止酒精燃燒,避免發生危險.葉片脫去葉綠素后,變成黃白色。(4)見光的部分由于進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所以變藍,而遮光的部分由于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沒有制造淀粉,所以不變藍.(5)通過該實驗說明了光合作用需要光,產物有淀粉.故答案為:讓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對照;葉綠素;黃白色;見光部分呈深藍色;遮光部分不變色;光;淀粉
此題考查的是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本實驗用到淀粉遇碘變藍的特性.
36.答案: 自然;人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煙;10微米;首要
考點:空氣污染與保護
解析:結合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造成空氣污染的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災、火山爆發等)和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生活燃煤、汽車尾氣等)兩種。一般以后者為主。目前,被人們注意到的空氣污染物有100多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可吸人顆粒物等是常見的空氣污染物。汽車尾氣中主要有害成分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煙等等。通常把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稱為可吸人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已經成為各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顆粒物的直徑越小,進人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當空氣中可吸人顆粒物過多時,就會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與生產,如引起慢性氣管炎、塵肺、矽肺、肺癌等疾病,影響藥品或電子產品的質量等。
故答案為:自然;人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人顆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煙;10微米;首要
37.答案: 大;易;干冰
考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解析:本題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在通常狀況下,它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能溶于水。
解:常溫下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的氣體,固體二氧化碳又叫做干冰。
故答案是:大??? 易??? 干冰
38.答案: 可燃物;氧氣;物質具有可燃性;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考點:燃燒與滅火
解析:可以根據燃燒的概念和物質燃燒的條件進行分析、解答。。
(1)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叫做燃燒。
(2)物質燃燒需要的三個條件是:物質具有可燃性,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缺一不可。
故答案為:可燃物???? 氧氣?????????? 物質具有可燃性???? 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39.答案: 活潑;淡藍色;明亮的藍紫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黑色;白煙
考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主要考查你對氧氣的化學性質等考點的理解。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淡藍色火焰。在純氧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鐵絲在純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的固體。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放出濃厚的白煙 。
故答案為:活潑??? 淡藍色??? 明亮的藍紫色????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黑色??? 白煙
40.答案: 根冠;分生區
考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根尖是植物生命活動最活躍的部分之一。根尖由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根毛區組成。根冠在根尖的最外面,主要起保護作用。分生區的細胞具有強烈的分裂能力。
根尖中具有保護作用的結構是根冠,分裂能力最強的是分生區。
故答案為:根冠;分生區
41.答案: ⑤①③②④
考點:莖的形態結構
解析:根據莖的結構相關知識解題。
解:木質莖的結構從內到外依次髓、木質部、形成層、韌皮部、外樹皮;
故答案為:⑤①③②④。
42.答案: 冷熱交替;風化;礦物質顆粒;水;空氣;排泄物;死亡的生物體
考點:土壤的組成與形成
解析:成土過程也叫土壤形成過程,是指在各種成土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土壤發生發育的過程。它是土壤中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的總和,包括巖石的崩解,礦物質和有機質的分解、合成,以及物質的淋失、淀積、遷移和生物循環等。
土壤是由巖石在生物因素和非生物的綜合因素下形成的,土壤中包含了水、空氣、礦物質顆粒、腐殖質;腐殖質主要來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體;
故答案為:冷熱交替;風化;礦物質顆粒;水;空氣;排泄物;死亡的生物體。
?
43.答案: 成熟區;導管;篩管
考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四部分,其中成熟區是吸水的主要部位.
植物體有兩種輸導管道﹣﹣導管與篩管.導管位于植物體莖內的木質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向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篩管是植物韌皮部(樹皮內側)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
成熟區也叫根毛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細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篩管是植物韌皮部(樹皮內側)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自上而下運輸到其它器官如根.
導管是由一種死亡了的,只有細胞壁的細胞構成的,而且上下兩個細胞是貫通的.它位于維管束的木質部內,它的功能是把從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輸送到全身各器官,運輸方向自下而上.
44.答案: (1)成熟;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2)伸長;迅速伸長
(3)分生;分裂能力;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使細胞數目增加,向下補充根冠,向上轉化為伸長區
(4)根冠;保護
(5)分生;伸長
(6)表皮;突起
考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根尖是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如圖:D根冠、C分生區、B伸長區、A成熟區.
(1)(6)A是根尖的成熟區,也叫根毛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細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大量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積.根毛能分泌多種物質,如有機酸等,使土壤中難于溶解的鹽類溶解,成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養分.成熟區及其上部,根內部一部分細胞分化形成導管,能輸導水分和無機鹽.(2)B根尖的伸長區,在分生區上部,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是根伸長最快的地方.(3)C是根尖的分生區被根冠包圍著,屬于分生組織,細胞很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使細胞數目增加,向下補充根冠,向上轉化為伸長區.(4)D是根尖的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狀結構,罩在分生區的外面,有保護根尖幼嫩的分生組織,使之免受土壤磨損的功能.(5)伸長區,位于分生區稍后的部分.一般長約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進的主要區域,其外觀透明,潔白而光滑. 生長最快的部分是伸長區.分生區,也叫生長點,是具有強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頂端分生組織.個體小、排列緊密、細胞壁薄、細胞核較大、擁有密度大的細胞質(沒有液泡),外觀不透明.植物根的長度能夠不斷增加,就是因為伸長區和分生區的緣故.
45.答案: 直立莖
;攀援莖
;匍匐莖
;纏繞莖
;草質莖
;木質莖
考點:莖的形態結構
解析:不同植物的莖在適應外界環境上,有各自的生長方式,使葉能有空間開展,獲得充分陽光,制造營養物質,并完成繁殖后代的作用。
植物的莖按形態主要可分為4類,分別是直立莖、攀援莖、匍匐莖、纏繞莖。直立莖的莖干垂直地面向上直立生長的稱直立莖,如向日葵;纏繞莖細長而柔軟,不能直立,必須依靠其他物體才能向上生長,但它不具有特殊的攀援結構,而是以莖的本身纏繞于它物上,如牽牛花;攀援莖細長柔軟,不能直立,唯有依賴其他物體作為支柱,以特有的結構攀援其上才能生長,如絲瓜、葡萄;匍匐莖細長柔弱,平臥地面,蔓延生長,一般節間較長,節上能生不定根,如番薯。
按組成主要可分為2類,草質莖和木質莖。草質莖內木質部分占的成分很少,較脆弱,如玉米;木質莖的大部分由木質部構成,很堅硬,如香樟樹。
故答案為:直立莖;攀援莖;匍匐莖;纏繞莖;草質莖;木質莖
46.答案: 導管
;篩管
考點: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植物正是利用根、莖、葉等中的導管將水分和無機鹽運輸到身體各部分的。篩管可以將葉片制造的有機物從上往下的運輸到根等器官。
導管位于植物體莖內的木質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向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導管是為一串管狀死細胞所組成,上下兩個細胞的細胞壁消失,因此上下兩個細胞是貫通的。植物正是利用根、莖、葉等中的導管將水分和無機鹽運輸到身體各部分的。
篩管是植物韌皮部(樹皮內側)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篩管可以將葉片制造的有機物從上往下的運輸到根等器官。
故答案為:導管???? 篩管
47.答案: 直根系
;須根系
;水
;肥
考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根系的分類、特點、分布及影響分布的因素等內容,分析解答。
植物的根系分為直根系和須根系,由種子的胚根發育而成的根叫主根,從主根上生出的根叫側根,從莖、葉上生出的根叫不定根;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總和。主要由主根和側根組成的根系叫直根系,直根系主根發達,直而粗,側根細小,如大豆、蘿卜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組成的根系叫須根系,須根系的不定根發達。
?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與其形態有關,也受到環境中水、肥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數陸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廣,形成龐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葉系統還發達.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由于重力作用使根近地的一面生長素濃度高,高濃度生長素對植物根有抑制生長的作用,所以向近地的一面彎曲生長,表現為向下生長即向地性;根還表現為哪水多向哪長的特點,即根的向水性;根向土壤肥力多的地方生長是向肥性。
故答案為:直根系 ? 須根系 ? 水 ? 肥
48.答案: 礦物質;腐殖質;水;空氣;砂粒;黏粒;粉砂粒
考點:土壤的結構和類型
解析:結合土壤的組成和 土壤中礦物質顆粒構成情況回答。
土壤是由礦物質、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組成的。這些成分之間相互影響,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結構。例如,如果土壤中的礦物質顆拉較
小,土壤的空隙就較少,土壤中的水和空氣也就少了。如果土壤大小顆粒的比例和排列方式發生變化,或者土壤中的成分在比例上發生變化,就會
導致土壤的結構發生變化。
??? 土壤主要是由礦物質顆粒構成的,因此,大小不等的礦物質顆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就成為影響土壤結構最重要的因素。土壤的礦物質顆粒有粗
有細,粗的叫做砂粒,細的叫做粘粒,介于兩者之間的叫做粉砂粒。
故答案為:礦物質;腐殖質;水;空氣;砂粒;黏粒;粉砂粒
49.答案: 大;根毛細胞;根毛區導管;無機鹽
考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
解析: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
解:當植物細胞內外液體有濃度差時,植物細胞就會吸水或失水.因此,一般情況下,根毛細胞內溶液的濃度總是比土壤溶液的濃度大,土壤里的水分就會滲入到細胞里,再向表皮以內的細胞逐步滲入,最后進入根毛區導管.土壤中的無機鹽也隨著被植物吸收進來,最后輸送到莖葉等器官內.水分進入植物體并在植物體內輸導的途徑是:土壤溶液→根毛細胞→成熟區表皮以內的各層細胞→根毛區導管→根的導管→莖的導管→葉的導管.
50.答案: 葉
;散失水分
;很大
;葉片
;葉柄
;表皮
;葉肉
;葉脈
;上
;下
;無色透明
;光線
;保護
考點:葉的形態結構
解析:結合葉的結構和主要功能回答。
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葉的形態雖然是多種多樣,差異很大,它的基本結構卻是相似的。一片葉是由葉柄和葉片組成的,葉片是由表皮、葉肉和葉脈等結構組成的。表皮分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是由大量無色透明的表皮細胞組成的,有利于光線的透過和葉內結構的保護。
故答案為:葉;散失水分;很大;葉片;葉柄;表皮;葉肉;葉脈;上;下;無色透明;光線;保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原县| 法库县| 叶城县| 华安县| 奎屯市| 宁陵县| 邻水| 突泉县| 商城县| 望城县| 宁德市| 南丰县| 桐城市| 蕉岭县| 寿阳县| 怀化市| 林周县| 九台市| 广饶县| 岳普湖县| 新巴尔虎左旗| 晋中市| 汾西县| 乌审旗| 阳城县| 丰镇市| 永年县| 迁安市| 大关县| 云梦县| 富阳市| 台北县| 蓝山县| 杭锦后旗| 合阳县| 巴彦淖尔市| 邻水| 荥经县| 宣汉县| 江达县| 黎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