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只有當一個民族真正站起來的時候,才能正視和反思她曾經屈辱的歷史”——《鴉片戰爭》翻開歷史那一頁.......回望鴉片戰爭的烽煙留言廳展廳三展廳二展廳一鴉片戰爭展覽館展廳一18世紀中期,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每年200箱19世紀初,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每年4000箱鴉片戰爭前夕,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每年達40000箱英國為什么向中國大量輸入鴉片?大量鴉片的輸入給中國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封鎖珠江口攻陷定海直逼天津進攻廈門查辦林則徐與英國議和展廳二鄧廷楨占香港島逼近南京英軍節節勝利關天培展廳二展廳三結合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危害和影響。賠款:2100萬銀元割地:香港島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關稅:關稅稅率協商(便利外國商品傾銷、掠奪原料,貿易主權遭到破壞)(領土主權遭到破壞)(關稅主權遭到破壞)(巨額賠款,增加了人民負擔)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地位,開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租界:指列強以武力為后盾,通過不平等條約,以居住和經商為名,在中國一些通商口岸和城市永久或長期占用的地段。有人說沒有林則徐虎門銷煙就沒有鴉片戰爭,你贊同嗎?為什么?鴉片戰爭是一場以掠奪為目的的非正義侵略戰爭。根據所學知識,分析清政府戰敗的原因。留言廳不能忘卻,曾經在中國的天空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鴉片腐臭。這是一頁沉重的歷史,記載著一個悲壯的故事,忠魂與熱血鑄造著民族錚錚鐵骨,大海和長空激蕩著忠魂浩氣,歷史不會忘記,我們亦不會忘記....參觀本館后,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是怨?是哭?是氣?還是……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19世紀上半期中英貿易情況。2.知道鴉片走私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危害。3.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4.知道鴉片戰爭的過程。5.理解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影響。能力目標1.通過學習本課內容,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可以通過對鴉片輸入危害、戰爭原因等分析)。2.通過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和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3.通過對鴉片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學習,培養學生通過歷史現象分析本質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學生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的道德情操,;正確認識鴉片的危害;體會林則徐等愛國英雄的大無畏精神。二、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林則徐虎門銷煙(包含鴉片走私、危害及銷煙)。2.中英《南京條約》(包含鴉片戰爭、條約內容及影響)。教學難點理解中國開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三、教學方法1.歸納法。像鴉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條約》的影響等內容,都需用到此法。2.講述法。對鴉片戰爭的過程等內容,可以用講述法來解決。3.分析法。19世紀上半期中英貿易情況及原因、鴉片戰爭的影響等,可用此法。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視頻播放:十九大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在開幕會上我們的主席習近平同志這樣回顧了歷史。已故導演只有當一個謝晉在電影《鴉片戰爭》的片首字幕上這樣寫到:只有民族真正站起來的時候,才能正視和反思她曾經屈辱的歷史。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翻開歷史那一頁,去回望那場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屈辱、仇恨、自卑和希望的戰爭烽煙。今天我們要參觀鴉片戰爭展覽館,按照展廳一、二、三的順序參觀,最終在留言廳留下你今天參觀的感想。(二)首先來到展廳一:圖片林則徐,虎門銷煙。1、為什么要虎門銷煙?生:因為當時中國社會吸食鴉片盛行,上至朝廷官員,下至黎民百姓都吸食鴉片。大量的鴉片被外商走私到中國。尤其是英國。師:當時向中國輸入鴉片的國家不僅僅是英國,還有美、法、俄等國都從中獲得了血腥暴利。英國在18世紀初期每年向中國輸入鴉片200箱,到18世紀。。。。。。從中國掠走了大量白銀,這是世界歷史上駭人聽聞的。2、為什么英國要向中國大量輸入鴉片呢?生:當時的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商品大量生產,本國消費不掉,就需要賣給別的國家,師:對的,英國需要找到海外市場。假如找到了市場,商品消費了,接著做什么呢?生:進行下一輪生產,生產出產品賣掉,換錢。師:再生產需要什么?生:需要原材料,師:是的,英國還需要掠奪生產的原材料。英國需要尋找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他們將目光投向了東方各國,特別是“物產豐盈的天朝上國”。當時的英國一位商人說過:“只要每個中國人衣服的下擺長一寸,就夠英國的曼徹斯特所有的工廠生產幾十年。”但是,當英國人開著滿載貨物的船來到中國時,遭遇了什么?生:中國人不買英國的商品,因為中國人自己會生產。當時中國政府也不太支持跟外國人做生意,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沒必要與外國人互通有無。師:是的,這叫做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英國人主要向中國輸出的棉紡織品和印度棉花中國人并不感興趣,相反,中國的絲織品、茶葉和瓷器倒是很受英國人歡迎,加上清政府當時的對外政策是:閉關鎖國。所以,英國長期處于入超地位,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3、大量的輸入鴉片會給中國社會帶來哪些危害呢?我們通過兩則材料去分析。生:因為當時中國社會吸食鴉片盛行,上至朝廷官員,下至黎民百姓都吸食鴉片。大量的鴉片被外商走私到中國。尤其是英國。但對個人來說,吸食鴉片會傷害人的身體健康,我們看到圖上吸食鴉片的人,骨瘦如柴,到最后會死的。生:我看過電影《鴉片戰爭》的片段里,林則徐動員大臣們禁煙,不料大臣們都反對,因為他們都有收受鴉片販子的賄賂,并且有的人本身就吸鴉片,于是林則徐叫大臣坐3個時辰,很多官員都受不翻了大煙癮了。可以看出,上至官員,下至百姓,都吸鴉片,且受賄成風,敗壞了社會風氣。師:對于國家的影響呢?生:參看材料我們可以發現,林則徐上書道光帝說: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意思說再這樣下去幾十年后,國家幾乎沒有可以抵御外敵的兵力,也沒有可以充當糧餉的銀子了。也就是說軍事實力會衰退,國家的財政實力也會受到影響。師:是的回答很好,吸食鴉片風氣盛行會傷害個人身體健康,鴉片的走私更加會帶來清朝政府的腐敗和社會風氣的敗壞。對于國家而言,軍隊沒有戰斗力,白銀大量外流,國庫空虛,嚴重危害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國家財政堪憂,那么統治者的統治也就岌岌可危了。說到禁煙,早在1729年,雍正皇帝時就開始了,但是屢禁不止,直到鴉片戰爭前,面對鴉片的大量輸入,帶來的巨大危害,道光帝決心禁煙。因此派林則徐為欽差赴廣東禁煙。觀看禁煙視頻師: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一到廣東就積極著手進行鴉片的查禁,一方面,命鄧廷楨、關天培加強東南沿海的海防,兩一方面立即要求外國煙販上繳鴉片并保證不再向中國販賣鴉片,他海表示: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到1839年6月,在廣東虎門銷毀鴉片200多萬斤。了解了林則徐的英雄事跡,我們來評價一下林則徐。生: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有大無畏的精神和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偉大的民族英雄領導了禁煙運動,有什么深刻的意義呢?生: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的鴉片販子,生:維護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嚴師:英國販賣鴉片的行為遭到了打擊,英國主戰派主張向中國發動戰爭,并從議會爭取到了戰爭撥款,遠征軍開著堅船利炮來到中國,戰爭一觸即發。(三)我們一起來到展廳二,看到的就是這幅戰爭經過示意圖。讓我們一起重溫這段歷史。戰爭結束,雙方傷亡情況,英方傷亡523人,中方傷亡22790人。中英簽訂了屈辱的《南京條約》(四)我們一起來到展廳三,看到南京條約的原件。4、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南京條約的內容和對中國產生的危害和影響。賠款:2100萬銀元生:清政府賠款2100萬銀元,財政方面受到重創。師:受到重創的清政府會把負擔轉嫁給哪些人?(15號)轉嫁給人民。師:好,巨額賠款,事實上增加的是人民負擔。割地:香港島生:割香港給英國,是把我國的國土進行了割讓,我國的領土就不完整了。師:注意是香港島,并非香港,后來在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中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的地區永久割讓給英國,1898年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到深圳河以南的地區租界給英國,租期99年,直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割香港島給英國意味著領土主權遭到破壞。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生:我覺得開放5個通商口岸,意味著英國人的最初目的達到了,他們可以通過這些口岸傾銷商品了,并且英國人有了鴉片戰爭的勝利,他們會變本加厲的傾銷,會出現強買強賣,用各種不正當的理由獲得中國的原料,我們在和英國人的交易過程中就沒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師:是的,五口通商,便利外國商品傾銷、掠奪原料,使我國的貿易主權遭到破壞關稅:關稅稅率協商師:本來外國商品要入關到我國銷售是需要繳納一定的稅款給我們的國家的,南京條約的這條規定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呢?生:使我國在關稅方面喪失了自主權利。師:同學們分析的很好,我們總結一下會發現,南京條約的簽訂,使我國的領土、貿易、關稅等權利都遭到了破壞。除此之外,鴉片戰爭后還出現了這樣會審公廨。下面我們看到的就師:是會審公廨審理案件的場景。我們發現這事實上是一個什么機構?司法機構觀察圖片,審理案件的有哪些人?有外國人和中國人被審理的呢?也是外國人和中國人。有人會想,這很公平啊。但問題是這是在中國的土地上,在中國的領土上應該是由中國官員審理案件啊。遺憾的是這個地方叫租界。租界是指以武力為后盾,通過不平等條約,以居住和通商為名,在中國一些通商口岸和城市永久或長期占用的地段。列強在租界里享有種種特權,是一種變相的殖民統治區,因此租界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標志。而在這里會審公廨的出現就意味著中國的司法權利被嚴重破壞。一場鴉片戰爭,使中國的領土、貿易、司法、關稅等等主權都受到侵害。因此我們說此時的中國已經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國已經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5、有人說,沒有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就沒有鴉片戰爭,你同意么?生:不同意,因為虎門銷煙僅僅是一個借口,一個理由,材料里義律說到,這是取得補償的最好借口,是最有希望的機會。師:是的,中國的禁煙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的鴉片走私活動,為維護鴉片貿易,打開中國大門,擴大對華貿易,英國發動了侵華戰爭。因此英國人稱其為“通商戰爭”,但這只是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導火線。那真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生:為了擴大殖民地和尋找海外市場,英國迫切要求打開中國的大門。師:19世紀前期,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為了擴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場,英國迫切要求打開中國的大門,并充當了侵略中國的急先鋒,這是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因此英國稱之為貿易戰爭,事實上是一場以掠奪為目的的非正義的侵華戰爭。(性質)6、通過所學知識,根據下面四幅圖,分析清政府戰敗的原因。生:我們小組討論的結果是:圖一是中國的皇帝和英國的女皇,圖二是中國的農家自己織布和英國的機器織布。圖三是在鴉片戰爭中中國和英國的武器裝備對比,說明當時中國的戰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軍事裝備落后。圖四是中國皇帝和官員被關在籠子里,應該是表達了閉關鎖國吧。生:我覺得圖一說的是中英兩國統治者不同,意味著制度不相同,當時英國好像已經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并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是資本主義國家,制度先進。是的,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道路,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而中國是封建皇權達到了頂峰。生:圖二說的應該是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機器化大生產。圖四說的是外交方面,中國是閉關鎖國,而英國是對外殖民擴張。生:我覺得中英雙方的對比還表現在思想領域,當時中國是清朝,清朝實行文字獄和八股取士,思想文化被禁錮,而英國經過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思想文化非常進步。師:好,同學們說得很好,總結同學們所說的,中英之間存在著,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以及經濟發展方面的各種差異,當古老中國的農耕文明遇到先進工業文明的沖擊時,中國敗了。(五)最后我們來到留言廳,在展廳里我們看到這樣的字:不能忘卻,曾經在中國的天空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鴉片腐臭。這是一頁沉重的歷史,記載著一個悲壯的故事,忠魂與熱血鑄造著民族錚錚鐵骨,大海和長空激蕩著忠魂浩氣,歷史不會忘記,我們亦不會忘記....面對這場戰爭,你向說些什么?是哭?是氣?是怨?還是什么?生:我怨:怨的是清朝政府,昏庸無能,貪污腐敗生:我哭:為林則徐、關天培那些英勇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喚醒了中華大地。他們可歌可泣,永垂不朽。生:我氣:氣的是我堂堂天朝上國就在睡夢中被外國人蹂躪踐踏,快醒來吧,中國。生:讓我想到了:落后就要挨打,國恥不能忘,民族要自強,生:我想到了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五、板書設計: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英尋找市場(工業)掠奪材料走私鴉片侵略戰爭《南京條約》(傾銷)(抵制)(打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閉關鎖國林則徐(農耕)自然經濟禁煙戰敗(原因)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教學反思:1、從整個教學效果來看,完成的較好,達到預期目標,學生肯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從教學方法上來看,學生喜歡這種自主的學習方式,教師只需要幫助指導其完成。3、從教學過程看,時間是很勿忙,有的問題學生了解不透,特別是對清政府、外來侵略者兩者之間的關系很難把握,而課堂時間有限。4、從教學設備和手段來看,難以達到完成教學的最佳需要,5、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學生對腐朽落后清政府的痛恨,但全體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不夠完善。今后的教學還要從這方面進行加強。6、整堂課師生互動好,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教師根據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發揮想象,聯系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師生共同探討,步步引申。學生在了解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建 DOCX 文檔.docx 鴉片戰爭.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