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思想品德重要的基本概念、觀點 在中考當中有許多試題是關于體現教材中的哪些觀點、反應什么問題,說明了什么等題型?為了便于分析便于找出正確的觀點,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資料,請各位老師多多指導,如有不合適,不妥善之處給予補充,謝謝。初中基本概念觀點(①觀點直接寫句子②措施+堅持、③意義、作用+有利于 )一、經濟建設1.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3.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集中力量辦大事4.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5.社會主義根本目的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6.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不動搖7.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8.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且發展不平衡9.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解放和發展生產力10.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11.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引進來,走出去”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兩種基本途徑1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百姓生活大變遷13.發展才是硬道理,是解決當前所有問題的關鍵。14.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15.經濟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極化是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16.我國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國際舞臺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已經為國際社會所公認。17.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民族團結18.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和諧發展19.有利于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20.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二、政治建設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4.在我國,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5.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確保人民當家作主6.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7.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是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8.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9.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10.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1.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高舉這一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2.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 13.全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團結合作,艱苦創業,共同發展,是建國50多年來我們國家長期穩定和繁榮昌盛的重要原因。三、科技文化建設1.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決定著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速度,科學技術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3.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4.要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5.要加大對創新的資金投入和人才培養。6.科技的發展關鍵在人才。高素質的人才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資源,而人才的培養主要靠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培養全面發展和具有創新精神的人。7.大力發展艱苦奮斗,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8.發展先進文化,提高文化素質9.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提高道德素質四、(生態文明建設)環境、資源1.堅持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2.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3.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4.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5.堅持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6.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它制約著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7.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資源相對短缺8.人類與大自然出現不和諧之音,要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9.人口膨脹、環境惡化、資源短缺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三大問題。10.環境問題破壞生態平衡,威脅人類健康,制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11.我們青少年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積極向公眾宣傳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基本國策;從身邊小事做起,落實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行動。五、社會建設1.建立、健全完善社會保障機制;2.實施再就業培訓,推進醫療改革,維護教育公平,抑制房價過快增長、建立廉租房;3.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加大執法、監管力度,營造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切實保障群眾的切實利益;六、心理品質教育1.自尊首先要尊重他人,自尊的人積極向上、知榮辱,講自愛,會用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靠自我努力、勤奮學習、全面發展提高自己來贏得他人尊重。2.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自強不息的力量。充滿自信能挖掘自己的潛能。培養自信的途徑:學會欣賞自己,發現自己的優勢,找到自信的“支點”;在生活中積累成功;正視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克服;必須克服自卑。3.告別依賴,走向自立:克服依賴性;獨立思考,自主做出決定;積極實踐和鍛煉,提高自立能力。4.一個自強的人會對未來充滿希望和憧憬,不斷的為自己設定新的目標,并激勵自己為實現目標而努力積極進??;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熔鑄成的民族精神。培養自強精神的途徑:①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并堅持不懈的為之奮斗。②戰勝自我,超越自我。③從小事做起,在磨礪中走向自強。5.人生難免有挫折,人們也正是在認識挫折、戰勝挫折的過程中成長和發展起來的。戰勝挫折的有效方法:①直面挫折,不畏不懼。②冷靜分析,從容應對。③自我疏導,自我排解。④主動尋求幫助。⑤積極進取,探索創新。6.堅強的意志是堅定人生目標的保障;堅強意志是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堅強的意志。磨礪堅強的意志:①確立明確的目標。②做自己不感興趣但有意義的事情。③加強自我管理和約束。④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7.情緒豐富多樣,情緒不同,結果不同,調節和控制好消極情緒:(1)理智控制法、注意力轉移法、幽默化解法、積極的自我暗示法。(2)合理宣泄消極情緒??奁?、傾訴宣泄、運動宣泄、書寫宣泄。8.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1)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2)增強好奇心,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3)避免盲目從眾,杜絕不良嗜好;(4)豐富文化生活,提高審美能力。9.逆反心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影響與父母的溝通。要積極克服逆反心理,搭建與父母或老師溝通的橋梁。10.克服過度考試焦慮:正確認識考試焦慮;克服過度考試焦慮的方法:想像訓練法、暗示訓練法、放松訓練法等。必要時,應該尋求專業心理咨詢人員或老師的幫助。11.消除閉鎖心理:我們要獲得真摯的友情,就要消除閉鎖心理,敞開心扉主動與人交往,培養熱情、開朗的性格。七、道德品質教育(一)合作競爭 承擔責任1、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和積極承擔責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2、凡是有利于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有利于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反之,就是非正義行為。3.承擔責任會付出很多代價,同時又會贏得社會的贊譽和回報4.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勇于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做一個負責人的人5、承擔責任總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但人們不能因此逃避、推卸責任。積極承擔責任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6、競爭與合作既對立又統一,二者相互滲透,相輔相成。雙贏是競爭最理想的結果,只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范圍內,按照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去進行競爭。7、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無信不立誠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證。誠信是金,是與他人交往合作的通行證。誠信是為人之本。8、公平意味著參與社會合作的每個人既要承擔應分的責任,又能得到應得的利益。公平要求參與社會合作的每個人都要實現權利和義務的對等和統一。9、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好形式是 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10、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奮斗,是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歷史責任。(二)熱愛集體融入社會1、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心理,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3、養成謙讓、分享、助人等親社會行為,4.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服務社會奉獻社會。(三)維護民族團結,弘揚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2.增強我國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3.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發揚艱苦奮斗4、實現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中華騰飛,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海外華僑華人的共同心聲。5、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昂推浇y一、一國兩制”是我國解決香港、澳門、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6、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國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即培養“四有”公民)7、文化建設的“主心骨”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8.理想的實現必須經過艱苦奮斗,我們應繼承優良傳統發揚艱苦奮斗精神9.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四)學會交往天地寬1、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法律規定子女應盡的義務。2、參加公益活動或社會活動,是由內圈向外圈發展,擴大交往范圍的好方式。3、網絡是把“雙刃劍”,我們要正確是由互聯網,從中汲取有益的信息,結交良朋好友,抵制不良誘惑,避免互聯網帶來的負面影響,過自主有意義的網絡生活,讓我們的朋友遍天下。4、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5、做到平等、尊重、真誠,理解、寬容,關愛幫助,讓友誼之樹長青。6、新型的師生關系應是一種平等、民族、和諧的師生關系。7、正確認識青春期的煩惱,異性同學交往要做到自然、適度,尊重真誠,廣泛交往。八、青少年健康成長1.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學會依法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無論遇到怎樣的危機和挫折,都不能輕易放棄生存的希望。我們在珍惜、保護自己生命的同時,也要愛護、尊重他人的生命。2.人生的意義不在索取而在于創造和奉獻3.生命的價值靠行動實現,實現人生價值應該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4.生活中有是非善惡。面對生活中的是非善惡,明確正確的判斷標準;提高辨別能力;增強自控能力。5.認識到不良誘惑的危害(危害身心健康,影響進步,甚至使人違法犯罪),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提高修養和判斷能力,克服獵奇和盲從,依法同其斗爭)。6.預防違法犯罪,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從小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7.青少年受特殊保護的原因:由于未成年人各方面不夠成熟,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不強,容易遭受不法侵害;未成年人是黨和國家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系到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富強。未成年人要自覺接受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的保護,同時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8.遇到不法侵害時,要學會求得法律的幫助。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以通過非訴訟途徑加以解決。非訴訟途徑不能解決問題,通過訴訟途徑維護權益。如果有經濟困難,可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9.青少年要立志成才,成才的關鍵是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和不懈追求,努力做到“四個統一”。10.正確認識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既要珍惜、保護自己的生命,又要愛護、尊重他人的生命。11.正視挫折,磨礪意志,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良好品質。12.培養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人。九、公民的權利(一)受教育權1、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2、珍惜受教育權利,履行受教育義務;學會學習。(二)人身權利1、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是公民參加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是享受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是創造有意義人生的前提。)2、法律保護我們的人格尊嚴。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做到自尊自愛,依法規范自己的言行,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愛護、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3、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也是維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三)財產權1、公民享有合法的私有財產權,依法對自己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2、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運用刑事和民事等手段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四)繼承權1、保護公民的繼承權,是保護公民私有財產權的延伸和體現。公民的的遺產繼承分為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2、當未成年人的合法繼承權被侵害時,應當依法通過自己的監護人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維護自己的繼承權。(五)智力成果權智力成果權所有人保護自己智力成果的方式主要有:申請專利、注冊商標;版權登記。通過民事法律手段保護智力成果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活動;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六)消費者權1、消費者依法享有人身、財產安全權;知悉真實情況權;公平交易權;自主選擇權;依法求償權等權利。2、消費者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依法通過正確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首先可以與經營者直接協商,雙方在自愿互諒基礎上解決爭議;當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無效時,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七)批評建議權1、在我國,每個公民都依法享有監督權,公民依法享有批評權和建議權。2、公民依法行使批評權和建議權,有利于國家機關加強廉政建設,督促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辦事,防止違法亂紀形象;有利于促進國家機關提高決策水平和辦事效率。(八)依法維權首先,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我們要珍惜、愛護自己的……權,(自己的生命;財產;管理好含有自己隱私的物品等);其次,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維權(包括非訴訟途徑和訴訟途徑);最后,在保護自己合法權利的同時,愛護、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不能侵犯他人的正當權利。(九)如何依法行使權力?十、依法治國1.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2.實行依法治國是維護國家長治久安最有效、最根本的辦法,也是最重要、最可靠的保障。3.堅持和完善法制建設,實施依法治國4.加強法制監督,保障人民安全5.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6.在我國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7.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是公民意識的集中體現。8.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9.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要做到違法必究,這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證。 10.公民應依法行使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要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1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12.我國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13.我國法律是工人階級及其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14.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居于首位,是國家的根本..。15.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其他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16.我國憲法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方針、政策的法律化,中國共產黨必須模范地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權威。17.憲法的尊嚴和權威關系到國家的命運、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18.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19.在我國,每個公民都依法享有監督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