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2021學年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三): 封建社會的發展與近代前夜的危機 同步試卷(1)(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2021學年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三): 封建社會的發展與近代前夜的危機 同步試卷(1)(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三):封建社會的發展與近代前夜的危機同步試卷(1)
一、單選題
1.下列關于清王朝加強與西藏聯系的措施,說法正確的是(??? )
A.?清朝時期,西藏正式歸屬中央管轄??????????????????????B.?順治皇帝冊封“班禪額爾德尼”
C.?康熙皇帝設立“金瓶掣簽”制度?????????????????????????D.?設立駐藏大臣與班禪、達賴共同管理西藏
2.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史景遷說:“如果要交朋友我會選擇康熙皇帝……他有‘帝國設計’。”下列各項與康熙帝的“帝國設計”有關的是(??? )
①組織雅克薩反擊戰???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③加強對西藏的管理??? ④平定準噶爾叛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明清時期,中國的產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其中最主要的是(??? )
A.?絲綢、茶葉、瓷器?????????B.?絲綢、水稻、瓷器?????????C.?絲綢、茶葉、水稻?????????D.?茶葉、瓷器、水稻
4.在中國的歷史上,哪兩個少數民族建立過統一全國的封建王朝(??? )
A.?藏族、回族?????????????????B.?蒙古族、滿族?????????????????C.?黨項族、契丹族?????????????????D.?壯族、維吾爾族
5.“讀書人,最不齊,爛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道,變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擺尾搖頭,便道是圣門高弟……就教他騙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氣。”這段材料主要諷刺批判了( ???)
A.?焚書坑儒?????????????????????????B.?八股取士?????????????????????????C.?獨尊儒術?????????????????????????D.?清代的文字獄
6.若想了解創辦于明代的杭州張小泉剪刀的工藝技術情況,可以查閱(??? )
A.?《本草綱目》??????????????????B.?《天工開物》??????????????????C.?《農政全書》??????????????????D.?《齊民要術》
7.秦朝開創的中央集權制度對中國政治形成了長期的影響。下列能反映這一影響的史實有(??? )
①西漢——頒布“推恩令”?????? ②唐朝——輕徭薄賦
③北宋——杯酒釋兵權?????????? ④明朝——改土歸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下列圖片選自同一部著作,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這部著作的作者是( )



織布
農耕
煉水銀、朱砂
A.?徐光啟?????????????????????????????????B.?宋應星?????????????????????????????????C.?李時珍?????????????????????????????????D.?沈括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成書于明朝中期的《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B.?《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C.?明朝末年的《西游記》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
D.?清朝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歌頌了人民蔑視封建統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10.1757年,一道圣旨從北京傳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停止廈門、寧波等港口的對外貿易,并規定洋商不得直接與官府交往,而只能由“廣州十三行”辦理一切有關交涉事宜。關于清政府這一政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B.?有利于中外民間經濟文化交流
C.?打開了一扇對外開放的窗口????????????????????????????????D.?有利于西方先進生產方式的傳播
11.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其原因表述錯誤的是( )???????????
A.?國家完全不具備遠洋航行的經驗和技術
B.?統治者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C.?統治者懼怕沿海反清勢力與國外勢力勾結,危及清朝統治
D.?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無需對外交流
12.上題中這種政治體制的變化體現了我國古代政治體制發展的趨勢是(??? )
A.?民主程度加深????????B.?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不斷加強??????????C.?皇權不斷加強????????D.?貴族政治不斷強化
13.下列關于馬戛爾尼訪華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覲見乾隆皇帝堅持行屈膝單腿下跪禮??????????????????B.?覲見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首禮
C.?向乾隆皇帝提出的要求得到滿足?????????????????????????D.?馬戛爾尼認為清朝是全世界的“天朝”
14.乾隆時期,來華的英國使者馬戛爾尼曾說:“中華帝國只是一艘破敗不堪的舊船,只是幸運地有了幾位謹慎的船長才使它在近150年間沒有沉沒。”導致中華帝國“破敗不堪”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封建制度衰落,落后于世界潮流?????????????????????????B.?清朝政治腐敗,軍備廢弛
C.?土地兼并嚴重,農民起義不斷?????????????????????????????D.?自然經濟占主導,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
15.18世紀的“康乾盛世”被稱為“落日的輝煌”,造成這種“落日”局面的諸多原因包括( )?
①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
②統治者對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③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和文化專制政策
④外來的侵略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二、問答題
16.施復夫婦二人是蘇州盛澤鎮上的小戶人家,養有一子,擁有一臺織機,還養了幾筐蠶,自己繅絲、織綢,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不到十年,他們就添置了三四十臺織機,成了大機戶,雇人織綢,他們采用計時或計件方式向機工付酬。他們織出的綢緞是市場上的搶手貨,人們爭相購買。
──馮夢龍《醒世恒言》
(1)施復夫婦的絲織生產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2)從這則故事中,你能推斷出哪些結論?
17.概括工商業市鎮的興起與繁榮的表現?
三、材料分析題
18.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處理好民族關系歷來是各朝統治者治國理政,追求和維護國家統一的重要內容。
材料一:新疆、西藏、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地區
史實
新疆
西漢:公元前60年,設立西城都護,總管西城事務。
唐朝: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A,管轄新疆地區。
西藏
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唐蕃關系日益密切。
元朝:設宣政院,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
清朝:冊封達賴和B;1727 年,設置駐藏大臣。
臺灣
三國時期:吳國船隊曾到達夷洲,加強了內地和臺灣地區的聯系。
元朝:設澎湖巡檢司,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清朝:1684 年,設置C,隸屬福建省 ,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材料二:1761年,居住在伏爾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舉行反抗沙俄的起義,遭到沙皇軍隊的殘酷鎮壓。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領渥巴錫等率部眾于1770年10月再次發動了反抗沙俄的武裝起義。他們高呼:“我們的子孫永不當奴隸,讓我們到太陽升起的地方去!”經長途跋涉,東歸祖國,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安善安置。——岳麓版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學參考書》
材料三: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出現了盛世景象,創造了中國政治經濟實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個版圖廣大而穩定的大一統啼國。——摘編自侯楊方《盛世啟示錄》
(1)請寫出材料一表格中A、B、C的內容。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皇帝對少數民族的愛國義舉持一種怎樣的態度?根據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處理邊疆地區少數民族關系的特點。
(3)依據上述三則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康雍乾時期出現盛世景象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單選題
1. D
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279年,元統一了全中國,西藏成為中國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個行政區域,A項說法錯誤;
1713年清朝康熙帝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B項說法錯誤;
金瓶掣簽是藏族認定藏傳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轉世靈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設立的制度,C項說法錯誤;
1727年,雍正帝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D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清朝對于西藏的統治和管轄,掌握對西藏的措施。
2. C
分析: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國軍隊為收復領土雅克薩,對入侵的俄軍所進行的兩次圍殲戰,①符合題意;康熙帝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加強對西藏的管理,③符合題意;康熙年間,噶爾丹勢力日益強大,并在沙俄的支持下,向東進攻漠北蒙古,在康熙帝的御駕親征下,清軍在烏蘭布通戰役取得了對噶爾丹叛軍的勝利,④符合題意。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鞏固西北邊疆是清乾隆帝,故②不符合題意。
C項①③④與康熙帝的“帝國設計”有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康熙帝的主要歷史功績的掌握,要求具備解讀題干和運用所學解答問題的能力。
3. A
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中國的產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其中最主要的是紡織品、茶葉、瓷器。
A項絲綢、茶葉、瓷器是明清時期進入國際市場的最主要的中國產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大量進入國際市場的中國的產品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明清經濟的發展的相關史實。
4. B
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忽必烈于1271年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掉南宋統一全國。忽必烈是蒙古族人,所以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統一全國的封建王朝;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清。皇太極是滿族人,所以清朝是滿族建立的統一全國的王朝。
B項蒙古族、女真族建立過統一全國的封建王朝,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元朝和清朝相關知識的掌握。
5. B
分析:題干材料出自清朝學者徐大椿的《道情》,材料中的“爛時文”指的是八股文,“三名承題,兩句破題”指的是八股文的格式,諷刺明清的八股取士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使讀書人脫離現實,國家也無法真正選拔人才。
A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八股取士是題干材料主要諷刺批判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股取士相關知識,理解題干材料是解題關鍵。
6. B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天工開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本草綱目》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藥學,被譽為“東方醫藥學巨典”,所以A與題意無關;《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所以B符合題意;《農政全書》介紹我國傳統農學成就和歐洲先進的水利技術和工具,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農學體系,所以C與題意不符;《齊民要術》是北朝北魏時期,南朝宋至梁時期,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所以D與題意不符。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天工開物》內容的理解。
7. C
分析:依據材料②唐朝——輕徭薄賦不屬于秦朝開創中央集權的措施,秦朝暴政沒有輕徭薄賦,故排除②。
ABD三項均不符合材料信息,不符合題意;
C項①③④能反映題干影響,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央集權制度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知識的識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
8. B
分析: 依據題干關鍵詞“農耕、織布”,結合所學可知,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火藥、紡織、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故?B?符合題意;
?徐光啟、李時珍、徐霞客與題干無關,故?ACD?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 B?。
【點評】 抓住題干關鍵詞“農耕、織布”是解題的關鍵,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火藥、紡織、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
9. B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四大名著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國演義》成書于元末明初,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水滸傳》成書于元末明初,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西游記》成書于明朝中期,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歌頌了人民蔑視封建統治,勇于反抗的精神;《紅樓夢》是清朝的曹雪芹所作,書中描寫了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衰亡,以及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深刻鞭撻了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所以ACD不正確,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的是學生對我國四大名著的了解。
10. A
分析:據材料“只能由“廣州十三行”辦理一切有關交涉事宜”,可知清朝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實行了近二百年,使清朝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了,所以A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此題需要先依據題干信息,判斷出清政府的這一政策,然后結合所學知識理解這一政策的影響。解答時,一定要緊扣題干信息,然后依據所學知識回答影響。
11. A
分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鞏固統治,清王朝在和西方各國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閉關政策,主要表現在對外貿易的嚴格限制上。清朝前期,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不需要外來商品以通有無,清朝統治者害怕外國人與沿海人民接觸,會“滋擾生事”,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犯,威脅清王朝的統治,因而清政府實行了閉關政策,B說法正確,不合題意,A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A項國家完全不具備遠洋航行的經驗和技術表述錯誤,符合題意;
?BCD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閉關鎖國”政策的相關史實。注意準確識記“閉關鎖國”政策的相關知識。閉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防御西方殖民勢力的一面,但是卻不能從根本上抵擋殖民勢力的侵略,但使得中國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12. C
分析:從圖示一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到圖示二明朝的六部制,反映出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趨勢是相權不斷削弱,皇權日益加強。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皇權不斷加強是上題中這種政治體制的變化體現了我國古代政治體制發展的趨勢,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皇權與相權之爭的認識,要求學生具備認知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13. A
分析:本題考查了對乾隆盛世的危機考點的掌握。根據八下根據《歷史與社會》書本28頁,乾隆皇帝告誡沿海地區高級官員說“英吉利在西洋住過較為強悍,恐其心懷叵測,不可不留心籌計,預為防之”,看出乾隆皇帝沒有滿足馬戛爾尼提出的要求。因此,C錯誤有根據29頁,馬戛爾尼認為,清帝國實質上是及其虛弱的,判定D是錯誤的。八下《歷史與社會》書本28頁,在給乾隆皇帝祝壽之前,英國使團與中國官員就英使的覲見禮儀發生爭執。馬戛爾尼堅持行英國臣下見英王的禮節,即行屈膝單腿下跪禮。因此,B錯誤,A正確。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馬戛爾尼訪華。
14. A
分析:馬格爾尼之所以會認為中華帝國“破敗不堪”,主要原因是因為:封建制度落后于世界潮流。
A項封建制度衰落,落后于世界潮流是導致中華帝國“破敗不堪”的最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馬格爾尼關于封建制度的論述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我國封建專制衰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題目時掌握明清時期的落后主要原因在于其封建制度的衰落。在于封建制度本身,其他都是封建制度衰落的表現。
15. B
分析:由于清朝前期統治者對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與世隔絕,逐漸落后;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和文化專制政策,制約了經濟和文化發展,②③是造成清朝前期“落日”局面的原因,B項正確。??
“康乾盛世”中國還沒有發生鴉片戰爭,中國沒有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①④錯誤,排除ACD,
故答案為:B。
【點評】①④是近代出現,需要結合“康乾盛世”分析概括。
二、問答題
16. (1)生產目的由自給自足變為生產商品,用于市場交換;勞動方式由自己勞動變為雇傭勞動;生產規模由小變大www-2-1-cnjy-com
(2)江南地區出現了新的手工工場形式;商品經濟活躍;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分析:本題考查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的歷史史實。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最大特點就是存在雇傭關系。在江南地區出現的“機工”(資本家)和“機戶”(工人)就已經存在著雇傭關系。從施復一家的經營規模變化可推測出當時江南地區商品經濟是十分繁榮
【點評】掌握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的歷史史實
17. ①在工商業發達的地區和交通要沖,大批工商業市鎮逐漸興起。②大量農村人口流向市鎮,使市鎮規模擴大,市面繁榮。商人、手工業者成為市鎮人口的主體。
分析:商人、手工業者成為市鎮人口的主體。傳統的大城市(北京、南京)日益繁榮,大批工商業市鎮逐漸興起。大量農村人口流向市鎮,使市鎮規模擴大,市面繁榮。
故答案為:①在工商業發達的地區和交通要沖,大批工商業市鎮逐漸興起。②大量農村人口流向市鎮,使市鎮規模擴大,市面繁榮。商人、手工業者成為市鎮人口的主體。明朝中期以后,江南數千戶、上萬戶的繁華市鎮比比皆是。商人、手工業者成為市鎮人口的主體。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時期工商業市鎮的興起與繁榮的表現。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三、材料分析題
18. (1)A伊犁將軍;B班禪;C臺灣府
(2)歡迎(或接納或認可)。 用懷柔政策。
(3)國家統一、社會相對安定;統治者重視發展和管理。
分析:(1)清朝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伊犁將軍管轄新疆。中央政府設置駐藏大臣的同時,又冊封達賴和班禪,管理西藏地區宗教和行政事務。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
(2)據材料“經長途跋涉,東歸祖國,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安善安置”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皇帝對少數民族的愛國義舉持一種歡迎(鼓勵)的態度。材料一體現了清朝為維護國家統一,在處理民族關系采取的懷柔政策,對于加強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3)依據三則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康雍乾時期出現盛世景象的原因是國家統一、社會相對安定;統治者重視發展和管理。
故答案為:(1)A伊犁將軍;B班禪;C臺灣府。
(2)歡迎(或接納或認可)。 用懷柔政策。
(3)國家統一、社會相對安定;統治者重視發展和管理。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林县| 怀集县| 永新县| 丽水市| 安岳县| 辽源市| 静安区| 平江县| 盐边县| 东方市| 襄樊市| 且末县| 西充县| 额尔古纳市| 潍坊市| 璧山县| 呼玛县| 邹城市| 黎平县| 西城区| 金寨县| 东丰县| 阳原县| 申扎县| 郁南县| 闵行区| 滦南县| 新竹市| 格尔木市| 洛浦县| 黄石市| 三明市| 嘉义县| 扶沟县| 黑河市| 通州市| 海盐县| 清徐县| 房产| 富平县|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