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5.1.2《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我國歷史學家樊樹智先生說:“文明脫離了交往便會衰亡,交往離開了文明,便會走向野蠻,只有文明交往才是人類歷史、現實和未來的關鍵。”下例能體現這一觀點有(???)①火藥西傳促進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②科舉制度引發了歐洲教育的大變革③清朝平定準噶爾叛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④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貿易的重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我國古代出現了很多政治清明、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下列治世局面與清朝有關的是( )???????????A.?開皇之治???????????????????????????B.?貞觀之治???????????????????????????C.?開元盛世???????????????????????????D.?康乾盛世3.有人說,“明修長城清修廟”。其中,“清修廟”隱含著清朝統治者(???)A.?討好西方列強的心態?????????B.?處理民族問題的政策?????????C.?大興土木的喜好?????????D.?害怕農民的心理4.一首《七子之歌·澳門》唱出了澳門人民渴望回歸祖國的強烈心愿。歷史上,霸占我國澳門400多年的殖民國家是(???)A.?英國????????????????????????????????????B.?美國????????????????????????????????????C.?葡萄牙????????????????????????????????????D.?荷蘭5.清朝初期規定西藏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此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A.?加強了對宗教事業的管理????????????????????????????????????B.?團結了廣大宗教人士C.?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D.?粉碎了敵對勢力分裂西藏的各種圖謀6.下列關于清王朝加強與西藏聯系的措施,說法正確的是(???)A.?清朝時期,西藏正式歸屬中央管轄??????????????????????B.?順治皇帝冊封“班禪額爾德尼”C.?康熙皇帝設立“金瓶掣簽”制度?????????????????????????D.?設立駐藏大臣與班禪、達賴共同管理西藏7.下圖第二行最后空格“?”處應填寫()A.?軍機處?????????????????????????????????B.?中書省?????????????????????????????????C.?內閣?????????????????????????????????D.?文字獄8.評定大小和卓叛亂后,清朝政府在新疆地區設置了(???)機構A.?黑龍江將軍???????????????????????B.?伊犁將軍???????????????????????C.?吉林將軍???????????????????????D.?烏里雅蘇臺將軍9.“漢制,皇帝為丞相起(立);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從之。”材料從本質上反映了(???)A.?專制主義的強化??????????????????????????????????????????????????B.?丞相的權力和地位逐漸下降C.?中央集權的建立??????????????????????????????????????????????????D.?皇權面前丞相喪失基本人格10.國家統一是國泰民安的前提。下列中國古代中央政府為鞏固國家統一采取的措施,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該是(??)①設宣政院?????????????????????????②設伊犁將軍③設駐藏大臣???????????????????????④賜予五世達賴“達賴喇嘛”封號???????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④③①②11.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明成祖遷都北京,清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莊。其共同目的是(???)A.?鞏固完善土司制度?????????B.?維護多民族國家統一?????????C.?加強對南方的控制?????????D.?抵御沙俄的侵略12.下面圖片所反映的共同的歷史主題是(??)A.?中國古代改革家????????????????B.?與外國友好交往????????????????C.?抗擊外來侵略????????????????D.?發展民族經濟二、材料分析題13.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歷史也是中國人民的抗爭歷史和探索的歷史。下列表格歸納了近代以來先進中國人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請根據提示在下表的空白處填寫最佳答案。夢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自強求富夢①________李鴻章、左宗棠變法強國夢②________康有為、梁啟超民主共和夢辛亥革命③________民主科學夢新文化運動④________近代中國的一系列探索都是在向西方學習,是從A________層面B________到層面再到C________層面的深入,最后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找到了正確的中國革命道路是D________。14.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時,通商國家發展到70多個。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不許官吏加重他們的稅收,允許他們在中國居住、任官和通婚。大批外商從陸路、海陸來到長安、洛陽、廣州和揚州等城市。材料二清政府規定:外國商船只準在廣州一口通商貿易,一切貿易的事務皆有清政府特許的“廣東十三行”辦理;外國商人在廣州不得隨意出入,必須住在十三行的商館內;禁止外商攜帶武器和家眷,每月只許他們在廣州游玩3天,不準在廣州過冬和乘坐轎子。(1)唐朝與清朝采取的對外政策有什么不同?(2)以上兩種政策導致的結果各是什么?你得到了怎樣的啟示?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示意圖(1)根據上面的示意圖和所學知識,完成下面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簡表。特點重要史實曲折性________________1688年,資產階級、新貴族向封建勢力讓步。長期性________進步性推翻了________。________不僅對英國的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也波及其他歐洲國家。________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2)為什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具有長期性這一特點?16.繪制年代尺是學習歷史與社會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我們理清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觀察年代尺,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一:“近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法律文件頒布”年代尺。材料二:中國近代史年代尺(1)寫出材料一中A、B、C、D字母對應的法律文件名稱。(2)分別寫出材料一中A、B文件確立的政治制度(3)寫出材料二中①②的運動和戰爭名稱。(4)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信息,說說近代中國歷史的主題是什么?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歷史學家樊樹智先生強調的是文明之間的交流的重要性,所以③不能體現這一點,①②④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對材料分析理解能力。2.D分析:依據所學可知,清初統治者認識到恢復經濟,尤其是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是“國之大計”。諸位帝王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大力推行墾荒政策,使農業生產很快得到恢復發展,為清朝前期的興盛奠定了基礎。清朝前期出現了“康乾盛世”的盛世局面,故D符合題意;開皇之治與隋文帝有關,故A不合題意;貞觀之治、開元盛世與唐朝有關,故BC不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抓住題干關鍵詞“與清朝有關”是解題的關鍵,逐一分析各選項。3.B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不同的民族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結合所學的知識,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修筑的軍事防御工程,主要是為了防范蒙古騎兵南下侵擾;清王朝尊重各族宗教信仰,清初修建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其真實的用意是聯絡少數民族上層分子的感情,用乾隆的話說就是“合內外之心,成鞏固之業”。可見,它不僅僅是用來避暑,更重要的是為了撫緩少數民族的上層分子,以鞏固邊防,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時期不同的民族政策的識記。4.C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一直到1999年12月20日,我國政府才從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門。C項葡萄牙霸占我國澳門400多年,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葡萄牙占領澳門的識記能力。5.C分析:為了加強對西藏地區的管理,順治皇帝接見五世達賴,授予五世達賴“達賴喇嘛”的封號,康熙接見五世班禪,授予五世班禪“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確立了歷代達賴和班禪都要經過中央冊封的制度。清朝初期規定了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該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C項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是清朝初期規定西藏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的主要作用,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朝初期規定了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權冊封的制度。6.D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279年,元統一了全中國,西藏成為中國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個行政區域,A項說法錯誤;1713年清朝康熙帝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B項說法錯誤;金瓶掣簽是藏族認定藏傳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轉世靈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設立的制度,C項說法錯誤;1727年,雍正帝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D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清朝對于西藏的統治和管轄,掌握對西藏的措施。7.A分析:結合課本所學知識可知,雍正帝時期設立的是軍機處,故選?A?;?中書省在明代已經被廢除,排除?B?;?內閣設立于明代,排除?C?;?文字獄是思想專制政策,康熙時期就已經出現,排除?D?。?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清朝強化君主專制的相關史實。8.B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與發展的相關知識。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戰爭時正義的,同時在新疆設置伊犁將軍,加強了中央對新疆地區的統治。故答案選B。【點評】知道清政府對新疆的統治措施。9.A分析:從材料中漢代開始到宋,大臣面對皇帝從起到坐到跪,即可概括漢至宋君臣相見的禮節的演變過程。可見皇權獨尊,君主專制逐漸走向極端。A項專制主義的強化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古代君主專制的發展趨勢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10.C分析:宣政院是元政府對西藏管轄設立的機構,清朝前期,順治帝冊封五世達賴,康熙帝冊封五世班禪。1727年,雍正皇帝在西藏設置了駐藏大臣,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貴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亂,后來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故正確答案是C。???【點評】掌握我國的民族政策及采取的相應措施。11.B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元、明、清維護多民族國家統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行省制度、改土歸流、避暑山莊都是為了便于對于少數民族的管理,使少數民族歸順中央政府,維護國家的統一與民族的團結,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元、明、清維護多民族國家統一政策的識記。12.C分析:據所學知,“戚繼光”是指以戚繼光為首的中國軍民抗擊侵擾中國沿海地區的倭寇的斗爭。“鄭成功”是指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者侵占中國臺灣,鄭成功經過幾十年的斗爭從荷蘭侵略者手里收復了淪陷38年的我國神圣領土臺灣。“神威無敵大將軍銅炮”是指中國軍隊為收復領土雅克薩,對入侵的俄軍所進行的兩次圍殲戰。是中國對俄的第一次自衛反擊戰。他們反映的共同主題是反抗侵略。ABD三項都不是題干圖片所反映的共同的歷史主題,不符合題意;C項抗擊外來侵略是題干圖片所反映的共同的歷史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雅克薩反擊戰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時期抗擊外來侵略斗爭的史實。二、材料分析題13.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孫中山;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技術(器物);制度;思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分析: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洋務派們先后以“自強”和“求富”為口號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代表人物有李鴻章等;甲午中日戰爭后,民族危機空前加深,為了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以康有為等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了戊戌變法,主張變法圖強;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了辛亥革命,主張民主共和。從1915年起,進步的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和胡適等,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掀起新文化運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外遭帝國主義侵略,內受封建主義壓迫,逐步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為了改變受壓迫受奴役的屈辱地位和悲慘境遇,先進的中國人也在不斷探索與抗爭,從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現出層層遞進,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特點。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工農革命軍損失嚴重。毛澤東在分析了敵我形勢后,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提出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地區進軍的戰略性計劃,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故答案為: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孫中山;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技術(器物);制度;思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正確道路的相關知識。14.(1)唐朝:開放????清朝:閉關鎖國(2)唐開放,國家繁榮昌盛;?清朝閉關自守,導致落后挨打。啟示:開放則興,閉關則衰,或我們現在要走改革開放之路等。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唐朝和清朝對外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對外實行開放的政策,清朝則實行閉關鎖國政策。(2)本題考查的是唐朝和清朝對外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開放,國家繁榮昌盛;清朝閉關自守,導致落后挨打。從中我們可以知道開放則興,閉關則衰,或我們現在要走改革開放之路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唐朝和清朝對外政策的識記。15.(1)共和國成立,革命達到高潮。之后,封建王朝復辟。通過“光榮革命”,逐步確立起君主立憲政體。;不徹底性(或妥協性);從1640年到1688年革命持續了近半個世紀。;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統治;影響深遠(或影響廣泛);開創性(或創新性)(2)原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相對弱小;封建勢力強大。分析:(1)依據材料提示信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簡表”,結合課本所學,英國封建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新貴族掀起了資產階級革命,1649年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封建社會結束,共和國成立,革命達到高潮。1660年封建王朝復辟;1688年通過“光榮革命”,推翻了專制統治,逐步確立起君主立憲政體。由此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過程經歷封建統治到資產階級統治再到復辟的封建統治,確立資產階級統治。體現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曲折性;1688年,資產階級、新貴族向封建勢力讓步,發動宮廷政變,另立新的國王。保留封建社會的象征,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不徹底性;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從1640年到1688年革命持續了近半個世紀。得出革命的長期性;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統治,結束了封建社會,體現了革命的進步性;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不僅對英國的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也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這是革命的影響;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世界上第一個建立第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體現了革命的創新性。(2)依據課本所學,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資產階級、新貴族和封建勢力的斗爭,從1640年到1688年經歷了進半個世紀,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相對弱小;封建勢力強大。【點評】本題考查英國關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原因、過程和影響。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曲折性、復雜性和不徹底性。16.(1)A.《權利法案》;B.《1787年憲法》;C.《人權宣言》;D.《大日本帝國憲法》。(2)A.君主立憲制度;B.共和制。(3)①甲午中日戰爭;②洋務運動。(4)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分析:(1)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1787年,美國頒布憲法,史稱《1787年憲法》,美國成為一個聯邦制國家,建立起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法國大革命爆發后,1789年資產階級頒布了《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1889年日本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標志著日本進入有限的憲政時期。(2)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美國頒布了1787年憲法,確立了分權與制衡原則,實行三權分立的民主共和制。(3)根據所學知識,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清政府內外交困。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他們掀起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聯系所學知識可知,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戰爭爆發。(4)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A.《權利法案》;B.《1787年憲法》;C.《人權宣言》;D.《大日本帝國憲法》。(2)A.君主立憲制度;B.共和制。(3)①洋務運動;②甲午中日戰爭。(4)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兩個年代尺為依托,綜合考查中西方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