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8.1 民族危機與中國人民的英勇抗爭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新中國成立后,為紀念這一大義凜然的壯舉,紀念林則徐這一偉大的民族英雄,中國政府于1957年在銷煙池舊址上建立了林則徐紀念館,豎起了林則徐紀念碑。”“這一大義凜然的壯舉”是指( ) A.力主禁煙 B.緝拿煙販 C.收繳鴉片 D.虎門銷煙 2.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禁毒工作事關民族興衰存亡,我國每年的“禁毒宣傳月”從6月3日開始,是為了紀念被譽為“中國禁毒第一人”的近代英雄人物( ) A.魏源 B.林則徐 C.關天培 D.陳化成 3. 在談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時,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龔書鐸說:是因為“在他手上打了敗仗丟了土地,沒有面目見先帝”。這里所說的“土地”是指( ) A.廣州 B.香港島 C.臺灣 D.遼東半島 4. 歷史學家黃仁宇說:“《南京條約》簽訂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滿意的不是戰敗國,而是戰勝國。”“戰勝國”因不滿意而采取的行動是( ) A.向中國走私鴉片 B.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C.簽訂《虎門條約》 D.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5. 李華同學在學習了火燒圓明園的史實后,對該事件進行了評價與反思,得出的以下結論中不恰當的是( ) A.圓明園的珍奇異寶成為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的誘因 B.火燒圓明園是列強侵華的暴行,更是中華民族屈辱的標志 C.給后人留下的教訓是一個民族只有強大起來才不會被欺凌 D.不僅給中國文明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也是對世界文明的踐踏和破壞 6. 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占的中國領土面積達( ) A.50多萬平方千米 B.100多萬平方千米 C.150多萬平方千米 D.200多萬平方千米 7. 按時間順序排列以下事件( ) ①永安建制 ②創立“拜上帝會” ③金田起義 ④定都天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8. “太平天國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外來文明的成果,體現出傳統農業文明向近代工業文明的轉變,它體現了工業革命后,半殖民地人民對西方工業文明的抗爭和對封建統治的質疑。”這說明太平天國運動( ) A.積極學習西方先進文明 B.體現了不同文明的交織 C.是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 D.由于農民階級局限性而失敗 9. 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標志是(??? ) A.?金田起義????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D.?天京事變 10. 歷史博物館承載著人們對歷史的回憶與思考,能讓我們近距離地觸摸歷史,假如你要參觀圖中的甲午戰爭博物館,應該到( ) A.天津大沽口 B.北京西郊 C.山東威海衛 D.遼寧旅順 11. 下面漫畫《漁夫、剪刀和魚》,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 B.三國干涉還遼 C.威海衛戰役 D.遼東戰役 12.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之一,其危害是( ) ①帝國主義向中國輸出資本,嚴重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②清政府大舉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 ③帝國主義侵略勢力開始滲入中國內地 ④導致嚴重的民族危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 “再現歷史場景,弘揚民族精神”是歷史影視劇的社會功能。如果要拍攝關于抗擊八國聯軍侵華的歷史劇,應該選擇的素材是 ( ) A.火燒圓明園 B.痛擊阿古柏 C.抗擊洋槍隊 D.廊坊阻擊戰 14. “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大法國心膽寒,英美德俄盡消然。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材料反映義和團運動的斗爭對象是( ) A.中國的封建地主階級 B.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C.中外反動勢力 D.腐朽的清政府 15. “為了滿足軍士的貪婪,各國將領允許士兵在北京城無所顧忌地燒殺搶掠三日。古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躪和摧殘。地安門至西安門的房屋被焚毀殆盡,前門至東四牌樓也是滿目荒涼……”材料描述的是( ) A.八國聯軍的暴行 B.英法聯軍的暴行 C.美日軍隊的暴行 D.日軍旅順大屠殺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恩格斯論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曾說:“英國政府的海盜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國人反對一切外國人的普遍起義,并使這一起義帶有絕滅戰的性質……雖然你可以說,這個戰爭帶有這個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見、蠢笨的行動、飽學的愚昧和迂腐的蠻氣,可是它終究是人民戰爭。而對于起義民族在人民戰爭中所采取的手段,不應當根據公認的正規作戰方法或者任何的抽象標準來衡量,而應當根據這個起義民族所已達到的文明程度來衡量。”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歷史事件隨著時光流逝而意義日減,鴉片戰爭則不然。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提出了中國必須近代化的歷史使命。中國的現代化一日未完成,鴉片戰爭的意義就一分不會減。生活在這一尚未現代化區域中的人們,體會現實,探索問題,免不了聯系到那次災難性的戰爭。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種種情緒交織,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 (1)圖一中“沉迷的帝國”和“墮落的帝國”分別指哪個國家?導致該帝國沉迷的根源是什么? (2)結合材料二,你認為兩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你是如何理解的?材料三認為鴉片戰爭以后中國人的歷史使命是什么?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你認為完成這一歷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由于中國人民閉關自守,驕傲自滿,19世紀的三次災難性戰爭使他們受到巨大的刺激,在這些戰爭中所遭到的恥辱性失敗,迫使中國人打開大門,結束他們對西方的屈尊態度,重新評價自己的傳統文明。其結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連鎖反應……” ——《全球通史》 材料二 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1)你認為材料中所說的“19世紀的三次災難性戰爭”指的是哪三次戰爭? (2)材料二的內容給中國社會性質帶來怎樣的變化? (3)對文中所說的“19世紀的三次災難性戰爭”中國人民“反侵略”的斗爭有哪些?請結合學過的內容列舉出來。 (4)針對中國19世紀這種“入侵和反入侵”的斗爭,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請說說看。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 ——《只因鬼子鬧中原》揭帖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義和團運動爆發的原因。 材料二 “中國群眾……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 ——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 (2)材料二反映出義和團運動有何影響? 材料三 材料四 “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 ——瓦德西 (3)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后,犯下了哪些罪行? (4)材料三、四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對此,你有什么認識? (5)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怎么做? 材料五 “八國聯軍侵滿清,北京二度被占領。賠巨款,派駐兵,辛丑年里淚盈盈。嚴禁人民反列強,清朝變成洋人廷。” (6)閱讀材料五,結合所學知識思考“辛丑年”發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說“清朝變成洋人廷”?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DBBBA 6-10CBADC 11-15BDDBA 二、非選擇題 16. (1)國家:英國、中國。根源:工業革命后,英國對市場和原料的需求量增大。 (2)腐朽的封建主義難以抵抗新興的資本主義。 (3)理解: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使命:近代化(或現代化)。前提: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實現國家獨立。 17. (1)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 (2)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或 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林則徐虎門銷煙(關天培虎門抗英英勇犧牲);太平天國運動中太平軍痛打“洋槍隊”;甲午中日戰爭中鄧世昌等清軍將領抗擊日軍斗爭。 (4)通過被入侵,說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可說明封建制度的落后與腐朽;進一步來說必須推翻腐朽的封建統治,建立新的國家;通過中國讓人民的反抗斗爭,說明中國人民不畏強敵,敢于斗爭的民族氣節和頑強意志等。 18. (1)19世紀末,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和外國傳教士活動的猖獗,具有廣泛群眾性的反帝斗爭組織義和團運動興起。 (2)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認中國“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 (3)八國聯軍侵略者采取了報復性的屠殺、劫掠,暴露了侵略者的兇惡本質。 (4)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中國的貧困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5)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6)事情:列強同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 原因:通過《辛丑條約》,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進行了又一次駭人聽聞的經濟掠奪,并使清政府的都城置于帝國主義列強的武裝控制之下,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所以說,“清朝變成洋人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