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6.1.3《啟蒙運動》同步試卷一、單選題1.1878年,法國大作家雨果在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講中說:“伏爾泰戰勝了敵人。他孤軍奮戰,打了響當當的一仗,這是一次偉大的戰爭。”材料中的“敵人”是指(???)A.?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B.?巴黎公社C.?盤剝工人的資本家??????????????????????????????????????????????D.?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2.比較與歸納是學習歷史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屬于英國、法國和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相似點的有(???)①都頒布了重要文件,最終都推翻了外圍殖民統治②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③人民群眾在革命中都起到了推動作用④革命后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根據圖判斷,這張知識卡片概括的是哪位科學家的成就(???)A.?哥白尼???????????????????????????????B.?牛頓???????????????????????????????C.?麥克斯韋???????????????????????????????D.?愛因斯坦4.列寧說:“農民在獲得‘自由’的時候,已經被剝奪得一干二凈”。這一現象出現在(??)???????A.?俄國農奴制改革后??????????????????????????????????????????????B.?蘇聯1936年新憲法通過后C.?新經濟政策實施后??????????????????????????????????????????????D.?戈爾巴喬夫改革后5.18世紀以販賣黑奴為中心的貿易被稱為(???)A.?工業革命??????????????????????????B.?三角貿易??????????????????????????C.?光榮革命??????????????????????????D.?海上馬車夫6.下列關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有(??)①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和發展②都是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③都直接促進近代科學的誕生④都提出了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構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主見,對世界和自己沒有明確的認識,別人認為什么是對的,他就去做。別人說什么是不好的他就不做。那他是為自己活著的嗎?他死去的那一天,你會不會懷疑他是不是生存過?”這段話體現的核心思想是(???)A.?人文主義???????????????????????????B.?蒙昧主義???????????????????????????C.?浪漫主義???????????????????????????D.?禁欲主義8.《海洋元帥:哥倫布傳》中寫道:“在探航成功以后,他有權對開往新領地的一切船只投資、控股、分紅八分之一。”材料說明哥倫布航海最主要的目的是(??)A.?成為海洋元帥???????????????????B.?獲取巨額財富???????????????????C.?完成環球航行???????????????????D.?發現新大陸9.“比較”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方法。把日本大化改新與商鞅變法相比較,他們的共同之處在于(??)①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②都廢除了土地國有制度③都為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④都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10.材料一14世紀時,意大利中、北部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由于擁有財富而創造了為財富服務的新思維,提出了關照人的生命與尊嚴的價值觀。材料二歐洲這一時期崛起了一個富有的階級,他們成為教會之外新的藝術資助人。……15世紀學者費奇諾說:“這是一個黃金時代,(佛羅倫薩)幾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詩歌、雄辯術、繪畫、建筑、雕塑、音樂都復活了。”材料三意大利是古羅馬文化的中心和繼承者,較多的保留古羅馬文化;它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地中海貿易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過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臘文化。請完成:依據上述材料,請你對文藝復興的做出合理的分析、評論。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西歐封建社會末期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材料二:盡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國永遠地分隔開來,但三國的革命作為資產階級革命不僅有一定的聯系,而且是相互影向、相互促進的。17、18世紀發生于大西洋兩岸的這三個偉大歷史事件,最大的公約數是關于“權利”的訴求或“人權”的伸張。材料三:“人”和“世界”被發現、科學革命、啟蒙運動都有力推動了17、18世紀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推動人類文明向前邁出了一大步。(1)材料一中提到的“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分別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2)“人”的發現的核心是什么?中國人也為“世界”被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你認為這個重要貢獻是什么?(3)閱讀材料二,17、18世紀三國的革命關于“權利”的訴求或“人權的伸張”所頒布的法律性文件分別是什么?(4)閱讀材料三,美國獨立戰爭深受材料中哪個歷史事件的影響?美國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確立了美國的共和制政體,至今仍然有效。你認為這部憲法的理論淵源于哪個思想家的什么學說?(5)17、18世紀,英、美、法先后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推動人類文明向前邁岀一大步。這里的“一大步”指的是什么?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節選)《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節選)國會是立法機構,由參、眾兩院組成——按人口比例選舉產生。行政權賦予總統,總統是行政首腦、國家元首或武裝部隊總司令。司法權賦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后任命,除非瀆職,任職終身。“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法院依據法律審判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材料二:美國獨立革命的歷史曾鼓舞著孫中山走上革命反清的道路,美國也是他在華僑中發動反清革命的重要根據地。……美國政制及其實踐,是世界憲政史上的一個創舉。孫中山憲政思想的形成過程中,美國因素是一個巨大存在。——鄧麗蘭《美國憲政理念與孫中山憲政思想的演進》(1)材料一的兩部文獻分別是哪次革命的成果?這兩部文獻有何相同之處?(2)結合材料二分析說明美國歷史給孫中山帶來如此重大影響的原因。(3)從中、美兩國革命對各自國家歷史發展帶來的影響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A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伏爾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斗爭的對象是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伏爾泰思想的了解。2.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本國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資本主義制度,而美國則是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建立資本主義的民主共和制度,所以①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解。3.B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英國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微積分學。選項B符合題意;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否定了教會的權威;麥克斯韋建立的電磁場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所以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了近代自然科學的內容,其中牛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發明了很多的定律。4.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俄國改革的認識。俄國1861年改革中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從法令內容來看,“農民在獲得‘自由’的時候,已經被剝奪得一干二凈”。這一現象出現在俄國農奴制改革后,因此選A。??【點評】掌握學生對俄國改革的認識。?5.B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從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帶著廉價的工業品從歐洲出發,到非洲購買、換取甚至直接獵取黑人,用船運到美洲,賣給種植園主充當奴隸,然后帶著滿船的黃金、白銀和歐洲需要的經濟作物返回歐洲。從16世紀到19世紀持續了三百多年的以販賣黑奴為中心的貿易稱之為三角貿易。故B符合題意;A項指的是科技革命;C項指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性事件;D項指的是的是17世紀的荷蘭。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三角貿易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識記知識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詞販賣黑奴為中心的貿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考查的意圖是掌握三角貿易的路線、內容及帶來的影響,以此排除其它干擾項確定答案。6.A分析: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都是沖破思想的牢籠,文藝復興是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啟蒙運動是思想的變革,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存在一定的聯系。①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的繼續和發展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②都是新興資產階級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③都直接促進近代科學的誕生說法不正確,文藝復興推動了近代科學革命的發展,不符合題意;④都提出了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構想說法不正確,不符合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不符合題意;A項①②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關系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事物之間關系的能力。7.A分析:據題干“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主見,對世界和自己沒有明確的認識,別人認為什么是對的,他就去做。別人說什么是不好的他就不做。那他是為自己活著的嗎?他死去的那一天,你會不會懷疑他是不是生存過?”結合所學可知,這段話體現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從意大利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持續了近三百年。它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必須打破中世紀以來的封建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的思想束縛,強調和發揮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作用,倡導人文主義精神。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學生還要掌握文藝復興強調的是以人為中心,發對以神為中心,宣揚資產階級文化。8.B分析:根據題干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哥倫布航海最主要的目的是獲取巨額財富或黃金。ACD三項都不是題干材料說明的哥倫布航海的最主要的目的,不符合題意;B項獲取巨額財富是題干材料說明的哥倫布航海的最主要的目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9.B分析: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孝德天皇即位。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戰國時期,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說明日本大化改新與商鞅變法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日本大化改新、商鞅變法都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綜上,故①④正確。商鞅變法廢除了土地國有制度,日本大化改新沒有廢除土地國有制度;商鞅變法為秦朝建立奠定了基礎,日本大化改新前已經是統一的國家。綜上,故②③錯誤。B項①④是日本大化改新與商鞅變法的共同之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大化改新、商鞅變法的共同之處,要求識記基礎史實。二、材料分析題10.14世紀,文藝復興興起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等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后傳播到歐洲其他地方。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了近300年之久。這場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史有創新。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潮是人文主義,是對教會宜揚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進人天堂的生活態度漸生異議,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嶄新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推動了文學藝術的繁榮,使人們的思想逐漸從中世紀的蒙昧中解放出來。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分析:文藝復興運動于14世紀興起于意大利,隨后傳播到歐洲其他地方,使人們被壓抑的才智得到解放。一些文學藝術家潛心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化,通過文藝創作,宣傳人文主義,頌揚人的力量和偉大,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強調人的自由意志,贊美人生和自然,追求人生快樂和幸福。反對天主教會宜揚的禁欲苦行、消極忍耐、逆來順受,強調人的尊貴與價值,相信人的力量,認為人應當享受現實生活。文藝復?興并不是簡單地恢復古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而是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解放運動。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嶄新的思想解放運動,推動了文學藝術的繁榮,使人們的思想逐漸從中世紀的蒙昧中解放出來。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故答案為:14世紀,文藝復興興起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等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后傳播到歐洲其他地方。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了近300年之久。這場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史有創新。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潮是人文主義,是對教會宜揚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進人天堂的生活態度漸生異議,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嶄新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推動了文學藝術的繁榮,使人們的思想逐漸從中世紀的蒙昧中解放出來。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文藝復興的分析、評論。可以從文藝復興興起的時間、地點、核心思潮、性質、影響等方面全面分析。11.(1)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2)人文主義,發明指南針應用于航海(3)英國《權利法案》、美國《獨立宣言》、法國《人權宣言》(4)啟蒙運動、孟德斯鳩、三權分立(5)通過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分析:(1)材料一中提到的“人”被發現的時代是指文藝復興;“世界”被發現的時代指的是新航路的開辟。(2)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世界”被發展是指新航路的開辟,北宋時制成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南宋時指南針由阿拉伯人傳入歐州,并有所改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3)英、法、美三國革命關于“權力”的訴求或“人權”的伸張所頒布的法律性文件分別是1689年英國國會頒布的《權利法案》,1789年法國制憲會議頒布的《人權宣言》,1776年北美大陸會議頒布的《獨立宣言》。(4)啟蒙思想運動主要思想是反封建反教會,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提供了思想武器,其中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也被美國采用。(5)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取得的共同成果是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故“一大步”是指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故答案為:(1)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2)人文主義,發明指南針應用于航海。(3)英國《權利法案》、美國《獨立宣言》、法國《人權宣言》。(4)啟蒙運動、孟德斯鳩、三權分立。(5)通過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啟蒙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啟蒙運動的相關知識。12.(1)分別是美國獨立戰爭和中國辛亥革命的成果。相同之處:都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都體現分權制衡原則。(2)原因:①美國通過獨立戰爭擺脫了英國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獨立,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障礙。它鼓舞著孫中山走上革命反清的道路,通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統治,結束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中華民國)。②獨立后美國頒布1787年聯邦憲法,建立了共和體制,確立了三權分立原則,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孫中山受美國1787年憲法影響,制定了《中國民國臨時約法》,也實行分權制衡原則。(3)世界文明發展是相互影響的,要順應歷史潮流,善于學習、借鑒別國先進的經驗,與時俱進;要堅持從本國國情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敢于改革創新。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獨立戰爭和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成果,《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辛亥革命的成果。它們都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都體現分權制衡原則。(2)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獨立戰爭和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通過獨立戰爭擺脫了英國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獨立,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障礙。它鼓舞著孫中山走上革命反清的道路,通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統治,結束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中華民國)。獨立后美國頒布1787年聯邦憲法,建立了共和體制,確立了三權分立原則,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孫中山受美國1787年憲法影響,制定了《中國民國臨時約法》,也實行分權制衡原則。(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文明發展是相互影響的,要順應歷史潮流,善于學習、借鑒別國先進的經驗,與時俱進;要堅持從本國國情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敢于改革創新。本題是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點評】本題難度較高,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獨立戰爭和辛亥革命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