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2021學年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同步作業:綜合探究七 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2021學年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同步作業:綜合探究七 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含答案)

資源簡介

(
…………○…………外…………○…………裝…………○…………訂…………○…………線…………○…………
)
(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
(
…………○…………內…………○…………裝…………○…………訂…………○…………線…………○…………
)
綜合探究七
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一、單選題
1.論及明治維新,有學者指出,日本人把移植外來文化視為當然的事情,只要能夠適應形勢,任何需要的東西都可以從海外引進,既無顧慮也不以為恥。明治維新期間,日本向歐美等國學習的主要內容有(???
)
①天皇制度?
②科學技術?
③生活方式?
④學校教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1868年,日本某官員說過,“過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國人引進的,從今以后我們要用自己的手將西洋文明帶入國內。”下列屬于“用自己的手將西洋文明帶入國內”的舉措有(???

①確立君主立憲制???????????
②實行三權分立
③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④學習歐美生活方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如果不擺脫分裂割據和諸侯紛爭的狀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指望保持自己的獨立和真正發展經濟和文化。”結合所學歷史,以下哪個國家的發展最符合這一觀點()
A.?英國?????????????????????????????????????B.?美國?????????????????????????????????????C.?法國?????????????????????????????????????D.?德國
4.《大國崛起》中這樣描述:“如果美國分裂成了兩個或多個國家,或者北方沒有贏得勝利,美國就不可能成為20世紀世界第一強國。”使這種“不可能”變為“可能”的歷史事件是(?

A.?美國獨立戰爭??????????????????B.?南北戰爭??????????????????C.?第一次世界大戰??????????????????D.?第二次工業革命
5.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為實現此目標,他當時最迫切的任務是(??
)???????
A.?廢除黑人奴隸制??????????????????????????????????????????????????B.?結束南北戰爭,實現國家統一
C.?頒布《宅地法》,促進西部開發?????????????????????????D.?修改憲法,鞏固獨立戰爭成果
6.“比較”是歷史學習和歷史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張三同學在比較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的歷史影響時,列出了以下四點內容,其中唯一的相同點是(?
?)
A.?摧毀了英國的殖民統治???????????????????????????????????????B.?廢除了黑人奴隸制
C.?推動了歐洲和拉美革命???????????????????????????????????????D.?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
7.1850年,羅斯出生于俄國一個農奴家庭。以下是對她30歲時生活狀況的記述。選出你認為最不可能是事實的一項(???

A.?羅斯有一個自主婚姻的家庭。?????????????????????????????B.?羅斯已是一個小商店的老板娘。
C.?羅斯擁有一塊地。??????????????????????????????????????????????D.?羅斯由于不聽話,被地主賣到另一個農莊。
8.明治元勛大久保利通說:“大凡國之強弱,決定于人民之貧富,人民之貧富決定于物產之多寡.而物產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勵人民之工業。”這段話體現的治國思想是(???
)
A.?對外掠奪????????????????????????B.?工業立國????????????????????????C.?學習西方????????????????????????D.?鼓勵人民富起來
9.1963年8月,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說中這樣說道:“一百多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這項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盞希望的航燈出現在千百萬黑人奴隸面前……《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簽署預示著備受煎熬的漫漫長夜結束了,令人歡欣鼓舞的黎明到來了。”他所提到的這位“偉大的美國人”是(???
)
A.?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的領導者和美利堅合眾國的締造者
B.?黑奴制度的終結者和國家統一的維護者
C.?資本主義經濟的調節者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領導者
D.?“冷戰”政策的提出者和世界霸權的爭奪者
10.下列關于歐洲中世紀鄉村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鄉村到處是商人的叫賣聲
B.?到處是裁縫店、理發店、雜貨店
C.?通常由一個或幾個村落組成的莊園幾乎成為自給自足的小世界
D.?農奴從主人那里領取一小塊土地后,就可以獲得人身自由
11.在1860年的一天,以下情景有可能發生的是(???

A.?美國南方一黑人正在為競選州長作準備
B.?美國南方一黑人夫婦正在為主人收割小麥
C.?美國南方的一位黑人農場主正在指揮白人奴隸搶收葡萄
D.?在一輛公交車上,一位白人紳士給一位黑人婦女讓座
二、問答題
12.簡述德國統一的影響。
三、材料分析題
13.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邁上了一個新臺階。閱讀相關材料,回答問題。
【圖說歷史】
???
????
圖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2?
?
?
?
?
?
?
?
?
?
?
?
?
?
?
?
?
?
?
?
?
?圖3
【文匯歷史】
材料二: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黨”名義下共產黨員從近6萬人迅速減少到1萬多人,中國共產黨正面臨被瓦解和消滅的危險。……1930年初,紅軍已有13個軍,在國民黨統治薄弱的幾省邊界地區,先后建立大小15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有幾萬、幾十萬農民團結在共產黨周圍。
在10年中,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大屠殺下積累的創痛和仇恨是很難淡忘的……中國要實現全民族的抗日戰爭,確實離不開蔣介石這個掌握著全國政權、主要軍事力量受到國際承認的最大政治力量。
(注: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金沖及《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的道路抉擇》
【尺析歷史】
(1)以上圖片分別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重要節點。任選一張圖片說說其反映的歷史事件及其意義。
(2)“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期間面臨一個又一個危機,他們從實際出發作出正確的道路抉擇”。根據材料二和所學史實對此進行論證。
(3)歸納年代尺中這些理論成果的共同地位,并思考這些理論成果的發展歷程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費正清在《美國與中國》一書中描述了近代中國和西方三個階段的關系,九年級王強同學就此制作了一張簡表。
19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
西方的沖擊
中國人難以承受的打擊
鴉片戰爭


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
仿效西方
開啟中國近代化進程

開啟中國經濟領域的近代化
維新變法運動

20世紀
西方的思想
中國的革命
民主共和


新民主主義革命
材料二:國際上,中國的核國家地位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承認,……尼克松結束了遏制政策,轉而采取一項新政策,讓中國在國際政治中發揮積極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蘇聯。?
——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材料三:中共十九大對新時代的中國外交做出了頂層設計,指出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載入2017年聯合國決議,這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理念的廣泛支持,也展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
(1)請你將表格的內容補充完整。
(2)尼克松政府主動與中國改善關系的原因有哪些?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美國對中國外交政策演變的標志性事件。
(3)綜合三則材料,談談近現代中國的國際交往給我們的重大啟示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單選題
1.
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治維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天皇制度是日本獨有的,并不需要向西方學習,所以①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治維新內容的識記。
2.
C
分析:本題考查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從題干的“1868年……我們要用自己的手將西洋文明帶人國內。”看出,題干所講的是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是學習西方文明的一次資本主義改革。①是明治維新政治方面的舉措;③是明治維新經濟上的舉措;④是明治維新社會生活上的舉措。改革確立的政體是君主立憲制,不采用民主共和制下的三權分立原則,故②排除,選擇C。
【點評】理解明治維新的內容。
3.
D
分析:19世紀統一前的德意志四分五裂,不同的邦有不同的國籍法,這大大限制了邦與邦之間人口的自由流動。各邦有不同的貨幣、不同的度量衡……進入19世紀后,德意志各地的資本主義逐步發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實現國家統一的斗爭不斷高漲,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后,普魯士通過王朝戰爭最終實現德意志的統一。
D項德國的發展最符合題干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世紀德國統一的歷史背景。解答此題關鍵是對所呈現材料觀點的理解和把握,并且對所給選擇項中的英國、美國、法國和德國這些國家的歷史發展有所了解。
4.
B
分析:使這種“不可能”變為“可能”的歷史事件是南北戰爭,因為南北戰爭維護了美國的國家統一,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B項南北戰爭使《大國崛起》中描述的“不可能”變為“可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北戰爭的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
?
5.
B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分析能力。我們通過學過的知識知道:林肯領導的美國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后美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反映了美國當時最迫切的任務是結束南北戰爭,實現國家統一,故選B。??
【點評】?掌握美國南北戰爭的相關知識。
6.
D
分析:美國獨立戰爭是為了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實現民族國家獨立,為本國資本主義發展掃除障礙。獨立戰爭勝利后,美國存在奴隸制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矛盾。19世紀中期兩種制度水火不容,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戰爭結果是北方取得了勝利,經過南北戰爭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美國的兩次資產階級革命都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
AC兩項是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不符合題意;
B項廢除了黑人奴隸制是南北戰爭的歷史影響,不符合題意;
D項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是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的相同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的相同點。識記與靈活掌握美國歷史上的兩次資產階級革命以及影響。
7.
D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俄國1861年改革的有關知識。1861年俄國沙皇亞力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農奴成為自由人,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所以30歲時羅斯是一個自由人,D項的事不可能發生。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俄國1861年改革的了解。
8.
B
分析:本題考查了對資本主義的擴張考點的理解。本句話意在突出工業的重要性,鼓勵發展近代工業。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點評】要求學生理解明治維新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9.
B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美國南北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激發了廣大黑人參戰熱情,戰爭形勢開始有利于北方,是黑奴制度的終結者和國家統一的維護者。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林肯歷史貢獻的了解。
10.
C
分析:A項到處都有商人的叫賣聲不是歐洲中世紀鄉村的描寫,那時是鄉村商業不發達,是個獨立的經濟體,不符合題意;
B項到處是裁縫店、理發店、雜貨店不是歐洲鄉村的描寫,不符合題意;
C項通常由一個村落或幾個村落組成的莊園成為自給自足的小世界是對歐洲鄉村的描寫。從9世紀開始,一種新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逐漸流行開來,這就是莊園。大約到11世紀,莊園遍布歐洲各地。自那時起,歐洲絕大多數人口居住在莊園里。在領主統治下,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符合題意;
D項農奴從主人那里領取一小塊土地后,就可獲得人身自由是錯誤的。農奴是沒有人身自由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歐洲中世紀的鄉村,要求具備識記基礎史實和遷移的能力。
11.
B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南北戰爭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于1861年4月,題干里的是1860年的一天可能發生的事情,戰爭還沒開始,黑人在美國還是作為奴隸存在,所以美國南方一黑人夫婦正在為主人摘棉花,是可能的情景。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南北戰爭的了解。
二、問答題
12.(1)積極影響:德國的統一實現了德意志民族長期以來的夢想,對德意志民族的進一步現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消極影響:德國的統一是通過“鐵血道路”實現的,奠定了未來德國軍國主義的傳統,同時,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實現。這一切都給20世紀德國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分析:本題考查德國統一的歷史影響。一方面德國的統一實現了德意志民族長期以來的夢想,對德意志民族的進一步現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德國的統一是通過“鐵血道路”實現的,奠定了未來德國軍國主義的傳統,同時,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實現。這一切都給20世紀德國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點評】本題掌握德國統一的歷史影響。
三、材料分析題
13.
(1)①
圖1反映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②圖2反映的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③圖3反映的土地改革使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得到激發,農民踴躍參軍參戰,掀起支援前線的熱潮。
(2)①民大革命失敗后,面對國民黨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②
1937年,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共實現與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具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啟示:要立足國情;要有務實求真、開拓創新的精神等。
分析:(1)圖1反映的是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當權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圖2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圖3反映的是土地改革,使解放區的地主階級被消滅了,農民被充分地發動起來,從而極大地鞏固了解放區,援助了人民解放戰爭。
(2)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大革命失敗后,面臨國民黨血腥屠殺,發動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1927年,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舉行秋收起義,起義開始時,他們攻占了一些縣城,但由于城市里敵人的力量強大,工農革命軍損失嚴重。毛澤
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于是,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向井岡山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
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是中共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1934年,“左”傾錯誤導致革命失利,中共中央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在長征途中召開遵義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中國共產黨積極推動兩黨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了全民族抗戰。
(3)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問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①
圖1反映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②圖2反映的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③圖3反映的土地改革使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得到激發,農民踴躍參軍參戰,掀起支援前線的熱潮。
(2)①國民大革命失敗后,面對國民黨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②
1937年,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共實現與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具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啟示:要立足國情;要有務實求真、開拓創新的精神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圍繞“中國共產黨”,考查南昌起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土地改革、國共合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4.
(1)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洋務運動;開啟中國政治領域的近代化;辛亥革命;馬克思主義
(2)原因:中國國際地位提高;利用中國遏制蘇聯。標志:尼克松訪華,中美簽署《中美聯合公報》。
(3)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必須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堅持和平與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分析:(1)《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國開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1856年一1860年,英法發動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了《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洋務運動創辦了民用企業,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戊戌變法主張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度,開啟了中國政治近代化。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后期開始傳播馬克思主義,成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思想基礎,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領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
(2)原因:依據材料二“中國的核國家地位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承認”的信息可知中國國際地位提高;并結合所學可知利用中國遏制蘇聯以及維護美國霸主地位的需要。1972年2月,美國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并與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兩國二十多年來的對抗結束了,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3)本題考查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必須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堅持和平與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故答案為:(1)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洋務運動;開啟中國政治領域的近代化;辛亥革命;馬克思主義。
(2)原因:中國國際地位提高;利用中國遏制蘇聯。標志:尼克松訪華,中美簽署《中美聯合公報》。
(3)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必須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堅持和平與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列強的侵略、近代化歷程、中西方關系等相關知識。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天镇县| 汝南县| 廉江市| 新化县| 昌邑市| 通州区| 嘉定区| 永昌县| 桑日县| 冕宁县| 九龙坡区| 洪雅县| 上栗县| 伊宁县| 仁化县| 吉林市| 苗栗县| 绥化市| 高雄县| 时尚| 治多县| 土默特左旗| 肥乡县| 无锡市| 民乐县| 乐亭县| 北票市| 馆陶县| 行唐县| 称多县| 柘城县| 九江县| 团风县| 宁阳县| 志丹县| 浦城县| 电白县| 清流县| 扎兰屯市|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