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新知導入晚年的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經歷、民族情感與父輩的仇恨,打算撰寫一部記實性的長篇之作,書名就叫《甲午戰爭》。為此,老人多次提筆,可是,竟然一字沒留下!不是因為老,因為病,而是因為哭,因為大哭,因為一握起筆就禁不住老淚縱橫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筆,紙上惟有落下的熱淚。此時此刻的冰心,一邊哭,一邊說:“氣死我了!氣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冰心的遺憾》甲午戰爭為什么會讓冰心如此地哭、氣、恨?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新知講解一、甲午中日戰爭1、甲午戰爭爆發的背景(或原因)資料一:明治維新后,日本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的發展,急需大量的工業原料和銷售市場,積極對外侵略擴張。日本確定了先侵占臺灣,后侵占朝鮮,再侵占滿蒙,繼而侵占整個全中國,稱霸亞洲,征服全世界的大陸政策。(1)明治維新后,日本強大起來,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侵華野心蓄謀已久(2)清政府腐敗無能,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欲望。日本:1887年,明治天皇:朕以為在建國事務中,加強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之事。茲決定從內庫(皇室開支)中提取30萬元,聊以資助,望諸大臣深明朕意。(注:此30萬元被用于日本海軍建設,其中包括甲午中日海戰中日本的主力艦“吉野號”)清政府:1894年,慈禧的六十壽辰,清政府安排在頤和園受賀……舉行慶典。挪海軍經費三千萬兩白銀備款,繕修頤和園。問海軍衙門所管何職,則頤和園之工程也。”(注:朝廷上下無一人對此敢提出異議)材料二:日本國朝鮮大清國材料三: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應朝鮮國王請求,清政府派兵幫助鎮壓,日本也乘機出兵朝鮮。東學黨起義平息后,日本繼續增兵朝鮮,蓄意挑起戰爭。到了6月中旬,日本在朝軍力已經是清軍的2倍,中日戰爭迫在眉捷。(3)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資料四:1984年6月中旬,此時的清政府仍沒有認真備戰的打算,北洋大臣、駐朝中國軍隊的真正指揮官李鴻章在國際間四處作揖,每日奔走于俄、英、德、法、美各國駐華公使之間,將和平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諸列強的干涉,遲遲不派兵增援前線。但李鴻章的希望一個個破滅。(4)歐美列強默許或支持日本侵略清政府日本歐美列強默許縱容積極擴張蓄謀已久腐朽落后避戰求和(根本原因)甲午戰爭﹙提供條件﹚提供契機朝鮮(東學黨起義)﹙導火線﹚戰爭爆發的背景(或原因)參戰雙方:630000(清軍)240616(日軍)黃海戰役遼東戰役威海衛戰役2、甲午戰爭的經過閱讀教材P93,了解甲午戰爭經過。旅順大屠殺旅順大屠殺1894年11月,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軍攻陷旅順,對市內居民連續四天進行殺戮,老弱婦孺無一幸免。屠殺過后全市僅剩三十六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體,估計超過二萬人遇害。“尸體抬了一個月才抬完。兩萬多尸體,堆成尸山,日本人用火,燒了十幾天才燒完,將骨灰埋在白玉山東麓”。階段戰場主要戰役戰況開始豐島海面豐島海戰日本不宣而戰第一階段(1894.7-9)朝鮮半島黃海海域平壤戰役平壤失守黃海戰役喪失黃海制海權(鄧世昌犧英勇殉國)第二階段(1894.10-1895.4)遼東地區山東半島遼東戰役旅順大屠殺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甲午戰爭經過中國慘敗,北洋水軍全軍覆沒,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3、甲午戰爭的結果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時的情形。主要內容危害割地賠款通商設廠中日《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開放蘇州、杭州、沙市、重慶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進一步破壞了領土主權完整,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國狂潮加劇人民負擔,清政府舉債賠款,便利了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使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原料和廉價勞動力,外國資本的擠壓阻礙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濟侵略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變為資本輸出為主鴉片戰爭后開放的通商口岸第二次鴉片戰爭后開放通商口岸中日甲午戰爭后開放的通商口岸近代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請思考:通商口岸地理分布有什么特點?說明了什么?中國社會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東南沿海東部沿海各省內地說明:外國侵略勢力不繼深入,民族危機不斷深化。含義: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資本家或壟斷集團為了獲得高額利潤或利息對國外進行的投資或貸款。資本輸出是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征之一資本輸出危害:列強在中國投資辦廠,大量掠奪中國廉價的原料、勞動力,占領中國市場,嚴重阻礙了民族工業的發展。手段:開設銀行、強迫貸款、投資鐵路、開礦設廠等4、甲午戰爭的影響《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面臨著空前嚴重的生存危機。徐驤領導的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徐驤:大丈夫為國捐軀,死而無憾!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我們要堅決維護祖國的和平統一。外部內部十九世紀末,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增加資本輸出,殖民地日益成為它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對海外殖民地的掠奪更加劇烈。甲午中日戰爭中國的失敗及其執行的投降政策,助長了列強的侵華野心。屠龍大會二、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找一找:哪些國家在中國有勢力范圍?它們的勢力范圍分別在哪里?圖8-11《時局圖》1、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知識鏈接:租借地是指資本主義國家用強迫定期租借的方式占有的他國領土。租期有長有短,長的高達99年,期滿歸還。勢力范圍是指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其實力所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全部或部分領土。在這片領土上,該國享有獨占的權利,不許他國染指。熊——虎——蛤蟆——腸——兇光——俄國(東北)英國(長江流域)法國(兩廣、云南)德國(山東)日本(福建)鷹——美國國 別租 借 地勢 力 范 圍德膠州灣山東俄旅順、大連長城以北和新疆法廣州灣廣東、廣西和云南英威海衛、香港新界長江流域云南廣東日---福建哪個列強沒有分到一杯羹?(即沒有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美國影響:內容:承認各國在華的勢力范圍和它們已取得的特權,同時要求列強開放在華的租借地以及勢力范圍,使美國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機會。2、“門戶開放”政策實質:分享其他列強在華的侵略權益。1899年,美國提出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國的同盟;從此以后,美國在華勢力大大增強;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從甲午戰爭的失敗中得到什么教訓?對今天有什么借鑒意義?落后就要挨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推進軍事現代化。板書設計日本強大,圖謀侵華朝鮮東學黨起義清政府腐敗能黃海海戰(鄧世昌)旅順大屠殺威海衛戰役經濟侵略(方式)租借地、勢力范圍門戶開放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掀起瓜分中國狂潮加劇民族危機背景經過結果清政府戰敗,簽訂《馬關條約》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課堂練習1、在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悲壯歷史中,勇擊日寇、殉國黃海的民族英雄是()A.林則徐B.鄧世昌C.關天培D.左宗棠2、有學者研究認為,甲午戰前列強的主要侵華方式是“貿易+特權”,甲午戰后則變為“投資+特權”。對此變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A.甲午戰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加速發展B.甲午戰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C.《馬關條約》讓列強開始獲得貿易和投資特權D.列強侵華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3、某學者說:“它不僅標志著長達30年的洋務運動夭折,而且極大削弱了中國現代化進一步發展的物質基礎。“它”是指()A.《南京條約》簽訂B.邊疆地區危機擴大C.甲午中日戰爭失敗D.八國聯軍占領北京BCD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教學設計課程標準2—3—8:列舉實例,綜合多種因素,認識清末中國面臨空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2-3-9:講述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列強侵略和專制統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國仁人志士探索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艱辛。教學目標1、知道甲午戰爭以及《馬關條約》的概況;2、了解19世紀末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理解它們對中國歷史進程的深遠影響;3、通過學習,認識到清政府在戰爭中的腐敗無能,廣大愛國官兵在在戰爭中表現的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學重難點重點:甲午戰爭及《馬關條約》的簽訂對中國歷史進程的深遠影響難點:甲午戰爭及《馬關條約》的簽訂對中國歷史進程的深遠影響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導入環節閱讀《冰心的遺憾》說說:甲午戰爭為什么會讓冰心如此地哭、氣、恨?T: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場讓國人痛恨交加的戰爭(導入課題)活動環節一、甲午中日戰爭1.甲午戰爭爆發的背景(或原因)閱讀材料和書本,分析回答資料一:明治維新后,日本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的發展,急需大量的工業原料和銷售市場,積極對外侵略擴張。日本確定了先侵占臺灣,后侵占朝鮮,再侵占滿蒙,繼而侵占整個全中國,稱霸亞洲,征服全世界的大陸政策。材料二:1894年,慈禧的六十壽辰,清政府安排在頤和園受賀……舉行慶典。挪海軍經費三千萬兩白銀備款,繕修頤和園。問海軍衙門所管何職,則頤和園之工程也。”(注:朝廷上下無一人對此敢提出異議)資料三:1984年6月中旬,此時的清政府仍沒有認真備戰的打算,北洋大臣、駐朝中國軍隊的真正指揮官李鴻章在國際間四處作揖,每日奔走于俄、英、德、法、美各國駐華公使之間,將和平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諸列強的干涉,遲遲不派兵增援前線。但李鴻章的希望一個個破滅。在這期間,日本卻在尋找戰機。戰爭最終在豐島打響。(1)明治維新后,日本強大起來,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侵華野心蓄謀已久(2)清政府腐敗無能,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欲望。(3)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4)歐美列強默許或支持日本侵略2.甲午戰爭的經過閱讀教材P93,了解甲午戰爭經過。由學生對甲午中日戰爭進行描述。3.甲午戰爭的結果中國慘敗,北洋水軍全軍覆沒,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馬關條約》內容及危害:分類主要內容影響割地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進一步破壞了領土主權完整,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國狂潮賠款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加劇人民負擔,清政府舉債賠款,便利了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開放通商口岸開放蘇州、杭州、沙市、重慶為通商口岸使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其他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原料和廉價勞動力,外國資本的擠壓阻礙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4.甲午戰爭的影響(1)《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面臨著空前嚴重的生存危機。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1.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結合圖8-11《時局圖,》找一找:哪些國家在中國有勢力范圍?它們的勢力范圍分別在哪里?國家租借地勢力范圍德膠州灣山東俄旅順、大連長城以北和新疆法廣州灣廣東、廣西和云南英威海衛、香港新界長江流域云南廣東日福建過渡:①哪個列強沒有分到一杯羹?——美國②為什么美國沒有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忙于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③美國為了彌補失去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的機會,又是怎么做得呢?2.“門戶開放”政策時間:1899年內容:承認各國在華的勢力范圍和它們已取得的特權,同時要求列強開放在華的租借地以及勢力范圍,使美國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機會。實質:分享其他列強在華的侵略權益。影響:從此,美國在中國的侵略勢力日益擴大。結束環節從甲午戰爭的失敗中得到什么教訓?對今天有什么借鑒意義?教訓:落后就要挨打啟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推進軍事現代化等。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課第三框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教案).doc 第一課第三框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