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廣安市二0一二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歷 史一、指導思想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既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也是高中招生考試。考試結果既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招生的重要依據。命題既要有利于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又要有利于高中選拔人才。二、命題依據(一)以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有關教學內容的要求為考試依據,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中國歷史》(八年級上、下冊)和《世界歷史》(九年級 上、下冊)的基本內容為考試范圍。(二)嚴格執行廣安市教育局頒發的廣市教辦發[2011]195號文件三、命題原則歷史考試命題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基礎性、發展性、時代性和科學性的原則,正確發揮考試對初中歷史課程改革的導向功能,引導教師教學理念轉變和教學方式的改進,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加強對初中歷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視考查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與方法,重視考查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試題應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為學生進一步接受高一級學校教育打好基礎,為學生進入和適應社會打好基礎;試題要體現時代性,貼近社會和學生生活,重視歷史與當今社會、生活、科學技術的聯系;試題力爭做到測試目標明確,試卷結構合理、題量適中、題型多樣、難易適當,能夠真實考查出學生的學業水平。四、考試方式閉卷,書面筆答;歷史滿分為50分,與思品、地理合卷同堂考試,三科總分為150分,三科考試時間共120分鐘(歷史試卷答題時間約為40分鐘)。?五、試卷結構(1)常用題型選擇題、綜合題(材料解析題、簡答題)。(2)難度分布容易題約60%,中等題約30%,中難題 約10%。(3)內容比例《中國歷史》(八年級上、下冊)約50%;《世界歷史》(九年級上、下冊)約50%。(4)各類題型的占分比例試卷分為第一卷(Ⅰ)和第二卷(Ⅱ)兩部分。其中第一卷(Ⅰ)均為單項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第二卷(Ⅱ)為綜合題,主要以材料題,簡答題等形式出現,總分共20分。六、考試內容及要求中國近代史(一)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1)講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簡述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2)知道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事跡。(3)簡述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4)了解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基本史實。(5)知道甲午中日戰爭中鄧世昌的主要事跡,體會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民族氣節和斗爭精神;簡述《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說明《馬關條約》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系。(6)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二)近代化的起步(1)列舉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3)了解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知道武昌起義,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4)列舉陳獨秀、胡適、李大釗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1)簡述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理解五四精神。 (2)簡述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史實,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 (3)知道黃埔軍校的創建和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4)了解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實。 (5)知道南昌起義,講述朱德和毛澤東井岡山會師的故事,了解中國共產黨創建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意義。 (6)講述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故事,體會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認識中國革命歷程的艱難曲折。(四)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簡述九一八事變的史實,知道九一八事變后中國開始了局部抗戰。(2)了解西安事變的概況,認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作用。(3)簡述七七事變的史實,知道中國全民族抗戰從此開始。(4)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罪行為例,認識日本軍國主義兇惡殘暴的侵略本質。(5)講述中國軍隊血戰臺兒莊和百團大戰等史實,體會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6)了解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主要內容。(7)探討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五)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1)知道重慶談判,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認識國民黨獨裁內戰的本質。 (2)了解中共中央轉戰陜北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史實,知道人民解放戰爭開始轉入戰略進攻。 (3)列舉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說明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六) 經濟和社會生活(1)講述張謇興辦實業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狀況。(2)知道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和電影等在中國出現的史實。(3)以《申報》、商務印書館等為例,了解大眾傳播媒體對近代社會生活的影響。(4)了解民國以來剪發辮、易服飾、改稱呼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七)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1)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學技術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2)了解魏源、嚴復等人的主要思想。(3)以科舉制度的廢除和京師大學堂的開辦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發端的主要史實。(4)知道魯迅、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中國現代史(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1)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實,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2)了解抗美援朝戰爭和土地改革的基本史實。(二)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1)了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2)知道1954年頒布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3)知道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志。(4)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的嚴重失誤。(5)講述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等先進人物艱苦創業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跡。(6)簡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國民經濟遭受嚴重破壞的主要史實,認識“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嚴重災難。(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認識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史上的偉大轉折。 (2)知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的基本原則。 (3)以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為例,探討經濟特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 (4)知道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 (5)認識鄧小平理論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四)祖國統一與外交成就(1)了解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實。(2)簡述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3)知道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簡述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的史實。(4)簡述我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實。(5)以我國參與“亞太經合組織”的活動等史實為例,說明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五)科技(1)知道“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秈型雜交水稻”的培育推廣等標志性成果,以及“863”計劃的制定。(2)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為例,說明信息技術在促進我國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世界近代史(一)歐美主要國家的社會巨變(1)知道《神曲》,復述達 芬奇、哥倫布的主要活動,初步認識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對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所起的作用。(2)簡述《權利法案》《獨立宣言》和《人權宣言》的基本內容,初步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影響。(3)簡述華盛頓、拿破侖的主要活動,評價資產階級政治家的歷史作用。(二)第一次工業革命(1)講述發明珍妮機的故事,了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于一系列工作機的發明。(2)知道瓦特改進蒸汽機的史實,認識蒸汽機在大工廠生產中的作用。(3)簡述發明“旅行者號”機車的基本史實,認識鐵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三)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1)簡述“三角貿易”的基本內容,了解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與殘酷性。 (2)講述英國殖民者克萊武在印度瘋狂掠奪的史實,認識殖民擴張和掠奪是英國最早成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的重要條件之一。 (3)概述玻利瓦爾和章西女王領導反抗殖民統治斗爭的主要事跡,體會殖民地國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義性。(四)資產階級統治的鞏固與擴大(1)知道林肯在南北戰爭中的主要活動,了解《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主要內容,理解南北戰爭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作用。(2)知道俄國廢除農奴制法令的主要內容,認識農奴制改革的歷史作用。(3)簡述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分析明治維新在促進日本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所起的作用。(五)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簡述憲章運動的基本史實,了解歐洲早期工業無產階級在反對資產階級斗爭中提出的基本要求。(2)簡述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概述《共產黨宣言》的歷史意義。(3)簡述“五月流血周”和創作國際歌的主要過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六)第二次工業革命(1)列舉電力廣泛使用的史實,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2)知道本茨和萊特兄弟的發明活動,了解汽車和飛機兩種交通工具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3)講述愛迪生發明電器的故事,認識電器的廣泛使用對提高人類社會生活質量的重要作用。(七)第一次世界大戰(1)簡述“三國同盟”“三國協約”的組成國及相關條約的主要史實,了解歐洲兩大軍事對抗集團形成的嚴重后果。 (2)簡述薩拉熱窩事件的主要過程,認識突發事件對人類和平的威脅。 (3)以凡爾登戰役為例,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八)科學與思想文化(1)簡述牛頓、達爾文和愛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認識科學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2)了解伏爾泰等人的基本主張,初步認識思想解放與社會進步的關系。 (3)知道莎士比亞和托爾斯泰的主要作品。 (4)知道《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兩幅名畫的作者和藝術風格。 (5)知道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初步理解作者創作這一作品的歷史背景。世界現代史(一)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1)簡述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概況,了解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及其重大意義。 (2)了解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所做的探索。 (3)概述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和經濟政治體制上存在的嚴重弊端。(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西方世界 (1)了解凡爾賽和約、九國公約的基本內容。 (2)簡述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 (3)以“產業復興法”為例,評價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作用。 (4)通過國會縱火案和反猶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三)第二次世界大戰(1)以慕尼黑會議為例,說明綏靖政策的實質和惡劣影響。 (2)簡述德國進攻波蘭和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等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和逐步擴大的主要事件。 (3)通過聯合國家宣言和雅爾塔會議等史實,了解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4)簡述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和攻克柏林戰役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 (1)概述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2)知道歐洲聯盟。 (3)簡述戰后日本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強國的主要史實。(五)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1)了解赫魯曉夫改革。 (2)知道戈爾巴喬夫改革和蘇聯解體。 (3)以匈牙利為例,了解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運動。(六)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1)以印度等國為例,簡述亞洲國家實現國家獨立和走上民族振興道路的概況。(2)簡述戰后非洲獨立運動和拉丁美洲各國為捍衛國家主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所進行的斗爭。(3)知道中東戰爭,認識戰后中東地區矛盾的復雜性。(七)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 (1)簡述杜魯門主義等史實,了解美蘇“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認識霸權主義對人類進步和安全的威脅。 (2)概述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趨向,理解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復雜性。 (3)以科索沃戰爭等歷史事件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八)科學技術和文化 (1)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 (2)知道德萊塞的《美國的悲劇》等著名文學作品。 (3)了解畢加索等美術家的藝術成就。 (4)通過爵士樂、好萊塢等,了解現代音樂和電影業的發展。廣安市2012年初中畢業暨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歷史樣題(總分50分;測試時間約40分鐘)第一部分:選擇題(30分)1.《上海縣竹枝詞》有詩云:“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戰,總歸虛牝擲金黃。”與上述內容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中日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2.目前在我國招商引資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近代列強曾強迫清政府允許他們在中國投資辦廠,其目的是直接利用中國廉價原料和勞動力,剝削中國人民,這種外國企業最早出現是在簽字( )A.《南京條約》后 B.《北京條約》后 C.《馬關條約》后 D.《辛丑條約》后3.“口號”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和傳遞著歷史信息。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的是( )A.“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B.“廢除二十一條”C.“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D.“外爭國權,內懲國賊”4.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由于革命任務不同,人民解放軍名稱也不相同,下列關于人民解放軍軍隊名稱變化與事件的關聯中,搭配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抗美援朝——中國人民解放軍 B.北伐戰爭——國民革命軍C.長征——中國工農紅軍 D.抗日戰爭——八路軍、新四軍5.北京某中學將組織“紅色記憶”考察團,分赴四個地點實地考察,其中前往西南方向考察的主題應為( )A.生死攸關 歷史轉折 B.三軍會師 長征勝利C.開天辟地 黨的誕生 D.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6.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對日作戰犧牲的將領共有115人,其中上將8人,中將42人,少將65人。這些數字主要說明( )A.正面戰場抗擊了絕大部分日軍 B.國民黨參戰是抗戰勝利的重要保證 C.國民黨軍隊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犧牲 D.軍人英勇殺敵與政府消極抵抗形成鮮明對照7.1954年9月,王爺爺作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參加一次全國性的重要會議。他親歷的活動是( )A.舉手表決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編制第一個五年計劃C.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D.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8.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中國共產黨始終重視“三農”問題。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為解決“三農”問題,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訓。與下列圖片中歷史信息相對應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都正確的一組是( )①農民衷心擁護 ②全國第一份包 ③“衛星田”的稻穗 ④農業合作社的《土地改革法》 干合同書 能托起一女孩 農民在分糧A.①土地改革運動 ②農村改革 ③“大躍進”運動 ④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B.①土地改革運動 ③“大躍進”運動 ④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②農村改革C.①土地改革運動 ④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③“大躍進”運動 ②農村改革D.①土地改革運動 ②農村改革 ④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③“大躍進”運9.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從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鑄成了反對神學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義核心內涵的古希臘名言是( )A.求知是人類的本性 B.健康和聰明是人生的兩大幸福C.心靈美比形體美更珍貴 D.人的出類拔萃為城邦增加的榮耀可以超過神10.下列表述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史實不符的是( )A.汽船的發明改變了水上運輸的狀況 B.發電機的問世使電力成為一種新能源C.無線電報的出現增強了各國的聯系 D.內燃機的創制推動了石化工業的發展11.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荷蘭畫家凡·高繪出的《向日葵》將形式美和意境美達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度B.意大利作曲家貝多芬代表作品有《英雄交響曲》C.文藝復興中,達·芬奇的作品生動地描畫出不同人物的心理特征D.法國伏爾泰是啟蒙運動中的代表人物,他宣稱人生來自由、平等12.某班同學舉行“圖說德國法西斯罪行”圖片展,下列入選的圖片有( )①“國會縱火案”②南京大屠殺 ③納粹集中營遇難的猶太人 ④《格爾尼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中,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的是( )A.德軍攻占巴黎 B.德軍突襲蘇聯 C.日軍偷襲珍珠港 D.《聯合國家宣言》簽署14.1946年,美國前總統發表聲明:“目前,只有我們能夠把自己的政策強加給世界。”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發明聲明:“美國決心用一種新的彬彬有禮的態度來很好地傾聽北約伙伴的意見。”美國態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國實力衰弱,尋求歐洲支持 B.歐洲共同體建立,美國重視歐洲地位C.美歐關系惡化,美國力圖緩和 D.美蘇爭霸,美國尋求歐洲幫助15. 2009午5月29日晚,為期3天的第八屆亞洲安全大會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拉開帷幕,與會各國的國防部長一致認為要以東盟作為亞太地區安全框架的支柱。東盟是世界上重要的區域性組織之一。下圖中哪一圖標表示東盟(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20分)閱卷人 得分請耐心閱讀以下材料,并進行認真的思考,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26.(10分)某校八年級(2)班小華同學,在學習中國現代史的過程中,看到一段文字:“歷史事實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實現民富國強”。為尋找歷史事實依據,印證上述結論,他和同學們以“探尋中國救亡圖存、富民強國之路”為主題,通過網絡等手段搜集到以下治療,設計出相關問題,請你與他們一起進行探究。【屈辱與探索】材料一 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記錄了中華民族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逼迫下,墜入近代的屈辱、彷徨與困惑。近代前期,為挽救民族危機,無數志士仁人不斷探索救國道路,走過了自救之路、維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遠。(1)材料一所述,“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含義指什么?(1分)(2)材料一所述,“維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別指什么?(2分)概括“維新之路”“共和之路”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的共同原因。(1分)【抉擇與奮斗】材料二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027年,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后,中國共產黨人深刻地認識到,蘇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應將重心轉向農村,積聚革命力量,發展壯大自己,經過艱難抉擇,中國共產黨終于找到了一條使中國走向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確革命道路,不能感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3)材料而所述,“正確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1分)在這條正確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在長期艱苦卓絕斗爭中經歷了哪些重大事件?(兩例即可)(2分)【發展與富強】材料三 1956年,我國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之后,經過艱辛求索,中國共產黨代理人民實現了歷史性的偉大轉折,開創了一條走向民富國強的道路。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斷改善,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最壯麗的篇章。(4)材料三所述,“歷史性的偉大轉折”指什么?(1分)“走向民富國強的道路”指什么道路?(1分)請列舉1978~2001年我國在外交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即可)【收獲與拓展】(5)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探究,同學們對上述結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還懂得了一個道理,請你寫出這個道理。(1分)28.(10分)閱讀下列關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變化的圖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圖1對德分區占領 圖2簽訂《華沙條約》場景圖3歐盟示意圖 圖4中國入世5周年成果展(1)圖1中的格局出現于何時?出現這種格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2)圖2中的與會國簽訂條約的目的及其影響分別是什么?(2分)(3)圖3所示意的國際組織發展趨勢是怎樣的?這對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動產生了什么影響?(3分)(4)圖4中的成果展示活動是在哪一年進行的?它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怎樣的趨勢?(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