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節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知識點回顧 一、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一: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道、肺。 2.呼吸運動氣體交換:肺泡內的氣體交換、組織內的氣體交換。 知識點二:動植物的呼吸作用 1.動物的呼吸作用: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2.植物的呼吸作用: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二、重難點突破 考點1.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呼吸的定義: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整個過程稱為呼吸。呼吸的第一個環節是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由呼吸系統通過呼吸運動完成的。 2.人體的呼吸系統: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其中肺是氣體交換的器官,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 3.呼吸運動:吸氣和呼氣時呼吸模型的變化 項目 吸氣 呼氣 肋間外肌 收縮 舒張 肋間內肌 舒張 收縮 膈肌 收縮 舒張 膈頂 下降 上升 肋骨 向上、向外 向下、向內 胸腔體積 增大 縮小 胸腔內大氣壓 變小 變大 吸氣具體過程:肋間外肌膈肌收縮——肋骨和胸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體積增大——肺擴張,肺內氣壓下降,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空氣進入肺泡 呼氣具體過程:肋間外肌膈肌舒張——肋骨和胸骨向下、向內移動——胸腔體積減小——肺收縮,肺內氣壓升高,大于外界大氣壓——肺泡內氣體排出體外 注:吸氣時,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呼氣時,肺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肺內氣壓和外界大氣壓所形成的壓力差是推動氣體進出肺部的動力。在吸氣結束尚未呼氣的一瞬間,肺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 4.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1)實質: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指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2)原理:同種氣體總是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氣體的擴散作用):肺泡中氧氣濃度高,周圍毛細血管內氧氣濃度低,所以氧氣從肺泡到毛細血管中去;肺泡中二氧化碳低,周圍毛細血管中二氧化碳濃度高,所以二氧化碳從周圍毛細血管到肺泡中去。這樣就完成了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換。 (3)運輸: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的地方易于氧結合,成為氧合血紅蛋白,在氧濃度低的地方易于氧分離,所以紅細胞易于運輸氧氣。 (4)結果:血液成分由靜脈血(二氧化碳濃度高,氧氣濃度低,顏色暗紅)轉變為動脈血(二氧化碳濃度低,氧氣濃度高,顏色鮮紅) 基礎鞏固 1.關于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吸氣時,肋間肌和膈肌收縮????????????????????????????????B.?呼氣時,肺內氣壓相應增大 C.?吸氣時,胸腔容積擴大???????????????????????????????????????D.?呼氣時,膈頂部下降 2.下列由單層上皮細胞構成的結構是(?? ) A.?皮膚?????????????????????????????????????B.?胃壁?????????????????????????????????????C.?血管?????????????????????????????????????D.?肺泡 3.人體在呼吸運動中吸氣時,有關膈肌的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 A.?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B.?膈肌舒張,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 C.?膈肌舒張,膈頂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徑縮小????D.?膈肌收縮,膈頂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徑縮小 4.如圖是人體吸氣和呼氣時胸廓與膈肌的狀態及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圖表示吸氣狀態,此時膈肌收縮,膈的位置下降,胸廓容積擴大,肺內氣體壓力小于外界氣體壓力,氣體被吸入 B.?乙圖表示吸氣狀態,此時膈肌收縮,膈的位置上升,胸廓容積縮小,肺內氣體壓力小于外界氣體壓力,氣體被吸入 C.?吸氣動作和呼氣動作交替進行,實現了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D.?丙圖表示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氣體交換后,血液變為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 5.如圖所示是人在平靜呼吸時,肺內氣壓變化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bcd段表示吸氣過程????????????????????????????????????????????B.?Oab段表示呼氣過程 C.?在a點時,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D.?在a點時的肺內氣壓大于c點時的肺內氣壓 6.下列關于氣體交換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完成的 B.?通過組織細胞內的氣體交換,血液中氧增多 C.?通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D.?人體內氣體交換包括肺泡里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7.如圖所示為人體物質和能量轉化示意圖,其中A~F表示相關的細胞、器官或系統,a~e表示相關物質,①②表示生理過程。請分析回答問題: (1)過程①的生理意義是實現了物質________和________(填圖中字母)的交換,其交換的場所是________。 (2)若E為泌尿系統,則d的形成要經過________和________兩個過程。 (3)物質a濃度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填圖中字母)。 (4)有一類特殊的蛋白質致使B中液體呈紅色。為了預防體內缺乏該種蛋白質,在設計菜譜時要搭配一定量的含蛋白質和含________的食物。 8.圖甲為呼吸系統組成示意圖,圖乙為肺泡與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2]在人體呼吸時的作用為????? 。 A.溫暖、清潔空氣 B.氣體進出的通道 C.對空氣進行濕潤處理 D.以上都對 (2)圖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這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圖中的a代表的物質是________。 (3)圖乙所示的氣體按照d方向離開肺泡時,圖甲中[3]________應處于________狀態,此時肺內的氣壓__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氣壓。 思維拓展提高 7.下列關于新陳代謝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新陳代謝包括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兩個方面??????????????????????????????B.?新陳代謝失調會引起疾病 C.?在新陳代謝中,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呼吸系統排出體外?????D.?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是相互獨立的 8.下列關于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能量代謝在先,物質代謝在后?????????????????????????????B.?物質代謝在先,能量代謝在后 C.?有時物質代謝在先,有時能量代謝在先???????????????D.?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同時進行 9.下圖為人體血液循環過程模式圖,圖中所示①②③④四條血管內流靜脈血的有(? ??)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如表為某人平靜呼吸時,吸入氣(吸入的氣體)、呼出氣(呼出的氣體)、肺泡氣(肺泡內的氣體)中氧氣、二氧化碳、氮氣三種成分的體積分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氧氣 二氧化碳 氮氣 吸入氣 21% 0.04% 78% 呼出氣 16% 4.0% 78% 肺泡氣 14% 5.5% 78% A.?導致肺泡氣與吸入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差異的原因是肺毛細血管中氧氣通過擴散作用進入肺泡內 B.?該人平靜呼吸時,一次吸入的氣體不會全部進入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氣管和支氣管中 C.?若該人深呼吸一次,則吸入氣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將低于0.04% D.?肺泡氣是吸入氣與呼出氣的混合氣體,因此其二氧化碳體積分數最高 11.人在呼吸時,氧氣可以由肺泡進入血液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肺泡內有氧氣,血液里沒有????????????????????????????????B.?肺泡收縮產生壓力 C.?肺泡內氧氣的濃度大于血液中氧氣的濃度???????????D.?肋間肌和膈肌產生壓力 12.白天教室內有不少同學出現打“哈欠”的現象,這是因為(? ??) A.?打“哈欠”會傳染??????????????????????????????????????????????B.?大家養成了打“哈欠”的習慣 C.?人多,氧氣多,二氧化碳少????????????????????????????????D.?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高 13.下列關于人體呼吸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我們吐出的痰是在呼吸道內形成的 B.?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作支架,能保證氣流通暢 C.?北歐人的鼻子明顯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這有利于預熱冬天寒冷的空氣 D.?在患重感冒時,人往往用嘴呼吸,這對吸入的空氣起到了充分的預熱和清潔作用 14.運動員的肺活量比一般人的大,主要原因是(? ??) ①參與呼吸的肺泡數量多②每分鐘呼吸次數多 ③參加呼吸的肌肉收縮力強④肺較大⑤身體營養狀況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⑤ 15.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驗中,所用的保溫瓶已作滅菌處理,保溫瓶內的環境條件適宜。將適量、等質量的正在萌發和煮熟過的種子分別裝入兩個保溫瓶后密閉,多次測定有關的量,并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曲線。下列判斷符合客觀事實的是(??? ) A.?若Y表示瓶內溫度,則a表示正在萌發的種子 B.?若Y表示瓶內氧氣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 C.?若Y表示種子的質量,則b表示正在萌發的種子 D.?若Y表示瓶內二氧化碳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 拉分新題 15.為什么人的肺不是一個大的囊泡,而是由很多小的肺泡構成的呢?用切蘿卜的模擬實驗可幫助我們理解:如圖所示,將一大塊蘿卜不斷等分,測量切塊的邊長,計算切塊的表面積并求和。 (1)通過“切塊表面積之和”這一數據的變化可以說明,由于許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積,從而提高________的效率。 (2)人體的消化系統中也存在增大表面積的結構,該結構的名稱是________。 16如圖是人體呼吸系統結構的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問題: (1)①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⑤是________。 (2)[⑥]________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是________的場所。 (3)圖中氣體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是[②]________,因此我們在吃飯時不要說笑,以免食物進入[④]________,引起猛烈咳嗽。 17.新冠病毒給全球帶來了重大的疫情 (1)新冠病毒主要損害人體的呼吸系統,該系統由________和肺構成; (2)如圖甲是重型感染者出現胸部X片及CT影像學,上所說的“白肺”,這說明病毒已經嚴重損傷了肺的基本結構單位________?; (3)如圖乙是ECMO,中文名“體外膜肺氧合”,是一- 種可代替心肺功能的生命維持設備。其中的中空纖維膜式氧合器的結構如圖丙。工作時,將血液由人體靜脈引出,從血液入口進入氧合器,血液經過由許多中空的、極細的纖維管構成的膜的外側,從血液出口重回人體。同時向纖維管內通人氣體,就能像正常人體內那樣,使氧氣、二氧化碳和血液在纖維膜的兩側通過________作用進行交換。 18.某生物興趣小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動中,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請分析回答: (1)將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處5~6小時后,打開閥門,輕輕擠壓塑料袋,使袋內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原因是:植物進行________作用,產生________(填氣體名稱)。 (2)在實驗過程中,塑料袋內壁出現水珠,是植物通過葉片上的________(填結構名稱)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這些水分主要是通過植物根尖的根毛區吸收后,由木質部的________自下往上運輸到葉片。 19.為探究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小科將金魚藻置于一燒杯中培養,得到以下實驗數據。坐標圖表示不同溫度下,金魚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時O2釋放量表示)與光照強度的關系。表格表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時O2消耗量表示)與溫度的關系。據圖回答: 溫度(℃) 0 10 20 30 40 呼吸速率(mg·h-1) 0.30 0.35 0.50 0.70 1.10 (1)從圖中可見,金魚藻的光合速率與________和________有關。 (2)在適宜光照和溫度條件下的金魚藻,開始時O2產生較快,但后來O2的釋放速度減慢,其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金魚藻在10℃、光照強度為20klx的環境下,每小時光合作用產生的實際氧氣量是________mg。 20.人通過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入空氣中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但人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代謝的最終產物?為了驗證這個問題,有人采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1)人吸氣時,應將活塞A________(選填“打開”或“關閉”,下同),活塞B________。 (2)人呼氣時,應將活塞A________,活塞B________,此時可觀察到Ⅱ瓶內的現象是________。 (3)Ⅰ瓶中所裝試劑的作用是________;Ⅱ瓶中所裝試劑的作用是________。將上述操作反復進行,能證明人呼出的氣體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來自空氣,而是人體的代謝產物。 24.為了探究植物呼吸強度的變化規律,研究人員在不同溫度和空氣中不同氧含量的條件下,測定了一定量新鮮菠菜葉的二氧化碳釋放量(用相對值表示)。請根據下表所示測量結果分析回答問題: 氧氣 二氧化碳 溫度 3% 10% 20% 3℃ 1.2 4.4 5.4 10℃ 5.9 21.5 33.6 20℃ 6.4 38.9 66.5 (1)用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表示呼吸強度,是因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產物,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越多,表示________。 (2)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氧含量升高,二氧化碳釋放量會隨之________(選填“增多”或“減少”),這是因為氧氣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3)為了真實反映氧含量對呼吸強度變化的影響,這組實驗都必須在________的條件下進行,避免對測量結果產生干擾。 21某小組探究溫度對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強度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可通過測定萌發的種子在單位時間釋放________的量,衡量其呼吸作用強度。如圖所示,在0~40℃范圍內,隨著溫度升高,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強度________。 (2)生活中,常在低溫條件下貯存蔬菜、水果、糧食,這是因為低溫可避免過多消耗食品中的________。 (3)甲、乙兩地出產同一種甘蔗,在甘蔗生長期若兩地的光照和栽培措施相同,而晝夜溫度差別較大,甲地白天34℃,夜間15℃;乙地白天35℃,夜間25℃。則甲地甘蔗的甜度________(選填“高于”或“低于”)乙地。 第五節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知識點回顧 一、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一: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道、肺。 2.呼吸運動氣體交換:肺泡內的氣體交換、組織內的氣體交換。 知識點二:動植物的呼吸作用 1.動物的呼吸作用: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2.植物的呼吸作用: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二、重難點突破 考點1.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呼吸的定義: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整個過程稱為呼吸。呼吸的第一個環節是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由呼吸系統通過呼吸運動完成的。 2.人體的呼吸系統: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其中肺是氣體交換的器官,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 3.呼吸運動:吸氣和呼氣時呼吸模型的變化 項目 吸氣 呼氣 肋間外肌 收縮 舒張 肋間內肌 舒張 收縮 膈肌 收縮 舒張 膈頂 下降 上升 肋骨 向上、向外 向下、向內 胸腔體積 增大 縮小 胸腔內大氣壓 變小 變大 吸氣具體過程:肋間外肌膈肌收縮——肋骨和胸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體積增大——肺擴張,肺內氣壓下降,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空氣進入肺泡 呼氣具體過程:肋間外肌膈肌舒張——肋骨和胸骨向下、向內移動——胸腔體積減小——肺收縮,肺內氣壓升高,大于外界大氣壓——肺泡內氣體排出體外 注:吸氣時,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呼氣時,肺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肺內氣壓和外界大氣壓所形成的壓力差是推動氣體進出肺部的動力。在吸氣結束尚未呼氣的一瞬間,肺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 4.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1)實質: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指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2)原理:同種氣體總是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氣體的擴散作用):肺泡中氧氣濃度高,周圍毛細血管內氧氣濃度低,所以氧氣從肺泡到毛細血管中去;肺泡中二氧化碳低,周圍毛細血管中二氧化碳濃度高,所以二氧化碳從周圍毛細血管到肺泡中去。這樣就完成了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換。 (3)運輸: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的地方易于氧結合,成為氧合血紅蛋白,在氧濃度低的地方易于氧分離,所以紅細胞易于運輸氧氣。 (4)結果:血液成分由靜脈血(二氧化碳濃度高,氧氣濃度低,顏色暗紅)轉變為動脈血(二氧化碳濃度低,氧氣濃度高,顏色鮮紅) 基礎鞏固 1.關于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吸氣時,肋間肌和膈肌收縮????????????????????????????????B.?呼氣時,肺內氣壓相應增大 C.?吸氣時,胸腔容積擴大???????????????????????????????????????D.?呼氣時,膈頂部下降 【答案】 B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2.下列由單層上皮細胞構成的結構是(?? ) A.?皮膚?????????????????????????????????????B.?胃壁?????????????????????????????????????C.?血管?????????????????????????????????????D.?肺泡 【答案】 D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3.人體在呼吸運動中吸氣時,有關膈肌的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 A.?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B.?膈肌舒張,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 C.?膈肌舒張,膈頂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徑縮小????D.?膈肌收縮,膈頂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徑縮小 【答案】 A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4.如圖是人體吸氣和呼氣時胸廓與膈肌的狀態及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圖表示吸氣狀態,此時膈肌收縮,膈的位置下降,胸廓容積擴大,肺內氣體壓力小于外界氣體壓力,氣體被吸入 B.?乙圖表示吸氣狀態,此時膈肌收縮,膈的位置上升,胸廓容積縮小,肺內氣體壓力小于外界氣體壓力,氣體被吸入 C.?吸氣動作和呼氣動作交替進行,實現了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D.?丙圖表示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氣體交換后,血液變為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 【答案】 B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5.如圖所示是人在平靜呼吸時,肺內氣壓變化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bcd段表示吸氣過程????????????????????????????????????????????B.?Oab段表示呼氣過程 C.?在a點時,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D.?在a點時的肺內氣壓大于c點時的肺內氣壓 【答案】 C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6.下列關于氣體交換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完成的 B.?通過組織細胞內的氣體交換,血液中氧增多 C.?通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D.?人體內氣體交換包括肺泡里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答案】 B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7.如圖所示為人體物質和能量轉化示意圖,其中A~F表示相關的細胞、器官或系統,a~e表示相關物質,①②表示生理過程。請分析回答問題: (1)過程①的生理意義是實現了物質________和________(填圖中字母)的交換,其交換的場所是________。 (2)若E為泌尿系統,則d的形成要經過________和________兩個過程。 (3)物質a濃度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填圖中字母)。 (4)有一類特殊的蛋白質致使B中液體呈紅色。為了預防體內缺乏該種蛋白質,在設計菜譜時要搭配一定量的含蛋白質和含________的食物。 【答案】 (1)a;b;肺 (2)腎小體的濾過作用;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F (4)鐵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消化系統的組成,血液循環,泌尿系統 8.圖甲為呼吸系統組成示意圖,圖乙為肺泡與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2]在人體呼吸時的作用為????? 。 A.溫暖、清潔空氣 B.氣體進出的通道 C.對空氣進行濕潤處理 D.以上都對 (2)圖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由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這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圖中的a代表的物質是________。 (3)圖乙所示的氣體按照d方向離開肺泡時,圖甲中[3]________應處于________狀態,此時肺內的氣壓__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氣壓。 【答案】 (1)D (2)二氧化碳 (3)膈肌;舒張;大于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思維拓展提高 7.下列關于新陳代謝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新陳代謝包括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兩個方面??????????????????????????????B.?新陳代謝失調會引起疾病 C.?在新陳代謝中,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呼吸系統排出體外?????D.?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是相互獨立的 【答案】 D 【考點】動物的呼吸作用,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細胞呼吸 8.下列關于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能量代謝在先,物質代謝在后?????????????????????????????B.?物質代謝在先,能量代謝在后 C.?有時物質代謝在先,有時能量代謝在先???????????????D.?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同時進行 【答案】 D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9.下圖為人體血液循環過程模式圖,圖中所示①②③④四條血管內流靜脈血的有(? ??)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D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0.如表為某人平靜呼吸時,吸入氣(吸入的氣體)、呼出氣(呼出的氣體)、肺泡氣(肺泡內的氣體)中氧氣、二氧化碳、氮氣三種成分的體積分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氧氣 二氧化碳 氮氣 吸入氣 21% 0.04% 78% 呼出氣 16% 4.0% 78% 肺泡氣 14% 5.5% 78% A.?導致肺泡氣與吸入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差異的原因是肺毛細血管中氧氣通過擴散作用進入肺泡內 B.?該人平靜呼吸時,一次吸入的氣體不會全部進入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氣管和支氣管中 C.?若該人深呼吸一次,則吸入氣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將低于0.04% D.?肺泡氣是吸入氣與呼出氣的混合氣體,因此其二氧化碳體積分數最高 【答案】 B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1.人在呼吸時,氧氣可以由肺泡進入血液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肺泡內有氧氣,血液里沒有????????????????????????????????B.?肺泡收縮產生壓力 C.?肺泡內氧氣的濃度大于血液中氧氣的濃度???????????D.?肋間肌和膈肌產生壓力 【答案】 C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2.白天教室內有不少同學出現打“哈欠”的現象,這是因為(? ??) A.?打“哈欠”會傳染??????????????????????????????????????????????B.?大家養成了打“哈欠”的習慣 C.?人多,氧氣多,二氧化碳少????????????????????????????????D.?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高 【答案】 D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3.下列關于人體呼吸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我們吐出的痰是在呼吸道內形成的 B.?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作支架,能保證氣流通暢 C.?北歐人的鼻子明顯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這有利于預熱冬天寒冷的空氣 D.?在患重感冒時,人往往用嘴呼吸,這對吸入的空氣起到了充分的預熱和清潔作用 【答案】 D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4.運動員的肺活量比一般人的大,主要原因是(? ??) ①參與呼吸的肺泡數量多②每分鐘呼吸次數多 ③參加呼吸的肌肉收縮力強④肺較大⑤身體營養狀況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⑤ 【答案】 A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5.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驗中,所用的保溫瓶已作滅菌處理,保溫瓶內的環境條件適宜。將適量、等質量的正在萌發和煮熟過的種子分別裝入兩個保溫瓶后密閉,多次測定有關的量,并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曲線。下列判斷符合客觀事實的是(??? ) A.?若Y表示瓶內溫度,則a表示正在萌發的種子 B.?若Y表示瓶內氧氣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 C.?若Y表示種子的質量,則b表示正在萌發的種子 D.?若Y表示瓶內二氧化碳量,則c表示煮熟過的種子 【答案】 A 【考點】植物的呼吸作用 拉分新題 15.為什么人的肺不是一個大的囊泡,而是由很多小的肺泡構成的呢?用切蘿卜的模擬實驗可幫助我們理解:如圖所示,將一大塊蘿卜不斷等分,測量切塊的邊長,計算切塊的表面積并求和。 (1)通過“切塊表面積之和”這一數據的變化可以說明,由于許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積,從而提高________的效率。 (2)人體的消化系統中也存在增大表面積的結構,該結構的名稱是________。 【答案】 (1)氣體交換 (2)小腸絨毛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6如圖是人體呼吸系統結構的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問題: (1)①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⑤是________。 (2)[⑥]________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是________的場所。 (3)圖中氣體和食物具有的共同通道是[②]________,因此我們在吃飯時不要說笑,以免食物進入[④]________,引起猛烈咳嗽。 【答案】 (1)鼻腔;喉;支氣管 (2)肺;氣體交換 (3)咽;氣管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7.新冠病毒給全球帶來了重大的疫情 (1)新冠病毒主要損害人體的呼吸系統,該系統由________和肺構成; (2)如圖甲是重型感染者出現胸部X片及CT影像學,上所說的“白肺”,這說明病毒已經嚴重損傷了肺的基本結構單位________?; (3)如圖乙是ECMO,中文名“體外膜肺氧合”,是一- 種可代替心肺功能的生命維持設備。其中的中空纖維膜式氧合器的結構如圖丙。工作時,將血液由人體靜脈引出,從血液入口進入氧合器,血液經過由許多中空的、極細的纖維管構成的膜的外側,從血液出口重回人體。同時向纖維管內通人氣體,就能像正常人體內那樣,使氧氣、二氧化碳和血液在纖維膜的兩側通過________作用進行交換。 【答案】 (1)呼吸道 (2)肺泡 (3)擴散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18.某生物興趣小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動中,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請分析回答: (1)將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處5~6小時后,打開閥門,輕輕擠壓塑料袋,使袋內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原因是:植物進行________作用,產生________(填氣體名稱)。 (2)在實驗過程中,塑料袋內壁出現水珠,是植物通過葉片上的________(填結構名稱)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這些水分主要是通過植物根尖的根毛區吸收后,由木質部的________自下往上運輸到葉片。 【答案】 (1)變渾濁;呼吸;二氧化碳 (2)氣孔;導管 【考點】莖的形態結構,莖的運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 19.為探究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小科將金魚藻置于一燒杯中培養,得到以下實驗數據。坐標圖表示不同溫度下,金魚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時O2釋放量表示)與光照強度的關系。表格表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時O2消耗量表示)與溫度的關系。據圖回答: 溫度(℃) 0 10 20 30 40 呼吸速率(mg·h-1) 0.30 0.35 0.50 0.70 1.10 (1)從圖中可見,金魚藻的光合速率與________和________有關。 (2)在適宜光照和溫度條件下的金魚藻,開始時O2產生較快,但后來O2的釋放速度減慢,其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金魚藻在10℃、光照強度為20klx的環境下,每小時光合作用產生的實際氧氣量是________mg。 【答案】 (1)光照強度;溫度 (2)CO2逐漸被光合作用消耗而沒有及時得到補充 (3)4.35 【考點】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 20.人通過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入空氣中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但人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代謝的最終產物?為了驗證這個問題,有人采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1)人吸氣時,應將活塞A________(選填“打開”或“關閉”,下同),活塞B________。 (2)人呼氣時,應將活塞A________,活塞B________,此時可觀察到Ⅱ瓶內的現象是________。 (3)Ⅰ瓶中所裝試劑的作用是________;Ⅱ瓶中所裝試劑的作用是________。將上述操作反復進行,能證明人呼出的氣體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來自空氣,而是人體的代謝產物。 【答案】 (1)打開;關閉 (2)關閉;打開;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證明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 【考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24.為了探究植物呼吸強度的變化規律,研究人員在不同溫度和空氣中不同氧含量的條件下,測定了一定量新鮮菠菜葉的二氧化碳釋放量(用相對值表示)。請根據下表所示測量結果分析回答問題: 氧氣 二氧化碳 溫度 3% 10% 20% 3℃ 1.2 4.4 5.4 10℃ 5.9 21.5 33.6 20℃ 6.4 38.9 66.5 (1)用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表示呼吸強度,是因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產物,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越多,表示________。 (2)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氧含量升高,二氧化碳釋放量會隨之________(選填“增多”或“減少”),這是因為氧氣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3)為了真實反映氧含量對呼吸強度變化的影響,這組實驗都必須在________的條件下進行,避免對測量結果產生干擾。 【答案】 (1)呼吸作用越強 (2)增多 (3)溫度相同 【考點】植物的呼吸作用 21某小組探究溫度對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強度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可通過測定萌發的種子在單位時間釋放________的量,衡量其呼吸作用強度。如圖所示,在0~40℃范圍內,隨著溫度升高,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強度________。 (2)生活中,常在低溫條件下貯存蔬菜、水果、糧食,這是因為低溫可避免過多消耗食品中的________。 (3)甲、乙兩地出產同一種甘蔗,在甘蔗生長期若兩地的光照和栽培措施相同,而晝夜溫度差別較大,甲地白天34℃,夜間15℃;乙地白天35℃,夜間25℃。則甲地甘蔗的甜度________(選填“高于”或“低于”)乙地。 【答案】 (1)二氧化碳;增加 (2)有機物 (3)高于 【考點】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