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3 人類活動與土壤 一、學習目標 1.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 2.知道保護土壤的重要性。 3.了解一些保護土壤的措施。 二、知識點默寫 1.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均耕地面積在 。由于人們不合理地利用土壤,加劇了土壤的 和 ,導致土壤 化,造成土壤污染等需要防治的環境問題。 2.在干旱、半干旱地區, 多風, 的沙質地表,由于人們 亂砍、過度放牧或 等不合理的生產活動,造成土壤 、荒蕪,甚至出現風沙活動,形成荒漠化,它是全球最嚴重的一種土壤 。 3.水土流失是土壤在水的 和 下,發生 和 ,并隨水流散失的現象。地表如果有良好的植物保護,自然界的 是非常緩慢的。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包括封 育 、植 種 、營造水土保持林等生物措施以及修筑 田等工程措施,以防治水土流失。 4.人類生活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廢物等污染物進入土壤,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引起土壤 惡化,造成土壤 ,危害農作物的生長,使農產品中的 物質影響人體健康。 5.污水通過土壤時可起 作用,顆粒較大的 會被 掉,一些雜質可被細小土粒 ,起著 作用。 6.土壤與大氣、水不同,它是不流動的物質,本身 能力較差,一旦受到污染,不易恢復,要十分注意保護土壤,防治土壤 。 三、例題解析 [例題1]我國西部最為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 A.?水土流失???????B.?土壤沙化?????C.?土壤荒漠化???????D.?以上三方面都是 [解析]西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大力開展植樹種草,營造山川秀美的環境,走生態經濟發展之路,鞏固和發展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成果,加快退化草地治理等重點草原生態保護工程規劃,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是當前首要采取的措施。 [答案]D [例題2]下列各項與治理沙塵暴有關的是( ) A.?戴防塵口罩?B.?過度放牧C.?大挖中藥???D.?植樹造林 [解析]由于過度放牧、草場超載、植被退化嚴重,在氣候干燥的春季容易出現沙塵暴天氣。所以治理沙塵暴的具體措施是:禁止過度放牧,植樹造林,恢復地表植被等. [答案]D 鞏固練習 1.下列物質不會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化學肥料和農藥??????????????????????????B.?未經處理的植物的枯枝敗葉 C.?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D.?未經處理的人畜糞便 2.我國西部地區實施“退耕還草”“退耕還林”的目的是( ???) A.?人們更需要產品????????B.?人們更需要木材??????? ?C.?人們更需要糧食????????D.?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狀態 3.下列防止土壤污染的具體措施比較合理的是(??? ) A.?關閉所有產生污染的廠礦企業????B.?不使用任何農藥和有機化肥 C.?禁止使用農用地膜??????????????????????D.?對污水灌溉區進行監測與管理 4.化學在人類生活生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以下說法或應用正確的是:(? ???) A.?為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應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 B.?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變質,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劑 C.?在汽車排氣管上加裝“催化轉化器”是為了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D.?廢舊電池應集中回收,并填埋處理 5.近年來有多處報道某些地方所產大米“鎘超標”.你認為這種“問題大米”是下列哪種原因造成的( ) A.?酸雨???????B.?大氣污染????????????C.?水、土重金屬污染?????????????????D.?溫室效應 6.“治水先治山”,必須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種草,其主要目的是??? (? ) A.?葉片能吸收有毒氣體,凈化空氣???????????B.?植物的根能緊抓土壤,防風固沙 C.?減少噪聲,防治噪聲污染?????????????????????????????D.?增加大氣溫度,調節氣候 7.下圖是2002年~2007年我國各類土地面積變化情況,此期間,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 ?退耕還林效果顯著??????????B.?未利用土地增加???????? ??C.?糧食播種面積增加??????????D.?其它農業用地增加 8.植被的破壞容易引發泥石流,對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為不恰當的是(?? ) A.?打草稿紙時充分利用紙張的正、反面??????????B.?就餐時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紙杯 C.?旅行時愛護樹木,不踐踏草坪???????????????D.?將廢報紙送到回收站 9.生物性土壤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一種重要類型,下列會引起生物性土壤污染的是( ) A.?人造纖維和橡膠??????????B.?含鉛的工業廢渣?????? C.?含銅、鋅的工業廢水???????D.?未經處理的人、畜糞便 10.為了研究植被對土壤的保護作用,小紅做了以下實驗: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別堆在玻璃箱的兩側,在A坡種上草皮,B坡維持原樣(如圖所示),用灑水壺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對兩個坡面灑水。 (1)實驗過程中,小紅觀察到匯入引水溝的水量和泥沙量A坡的比較少,B坡的比較多。這說明植被可以減少???________?????? 流失。 (2)我國土地荒漠化現象相當嚴重,華北、西北地區頻繁發生沙塵暴,導致????________?? 污染。 (3)浙江省土壤資源短缺,請你提出一個保護土壤的措施:________????????????? 。 11.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廢水、固體廢物的任意排放,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導致土壤的________污染,從而破壞土壤的結構;某些病菌、寄生蟲和病毒對土壤產生________污染。 12.圖為松散泥土堆置的一個山谷模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坡面上灑較大的水流,將會在A處________。 (2)與此現象相類似的地質災害是________。 (3)在坡面覆蓋草皮或苔蘚,再灑較大的水流,此時A處沉積的泥沙比沒有覆蓋植被時________。 13.土壤是________生長繁衍的自然基地,是地球上________的食物來源和生活、繁衍的場所,也是我們人類賴以________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綠色生態基礎。地球上的土壤資源是________的。我國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積、林地資源非常________。 答案 知識點默寫 1.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均耕地面積在減少。由于人們不合理地利用土壤,加劇了土壤的侵蝕和水土流失,導致土壤荒漠化,造成土壤污染等需要防治的環境問題。 2.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干旱多風,疏松的沙質地表,由于人們濫伐亂砍、過度放牧或過度開墾等不合理的生產活動,造成土壤貧瘠、荒蕪,甚至出現風沙活動,形成荒漠化,它是全球最嚴重的一種土壤退化。 3.水土流失是土壤在水的浸潤和沖擊下,發生破碎和松散,并隨水流散失的現象。地表如果有良好的植物保護,自然界的水土流失是非常緩慢的。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包括封山育林、植樹種草、營造水土保持林等生物措施以及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以防治水土流失。 4.人類生活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廢物等污染物進入土壤,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引起土壤質量惡化,造成土壤污染,危害農作物的生長,使農產品中的有害物質影響人體健康。 5.污水通過土壤時可起過濾作用,顆粒較大的雜質會被過濾掉,一些雜質可被細小土粒吸附,起著凈化作用。 6.土壤與大氣、水不同,它是不流動的物質,本身自凈能力較差,一旦受到污染,不易恢復,要十分注意保護土壤,防治土壤污染。 鞏固練習 1. B 2. D 3. D 4. C 5. C 6. B 7. A 8. B 9. D 10. (1)水土 (2)大氣 (3)植樹造林 11. 化學;生物 12. (1)堆積泥沙 (2)泥石流 (3)少 13. 綠色植物;動物;生存和發展;有限;低 鞏固練習解析 1. B 【解析】 A、化學肥料和農藥不合理施用,其殘留物不僅污染土壤,也會污染水體,A錯誤。 B、未經處理的植物的枯枝敗葉在土壤中經發酵會形成農家肥料,不會污染土壤,B正確。 C、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污染了水體,經滲透或澆灌會污染土壤,C錯誤。 D、未經處理的人畜糞便含有有害的病菌,接觸土壤會使土壤受到污染,D錯誤。 2. D 【解析】西部干旱地區植被破壞嚴重,土地沙漠化嚴重,通過 退耕還草,退耕還林可以增加植被,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狀態,D選項正確。A、B、C錯誤。 3. D 【解析】A、 關閉所有產生污染的廠礦企業 ,不利于經濟發展,應該加強這些企業的污染處理,A錯誤; B、 不使用任何農藥和有機化肥 ,肥料對農業的生長作用很大,要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B錯誤; C、 禁止使用農用地膜 ,地膜使用對農業有著巨大的作用,要注意廢棄地膜的處理,但不能禁止,C錯誤; D、 對污水灌溉區進行監測與管理 ,有利于污水處理后的再利用,措施合理,D正確。 4. C 【解析】A、雖然化肥有助于植物生長,但長期使用化肥往往會使土壤板結,破壞土壤結構,故說法錯誤。 B、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變質,可在其中加入適量食品添加劑,若過量,會對人產生一定的危害,說法錯誤。 C、汽車排氣管上裝有的“催化轉換器”能夠使有毒的一氧化碳與一氧化氮反應生成無毒的氮氣和二氧化碳,說法正確。 D、 廢舊電池中含有較多的重金屬元素,應集中回收,但不能填埋處理,因為填埋會使得這些重金屬元素污染土壤或水資源,說法錯誤。 5. C 【解析】A、導致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空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過高,二氧化硫主要是由于燃燒煤產生的,因為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燒會生成大量二氧化硫,導致酸雨,不符合題意; B、大氣污染物主要分為有害氣體(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物、光化學煙霧和鹵族元素等)及顆粒物(粉塵和酸霧、氣溶膠等).它們的主要來源是工廠排放,汽車尾氣,農墾燒荒,森林失火,炊煙(包括路邊燒烤),塵土(包括建筑工地)等.不符合題意; C、重金屬污染指由重金屬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由采礦、廢氣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屬制品等人為因素所致.廢電池中含有鎘等重金屬,通過食物鏈進入到人體內,導致患骨痛病.使用這種鎘超標大米的對身體危害最嚴重的是鎘造成結締組織損傷、生殖系統功能障礙、腎損傷、致畸和致癌.符合題意; D、溫室效應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導致地球平均氣溫不斷上升的現象.不符合題意. 6. B 【解析】綠色植物的根系發達盤根錯節,可以將土壤牢牢地抓住,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綠色植物可以減緩雨水對陸地的沖刷,使更多的雨水滲入地下,補充地下水,可以起到防止土地沙漠化的作用。 7. A 【解析】【解答】從圖中數據可以看出,我國耕地面積的減少,最主要是由于退耕還林工程效果顯著,大量的耕地變成林地;此外,居民點及工礦等建設也占用了一部分耕地;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宜林地區大力實施生態保護工程,退耕還林,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根據以上分析判斷,本題A項正確。? 8. B 【解析】打草稿紙時充分利用紙張的正、反面,將廢報紙送到回收站,節約了資源,是一種低碳生活方式;旅行時愛護樹木,不踐踏草坪,是保護環境的做法;就餐時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紙杯,不僅浪費大量資源,而且也不環保。 9. D 【解析】選項中只有未經處理的人、畜糞便中會含有病菌、寄生蟲和病毒等會引起生物性土壤污染。 10. (1)水土(2)大氣(3)植樹造林 【解析】(1)小紅做了以下實驗: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別堆在玻璃箱的兩側,在A坡種上草皮(如圖),用灑水壺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對兩個坡面灑水.因此A坡與B坡不同的變量是草皮(植被)。實驗過程中,小紅觀察到A坡(植被多)匯人引水溝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植被少)的比較多。故這說明植被可以減少水土流失; (2)我國土地荒漠化現象相當嚴重,華北、西北地區頻繁發生沙塵暴;沙塵暴夾雜著大量沙塵顆粒會使得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量大大增加,造成空氣的嚴重惡化,因此沙塵暴頻發主要造成了大氣的污染; (3)植被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增加植被是減少水土流失,保護土壤的最有效措施。溫州土壤資源短缺,保護土壤的措施有:植樹造林、合理開發和利用土壤、嚴禁亂砍濫伐等。 11. 化學;生物 【解析】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會導致土壤的化學污染,某些病菌、寄生蟲和病毒也會對土壤產生生物污染。 故答案為:化學;生物 12. (1)堆積泥沙(2)泥石流(3)少 【解析】(1)A處是疏松的泥土,經水沖刷容易沖散,從而造成泥沙堆積,(2)土質結構疏松,無任何植被保護,水量沖擊大。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將含有沙石且松軟的土質山體經飽和稀釋后形成的洪流。(3)植物通過自身的枝莖葉及其埋在土體中的根系,能夠較好的調節地面徑流,改善土體結構,提高土體的抗侵蝕性,從而有效地防止坡面泥石流的發生。 13. 綠色植物;動物;生存和發展;有限;低 【解析】在自然界中,陸生植物的生長一般離不開土壤,土壤是綠色植物生長繁衍的自然基地;許多動物和微生物也生活在土壤中。是地球上動物的食物來源和生活、繁衍的場所,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綠色生態基礎。地球上的土壤資源是有限的,地球上陸地面積僅占地表總面積的29%。除了湖泊、河流、裸露巖石等,有土壤覆蓋的土地就更少。由于土層太淺,土壤污染,永久凍土和含水量過高或過低等原因,陸地面積中89%的土地日前尚不適宜農業生產,我國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積、林地資源非常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