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 土壤與植物 一、學習目標 1.了解不同性狀的土壤對植物生長有不同的影響。 2.了解植物對土壤的保護作用。 3.認識一些對植物生長有幫助的微量元素。 二、知識點默寫 是陸地植物生存的場所,絕大部分植物 在土壤中,土壤是植物生長發育的 ,植物扎根在土壤中,從土壤中不斷吸收 、 和空氣。 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生長和進行 ,需要適宜的土壤 、水分和通氣條件。 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必須 土壤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 土壤的 和 與植物關系密切。具有 結構的土壤,水分、空氣和肥力等都能得到 ,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條件。 土壤原本含有植物所需的磷、鉀等可溶性無機鹽,由于雨水的 而流失,因此農業生產中通常采用 的方法補充土壤中損失的無機鹽。 土壤中還存在著許多 和微生物。土壤動物具有維持土壤團粒結構的作用,有利于 的形成。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一般以 的數量最多,對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和轉化有促進作用。 三、例題解析 [例題1]很多人都喜歡種植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莖或葉肥厚,具有較強的貯水能力,在生活習性上他和一般植物有所不同,其氣孔白天關閉,夜間開放。以下關于多肉植物說法錯誤的是(?? ) A.?氣孔白天關閉,可以減弱蒸騰作用 B.?保水能力強,有利于在干旱環境中生長 C.?根吸收的水份大部分成為光合作用的原料 D.?氣孔夜間開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白天光合作用 [解析]A、氣孔是植物體散失體內水分的“門戶”,所以 氣孔白天關閉,可以減弱蒸騰作用。 B、 多肉植物的莖或葉肥厚,具有較強的貯水能力 , 有利于在干旱環境中生長。 C、根吸收的水約有 99% 是通過這種蒸騰作用 散發出去的。 D、氣孔不僅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 氣孔夜間開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白天光合作用。 [答案]C [例題2]土壤板結不利于植物生長,原因是(?? ) ?植物缺少肥料,妨礙光合作用???????????????B.?植物缺少水分,妨礙光合作用 C.?植物缺少二氧化碳,妨礙根的呼吸作用 D.?植物缺少氧氣,妨礙根的呼吸作用 [解析]植物的生長需要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氣和無機鹽。如果土壤的空隙較大,其通氣性能和滲水性能較強,在這樣的土壤中水就不易保留,有機質也容易流失。如果土壤的空隙很小,其通氣性能差,但其保水性能較強。 [答案]D 四、鞏固練習 1.將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壤土類土壤3種土壊分別裝在相同的花盆內,然后分別種植2-3株生長狀況基本相同的同種植物,澆等量的水,花盆放在陽光下,但不會淋到雨,進行一段時期的實驗觀察,植物生長情況最好的土壤是( ???) A.?砂土類土壤????????B.?黏土類土壤???????C.?壤土類土壤??????????D.?都相同 2.2019年1月4日,“玉兔二號”登錄月球背面。月球表面絕大部分月壤顆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間,摸上去和面粉一樣細膩,但不適合植物生長。科學家設想:人類移民月球的時候,把月壤改造成類似地球上的土壤來栽培植物。改造過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A.??空氣???????????B.?礦物質????????C.?腐殖質???????????????D.?水 3.如圖為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搭載有棉花、油菜、馬鈴薯、擬南芥、酵母和果蠅六種生物,還有18毫升水、土壤和空氣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搭載的棉花種子長出了嫩芽,這種通過器官繁殖的方式屬于營養繁殖 B.?果蠅體表的堅硬的保護組織對其起防御、保護作用 C.?油菜通過莖中的篩管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 D.?土壤的作用是為了供給種子萌發初期所需的營養 4.將兩株生長狀況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別用土壤浸出液和蒸餾水培養幾周,其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變量是水分多少???????????????????????B.?植株的正常生長需要無機鹽 C.?實驗變量是光照時間????????????????????????????D.?植株的正常生長只需要水分 5.粉砂粒的滲水不能說明的是(?? ) A.?粉砂粒間有空隙???B.?具有透水性??C.?粉砂粒顆粒較小?????D.?具有通氣性 6.土壤中有蚯蚓和其他小動物,它們能使土壤中的無機物成分增加的原因是(?? ) A.?蚯蚓通過呼吸作用排放無機物?????????????????????????????B.?蚯蚓的排泄物進入土壤 C.?蚯蚓通過松土把地面的無機物帶到土壤中???????????D.?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 7.在有花卉、農作物生長的土壤中選取土壤樣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土壤中有較多的土壤生物????????????????????????????????????B.?取表層土壤樣本更方便 C.?土壤中有較多的蚯蚓???????????????????????????????????????????D.?土壤中有較多的空氣 8.種植莊稼時,每過一段時間就要進行一次中耕松土、除草、施肥,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防止雜草爭肥,二是增加土壤的肥力。上述勞動還有一個目的是使土壤中的(?? ) A.?礦物質顆粒增加????B.?水分增加????C.?空氣含量增加???D.?以上三種成分都增加 9.對土壤樣本的選取錯誤的是(?? ) A.?在有花卉、農林作物生長的土壤中選取??????????????? B.?拔掉所有的植物,選取最好的土壤樣本 C.?調查結束后,應讓土壤樣本恢復原樣,以保證花卉、農林作物的正常生長?????????? D.?選取時最好不要移動原來的植物 10.我們在養花的過程中,經常給花澆水、施肥、松土、放在陽光下,天氣冷了,我們還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個花盆只栽一株植物,這體現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條件,與上述順序相對應,分別是() ①營養物質②空氣③陽光④適宜的溫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間⑥水 A.?①③②⑤⑥④?B.?⑥①②③④⑤?C.?④⑤③⑥①②?D.?③⑥④⑤②① 11.近年來,我國北方沙塵暴頻繁發生,下列措施對治沙可能造成不利的是( ) A.?南水北調????B.?建防護林???C.?退耕還草??????????D.?擴大畜牧業發展 12.有一則公益廣告:我國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億雙、相當于要砍伐600萬棵成年大樹.專家估計,一棵樹的生態價值是其木材價值的9倍.下列對綠色植物的生態價值敘述錯誤的是( ) A.?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保持水土?????????????????????????B.?引起地球溫室效應 C.?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D.?防風固沙、消除噪音 13.土壤是植物生長的搖籃,它可以為植物的生長提供________。某片菜地中的青菜普遍植株矮小,葉色發黃,可能是因為這里的土壤中缺乏________元素。 14.在《植物的養護》拓展課上,某同學發現,給種植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澆水,滲出的水量是不同的。同學們通過分析后,決定開展不同種類土壤保水能力強弱的探究活動,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并進行了如下研究: 【原理】土壤的保水性能越好,相同情況下,流失的水分就越________。 【器材】錐形瓶、漏斗、紗布、壤土、砂土、量筒等。 【方案】⑴實驗中,在兩個漏斗中應放入不同種類的土壤,除了澆水量相同外,還要控制相同的量是________。 ⑵若通過實驗得出壤土的保水性能好的結論,那么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 ⑶實驗時,有同學認為通過比較不同小組錐形瓶中水體積的多少,也能判斷不同小組間所選用土壤的保水能力,你認為這種方法是否一定可行?________(選填“是”或“否”)。 答案 知識點默寫 1、土壤是陸地植物生存的場所,絕大部分植物固著在土壤中,土壤是植物生長發育的基質,植物扎根在土壤中,從土壤中不斷吸收水分、養料和空氣。 2、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生長和進行呼吸,需要適宜的土壤溫度、水分和通氣條件。 3、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必須溶于土壤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 4、土壤的質地和結構與植物關系密切。具有團粒結構的土壤,水分、空氣和肥力等都能得到協調,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條件。 5、土壤原本含有植物所需的磷、鉀等可溶性無機鹽,由于雨水的溶解而流失,因此農業生產中通常采用施肥的方法補充土壤中損失的無機鹽。 6、土壤中還存在著許多動物和微生物。土壤動物具有維持土壤團粒結構的作用,有利于腐殖質的形成。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一般以細菌的數量最多,對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和轉化有促進作用。 鞏固練習 1. C 2. B 3. C 4. B 5. C 6. D 7. B 8. C 9. B 10. B 11. D 12. B 13. 水、無機鹽(礦物質)、空氣等;氮 14. 少;土壤的質量、體積、干濕度等;甲瓶中滲出水量少于乙瓶;否 鞏固練習解析 1. C 【解析】壤土類土壤是適于大部分植物生長的土壤。這種土壤固體部分 ( 礦物質顆粒和有機質 ) 占土壤總體積的 50%,其中有機質占固體部分的 1% ~ 5%;水和空氣各占 25%,這樣的土壤既通氣、透水,又保水、保肥,能為植物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氣和有機質,所以C符合題意 2. B 【解析】植物生長需要空氣、水、礦物質等,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需要提供,A不符合題意;月球上沒有水也需要補充,D不符合題意;腐殖質有利于植物的根系固定,將月壤吸附成團,成為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所以也需要補充,C不符合題意; 月壤 中本身就富含物質,所以無需補充,B符合題意。 3. C 【解析】A、通過種子進行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故A錯誤; B、 果蠅體表的堅硬的外骨骼對其起防御、保護作用;故B錯誤; C、有機物是通過篩管運輸的,且是自上而下運輸;故C正確; D、種子萌發的初期營養來自于種子自身;故D錯誤; 4. B 【解析】土壤浸出液與蒸餾水對比可知,土壤浸出液比蒸餾水多的是無機鹽,而培養幾周后使用土壤浸出液的幼苗生長較好,說明無機鹽能夠促進植物的生長; 5. C 【解析】粉砂粒的滲水可以說明粉砂粒間有空隙,具有透水性,也具有通氣性。但不能說明粉砂粒顆粒較小。 6. D 【解析】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為綠色植物提供養分。 7. B 【解析】土壤中有較多的土壤生物,如蚯蚓,土壤中有較多的空氣。表層土相對特殊,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不宜取表層土壤作樣本。 8. C 【解析】給土壤松土可增大土壤顆粒間的空隙,增加土壤中的空氣含量,以促進植物根系的呼吸。中耕松土、除草、施肥,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防止雜草爭肥,二是增加土壤的肥力,還可以空氣含量增加。 9. B 【解析】土壤選樣是觀察土壤生物的重要一環,在有花卉、農林作物生長的土壤中選取,選取時最好不要移動原來的植物,調查結束后,應讓土壤樣本恢復原樣,以保證花卉、農林作物的正常生長。所以“拔掉所有的植物,選取最好的土壤樣本”這種方法不正確。 10. B 【解析】解: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給花澆水表明花的生長需要⑥水、施肥表明花的生長需要①營養物質(無機鹽)、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內的空氣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表明花的生長需要②空氣;把花放在陽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進行,表明花的生長需要③陽光;天冷了還要及時把它們轉移到室內,表明花的生長需要④適宜的溫度;且一般一個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表明花的生長需要⑤一定生存空間. 11. D 【解析】沙塵暴的發生與人類的活動直接相關。 12. B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綠色植物的生態價值.解答時可以從光合作用、蒸騰作用、以及防風固沙的作用方面來切入. 13. 水、無機鹽(礦物質)、空氣等;氮 【解析】(1)土壤是植物生長的搖籃,它可以為植物的生長提供水、無機鹽(礦物質)、空氣等。 (2)某片菜地中的青菜普遍植株矮小,葉色發黃,可能是因為這里的土壤中缺乏氮元素。 14. 少;土壤的質量、體積、干濕度等;甲瓶中滲出水量少于乙瓶;否 【解析】(1) 土壤的保水性能越好,相同情況下,流失的水分就少。 (2)除了要研究的土壤的種類相同以外,其它會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如土壤的質量、體積、干濕度等都要控制相同。 (3)土壤的保水性能好,流失的水分就少,錐形瓶中收集到的水就少,所以如果觀察到甲瓶中滲出水量少于乙瓶,就可以得出壤土的保水性能好的結論。 (4)?不同小組之間在澆水量的多少、土壤的質量、體積、干濕度等因素不一定相同,所以這種方法不可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