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五校第一次初三聯考社會試卷試題卷Ⅰ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漏選均不給分)1.假如學校操場一周的周長為400米?,F在,某七年級學生為它畫了一張平面圖,圖中操場的周長為20厘米,那這幅圖的比例尺應為( )A.1:20 B.1:200 C.1:2000 D.1:200002.下列景觀中位于黃河流域的是( )A.壺口瀑布 B.虎跳峽 C.都江堰 D.各拉丹冬雪峰讀右圖,回答第3——4題。3.甲山與乙山的相對位置是( )A.甲山位于乙山的正東方向B.甲山位于乙山的東北方向C.甲山位于乙山的東南方向D.乙山位于甲山的西北方向4.圖中能形成河流的是 處,坡度最陡的是 。( )A.AB,H B.CD,H C.CD,F D.AB,G5.小明把游太湖流域作為今年暑假旅游的首選,理由可能是太湖流域( )A.能夠看到“地上河”景觀 B.每年要舉辦那達慕大會C.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D.有南潯、周莊等古鎮6.秦始皇的歷史功績有( )①促成了國家大一統的局面②大力推行儒學的教育 ③焚書坑儒 ④統一了文字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7.科技進步促進了交通工具的變革。下列由蒸汽機驅動的交通工具是( )A B C D8.1862年洋務派開設的同文館,是中國最早的新式學堂。下列關于這個學堂創辦初期的場景描述,正確的是( )A.有一些外國教師在學堂授課 B.學堂座落在環境優美的上海黃浦江畔C.學生入學后一律要剪掉辮子 D.大批科舉出身的人紛紛涌入學堂學習9.流行標語往往帶有時代的烙印。下列標語流行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不同時期,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階級斗爭一抓就靈” 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③“與時俱進,科學發展” 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10.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被以“腐蝕雅典青年,并否定傳統的神”的罪名判處死刑。當時的宣判機構是( )A.公民大會 B.五百人議事會 C.議會 D.陪審法庭11.某國際組織的基本職能是:制定和監督多邊貿易規則,組織多邊貿易談判,解決成員國之間的貿易爭端。該組織是( )A.聯合國 B.七十七國集團 C.歐洲聯盟 D.世界貿易組織12.2010年全球挨餓的人口9億2500萬,非洲大陸仍然是饑餓的重災區。這說明( )A.南北貧富差距是世界不安寧的根源 B.發展中國家都分布在非洲C.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一大主題 D.和平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1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不斷地增加經濟總量,但是這種總量的增加是不能以過度地消耗資源、能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這告訴我們( )A.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B.不能把保護環境與經濟建設對立起來C.發展經濟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資源和污染環境 D.必須禁止開發利用資源和污染環境14.在我國的國家機關中,有權對行政權力進行監督的是( )A.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B.國務院和最高人民法院C.國務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 D.全國人大和國務院15.鄭和說“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海,危險亦來自海上?!毕铝懈鹘M關聯可用來佐證這一觀點的有( )①張騫出使西域——西漢疆域的擴大 ②絲綢之路的開辟——漢唐盛世的出現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國的落伍 ④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等國的崛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12年2月3日,“感動中國2011年度十大人物”揭曉。評選到今年已經是第十屆了,全國也掀起了向他們學習的熱潮,“感動中國年度十大人物”的評選( )①有利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智力支持; ②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③有利于弘揚社會正氣,在全社會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在全社會營造知榮辱、促和諧的良好道德風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試題卷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8分,共48分)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根據水分和熱量等自然地理因素,可以將我國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1)讀圖一:A省是 (填省級行政區名稱),是 氣候。B代表 (填山脈名稱),C代表 (填河流名稱),兩者共同構成了我國南北方地理分界線。D省的地形單元是 。(每空1分,共5分)(2)讀圖二:圖二為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其中第 幅圖(填序號)符合我國南方某地區的氣候特征。 (1分)(3)A省支援D省發展對鞏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什么重要意義?(2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甲 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 美國國父圖甲歷史人物病逝后,盧紹稷發表《東西兩國父》一文,將圖甲歷史人物與圖乙歷史人物并稱為“東西兩國父”。(1)圖甲、圖乙所示歷史人物分別是誰?(2分)(2)他們分別領導了哪一場對本國歷史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政治運動?(2分)(3)“比較”是歷史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圖甲、圖乙所示歷史人物被稱為“東西方國父”的共同原因。(4分)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為了民族復興的夢想,我們從1840 年的海面出發;為了這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據此回答:(1)為了民族復興的夢想,我們為什么要“從1840 年的海面出發” ( 3 分)(2)為了民族復興的夢想,中華兒女進行了各種探索。請任舉一位近代中國的仁人志士,并說明他在歲月深處寫下的光榮。(2 分)(3)最近三十年多來,解放了思想的中華兒女進行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在民族復興的進程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場變革始于哪一次會議?從“濃墨重彩的一筆”中我們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3 分)2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漫畫一 漫畫二材料二:2010年11月29日——12月1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墨西哥坎昆召開,來自190多個國家的談判代表就發達國家在此之后的溫室氣體減排指標,并在落實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用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援助、技術轉讓等方面尋求共識。材料三: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繼續將節能減排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約束型指標,規劃將重點圍繞實現中央提出的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15%和碳減排40%-45%“兩項目標”展開。(1)漫畫一和漫畫二有什么聯系?(2分)(2)結合材料一、二說說為什么世界各國要攜手應對氣候變化?(2分)(3)請你為我國完成材料三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提兩條合理化建議。(2分)(4)氣候變化關系你我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分)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下表。中國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時間 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1世紀 公元前1世紀—400年 401—1000年 1001年—1500年 明清時期 19世紀中國占比 50% 62% 71% 58% 30%以下 0.4%材料二:中國高鐵技術世界領先,每一百千米能耗是大客車的50%,飛機的18%;高鐵建設大量采用“以橋代路”,如京滬高鐵全長1318千米,橋梁總長度占全線的80%,節約用地3000多公頃。(1)中國科技有過輝煌的歷史。請列舉古代中國除四大發明外的兩項科技成果。(2分)(2)明清時期,中國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所占比例迅速下降。請分析原因。(2分)(3)進入新世紀,中國的科技事業進入嶄新的春天。請概括材料二體現的我國發展高鐵的意義。(2分)(4)科技實力決定國家命運??萍佳该桶l展的今天,誰不重視科技,誰就要被淘汰。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2分)22.在一節思想品德課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了以下活動,請你積極參與。[漫畫賞析]老師向學生出示了右邊的漫畫,讓學生進行賞析。(1)這幅漫畫反映出我國目前的什么問題?(1分)(2)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必須堅持和完善什么分配制度?這是由什么決定的?(3分)[材料分析]老師給出了以下材料,讓學生閱讀:《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指出,“十二五”期間,要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貧困人口顯著減少,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3)上述材料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4分)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五校第一次初三聯考社會答卷試卷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8分,共48分)17.(1)A省是 (填省級行政區名稱),是 氣候。B代表 (填山脈名稱),C代表 (填河流名稱)。D省的地形單元是 。(每空1分,共5分)(2)第 幅圖(填序號)符合我國南方某地區的氣候特征。 (1分)(3)A省支援D省發展對鞏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什么重要意義?(2分)18.(1)圖甲、圖乙所示歷史人物分別是誰?(2分)(2)他們分別領導了哪一場對本國歷史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政治運動?(2分)(3)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圖甲、圖乙所示歷史人物被稱為“東西方國父”的共同原因。(4分)19.(1)為了民族復興的夢想,我們為什么要“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 ( 3 分)(2)請任舉一位近代中國的仁人志士,并說明他在歲月深處寫下的光榮。(2 分)(3)最近三十年多來,解放了思想的中華兒女進行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在民族復興的進程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場變革始于哪一次會議?從“濃墨重彩的一筆”中我們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3 分)20.(1)漫畫一和漫畫二有什么因果聯系?(2分)(2)結合材料一、二說說為什么世界各國要攜手應對氣候變化?(2分)(3)請你為我國完成材料三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提兩條合理化建議。(2分)(4)氣候變化關系你我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分)21.(1)中國科技有過輝煌的歷史。請列舉古代中國除四大發明外的兩項科技成果。(2分)(2)明清時期,中國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所占比例迅速下降。請分析原因。(2分)(3)進入新世紀,中國的科技事業進入嶄新的春天。請概括材料二體現的我國發展高鐵的意義。(2分)(4)科技實力決定國家命運??萍佳该桶l展的今天,誰不重視科技,誰就要被淘汰。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2分)22.(1)這幅漫畫反映出我國目前的什么問題?(1分)(2)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必須堅持和完善什么分配制度?這是由什么決定的?(3分)(3)上述材料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4分)班級 姓名 試場號 座位號________________ 裝 訂 線 2011學年第二學期5校聯考社會政治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A B C D B C A C D D C B A D 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6小題,共48分)17.(1)浙江省 亞熱帶季風氣候 秦嶺 淮河 青藏高原(每空1分,共5分)(2)①(1分)(3)有利于D省的發展和穩定;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等。(寫出兩個符合題意的觀點即可得2分。)18.(1)孫中山、華盛頓(2分)(2)辛亥革命、美國獨立戰爭(2分)(3)都領導了資產階級革命、都締造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都制定了資產階級民主憲法、都維護了民主共和制度、都為民族獨立和國家的富強作出了巨大貢獻等。(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4分)19.(1)1840——1842 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中英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3分)(2)答出歷史人物和對應的歷史事件各1分。(2分)(3)十一屆三中全會(1分);結論:改革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對外開放是改革和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等。(2分)20.(1)隨著工業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使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海平面上升,冰川積雪融化。(2分)(2)①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已經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全球攜手,共同保護資源和環境,拯救人類共同的家園。②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面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世界各國只有攜手協調行動,才能應對各種挑戰,加快自身發展。③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威脅,世界各國真誠合作,共同應對,才能共贏共享美好地球。(寫出兩個符合題意的觀點即可得2分。)(3)落實可續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強宣傳,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加強資源、環境立法,加大執法力度等。(寫出兩個符合題意的觀點即可得2分。)(4)使用節能燈、充電電池,堅持步行、騎自行車或搭乘公交車上學,購物使用環保袋,不焚燒廢棄物,不吃炭燒燒烤,隨手拔下電器插頭,參加植樹種草活動等。(寫出兩個符合題意的觀點即可得2分。)21.(1)筒車、曲轅犁、黃道婆的棉紡織技術等。(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2分)(2)國內:專制皇權高度加強、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閉關鎖國政策,導致盲目自大、科技落后,國力日趨衰落;國際:西方國家進行了工業革命,科技突飛猛進。(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2分)(3)有利于節約能源、節約土地等自然資源。(2分)(4)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從整體上看,我國科技的總體水平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等。(2分)22.(1)①收入分配不均,貧富差距過大。(1分)(2)②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2分)決定因素:由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1分)(3)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黨和政府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社會的發展和穩定需要公平;體現了構建和諧社會的觀點等。(寫出兩個符合題意的觀點即可得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三社會(定).doc 初三社會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