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科教師輔導講義學員編號:年級:初二課時數:3學員姓名:輔導科目:科學學科教師:課題模型、符號、原子結構授課日期及時段教學內容課前檢測1、下列圖片中,不屬于模型的是(B)2、下面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示意圖,據此分析錯誤的是(C)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沒有變化B、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過程C、分子的種類沒有發生變化D、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3、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B)A、帶正電的質子和帶負電的電子B、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C、帶正電的質子、帶負電的電子和不帶電的中子D、帶負電的電子和不帶電的中子分子是的粒子.原子是中的的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再分不可再分,而原子可用物理方法再分為。答案: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化學變化最小;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5、)關于原子結構的三種模型中,依照提出時間順序正確的排列為( )(a)葡萄干蛋糕模型;(b)電子云模型;(c)行星模型.A、(a)(b)(c)B.(a)(c)(b)C.(b)(c)(a)D.(c)(b)(a)答案:B6、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①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③原子是實心的球體;④同種原子的質量和性質都相同;⑤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⑥原子在永遠不斷地運動著;⑦原子間有間隔;⑧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由構成該物質的原子保持( )A、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⑧C、①③⑤⑦D、②④⑤⑥答案:A知識梳理1、模型與符號(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具體形象的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或復雜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計算機圖象,也可以是一個復雜的對象或過程的示意。如眼球模型,細胞模型,水的狀態模型等等。模型法:在自然科學研究中,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建立一個適當的模型來反映和代替客觀對象,并通過研究這個模型來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特征、本質的方法。(2)符號的作用:(1)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態不同引起的混亂(3)可避免由于表達的文字語言不同引起的混亂思考:科學公式P=F/S是符號嗎?物質與微觀粒子模型(1)分子:分子是構成物質,并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粒子。構成分子可是同種或不同種原子。分子的性質:a、分子很小b、分子不斷運動(1)運動(溫度越高,運動越快)----擴散現象分子運動論(2)間隔----酒精和水混合實驗(3)引力、斥力c、用分子觀點解釋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如水變成水蒸氣和水的電解。原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同分子: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不同的物質由不同的分子組成。(2)構成物質有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物質的微粒構成物質的種類舉例分子酸非金屬氧化物一些非金屬單質簡單的有機物H2SO4 HCl H2CO3H2O CO2 SO2P2O5H2 N2 O2 F2 Cl2 Br2 I2CH4 C2H5OH蔗糖離子一般金屬氧化物堿大多數的鹽CaO Na2OMgO CuONaOH Ca(OH)2 KOHNaCl MgCl2 CuSO4 Na2CO3原子金屬單質稀有氣體某些非金屬單質Mg Na Cu KHe Ne ArC Si SP(3)分子與原子的比較相同點不同點分子微粒(微觀);運動;有質量;有間隔化學反應中能再分直接構成物質原子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能構成分子,也能直接構成物質3、原子的結構模型(1)a粒子散射實驗?現象:①絕大部分a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②少數a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③極少數。粒子偏轉角超過90度,有的甚至被彈回,偏轉角幾乎達到180度。(2)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學說?????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的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里繞著核旋轉。例1:α粒子散射實驗的結果()A證明了質子的存在B證明了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C證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D說明原子中的電子只能在某些不連續的軌道上運動(3)原子核的電荷和大小??????①原子核帶正電,由a粒子散射實驗可以測得所帶的正電荷的量。??????②原子核大小:原子核半徑是原子半徑的萬分之一,其體積是原子體積的萬億分之一,集中了幾乎全部的質量,密度約為1016kg/m3。思考: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的由什么構成?原子的結構原子的結構經歷了幾個階段:葡萄干模型→衛星模型→電子云模型說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所帶的電荷總數相等,電性相反,整個原子不顯電性。2、質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構成3、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注:電子質量忽略不計)例2:請觀察以下原子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他們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例3:S微粒中的質子數是,中子數是,核外電子數是。答案:161816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4)同位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或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原子中核內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同類原子統稱為同位素。例如:氫的同位素碳的同位素氧的同位素(5)離子及離子符號定義:當原子失去電子或獲得電子后便成了離子。即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注意:離子符號是在形成該離子的原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如:海水中所含的部分離子:Cl-、Na+、Ca2+、Mg2+;Na+表示帶1個正電荷的鈉離子;Ca2+表示帶2個正電荷的鈣離子;Mg2+表示帶2個正電荷的鎂離子;2Cl-表示2個帶1個負電荷的氯離子;2Ca2+表示2個帶2個正電荷的鈣離子。注:有些離子的組成不止一種元素,如(OH-)和(SO42-)。象這種由2種以上元素原子組成的離子稱為某某根離子,是帶電原子團。常見的原子團:OHˉSO42ˉNO3ˉCO32ˉNH4+重難點突破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微粒B、任何原子之間都有間隙C、分子比原子或離子大D、在化學變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答案:D.下列現象或事實,用分子的相關知識加以解釋,其中不正確的是()現象或事實解釋A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改變而改變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斷地運動C氧氣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物質的性質不同D水通電后生成氫氣和氧氣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答案:A在下列粒子中不顯電性的一組是()質子、中子、電子B、原子核、原子、分子C、中子、電子、原子D、中子、分子、原子答案:D4、原子序數為94的钚(Pu)是一種核原料,該元素一種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為23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中子數145B、核外電子數94C、質子數94D、核電荷數239答案:D5、有A、B、C、D、E五種元素,A、B二種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其單質在常溫下都是氣體;B、C、D三種元素的原子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都差1,在五種元素、中,E元素的原子核電荷數最小.D元素共有三個電子層,每個電子層均達到飽和的穩定結構.E元素的單質在B元素的單質中燃燒,可形成蒼白色火焰,生成的化合物EB是共價化合物.(1)這五種元素是:A ,B ,C ,D ,E .(2)C元素的原子核內有 個質子.核外各電子層的電子數是:K 、L 、M .答案:(1)氟;氯;硫;氬;氫;(2)16;2、8、6;課堂練習1、加油站必須粘貼的標志是(D)2、化學中把眾多原子劃分為不同種元素的依據是(D)A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B核外電子數C核內中子數D核內質子數3、下列符號所表示的微粒中,不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是(C)AH2BO2CHDH2O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①金剛石、石墨是碳的兩種同位素②金剛石、石墨是碳的兩種單質③金剛石、石墨是碳的兩種元素④金剛石、石墨互稱為碳的同素異形體A只有④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D只有③④5、核外電子數相同,核內質子數不同的兩種粒子,它們可能是(B)①一種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種元素的離子②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③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④兩種不同元素的離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6、“2O2”表示(B)A兩個氧原子B兩個氧分子C兩個氧元素D4個氧原子7、19世紀,意大利科學家阿佛伽德羅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認為:①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構成;③原子不能獨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⑤分子的質量等于構成分子的原子的質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運動。從你所學的知識看,上述觀點中存在明顯不足的是(A)A①③B①②⑤C④⑤⑥D③⑤8、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等,例如:鐵由構成,水由構成,氯化鈉由構成。答案:原子,分子,離子9、⑴用數字和符號表示:2個鎂原子4個氯化氫分子⑵將下列符號中“2”所表示的意義寫在橫線上:2Hg2SO3N2SO42-課堂小結模型與符號:模型(建立、作用)符號(建立、作用)物質組成物質構成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構成構成原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微粒原子的結構分子、原子、離子的相互關系原子的結構質子(每個質子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原子核(帶正電)原子中子(不帶電)核外電子(每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課后作業1、下列各組微粒中,質子數和電子數都相同的是()BA.F–,O2-B.Na+,NH4+C.S2-,Cl-D.NH3,Na+2、化學式H2O所表示的意義中,錯誤的是()CA.表示水這種物質B.表示1個水分子C.表示1個水分子由2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構成D.表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3、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變成了水分子鈉原子的質子數大于鈉離子的質子數4、榴蓮被譽為果中之王。切開榴蓮時可聞到特殊香味,這說明()B分子體積很小B、分子在不斷運動C、分子質量很小D、分子間有空隙5、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其主要論點有:①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③同類原子的性質和質量都相同。從現代觀點看,這三點不正確的是()D②B、①②C、②③D、①②③6、一種微粒的原子核內含有n個質子,核外共有n+1個電子,則該粒子一定屬于()C原子B、分子C、陰離子D、陽離子7、科學家制造出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12的新原子,關于該原子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B其核內中子數為112其核外電子數為112原子帶正電荷112個以上都不對8、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美國三位科學家格羅斯、波利茨、維爾茨克,他們對有關原子核內夸克之間存在的強作用力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論發現,有關夸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C夸克是目前原子核中發現的最小粒子質子和中子都由夸克構成不是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夸克粒子夸克研究是一個科學研究的重點9、科學研究證實,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例如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請你填寫構成下列物質的具體微粒的名稱。⑴體溫計中的汞是由構成的。⑵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構成的。⑶用于配制生理鹽水的氯化鈉晶體是由構成的。答案:(1)原子(2)分子(3)離子10、從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元素這些詞中選擇合適的填入下列空格中。(1)氧是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2)在化學變化中氫不能再分。(3)水、二氧化碳、蔗糖、酒精等都是由它們各自的構成的。(4)稀有氣體、汞、鐵等金屬是由它們各自的構成的。(5)1個帶一個單位正電荷,1個帶一個單位負電荷。(6)世界上的任何物質都是由組成的。答案:(1)分子(2)原子(3)分子(4)原子(5)質子電子(6)元素ABCD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章 粒子的模型與符號 第1、2、3節模型、符號、原子結構1 (學案).doc 第2章 粒子的模型與符號 第1、2、3節模型、符號、原子結構1 (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