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6.3.1《偉大的歷史性轉折》一、單選題1.在中國,有這樣一座城市,它因為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因為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在這里屠殺30多萬中國軍民的罪行而飲恨。它是( )?A.?北京?????????????????????????????????????B.?上海?????????????????????????????????????C.?廣州?????????????????????????????????????D.?南京2.祖國統一一直是全體炎黃子孫的共同愿望。其中標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的事件是()???????????A.?西藏和平解放??????????B.?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C.?新疆和平解放??????????D.?人民解放軍解放海南島3.聯系與比較是歷史學習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學用這一方法比較中國共產黨的遵義會議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相同點,得出下列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有(???)①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轉折點②都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③都確定經濟建設為黨的工作重點④都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4.下面的一組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主題是(?)A.?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B.?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C.?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D.?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5.改革開放加速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1978年我國城市數量為193個,1997年為668個,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長最為迅速。這主要是由于(?)A.?經濟特區的設立?????B.?鄉鎮企業的崛起與發展?????C.?沿海港口城市的開放?????D.?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6.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是(??)A.?遵義會議????????????????????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D.?中共十四大7.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開端的是(??)???????A.?中共八大的召開????????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C.?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D.?中共十五大召開8.歷史的瞬間定格為永恒。下列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召開的重要會議,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指明了方向。結合以下年代尺示意圖,回答問題。(1)年代尺中的四次會議依次是(??)A.八七會議中共一大中共二大遵義會議B.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八七會議遵義會議C.遵義會議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八七會議D.中共一大八七會議中共二大遵義會議(2)以上會議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是(??)A.①B.②C.③D.④(3)下列事件與會議③發生在同一年的有(??)①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②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③“八一”南昌起義?????????④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材料分析題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松花江上》材料二: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發表講話:“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材料三:《祭黃陵文》節選: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越數千年,強鄰蔑德。……頻年苦斗,備歷險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民眾,堅決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內政。億兆一心,戰則必勝。還我河山,衛我國權。……(1)材料一中的“那個悲慘的時候”開始于日本發動的哪一事件?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這一事件有何國際影響?(2)20世紀30年代是風云驟變的年頭,請你列舉2個史實證明“強鄰蔑德”?20世紀30年代是民族生死攸關的年頭,而民族陣線是救國良方,請問中國共產黨為促成民族陣線如何奔走的?(3)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國共兩黨共赴國難,他們領導的軍隊分別擔負哪一戰場的“守土抗戰之責任”?并各舉一例取得勝利的重大戰役。三、綜合題10.如圖反映我國某農村生活能源構成情況.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地生活能源構成的突出特點是________.(2)這種能源構成引發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_.(3)變這種狀況的主要途徑有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D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鴉片戰爭和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南京條約》;三十萬中國軍民被日軍屠殺也發生在南京。故答案選D,。【點評】知道《南京條約》和南京大屠殺的地點都在南京。2.A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標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與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有關知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標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祖國大陸獲得統一”是重要的答題提示。3.B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兩次會議.都是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都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新的領導集體,而且都是對左的錯誤進行了糾正。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是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工作重心的轉移,不是兩者的共同點。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是七大,和遵義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無關。B項③④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十一屆三中全會與遵義會議的相同點。識記十一屆三中全會與遵義會議的內容、意義。4.C分析:圖片反映的是秋收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及井岡山會師、遵義會議等歷史事件,這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中的重大事件。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C符合題意,答案選C。??【點評】掌握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相關知識。5.B分析:本題可用排除法解答,其中A、C、D三項措施只能使城市的規模擴大,而不能事城市數量增長,因此,只有在農村發展鄉鎮企業,使許多鄉鎮在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礎上成為一些中小城市。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人們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國家和地區社會組織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人口學把城市化定義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是“人口向城市地區集中、或農業人口變為非農業人口的過程”。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城市化就是農村生活方式轉化為城市生活方式的過程。經濟學上從工業化的角度來定義城市化,就是農村經濟轉化為城市化大生產的過程。根據定義看,改革開放以來中小城鎮發展最快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結果。【點評】本題以改革開放30周年為契機,考查了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6.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地位的理解。7.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知識的準確識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會議否定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做法,作出將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訣策,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因此選B。【點評】掌握對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知識的準確識記。???8.(1)B(2)D(3)B分析:(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開,參加會議的代表有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李達等13人,代表全國五十多個黨員,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2年,中共二大召開,大會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現階段的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民主共和國。這是在中國第一次提出的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也就是提出了最低綱領,即民主革命綱領。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會議,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定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B項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八七會議遵義會議依次是年代尺中的四次會議,符合題意;(2)1935年1月,中共在長征期間召開了遵義會議,這次會議集中全力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結束了“左”傾錯誤在黨中央的統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是中共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標志著黨從幼稚走向成熟。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D項④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符合題意;(3)①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是1926年,②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是1927年,③“八一”南昌起義是1927年,④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是1927年。B項②③④都發生在1927年,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B。(2)D。(3)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會議和1927年發生的重大事件。二、材料分析題9.(1)事件:“九一八”事變。國際影響:中國人民不屈不饒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史實:“九一八”事變;日本策劃“華北獨立”或“一.二八”事變。中共的努力: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企圖將華北分割出去,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領導下,北平青年學生掀起了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一二·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3)國民黨:正面戰場,臺兒莊戰役;共產黨:敵后戰場,百團大戰。分析:(1)材料一出自歌曲《松花江上》,反映了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反映了全國人民對日寇野蠻侵占我國東北的憤懣。據此及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的“那個悲慘的時候”開始于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結合日本侵華的過程進行分析即可,如九一八事變、-二八事變、華北事變、七七事變等。關于中共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需要圍繞八一宣言、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等方面進行分析即可。(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民黨承擔的是正面戰場抗戰,如徐州會戰、淞滬會戰等;共產黨承擔的是敵后戰場的抗戰,如百團大戰等。故答案為:(1)事件:“九一八”事變。國際影響:中國人民不屈不饒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史實:“九一八”事變;日本策劃“華北獨立”或“一.二八”事變。中共的努力: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企圖將華北分割出去,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領導下,北平青年學生掀起了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一二·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3)國民黨:正面戰場,臺兒莊戰役;共產黨:敵后戰場,百團大戰。【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抗日戰爭的史實。三、綜合題10.(1)以生物能為主要生活能源(2)破壞植被,可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秸稈不能還田,減少土地有機肥的供應,導致土壤肥力下降(3)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多種類型的能源,如沼氣、太陽光、水能等;大力建設薪炭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分析:(1)該地生活能源構成的突出特點是以生物能為主要生活能源.(2)該種能源構成引發的環境問題是破壞植被,可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秸稈不能還田,減少土地有機肥的供應,導致土壤肥力下降.(3)改變這種狀況的主要途徑有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多種類型的能源,如沼氣、太陽光、水能等;大力建設薪炭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故答案為:(1)以生物能為主要生活能源;(2)破壞植被,可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秸稈不能還田,減少土地有機肥的供應,導致土壤肥力下降;(3)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多種類型的能源,如沼氣、太陽光、水能等;大力建設薪炭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點評】讀圖可得,該地生活能源構成的突出特點是以生物能為主要生活能源.該種能源構成引發的環境問題是破壞植被,可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秸稈不能還田,減少土地有機肥的供應,導致土壤肥力下降.改變這種狀況的主要途徑有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多種類型的能源,如沼氣、太陽光、水能等;大力建設薪炭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