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熱點專題六 加強食品安全 凈化消費市場獨家備考策略“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系到千千萬萬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近年來,非法食品添加劑、皮革奶、地溝油、染色饅頭、染色花椒(火鍋底料)、瘦肉精、蔬菜、果品農藥殘留或激素嚴重超標等食品生產、加工、流通環節問題日益嚴重。故而食品安全也會是2012年中考的重點,此類題在考查時,多會以2011到2012年發生的各類食品安全事件為載體,考查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題型多以材料分析題為主,多見選擇題。熱點材料速看熱點材料1:2011年5月13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下發了《關于開展2011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的通知》,確定6月13日至20日為今年的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為“人人關心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熱點材料2:2011年7月15日,陜西省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啟動大會在西安召開。副省長吳登昌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省工信廳就全省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進行部署工作。熱點材料3:2011年12月20日,全國人大暨各省(區、市)人大食品安全地方立法研討會在三亞召開。會議重點研討食品小作坊、小攤販的監管地方立法問題,認為食品安全地方立法應以人為本、實事求是、健全管理、賞罰分明。熱點問題全解1.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專項法律是什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考場得分關鍵詞: 消費者權益保護】2.黨和政府為什么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 (1)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事關企業誠信與行業發展,事關政府威信與國際聲譽,事關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2)加強食品安全建設,體現了國家把人民的利益放到了第一位;(3)不斷改善食品安全環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4)有利于依法規范經濟行為,維護社會主義經濟秩序,(5)有利于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人民生命健康,建設誠信社會。【考場得分關鍵詞: 生命健康/和諧社會 】3.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有哪些?(公民權益屢遭侵害的原因) (1)生產經營者缺乏誠信意識,法制觀念淡薄,社會責任意識不強,缺乏起碼的道德良知;(2)國家政府法制不夠健全,監管機制不夠完善,執法力度和管理力度不強;(3)消費者自身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考場得分關鍵詞: 缺乏誠信/法制淡薄 】4.制假售假有哪些危害?(1)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權;(2)損害其他合法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3)敗壞社會風氣,產生信任危機,破壞了社會穩定。【考場得分關鍵詞: 生命健康/破壞秩序 】5.劣質食品侵犯了消費者哪些合法權益?人身安全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 【考場得分關鍵詞: 安全權 】6.請對生產質量不合格食品(或其他商品)的企業的行為作簡要評析。(1)是一種違反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的違法行為。(2)不但違反了誠信原則,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而且侵犯了消費者的安全保障權、公平交易權、知悉真情權等,應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譴責。(3)企業必須按照產品質量法等法律中有關產品質量的各項規定,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生產出質量合格的產品。【考場得分關鍵詞: 違反誠信/道德譴責/法律制裁 】7.為了營造良好的食品消費環境,國家、生產經營者、消費者各應怎么做?(對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建議或對策) 國家:規范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有效監管;健全與強化行政問責制度,嚴格懲處責任人的違法行為;加強對全社會的誠信教育,加快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和行業自律體系建設,完善食品安全的長效機制。社會:加強輿論監督力度,保證公民的知情權;生產、經營者依法誠信經營,不制售劣質有害食品;保證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和身體健康,自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生產。經營者:要牢固樹立法制觀念和社會效益第一的觀念,以確保食品安全為前提抓好生產經營,絕不以犧牲消費者的生命為代價獲取利潤;要強化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觀念,切實承擔保障食品安全的社會責任;經營者應誠信經營,杜絕假貨。 消費者: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主動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的知識;培養良好的權利意識,了解正當、合法的維權途徑,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配合執法部門與制假售假行為作斗爭。 【考場得分關鍵詞: 有效監督/誠信經營/依法維權】8.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嚴肅查處相關責任人,這說明了什么?(1)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我國憲法和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傷害他人生命,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3)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政府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切實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考場得分關鍵詞: 人民利益/依法治國 】9.面對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我們中學生可以做些什么?通過合法渠道建議有關方面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立法進程,做到有法可依;積極宣傳有關食品衛生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辨別能力;敢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作斗爭,積極檢舉違法行為,凈化我們的食品安全環境等。【考場得分關鍵詞: 建議/宣傳/斗爭 】10.當自己的消費權受到侵害時,你會怎么處理?可以與經營者直接協商,雙方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解決爭議;當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無效進,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節或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有關行政部門反映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考場得分關鍵詞: 協商/調節/訴訟 】11.作為一個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怎么學會自我保護?(1)不輕信廣告宣傳。(2)不盲目追隨其他消費者,做到理性消費。(3)從信譽高、服務態度好的正規商家購買商品。(4)及時向經營者索要消費憑證并注意保存。(5)對制假售假行為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考場得分關鍵詞: 理性消費/購買正品/索要發票 】熱點考題速遞一、選擇題1.衛生部下發《衛生部關于切實落實監管職責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的意見》,要求依法全面履行好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職責,有效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這( D )①說明我國正在大力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②要求生產者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 ③說明全面履行好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職責是我國當前的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下邊漫畫《吹泡泡》反映了( A )A.消費者的知情權受到侵害B.生產者和銷售者的經營智慧C.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受到侵害D.消費者的依法求償權受到了侵害3.近年相繼發生的“毒奶粉”“地溝油”“染色饅頭”等食品安全事件,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 B )①自主選擇權 ②財產權 ③人身安全權 ④知情權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4.發生上述惡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 D )①一些商家道德缺失 ②我國法律體系很不完善③消費者根本不會維權 ④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5.對下圖理解正確的是( )①“精明”的生產者能夠避開道德譴責和法律制裁 ②誠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經相當普遍 ③這侵犯了消費者的安全保障權 ④我們要培養良好的公民道德,承擔社會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6.“吃動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沒數。”假奶粉,地溝油,瘦肉精的出現,加劇了人們對目前食品安全的擔心。為解決這種擔心 ( A )①國家應嚴厲打擊各種制售假冒偽劣行為 ②經營者要誠信經營,合法致富 ③廣大人民要增強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④新聞媒體加大監督力度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下列選項中對右面漫畫理解正確的有 ( B )①法律打擊侵犯消費者安全權的行為 ②罰款就可以杜絕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③法律懲治違法犯罪,規范經濟秩序 ④公民要遵紀守法,維護法律的尊嚴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8.2011年3月5日,中央新聞頻道特別節目曝光了河南生豬產區某些養豬戶利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瘦肉精”喂出“健美豬”的新聞,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常見有惡心、頭暈、四肢無力、手顫等癥狀。為了讓消費者吃上“放心肉”( C )①生產者和銷售者要依法規范自己的經濟行為 ②消費者今后不再購買、食用豬肉、以牛、羊等肉食品代替豬肉 ③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飼養者、銷售者的教育管理,嚴把檢測關 ④禁止任何個人和企業養豬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④二、非選擇題9.關注食品安全 保障合法權益材料一:某上市公司,生產的肉制食品市場占有率高,很受消費者喜愛。但最近一段時間,該公司利用“瘦肉精”生豬肉加工食品,經媒體曝光后,該公司股價一路下跌,生產的食品也被商場下架、被消費者拒絕,企業遭受巨大損失,經營陷入困境。(1)請分析該公司經營陷入困境的原因。答:(1)該企業沒有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生產的食品不合格;(2)在生產經營中沒有堅持誠實信用原則;(3)生產的產品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材料二:食品安全牽動著千家萬戶,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強調,要把加強食品安全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國務院等10部門啟動了為期一年的“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最高人民檢察院也下發通知,對食品安全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一律嚴肅查處,決不姑息。(2)黨和政府的一系列舉措表明了什么 答:黨和政府對食品安全高度重視;黨和政府以人為本,關注民生,代表人民群眾利益。材料三:據報道,一些學校周邊食品店的食品盡管花樣繁多,但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過量使用添加劑、將非食用物質添加到食品中等問題頻頻發生,損害了青少年的健康。(3)作為中學生,你如何保證自己的食品安全 答: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學習和掌握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知識,做好食品安全宣傳;掌握選購安全食品的有關知識和技能。。民以食為本,食以安為先2011年發生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新聞事件很多。如:地溝油、烤鴨油、一滴香、植物奶油、硫磺姜、毒紅豆、假冒五常香米……這些“問題食品”給了我們很大的觸動,也折射出食品領域問題花樣不斷翻新。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問題食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侵犯了消費者的哪些合法權益?答:人身安全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假如你是“問題食品”的受害者之一,你將通過哪些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答:(1)直接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4)提請仲裁機構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11.下面是網民小王最近查閱的關于食品安全的資料。【筑牢防線】2011年5月13日,李克強副總理在全國食品安全工作專題會以上強調,今年要加大食品安全重點整治力度,“重典治亂必須重拳出擊”。2011年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報告時,建議把食品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1)黨和政府為什么如此重視食品安全問題?答: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公民的生命健康;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對人民生命健康負責,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重典嚴懲】2011年7月25日,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人民法院分別公開開庭審理了兩起涉及“瘦肉精”刑事案件,對制造、銷售“瘦肉精”的主犯劉襄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2)這體現了教材的那些觀點?答: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我國法律是打擊違法犯罪,保護人民的有力武器。【失信的洋品牌】日式快餐味千拉面,宣傳以純豬骨熬制的湯料,卻是濃縮液勾兌;肯德基曝出的豆漿由豆漿粉兌制,成本僅為售價的10%,二者涉嫌商業欺詐。中國消協8月5日提出,請洋快餐們尊重中國消費者。(3)請你從道德和法律兩個方面,談談對味千拉面和肯德基行為的看法。答:道德角度:缺乏誠信,對他人、社會不負責任,是見利忘義的非正義行為。法律角度: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益。【承擔責任】復旦大學研究生吳恒和34名志愿者一起,做了一個《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新聞資料庫》,6月17日,官方網站發布資料庫及調查報告正式上線并提供查詢。(4)吳恒和34名志愿者的做法給了我們什么啟示?答:要心系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宣傳有關法律法規,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