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第三節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知識點一】 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教材P108~P110) ? 1.提出問題:酸雨對種子的發芽率有不利的影響嗎? 2.作出假設:酸雨對種子的發芽率有不利的影響,酸性越強,影響越大。 3.制定和實施計劃: (1)取3個相同的培養皿,編號為1號、2號和3號,各放入2張相同的餐巾紙。 (2)分別用清水、pH等于2和4的模擬酸雨把各培養皿中的餐巾紙浸濕。 (3)把飽滿完整的小麥種子各50粒分別均勻地撒在3個培養皿的餐巾紙上。 (4)將上述實驗裝置放在溫暖的環境中,定時向3個培養皿中分別噴灑清水、pH等于2和4的模擬酸雨,使餐巾紙始終保持濕潤。 4.預期實驗結果:1號培養皿中的種子幾乎全部萌發,2號培養皿中的種子都沒有萌發,3號培養皿中的種子有少數萌發。 5.得出結論:酸雨對種子的發芽率有不利影響,酸性越強,影響越大。 6.酸雨的危害和預防: 【知識點二】 其他環境污染(教材P110)? 1.其他環境污染:水污染、重金屬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 2.影響:不僅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也會影響人類自身的健康。 【知識點三】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教材P112~P113)? 1.分組進行調查,收集各種相關資料。 2.進一步收集資料,進行評價并寫出調查報告。 3.寫出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 4.將全班匯總后的報告和計劃向當地有關部門匯報。 5.措施:減少農田污染,應該如何做? 提示:盡量施用農家肥料,不但養分全,肥效持久,還能改良土壤。 【記憶口訣】 酸雨的危害 土壤變化不吸收, 河湖酸化難生長; 芽葉危害至死亡, 腐蝕建筑和雕塑。 【名師點津】 酸雨的形成 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 【生活微思考】 溫室效應是怎樣引起的呢? 提示:現代工業化社會過多燃燒煤等化石燃料,燃燒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引起的。 【圖解知識】 垃圾分類標志 【重點難點突破】 突破點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1.實驗圖示: 2.問題探究: 問題1. 該小組同學應選擇A和C兩個裝置作為對照實驗,他們要探究的問題是 酸雨對種子的萌發有影響嗎? 問題2.實驗的每個裝置都用10粒種子而不是1粒種子,目的是防止出現偶然現象,減少實驗誤差。若C裝置中有1粒種子沒有萌發,可能的原因是種子自身條件不足。 【實驗拓展】 (1)實驗中,為什么要設計有清水的一組? 提示:有清水的一組作為對照組,與酸雨形成對照實驗。 (2)由實驗結果推測酸雨如何影響農業的發展。 提示:酸雨會嚴重影響農業的發展,它使種子發芽率降低,影響植株生長。 【歸納升華】 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實驗注意事項 (1)原則:保證對照實驗只有一個變量,即單一變量原則。 (2)關鍵:實驗還應該在相同條件下進行重復實驗,取平均值,可以避免偶然性。 【小試牛刀】 在“模擬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的探究活動中,下列不合理的是 ( D ) A.可以用醋酸和清水配制供實驗用的模擬酸雨 B.需要設置對照實驗,用來比較差異 C.可通過測定種子的發芽率來判斷酸雨是否對植物有影響 D.對一組實驗結果詳細分析后即可得出結論 【教材二次開發】 開發點酸雨的形成 【教材命題源】(教材P109) 【教材命題點】酸雨和溫室效應的區別 命題角度1:在世界環境問題中,全球性大氣污染問 題不容忽視。其中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硫。有“空中死神”之稱的是酸雨。 命題角度2:如何簡單區分酸雨和溫室效應? 【名師點撥】 名稱 形成物質 危害 酸雨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使土壤中的養分發生化學變化;使河流和湖泊酸化;直接危害植物的生長 溫室 效應 二氧化碳 導致地球平均氣溫不斷上升 【小試牛刀】 為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用硫酸配制了pH為5的模擬酸雨,室溫下用黃豆種子做如下實驗: 組別 種子數 每天定時噴灑 溫度 發芽率 1 100粒 適量模擬酸雨 20℃ 7% 2 100粒 ? 20℃ 91% 有關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B ) A.第1組為對照組,第2組為實驗組 B.需每天向第2組種子定時噴灑等量的清水 C.應選取飽滿、未損傷的種子做實驗材料 D.實驗1次就可以得出結論 【知識點一】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1.(2020·天津質檢)研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時,所采取的科學方法是( ) A.模擬探究法 B.觀察法 C.調查法 D.比較法 2.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的實驗中,注意事項不包括 ( ) A.需進行對照實驗 B.多次重復實驗 C.實驗變量為模擬酸雨 D.用真正的酸雨 3.酸雨指的是 ( ) A.所有的降雨 B.大暴雨 C.pH小于5.6的雨水 D.pH小于10.6的雨水 4.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對生物有極大危害。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酸化的水源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影響人們的飲用 B.酸化的水源影響魚蝦等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發育 C.酸雨直接危害芽和葉,使出現酸雨的地區植物全部死亡 D.酸雨使土壤中的養分發生變化,從而不能被植物吸收 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控制酸雨措施的是 ( ) A.減少工廠廢氣的排放 B.減少煤燃燒時污染物的排放 C.減少生活、生產廢水的排放 D.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6.(2020·永州質檢)如表是探究“酸雨對黃豆種子萌發的影響”的實驗數據,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清水 (pH=7) 模擬酸雨 (pH=5) 模擬酸雨 (pH=3) 黃豆種子 萌發率 91% 13% 2% A.實驗中可用胚根突破種皮作為種子萌發的標志 B.模擬酸雨是由真實的酸雨與清水混合配制而成的 C.為減小實驗誤差,每組應用等量的多粒黃豆種子作為實驗材料 D.實驗結果表明,隨著雨水酸性的增強,對黃豆種子萌發的抑制作用增大 【知識點二】其他環境污染 7.(2019·巴中學業考)當前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全球性的大氣污染主要表現在 ( ) A.酸雨、溫室效應、生物入侵 B.溫室效應、亂砍濫伐、臭氧層破壞 C.酸雨、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 D.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塑料垃圾 8.(2020·泉州質檢)提倡大家不要亂扔廢電池,將廢電池回收集中處理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回收電池外殼金屬材料 B.回收電池中的石墨 C.阻止電池中的滲出液腐蝕其他物品 D.電池中的滲出液屬于有毒有害物質 9.近年來有多處報道某些地方所產大米“鎘超標”。你認為這種“問題大米”是下列哪種原因造成的( ) A.酸雨 B.大氣污染 C.水、土重金屬污染 D.溫室效應 10.(2020·邵陽質檢)土壤的酸堿性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已知某地區土壤顯微酸性。參照下表,從土壤酸堿性考慮,在該地區不適宜種植的作物是( ) 作物 小麥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適宜的土壤pH范圍 5.5~6.5 5.8~6.7 6.0~7.0 7.2~8.5 備注:pH=7顯中性,pH<7顯酸性,pH>7顯堿性。 A.西瓜 B.甘草 C.小麥 D.油菜 【知識點三】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11.成語“竭澤而漁”告誡人們不能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發展,這是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體現,下列活動與此觀念相符的是 ( ) A.毀林開荒 B.填湖建房 C.張網捕鳥 D.退耕還林 12.(2019·湘潭學業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選項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 A.垃圾分類,變廢為寶 B.圍湖造田,擴展耕地 C.植樹造林,凈化空氣 D.節能減排,綠色出行 13.春雨瀟瀟,滋潤萬物,酸雨卻會腐蝕建筑物和戶外雕塑。那么,酸雨會不會對植物產生不利影響呢?請設計模擬實驗加以探究。 (1)請你根據“酸雨會不會對植物產生不利影響呢?”這一問題,進一步提出一個可以探究的具體問題: ?? (2)針對上述具體問題,你作出的假設是 ,作出這一假設的依據是 。? (3)如果用食醋和自來水配制供實驗用的模擬酸雨,在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情況下,實驗中與模擬酸雨形成對照的水,應選用 。? A.蒸餾水 B.自來水 C.池塘里的水 D.不是酸雨的雨水 (4)你準備以什么現象或數據(要可觀察或可測量)來呈現實驗結果? 。? 1.(2020·北京質檢)酸雨指 pH<5.6 的大氣降水。在實驗室中模擬酸雨噴淋樟樹和楝樹的樹苗。結果發現,楝樹的高度比對照組低約 40%,而樟樹的高度沒有明顯差異。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 ) A.酸雨對樟樹的影響比對楝樹的大 B.酸雨對楝樹的株高影響較明顯 C.森林生態系統的物種豐富度不受酸雨影響 D.楝樹生長的森林中,其他樹種都不耐酸雨 2.為探究酸雨是否影響種子的萌發,科研人員用小麥種子進行了模擬實驗,除表中變量外其余環境條件均相同且適宜,發芽率統計結果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別 處理 發芽率 甲 加入模擬酸雨 30% 乙 加入等量清水 90% A.本實驗的變量是清水的多少 B.多做幾組重復實驗可以消除誤差 C.只要不受酸雨影響,種子就可以萌發 D.實驗證明酸雨不利于小麥種子的萌發 3.(2020·龍東學業考)下列關于人類活動對生物圈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資源和環境問題都是人口增長過快造成的 B.如果解決糧食問題人口增長就可以不受限制了 C.外來生物只會增加本地生物多樣性,不會帶來其他危害 D.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造成的 4.(2020·東莞質檢)下列環境問題與防治措施不相符的是 ( ) A.酸雨——通過凈化裝置減少燃燒煤、石油等燃料時污染物的排放 B.臭氧層空洞——減少使用氟利昂 C.土地沙漠化——退耕還林還草 D.溫室效應——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飯盒 5.下列關于生態農業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生態農業系統是一種典型的人工生態系統 B.生態農業是建立在傳統農業生產經驗的基礎上的 C.生態農業建立的依據是生態學原理 D.生態農業屬于過度開采、消耗自然資源多的農業 6.(2020·煙臺學業考)“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我們喝完的易拉罐應該投入哪里 ( ) 【一道題培優】 7.居室裝修可能導致苯成為室內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科學家研究苯對4種室內觀葉植物的影響,以及植物對苯污染的吸收能力。取3個密閉的無色透明玻璃箱,進行如表1所示的操作。24小時后,測定植物凈光合速率和玻璃箱內苯含量變化,每種植物進行3次重復取平均值。 表1 實驗設計表 A箱 B箱 C箱 植物 無 有 有 苯 通入苯 通入苯 不通苯 表2 玻璃箱內苯含量變化 處理 苯初始濃度(mg·L-1) 處理后濃度(mg·L-1) 苯濃度下降值 空白(A箱) 48.6 47.8 0.8 ①萬年青 48.6 31.1 17.5 ②吊蘭 48.6 39.9 8.7 ③常春藤 48.6 12.2 36.4 ④綠蘿 48.6 25.3 23.3 (1)A箱和B箱對照,研究的問題是: ?B箱和C箱對照,變量是 。? (2)為了控制無關變量,A、B箱每次通入苯的量應該 ;B、C箱每次應放入長勢相近的 種植物。? (3)根據實驗設計,圖中陰影部分的數據來自 C 箱,每種植物進行3次重復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 (4)分析實驗數據:4種植物按照吸收苯的能力大小排列為 (填序號);不同植物受苯污染影響程度不同,凈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 (5)本實驗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環境能 生物,生物能 環境。? 煙氣脫硫脫硝技術與大氣治理 煙氣脫硫脫硝技術是應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業的一項鍋爐煙氣凈化技術。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 活性炭纖維法煙氣脫硫技術是采用新材料脫硫活性炭纖維催化劑脫除煙氣中二氧化硫并回收利用硫資源生產硫酸或硫酸鹽的一項新型脫硫技術。 開動大腦: (1)當今全球性的大氣污染主要表現在 酸雨 、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 二氧化硫 等氣體造成的。? (2)煙氣脫硫脫硝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對環境保護有什么作用? 提示:可以脫除煙氣中二氧化硫,減少酸雨的形成,并能回收利用硫資源生產硫酸或硫酸鹽,創造新的經濟效益。 參考答案 【知識點一】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1.(2020·天津質檢)研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時,所采取的科學方法是( A ) A.模擬探究法 B.觀察法 C.調查法 D.比較法 2.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的實驗中,注意事項不包括 ( D ) A.需進行對照實驗 B.多次重復實驗 C.實驗變量為模擬酸雨 D.用真正的酸雨 3.酸雨指的是 ( C ) A.所有的降雨 B.大暴雨 C.pH小于5.6的雨水 D.pH小于10.6的雨水 4.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對生物有極大危害。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C ) A.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酸化的水源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影響人們的飲用 B.酸化的水源影響魚蝦等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發育 C.酸雨直接危害芽和葉,使出現酸雨的地區植物全部死亡 D.酸雨使土壤中的養分發生變化,從而不能被植物吸收 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控制酸雨措施的是 ( C ) A.減少工廠廢氣的排放 B.減少煤燃燒時污染物的排放 C.減少生活、生產廢水的排放 D.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6.(2020·永州質檢)如表是探究“酸雨對黃豆種子萌發的影響”的實驗數據,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B ) 清水 (pH=7) 模擬酸雨 (pH=5) 模擬酸雨 (pH=3) 黃豆種子 萌發率 91% 13% 2% A.實驗中可用胚根突破種皮作為種子萌發的標志 B.模擬酸雨是由真實的酸雨與清水混合配制而成的 C.為減小實驗誤差,每組應用等量的多粒黃豆種子作為實驗材料 D.實驗結果表明,隨著雨水酸性的增強,對黃豆種子萌發的抑制作用增大 【知識點二】其他環境污染 7.(2019·巴中學業考)當前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全球性的大氣污染主要表現在 ( C ) A.酸雨、溫室效應、生物入侵 B.溫室效應、亂砍濫伐、臭氧層破壞 C.酸雨、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 D.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塑料垃圾 8.(2020·泉州質檢)提倡大家不要亂扔廢電池,將廢電池回收集中處理的最主要原因是 ( D ) A.回收電池外殼金屬材料 B.回收電池中的石墨 C.阻止電池中的滲出液腐蝕其他物品 D.電池中的滲出液屬于有毒有害物質 9.近年來有多處報道某些地方所產大米“鎘超標”。你認為這種“問題大米”是下列哪種原因造成的( C ) A.酸雨 B.大氣污染 C.水、土重金屬污染 D.溫室效應 10.(2020·邵陽質檢)土壤的酸堿性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已知某地區土壤顯微酸性。參照下表,從土壤酸堿性考慮,在該地區不適宜種植的作物是( B ) 作物 小麥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適宜的土壤pH范圍 5.5~6.5 5.8~6.7 6.0~7.0 7.2~8.5 備注:pH=7顯中性,pH<7顯酸性,pH>7顯堿性。 A.西瓜 B.甘草 C.小麥 D.油菜 【知識點三】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11.成語“竭澤而漁”告誡人們不能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發展,這是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體現,下列活動與此觀念相符的是 ( D ) A.毀林開荒 B.填湖建房 C.張網捕鳥 D.退耕還林 12.(2019·湘潭學業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選項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B ) A.垃圾分類,變廢為寶 B.圍湖造田,擴展耕地 C.植樹造林,凈化空氣 D.節能減排,綠色出行 13.春雨瀟瀟,滋潤萬物,酸雨卻會腐蝕建筑物和戶外雕塑。那么,酸雨會不會對植物產生不利影響呢?請設計模擬實驗加以探究。 (1)請你根據“酸雨會不會對植物產生不利影響呢?”這一問題,進一步提出一個可以探究的具體問題: 酸雨對種子萌發有影響嗎 ?? (2)針對上述具體問題,你作出的假設是 酸雨對種子萌發有影響 ,作出這一假設的依據是 酸雨會腐蝕建筑物和戶外雕塑 。? (3)如果用食醋和自來水配制供實驗用的模擬酸雨,在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情況下,實驗中與模擬酸雨形成對照的水,應選用 B 。? A.蒸餾水 B.自來水 C.池塘里的水 D.不是酸雨的雨水 (4)你準備以什么現象或數據(要可觀察或可測量)來呈現實驗結果? 種子的發芽率 。? 1.(2020·北京質檢)酸雨指 pH<5.6 的大氣降水。在實驗室中模擬酸雨噴淋樟樹和楝樹的樹苗。結果發現,楝樹的高度比對照組低約 40%,而樟樹的高度沒有明顯差異。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 B ) A.酸雨對樟樹的影響比對楝樹的大 B.酸雨對楝樹的株高影響較明顯 C.森林生態系統的物種豐富度不受酸雨影響 D.楝樹生長的森林中,其他樹種都不耐酸雨 2.為探究酸雨是否影響種子的萌發,科研人員用小麥種子進行了模擬實驗,除表中變量外其余環境條件均相同且適宜,發芽率統計結果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組別 處理 發芽率 甲 加入模擬酸雨 30% 乙 加入等量清水 90% A.本實驗的變量是清水的多少 B.多做幾組重復實驗可以消除誤差 C.只要不受酸雨影響,種子就可以萌發 D.實驗證明酸雨不利于小麥種子的萌發 3.(2020·龍東學業考)下列關于人類活動對生物圈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資源和環境問題都是人口增長過快造成的 B.如果解決糧食問題人口增長就可以不受限制了 C.外來生物只會增加本地生物多樣性,不會帶來其他危害 D.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造成的 4.(2020·東莞質檢)下列環境問題與防治措施不相符的是 ( D ) A.酸雨——通過凈化裝置減少燃燒煤、石油等燃料時污染物的排放 B.臭氧層空洞——減少使用氟利昂 C.土地沙漠化——退耕還林還草 D.溫室效應——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飯盒 5.下列關于生態農業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D ) A.生態農業系統是一種典型的人工生態系統 B.生態農業是建立在傳統農業生產經驗的基礎上的 C.生態農業建立的依據是生態學原理 D.生態農業屬于過度開采、消耗自然資源多的農業 6.(2020·煙臺學業考)“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我們喝完的易拉罐應該投入哪里 ( A ) 【一道題培優】 7.居室裝修可能導致苯成為室內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科學家研究苯對4種室內觀葉植物的影響,以及植物對苯污染的吸收能力。取3個密閉的無色透明玻璃箱,進行如表1所示的操作。24小時后,測定植物凈光合速率和玻璃箱內苯含量變化,每種植物進行3次重復取平均值。 表1 實驗設計表 A箱 B箱 C箱 植物 無 有 有 苯 通入苯 通入苯 不通苯 表2 玻璃箱內苯含量變化 處理 苯初始濃度(mg·L-1) 處理后濃度(mg·L-1) 苯濃度下降值 空白(A箱) 48.6 47.8 0.8 ①萬年青 48.6 31.1 17.5 ②吊蘭 48.6 39.9 8.7 ③常春藤 48.6 12.2 36.4 ④綠蘿 48.6 25.3 23.3 (1)A箱和B箱對照,研究的問題是: 觀葉植物能吸收苯嗎 ?B箱和C箱對照,變量是 苯 。? (2)為了控制無關變量,A、B箱每次通入苯的量應該 相同 ;B、C箱每次應放入長勢相近的 同 種植物。? (3)根據實驗設計,圖中陰影部分的數據來自 C 箱,每種植物進行3次重復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減小誤差 。? (4)分析實驗數據:4種植物按照吸收苯的能力大小排列為 ③④①② (填序號);不同植物受苯污染影響程度不同,凈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綠蘿 。? (5)本實驗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環境能 影響 生物,生物能 影響 環境。? -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