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2021學年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同步練習:綜合探究六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2021學年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同步練習:綜合探究六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含答案)

資源簡介

(
…………○…………外…………○…………裝…………○…………訂…………○…………線…………○…………
)
(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
(
…………○…………內…………○…………裝…………○…………訂…………○…………線…………○…………
)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
一、單選題
1.近幾十年,東南亞、印度、阿拉伯地區和非洲等地都發現了15世紀初期中國的青花瓷。這些發現可以用來研究(
)???????????
A.?張騫通西域?????????????????????????B.?玄奘西游?????????????????????????C.?鑒真東渡?????????????????????????D.?鄭和下西洋
2.某電視臺準備拍攝一個紀念鄭和下西洋的節目,打算重走鄭和下西洋的航線。他們不可能經過的地方是(
)???????????
A.?印度洋沿岸????????????????????????B.?紅海沿岸????????????????????????C.?非洲東海岸????????????????????????D.?地中海沿岸
3.下列選項中屬于古代文明區域間和平交往的史實是(???
)
A.?希波戰爭?????????????????B.?亞歷山大東征?????????????????C.?羅馬征服地中海沿岸?????????????????D.?馬可·波羅來華
4.新航路開辟與鄭和下西洋相比,共同之處有:(???

①都是人類航海史上的創舉?????
②都使用了中國發明的指南針
③都是和平交往的方式?????????
④都以黃金為目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馬鐙見證了中世紀歐亞國家間的文明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公元前3世紀,中國人已鑄造金屬馬鐙
B.?戰國時期的騎兵馬具中已經出現馬鐙
C.?金屬馬鐙的傳播路線:中國→薩珊波斯人→突厥人→北歐、西歐→東歐、東羅馬帝國
D.?成熟的馬鐙的使用,標志著騎兵的發展進入新時期
6.15世紀先后出現了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兩大航海壯舉,它們的共同作用是(???

A.?宣揚中國的國威???????????B.?促進資本的積累???????????C.?加強不同地區的聯系???????????D.?加快美洲的發展
7.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輸人“1405—1433”“七次遠航”“劉家港”這三個關鍵詞,最有可能出現的事件是(???

A.?哥倫布發現美洲???????????????B.?達·伽馬到達印度???????????????C.?麥哲倫環球航行???????????????D.?鄭和下西洋
8.讀圖,比較甲、乙兩次遠洋航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航海的目的幾乎相同???????????????????????????????????????????B.?甲的航海規模遠小于乙的規模
C.?都促進了不同區域文明交流????????????????????????????????D.?都使世界的經濟在短時間內有了質的變化
9.下面對鄭和下西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B.?訪問了亞歐30多個國家和地區
C.?最遠航行到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D.?比西歐人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
10.中世紀歐亞各區域的文明在碰撞中交融,對以后的世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下列史實能佐證這個說法的是(???
)
①阿拉伯人把中國造紙術、指南針等發明傳人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②馬鐙傳人歐洲,將騎士與馬融為一體,使他們成為縱橫中世紀的封建騎士
③西歐的國王、貴族和教會掌握了農村土地后.形成了自給自足的經濟形式
④古代兩河流域發明和傳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為歐洲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阿拉伯人被譽為“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出過重大貢獻。下列有關阿拉伯人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發明了被稱為阿拉伯數字的0—9十個數字符號
②創立了伊斯蘭教
③創作了文學名著《天方夜譚》
④在東西方文化交流與傳播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2.他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中國元朝生活了17年,他奇異的經歷和廣博的見聞,生動地留在了一部膾炙人口的著作中。他是(

A.?張騫????????????????????????????????B.?馬可?波羅????????????????????????????????C.?哥倫布????????????????????????????????D.?麥哲倫
13.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用到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最早被歐洲人稱為“阿拉伯數字”?????????????????????B.?由阿拉伯人發明,先傳入歐洲后又傳遍全世界
C.?最早被印度人稱為“阿拉伯數字”?????????????????????D.?由印度人發明,被阿拉伯人稱為“阿拉伯數字”
14.宗教是對社會現實虛幻的反映,也是一種信仰和文化。與下圖相關的宗教是(??
?)
《圣經·福音書》封面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蘭教
15.西歐有一句名諺:“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克人的手。”結合古代科技史理解,不正確的是(
)???????
A.?中國人的勤勞智慧創造了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橋梁作用
C.?歐洲人心靈手巧,能征善戰,是世界最優秀的人種
D.?歐洲人吸收和借鑒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科學
16.阿拉伯數字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運用相當廣泛,它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
)???????
A.?古代印度人、古代巴比倫人????????????????????????????????B.?古代阿拉伯人、古代羅馬人
C.?古代印度人、古代阿拉伯人????????????????????????????????D.?古代阿拉伯人、古代埃及人
17.751年,安西節度使高仙芝所率唐軍與阿拉伯軍隊在怛羅斯發生大戰,激戰五日后,唐軍敗北,被俘的中國士兵中有會造紙術的,……不久,阿拉伯帝國范圍內的巴格達、開羅等地都陸續出現了一批造紙工場。對這段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
A.?造紙術是通過和平方式外傳的?????????????????????????????B.?材料主要反映亞歐之間的文明交流
C.?材料主要敘述了造紙術對人類文明的影響???????????D.?阿拉伯人推動了造紙術的傳播
18.“春節”“中秋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但現在有許多西方節日傳入我國。如“圣誕節”、“復活節”、“感恩節”。你知道這些節日與那一宗教有關嗎(??
?)
A.?伊斯蘭教?????????????????????????????????B.?道教?????????????????????????????????C.?基督教?????????????????????????????????D.?佛教
二、問答題
19.觀察圖請將下列地區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答題卷圖中對應的方框內。
A.造紙術發明的國家
B.阿拉伯數字發明的國家
據圖指出,阿拉伯在東西方文明交流過程中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題
20.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二者有共同之處,但也有明顯的不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路線圖
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個時候開始,人類的歷史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類生活在相互隔絕而又各自獨立的幾塊陸地,上,沒有哪一塊大陸上的人能確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還是圓的。
——《大國崛起》解說詞
材料三:(西方)繼哥倫布以后,有無數之哥倫布,繼達·伽馬之后,有無數之達·伽馬。我則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梁啟超《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1)圖1中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哪些地方?圖2四條航線中哪一條屬于
麥哲倫船隊的航線(寫序號)?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該航線完成的重要價值。
(2)指出材料二中“重要分水嶺”的含義及推動該“分水嶺”出現的重要歷史事件。
(3)你同意材料三作者的觀點嗎?請結合航海目的和社會經濟因素說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一、單選題
1.
D
分析:A.張騫通西域,不符合題意;
?B.玄奘西游,不符合題意;
?C.鑒真東渡,不符合題意;
?D.依據題干信息“
東南亞、印度、阿拉伯地區和非洲等地都發現了15世紀初期中國的青花瓷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到達亞非一些國家和地區,把中國的瓷器等物品帶到那里,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語句,把它和課本所學知識結合進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個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的選項。
2.
D
分析:A.印度洋沿岸,不符合題意;
?B.紅海沿岸,不符合題意;
?C.非洲東海岸,不符合題意;
?D.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鄭和下西洋先后到達非洲和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但是沒有到達地中海沿岸,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上鄭和下西洋到達的國家和地區的識記來分析,注意理解識記地中海沿岸,抓住題干中的“不可能”字樣分析回答。
3.
D
分析:1271年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前往中國,1275年到達中國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國的元朝做官多年,后從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獄友代寫的《馬可?波羅行記》描繪了元朝大都的繁華景象,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向往,對以后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可?波羅來華是古代文明區域間和平交往。
ABC三項希波戰爭、亞歷山大東征、羅馬征服地中海沿岸屬于暴力沖撞,不符合題意;
D項馬可·波羅來華屬于古代文明區域間和平交往,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代文明區域間和平交往的史實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兩種方式以及典型事例。
4.
A
分析:新航路開辟與鄭和下西洋的共同之處表現在:都是人類航海史上的創舉,都使用了中國發明的指南針。①②說法正確。③都是和平交往的方式說法錯誤,新航路開辟不是和平交往的方式;④都以黃金為目的說法錯誤,鄭和下西洋不是以黃金為目的。
A項①②是新航路開辟與鄭和下西洋的共同之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與鄭和下西洋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新航路開辟與鄭和下西洋的史實。
5.
D
分析:A大約3世紀的時候,中國人已在鑄造金屬馬鐙了,故A錯誤;
B戰國乃至漢初的騎兵馬具中沒有馬鐙,故B錯誤;
C金屬馬鐙的傳播路線:中國——東北亞的高句麗地區——薩珊波斯人——阿拉伯人——東歐和東羅馬——北歐、西歐,故C錯誤。
D成熟的馬鐙的使用,標志著騎馬用具的完備,騎兵的發展從此進入新時期,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從馬鐙看中世紀歐亞國家間的文明傳播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根據教材把握即可。
6.
C
分析:本題的是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哥倫布航海是新航路開辟的重要進程。新航路開辟的積極意義: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拓展了人們的眼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使世界開始整體。新航路開辟的消極意義:歐洲的殖民統治給亞、非、拉美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殖民掠奪造成了亞非拉美長期的落后與貧窮;奴役和屠殺印第安人,印第安文明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販賣黑奴等。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的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所以加強不同地區的聯系是兩者的共同意義。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影響的理解。
7.
D
分析:1405—1433年,鄭和從江蘇的劉家港出發,前后七下西洋,到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
A項哥倫布發現美洲與題干中的“1405—1433”“七次遠航”“劉家港”無關,不符合題意;
B項達·伽馬到達印度與題干中的“1405—1433”“七次遠航”“劉家港”無關,不符合題意;
C項麥哲倫環球航行與題干中的“1405—1433”“七次遠航”“劉家港”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鄭和下西洋和題干中的“1405—1433”“七次遠航”“劉家港”有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鄭和下西洋的相關內容。
8.
C
分析:
A選項錯誤,因為鄭和下西洋比哥倫布發現美洲相差了半個多世紀,并沒有一個多世紀;B選項也錯誤,因為從規模上看鄭和的航海規模要遠遠大于哥倫布的航海規模;D選項也是錯的,因為鄭和只是同原本就同中國有來往的幾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來往,并不能說他的遠航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而哥倫布發現美洲,使原本與世隔絕的美洲大陸開始與外界有聯系了.只有C選項是正確的,那就是他們的遠航都促進了不同區域文明交流.?所以C選項是正確的。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到達美洲的相關內容,屬于一般難度。
9.
B
分析:
1405-1433年,鄭和船隊從劉家港出發,先后七次下西洋,到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他沒有到達過歐洲.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壯舉,比歐洲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B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鄭和下西洋的內容,是考試的重點,對于我國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0.
A
分析:①②.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的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和火藥武器等都是經阿拉伯人的手傳入歐洲;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傳入歐洲也是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阿拉伯人被譽為“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故①正確;馬鐙傳入歐洲,將騎手與馬融為一體,?這些騎手手持長矛或重的...…成為縱橫歐洲中世紀近1000年的封建騎士,故②正確。
③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歐農村的土地主要掌握在國王、貴族和教會手中,以封建莊園的形式經營,它在經濟上的特點是自給自足,大部分土地租給農奴耕種,因此,③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發明和傳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為以后歐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礎,故④表述錯誤。
A項①②能佐證題干說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世紀歐亞各區域文明在碰撞中交融,要求具備知識識記及遷移運用的能力。
?
11.
C
分析: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印度的阿拉伯數字等都是阿拉伯人通過戰爭或是貿易傳入歐洲和世界其它地方。在東西方文化交流與傳播中起了積極作用。西方人也將中世紀的科學形象地比作:“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法蘭克人的手”,可見阿拉伯人對文化的傳播功不可沒。古印度人發明了被稱為阿拉伯數字的0-9十個數字符號。很顯然①是錯的,含①的不選。ABD都含①只有C符合。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阿拉伯人的歷史貢獻。
12.
B
分析:馬可?波羅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據稱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和叔叔前往中國,歷時三年多,于1275年到達元朝的首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賞識,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在中國游歷了17年,曾訪問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到過西南部的云南和東南地區。回到威尼斯之后,馬可?波羅在一次威尼斯和熱那亞之間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里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寫出《馬可?波羅游記》。馬可?波羅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所見所聞,后來在歐洲廣為流傳,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向往,對以后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馬可?波羅。
13.
D
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數字,是現今國際通用數字。最初由印度人發明,后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后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傳播,成為該種數字最終被國際通用的關鍵節點,所以人們稱其為“阿拉伯數字”。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阿拉伯數字。???
14.
C
分析:基督教產生于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傳道者說耶穌就是救世主,耶穌叫人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的經典著作是《圣經》,故此題選C。
【點評】本小題考查的是基督教。
15.
C
分析:“中國人的頭”是指中國人發明創造出來的;“阿拉伯人的口”是指中國人發明創造出來的科技成就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了歐洲;“法蘭克人的手”是指這些發明創造通過歐洲人的改造發展為近代科技,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因此B符合題意,而A、B、D的表述均不能準確反映材料主旨。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
16.
C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相關內容。阿拉伯數字是由古代印度人創造的,印度人用梵文的字頭創造0-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阿拉伯人把古印度創造的“計數法”傳到了歐洲,所以習慣上成為阿拉伯數字。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考查的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相關內容。???
17.
D
分析:從材料中的“阿拉伯帝國范圍內的巴格達、開羅等地都陸續出現了一批造紙工場。”獲得的信息是阿拉伯人推動了造紙術的傳播,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8.
C
分析:“圣誕節”、“復活節”、“感恩節”等這些節日與基督教有關。基督教,是以新舊約全書為圣經,信仰人類有原罪,相信耶穌為神子并被釘十字架從而洗清人類原罪、拯救人類的一神論宗教。基督教發源于猶太教,與佛教、伊斯蘭教并稱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主要節日有圣誕節、受難節、復活節、升天節,圣灰節等,天主教和東正教還有圣神降臨節、圣母升天節,命名日等節日。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基督教。
二、問答題
19.

A填寫在最右邊方框里,B填寫在中間方框里
②阿拉伯帝國西邊和歐洲相連,東邊和中國相連,這樣阿拉伯人把唐朝的文明文化傳到歐洲,又把歐洲的一些文明傳到中國。
分析:本題考查阿拉伯促進文化的傳播。(1)造紙術發明的國家是中國,圖中中國的位置是在右邊往左數的第一個方框,所以右邊往左數的第一個方框應該填A。古代印度人發明了包括“零”在內的阿拉伯數字,在圖中印度處于左數第二個方框,故應在此填B。(2)由圖可知,綠色部分為阿拉伯帝國。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建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東北和唐朝的邊境連在一起,當時唐朝是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經濟最發達的國家,阿拉伯帝國的最西邊境和歐洲的法國相連,這樣阿拉伯人把唐朝的文明文化傳到歐洲,又把歐洲的一些文明傳到中國這是由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的。故答案為:(2)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紐帶、橋梁、中介等。意思相近的都可以。
【點評】掌握阿拉伯在東西方文明交流過程中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題
20.
(1)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④。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2)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新航路開辟。
(3)同意。因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國威;遠航沒有和貿易有效結合,開支巨大,被后來任事者視為耗民傷財之舉。
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鄭和率領船隊最遠到達了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1519年到1522年,麥哲倫從歐洲出發,橫渡大西洋,進入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歐洲,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圖中④是麥哲倫的航線。
(2)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3)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炫耀國威,不以商業貿易為主要目的。后果是不計成本,加重財政負擔。因此隨著明朝中后期國力衰弱后,遠洋航行被當作弊政廢止。
故答案為:(1)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④。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2)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新航路開辟。
(3)同意。因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國威;遠航沒有和貿易有效結合,開支巨大,被后來任事者視為耗民傷財之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鲜城| 龙岩市| 永兴县| 弥渡县| 项城市| 宿松县| 闵行区| 大城县| 德令哈市| 宁南县| 泉州市| 南安市| 马关县| 尤溪县| 石泉县| 旬阳县| 行唐县| 霍山县| 罗山县| 长宁县| 东兴市| 晋宁县| 宝丰县| 舒城县| 喀喇沁旗| 新民市| 奎屯市| 水富县| 田林县| 通化县| 灵山县| 肥城市| 沂源县| 腾冲县| 曲周县| 吴桥县| 镇宁| 中西区| 错那县| 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