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第二次工業革命一、單選題1.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英國“一枝獨秀”,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各先進國家“遍地開花”的局面,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國經濟實力急劇下降B.?美、德等國經濟迅速發展C.?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D.?自然科學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2.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許多科技發明對人類生活產生深刻影響,我們至今仍在享用的有(???)①白熾燈②電話③火車機車④汽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生產力進入到了下列哪一時代(???)A.?蒸汽時代???????????????????????????B.?汽輪時代???????????????????????????C.?鐵路時代???????????????????????????D.?電氣時代4.電成為西方國家生產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是在(???)A.?20世紀初???????????????????????B.?19世紀末期???????????????????????C.?19世紀前期???????????????????????D.?20世紀中期5.下列有關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敘述正確的是(???)A.?誕生了工廠與工廠制度???????????????????????????????????????B.?催生了電力、汽車等新興工業部門C.?誕生英國等工業化國家???????????????????????????????????????D.?發明者多數是有經驗的工匠6.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無所不包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其主要原因是(???)A.?地理大發現????????????????B.?第一次工業革命????????????????C.?第二次工業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戰7.如圖是20世紀初歐美主要國家的實力對比示意圖。它主要說明壟斷資本主義時代(???)A.?美德經濟發展比較緩慢B.?列強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C.?兩大軍事集團擴軍備戰D.?社會生產力發展極為迅速8.科技創新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新變化,以下成果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9.有這樣一段廣告詞:“一個蘋果讓牛頓吸引了世界,一壺沸水讓瓦特轉動了世界,一個元素讓愛迪生點燃了世界。”“愛迪生點燃了世界”是指(???)A.?發現萬有引力定律?????????????B.?發明內燃機?????????????C.?研制成功耐用碳絲燈泡?????????????D.?改良蒸汽機10.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汽車和飛機能夠研制成功的基本條件是(???)A.?蒸汽機的不斷改進????????????B.?電力的廣泛應用????????????C.?新通訊手段的發明????????????D.?內燃機的創制11.科技創新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新變化,以下成果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2.某歷史課外興趣小組辦了一期黑板報,有如下的一段宣傳材料:這個發明使人類從此開始擁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請你給宣傳材料中的“發明”添加一個合適的標題(???)A.?信息時代的到來?????????????B.?汽車時代的到來?????????????C.?蒸汽時代的到來?????????????D.?電氣時代的到來13.19世紀末,一位生活在美國的公民,如果他遠行歐洲,他可以選擇的交通工具是(???)①輪船???②火車???③汽車???④飛機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假如你生活在19世紀末的歐洲,你不可能見到和聽到的事情是(???)A.?看到一起汽車交通事故???????????????????????????????????????B.?聽說美國的紐約街頭有了路燈C.?可以有一天用電話向家人拜年?????????????????????????????D.?出現了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15.1931年,當美國一位偉大的發明家逝世時,美國總統胡佛提議全國各地同時熄滅電燈一分鐘,這位發明家是(???)A.?瓦特?????????????????????????????????B.?愛迪生?????????????????????????????????C.?本茨?????????????????????????????????D.?史蒂芬孫16.計量統計分析是歷史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根據表中信息,下列選項中對列強實力變化原因的分析正確的是(???)項目英國法國德國美國19世紀中期工業產值所占位次12431870—1973年工業增長倍數1.31.94.68.1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3421A.?美國、德國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較早地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B.?英國、法國實力變化是因為國內局勢動蕩C.?英國、法國實力變化是因為開展工業革命較晚D.?美國、德國實力變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17.在一節歷史活動課上,同學們通過比較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主要發明,總結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如下特點,其中正確的結論有(???)①美國和德國的成果突出②發明涉及的領域更加廣泛③技術和發明超出了一國范圍A.?零項?????????????????????????????????????B.?一項?????????????????????????????????????C.?兩項?????????????????????????????????????D.?三項18.人們常用最具有代表性的生產工具來代表一個歷史時期,如石器時代、鐵器時代。用這種思維模式來看待19世紀后半期,我們會說人類入了(???)A.?蒸汽時代???????????????????????????B.?電氣時代???????????????????????????C.?信息時代???????????????????????????D.?網絡時代二、材料分析題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大大加強,壟斷組織應運而生。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各國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第二次工業革命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個特點:首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于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次,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的發展進程相對緩慢;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明超過一國的范圍,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最后,由于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有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對它們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它們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業革命,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比較快。——百度百科以下表述是從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請填“A”;違背了以上材料所表達的意思,請填“B”;是以上材料沒有涉及的,請填“C”。(1)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9世紀60年代后期。(2)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不利于世界的發展。(3)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各國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4)第二次工業革命比第一次工業革命涉及的范圍更廣、發展更迅速。(5)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是在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后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C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各先進國家“遍地開花”的局面,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為其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A項英國經濟實力急劇下降錯誤,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英國發展緩慢,但是英國經濟實力并沒有急劇下降,不符合題意;B項美、德等國經濟迅速發展錯誤,美、德等國經濟迅速發展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遍地開花”的局面的表現,不符合題意;C項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是導致“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各先進國家‘遍地開花’的局面”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D項自然科學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錯誤,自然科學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展的重要原因,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工業革命,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2.B分析:結合所學,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9世紀70年代,1879年愛迪生成功研制耐用的碳絲燈泡;1876年,定居美國波士頓的蘇格蘭人貝爾試通電話成功,愛迪生等人在貝爾發明的基礎上作了重要改進,使電話通訊很快風行全球的許多國家;1885年,卡爾本茨試制汽車成功。所以①②④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③火車機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B項①②④是我們至今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科技發明,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準確識記。掌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3.D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由于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廣泛使用,電力的應用日益廣泛,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歷史進入了“電氣時代”。ABC項都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有關,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內容,電力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代表。4.B分析: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由于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和使用,電力的應用日益廣泛,電力逐步取代蒸汽,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進入“電氣時代”。19世紀70年代,即19世紀末期開始,電成為西方國家生產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B項19世紀末期電成為西方國家生產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電成為西方國家生產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的時間。5.B分析:依據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誕生了工廠和工廠制度,故A不符合題意;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誕生了英國等工業化國家,故C不符合題意;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的發明者多數是有經驗的工匠,故D不符合題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是電力和內燃機的廣泛應用,催生了電力、汽車等新興工業部門,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內容,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的標志性的成就是考試的重難點內容,在此基礎上,新興工業部門是知識掌握的一個難點。6.C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的主要原因,C選項符合題意。地理大發現實現是在15,16世紀,A選項排除。第一次工業革命時間是在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30,40年代,B選項排除。一戰的爆發是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結果,D選項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側重對材料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解題關鍵在于對二次工業革命的準確把握,較好的考查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7.B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后,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和壟斷組織的出現,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列強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依據題干“美國、法國、德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實力的變化,判斷是列強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識記。易錯點是對基礎知識記憶不準確,對題干信息理解不到位,造成回答錯誤。解題時要緊貼題干信息,仔細辨別。8.D分析:依據題干所給圖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③項是1895年德國人卡爾·本次發明的汽車;④項是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所以,③④兩項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①項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英國史蒂芬孫發明的火車;②項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電子計算機,①②兩項不符合題意,需排除①或②項ABC三項。ABC均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內容,是考試的重點,需要學生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成就。9.C分析:據所學可知,愛迪生最重要的發明就是研制出耐用碳絲燈泡,它給世界帶來了電的光明,即材料中的“點燃了世界”。A項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是牛頓,不符合題意;B項發明內燃機的不是愛迪生,不符合題意;C項研制成功耐用碳絲燈泡的是愛迪生,符合題意;D項改良蒸汽機的是瓦特,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愛迪生的主要發明。10.D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內燃機的發明和應用,促進了汽車和飛機的研制成功。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以內燃機為動力,發明了陸上交通工具汽車,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以內燃機為動力制成飛機并試飛成功,開始把人類的飛行夢想變成現實。D項內燃機的創制是汽車和飛機能夠研制成功的基本條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汽車和飛機能夠研制成功的基本條件。11.D分析: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利用內燃機試制汽車成功,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利用內燃機制成飛機并試飛成功,開始把人類的飛行夢想變成現實。①是火車機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成果;②是電子計算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的成果;③是汽車,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成果;④是飛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成果。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的重點是對基礎知識的識記。易錯點是對基礎知識記憶不準確,造成回答錯誤。解題技巧是平時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記憶。12.D分析:結合所學知識,題文的“這個發明使人類從此開始擁有自己的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指的是電燈的發明。電燈的發明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作為新能源和新動力進入生產領域,把人類帶入“電氣時代”。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相關知識的識記。解題的關鍵在于題干中的“這個發明使人類從此開始擁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結合所學可知,這個發明應該是燈泡,燈泡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第二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13.A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末,一位生活在美國的公民,如果他遠行歐洲,他可以選擇的交通工具是①輪船、②火車、③汽車都可以,因為輪船和火車屬于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的成果;汽車的發明時間是19世紀80年代;④飛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可是它是在1903年才發明的,19世紀末還不存在飛機,可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解題的關鍵在于題干中的“19世紀末,交通工具”,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輪船、火車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汽車出現在19世界80年代,但飛機是1903年發明的,故不可能在19世紀末乘坐。14.D分析:據所學知,19世紀末正處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電燈、電話、汽車在當時都已出現。1903年12月,美國的萊特兄弟經過不斷努力,終于制成飛機。在19世紀末,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是不可能出現的。A項看到一起汽車交通事故19世紀末的歐洲可能見到和聽到,不符合題意;B項聽說美國的紐約街頭有了路燈19世紀末的歐洲可能見到和聽到,不符合題意;C項可以有一天用電話向家人拜年19世紀末的歐洲可能見到和聽到,不符合題意;D項出現了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19世紀末的歐洲不可能見到和聽到,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5.B分析:愛迪生發明的耐用電燈泡,改變了人類傳統的照明方式,為電力的廣泛應用做出了卓越貢獻。B項愛迪生逝世時,美國總統胡佛提議全國各地同時熄滅電燈一分鐘,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愛迪生的貢獻。16.D分析:德國確立資本主義制度要比英法晚,美國、德國實力變化是因為兩國較早的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不符合史實;英法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表格時間段,國內局勢穩定,英國、法國實力變化是因為國內局勢動蕩說法不符合史實;據表格時間可知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幾乎同時進行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英國、法國實力變化是因為開展工業革命較晚不符合史實。D項美國、德國實力變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17.D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明超出了一國的范圍,涉及的領域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地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中美國和德國的成果突出,選項①②③都是正確的;因此正確的結論有三項。所以只有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代表人物及其發明成果。18.B分析:19世紀后半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為核心的革命。此后電力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代蒸汽成為工業生產和社會的主要能源,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B項電氣時代是19世紀后半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代特征,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代特征。二、材料分析題19.(1)A(2)B(3)C(4)A(5)B分析:(1)根據材料內容“19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9世紀60年代后期,表述符合材料信息,故選A。(2)根據材料內容“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不利于世界的發展,表述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選B。(3)材料內容中沒有關于“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各國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描述,故選C。(4)根據材料內容“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明超過一國的范圍,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比第一次工業革命涉及的范圍更廣、發展更迅速,表述符合材料信息,故選A。(5)根據材料內容“有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對它們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可知,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是在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后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表述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選B。【點評】本題的重難點是對材料信息的理解識別。易錯點是不看材料信息,或者分辨不出來材料信息,造成回答錯誤。解答此題的方法是緊扣材料信息,準確辨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