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連通世界的新航路一、單選題1.有學者指出:作為對人類最重要獻禮之一的馬鈴薯,最初其實是頗低賤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資者青睞。一系列的戰爭、饑荒替馬鈴薯打入歐洲,打開了一個更大更長久的開口。下列對馬鈴薯表述正確的是(???)①馬鈴薯原產于美洲②馬鈴薯的傳播得益于新航路的開辟③最早由英國人帶回歐洲④馬鈴薯的傳播使世界開始連為整體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下列各項與地理大發現有內在聯系的是(???)①文藝復興???②三角貿易???③殖民掠奪???④鄭和下西洋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表述中,屬于“觀點”的是(???)A.?鄭和到達非洲?????????????????????????????????????????????????????B.?達伽馬第一個找到了直通東方航路C.?麥哲倫船隊實現首次環球航行?????????????????????????????D.?遠航打破了長期以來相對隔絕的狀態4.在世界近代歷史上,曾出現如下國際分工:美洲和東歐提供自然資源,非洲提供奴隸勞動力,亞洲制造日常消費品和奢侈品,西歐則主要從事運輸業、金融業和制造業。促成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開辟?????????B.?荷蘭和英國的殖民掠奪?????????C.?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D.?第二次工業革命5.從下圖中可以獲得的信息是(???)①航線②是哥倫布開辟的②航線③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③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④新航路開辟后太平洋沿岸工商業經濟迅速繁榮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繼哥倫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險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動機。…當這班冒險家到達一個未曾被發現的海岸時,首先調查的就是那里有沒有金礦可以發現。”材料說明新航路的開辟(???)A.?促進世界走向整體發展???????????????????????????????????????B.?改變了歐洲貿易的中心C.?為殖民掠奪開辟了道路???????????????????????????????????????D.?其動機是對財富的追求7.美洲獨有的一些物種傳播到東半球。玉米、馬鈴薯傳入中國以及非洲等地,促使當地人口迅速增長。這說明新航路的開辟(???)A.?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經濟聯系B.?導致了“三角貿易”的形成C.?標志著世界市場最終形成D.?加速了歐洲資本的原始積累8.《大國崛起》解說道:“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現,打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地理大發現”得以實現是通過(???)A.?絲綢之路的開辟??????????????????B.?新航路的開辟??????????????????C.?鄭和下西洋??????????????????D.?早期殖民擴張9.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出現了下圖所示現象。從圖中我們直接可以看出(???)A.?歐洲資本主義迅速發展???????????????????????????????????????B.?世界各地的聯系加強C.?人文主義思想開始誕生???????????????????????????????????????D.?地圓學說被充分證實10.13世紀時,有人公開主張大地球形理論——地球是圓的。首次證實這一理論的是(???)A.?亞歷山大東征???????B.?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C.?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D.?鄭和下西洋11.新航路開辟對世界歷史發展的最深遠的影響在于(???)A.?歐洲大西洋沿岸繁榮起來????????????????????????????????????B.?發現美洲新大陸C.?西班牙、葡萄牙迅速積累財富?????????????????????????????D.?把相對孤立的世界連成一個整體12.去偽存真是我們學習歷史的目標之一。小紅在預習《探尋新航路》一課時,做了如下筆記。其中正確的一項是(???)A.?主要國家:葡萄牙、意大利B.?根本原因:奧斯曼帝國控制東西方商路C.?有利條件:造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D.?重大事件:迪亞士完成環球航行13.哥倫布曾說:“如果我得到他們一些小小的幫助,我將把他們想要的任何數量的黃金,還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給他們。”這段話反映了哥倫布開辟新航路是為了(???)A.?獲得財富???????????????????????????B.?傳播文化???????????????????????????C.?供銷商品???????????????????????????D.?和平交往14.新航路開辟后,真正的“世界歷史”開始了,“從此,國別和種族為主的地域性歷史開始演變為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的世界歷史……人類社會終于迎來了近代的曙光。”其確切理解應該是(???)A.?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建立???????????????????????????????????????B.?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到來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D.?世界從此由分散走上整體15.《大國崛起》解說詞中說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現,使歐洲的貿易中心發生了轉移……”地理大發現使歐洲的貿易中心轉移到(???)A.?地中海沿岸???????????????????????B.?大西洋沿岸???????????????????????C.?太平洋沿岸???????????????????????D.?北美東海岸16.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各民族的歷史逐漸融合為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這種“融合”與“統一”實現的主要方式是(???)A.?西方的殖民掠奪?????????????B.?東方的借鑒學習?????????????C.?正常的文化交流?????????????D.?穩定的貿易往來17.圖中是新航路開辟的路線圖,屬于哥倫布航線是(??)A.?①?????????????????????????????????????????B.?②?????????????????????????????????????????C.?③?????????????????????????????????????????D.?④18.根據如圖判斷C是哪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線(???)A.?迪亞士????????????????????????????????B.?達·伽馬????????????????????????????????C.?哥倫布????????????????????????????????D.?麥哲倫二、材料分析題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美洲的發現和經由好望角抵達東印度航線的開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重要的兩件事。……這兩個事件某種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遙遠的部分連結在一起,使它們能互通有無,增加彼此的快樂,促進彼此的工業,因此,它們的總體趨勢似乎是有益的。——亞當·斯密《國富論》材料二:公元1500年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因為它標志著地區自治和全球統一之間沖突的開端。在這以前,不存在任何沖突,因為根本就沒有全球的聯系,遑論全球統一。……由于歐洲人在這一全球歷史運動中處以領先地位,所以正是他們支配了這個剛剛聯成一體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糧食作物通過多種途徑傳入中國,逐漸得到推廣。番薯“畝可得數千斤,勝五谷幾倍”,玉米“種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緩解了“民食問題”,人們遂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勞力和土地等去發展經濟作物,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響。而糧食生產革命和人口爆炸互為因果,清代以來,人口壓力不斷增加,原本人煙稀少的廣大山區,因為“老林初開,包谷不糞而獲”和番薯“備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種遍野,“生齒日繁”。“棚民租山墾種,阡陌相連,將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隨水落,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納。”請回答:(1)概括材料一、二在看待新航路開辟問題上的異同。(2)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認為“1763年至1914年是歐洲直接或間接地成為全球主人的時期”,根據所學知識,簡述歐洲是如何成為全球主人的。(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美洲作物傳入對明清中國的影響。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A分析:1492年,哥倫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資助,率領由三艘不大的船組成的船隊,從西班牙起程,開始橫渡大西洋,首次發現了美洲,隨著新航路的開辟,美洲的農產品傳到世界各地。玉米傳播到中國、非洲和東南亞,馬鈴薯傳到亞洲、非洲和歐洲。①②表述正確,③④表述錯誤。A項①②表述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有關知識的認識。最先探尋新航路的是葡萄牙、西班牙。新航路開辟的重大影響是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歐洲的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也隨之開始。②③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文藝復興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激發了人們的探索欲望。鄭和下西洋發生在新航路開辟前很長時間,和它沒有內在聯系,C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關鍵詞與地理大發現有內在聯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考查的意圖是掌握新航路開辟的相關內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擾項確定答案。3.D分析:依舊所學可知,“史實”是已經發生的歷史事件,“觀點”是人們對歷史事件的看法,由此可知,鄭和到達非洲、達伽馬第一個找到了直通東方航路、麥哲倫船隊實現首次環球航行都屬于已經發生的歷史史實,ABC三項不符合題意;“遠航打破了長期以來相對隔絕的狀態”是人們對遠航這一事件的評價,屬于“觀點”,D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學生要掌握歷史事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不帶任何功能性(或作用)定位,即“是什么”的問題,歷史觀點不僅要對歷史人物或事件做出準確的功能性定位及定性,更帶有強烈的主觀評判色彩,即“是什么性質,有何積極和消極影響”的問題。4.A分析:根據材料“在世界近代歷史上,曾出現如下國際分工:美洲和東歐提供自然資源,非洲提供奴隸勞動力,亞洲制造日常消費品和奢侈品,西歐則主要從事運輸業、金融業和制造業。”國際分工反映了這些國家形成了一個整體市場,分工不同,各司其職。結合所學知識,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形成了一個整體,形成了統一的世界市場,各洲在這個市場里面承擔一定的分工。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的重難點是對題干信息的理解。易錯點是拋開題干信息,或對題干信息理解錯誤,造成回答錯誤。解答此題的方法是準確找到題干的關鍵信息,綜合分析理解,找到他們的影響他們的共同點。5.B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資助,哥倫布率領由87名船員和3艘船組成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橫渡大西洋。1492年10月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此后又發現了古巴和海地。航線④是哥倫布開辟的,故①是不能從圖中獲得的信息,不符合題意;1519年,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繼續尋找盛產黃金和香料的亞洲。經過3年的航程,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歐洲。這次航行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航線③是麥哲倫及其船隊的航行路線,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故②是能從圖中獲得的信息,符合題意;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故③是能從圖中獲得的信息,符合題意;新航路開辟后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迅速繁榮,故④是不能從圖中獲得的信息,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對新航路開辟相關知識的理解識記。答題時應注意,解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識記。依據圖片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考查的意圖是要學生掌握新航路開辟的相關史實,以此排除其它選項最終確定答案。6.D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5世紀,歐洲的冒險家對財富尤其是黃金的追求是新航路開辟的主要動力之一,材料中“當這班冒險家到達一個未曾被發現的海岸時,首先調查的就是那里有沒有金礦可以發現”就揭示了這一點,D項符合題意;ABC都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而不是動機,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了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還要掌握新航路開辟的原因、航海家的路線、新航路開辟的影響。7.A分析:在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題干描述說明新航路的開辟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經濟聯系。A項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經濟聯系是題干材料說明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對整個世界的影響。8.B分析: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現即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絕的狀態,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B項新航路的開辟使得“地理大發現”得以實現,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9.B分析:依據題干的“直接可以看出”,圖中的信息“新世界的玉米、番薯、番茄、花生等物品傳到舊世界”,“舊世界的小麥、檸檬、馬、牛等物品傳到新世界”表明世界各地的聯系加強。故B符合題意;歐洲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地圓學說被充分證實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在題干圖中不能直接看出,故AD不符合題意;人文主義思想是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與圖中信息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內容,新航路開辟的重要影響就是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10.C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519年,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繼續尋找盛產黃金和香料的亞洲。經過3年的航程,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歐洲。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創舉,麥哲倫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選項C符合題意;亞歷山大東征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找到通往印度的通道;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同海外各國的聯系;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中航海家的路線。注意新航路開辟的影響為常考內容。11.D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是人類挑戰自然的偉大壯舉,打破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相對隔絕的狀態,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使世界成為一個整體,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故D符合題意;A選項是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大西洋沿岸的景象,是區域性的影響。故A不符合題意;B選項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使美洲同世界連成一個整體;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西班牙、葡萄牙,只是西、葡所特有現象,不能代表世界歷史的發展。故B不符合題意;C選項說法不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內容,影響和意義歷來是考試的重點。12.C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的有利條件,是造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選項C是正確的;新航路開辟的主要國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選項A不正確;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經濟日趨發達,選項B不正確;新航路開辟中完成環球航行的是麥哲倫,選項D不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了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條件、過程和影響。13.A分析:依據所學知識新航路開辟原因為西歐各國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商品經濟的發展,出現資本主義萌芽,需要大量的資本原始積累,所以可以得出開辟新航路的一個目的就是追求財富。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原因,解題的關鍵在于題干中的材料“如果我得到他們一些小小的幫助,我將把他們想要的任何數量的黃金,還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給他們”,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東方財富的向往,故答案為獲得財富。14.D分析:依據題干:新航路開辟后,真正的“世界歷史”開始了,“從此,國別和種族為主的地域性歷史開始演變為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的世界歷史……”反映了新航路的開辟,世界連成了一個整體。結合課本所學,新航路開辟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由分散開始連成一個整體。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也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但是材料中沒有體現,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內容,需要學生了解新航路開辟之后世界的局勢,是考試的重點內容。15.B分析:《大國崛起》解說詞中說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現,使歐洲的貿易中心發生了轉移……”地理大發現使歐洲的貿易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新航路開辟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識記,難度適中。學生要牢記新航路開辟后,使歐洲的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16.A分析:材料中“世界各民族的歷史逐漸融合為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這種等信息說明新航路開辟后,殖民擴張和掠奪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建立即人類歷史融為一體的主要途徑。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難度適中。17.A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橫渡大西洋,經過兩個多月的航行,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據所學知識可知,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率船隊到達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并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從此開辟了從歐洲到印度的海上航線。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資助下從西班牙起程,橫渡大西洋,經過兩個多月航行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1497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率領船隊沿著這條航道到達印度等地,是第一個開辟了通往東方的新航路。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國王之命,麥哲倫率領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歐洲,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A項①是哥倫布的航行路線,符合題意;B項②是迪亞士的航行路線,不符合題意;C項③是達?伽馬的航行路線,不符合題意;D項④是麥哲倫的航行路線,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以“新航路開辟的路線圖”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哥倫布的航行路線及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識記新航路開辟的相關史實。18.B分析:達·伽馬從歐洲出發,沿著大西洋南下,繞過好望角,繼續向東航行,到達了印度,,找到了通向東方的新航路。ACD三項的航行路線分別是BAD,不符合題意;B項達·伽馬的航行路線是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有關知識的記憶能力。掌握新航路開辟的主要航海家及航行路線是解答的關鍵。二、材料分析題19.(1)同:都認為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人類由分散走向統一的開始。異:材料一認為新航路開辟對世界總體上是有益的;材料二認為是有沖突的,而且歐洲人是占支配地位的。(2)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確立了近代民主政治;通過工業革命實現了工業化;通過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及科學革命實現了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學化;通過殖民擴張建立起世界殖民體系。(3)影響:促進了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促進了人口增長和人口流動。改變了人們飲食結構及生活習慣。土地資源過度開發,破壞了自然環境。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要求學生結合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來分析。“相同點”,依據材料一信息“公元1500年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因為它標志著地區自治和全球統一之間沖突的開始”和材料二信息“這兩個事件某種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最遙遠的部分連接在一起”得出:都認為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人類由分散走向統一的開始。“不同”,依據材料一信息“1763年至1914年這一時期是歐洲直接或間接地成為全球主人的時期,在世界歷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歐洲的霸權不僅在政治領域一一以大殖民地帝國的形式一一表現得很明顯,而且在經濟和文化領域也表現得很明顯”和材料二信息“它們的總體趨勢似乎是有益的”得出:材料-認為新航路開辟使世界有了沖突,而且歐洲人在世界上占支配地位;材料二認為新航路開辟對世界總體是有益的。?(2)本題主要考查近代資本主義發展,要求學生結合近代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發展的過程特征和影響來分析。?“過程”,依據材料一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從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工業革命、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以及科學革命、殖民護張等角度回答: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確立了近代民主政治;通過工業革命實現了工業化;通過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以及科學革命實現了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學化;通過殖民擴張建立起了世界殖民體系。?(3)根據題干要求,本問主要考查學生歸納、概括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給予正確認知的能力。本問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歸納、概括以及分析、認知能力,從而,本問在總體上具有一定難度。審題時候注意把握“對明清中國”的影響,主要涉及經濟、社會生活以及自然環境等方面,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展開認識。重在強調積極影響,即:促進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改變了人們飲食結構及生活習慣等。故答案為:(1)同:都認為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人類由分散走向統一的開始。異:材料一認為新航路開辟對世界總體上是有益的;材料二認為是有沖突的,而且歐洲人是占支配地位的。(2)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確立了近代民主政治;通過工業革命實現了工業化;通過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及科學革命實現了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學化;通過殖民擴張建立起世界殖民體系。(3)影響:促進了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促進了人口增長和人口流動。改變了人們飲食結構及生活習慣。土地資源過度開發,破壞了自然環境。【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解答問題要搞清楚新航路開辟的影響,還要搞清楚近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發展的特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