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一、單選題1.“日本戰敗后被炸成廢墟,但是它還是留下了明治維新以來百年發展的底子,像科學技術人才,還有一些學習西方的、搞工業化的一套東西。所以它雖然物質上像樓房被炸塌了,但是它這些,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軟實力,還是保留下來了。所以,這是日本戰后經濟盡快騰飛的一個基礎。”這表明日本戰后崛起的原因是(??)A.?美國的全方位扶持政策???????????????????????????????????????B.?根據本國實際,適時調整政策C.?自身的經濟基礎發展比較好????????????????????????????????D.?制定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2.日本經濟在戰后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黃金時期”后.發展速度逐漸放緩,其原因也離不開世界因素的影響,下列因素符合日本當時狀況的是(???)①世界經濟危機???????②舉辦奧運會物資嚴重短缺危機③冷戰中美國發動對日本亞洲近鄰國家的戰爭帶來的危機???④石油危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3.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日本經濟迅速崛起,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的是(??)A.?完全依靠本國力量,取得戰后經濟的迅速發展????B.?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后,經濟恢復到戰前水平C.?20世紀70年代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經濟大國??????????D.?隨著經濟發展,謀求政治大國的欲望膨脹4.20世紀50年代中期,日本進入經濟高速發展階段,1987年,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戰后,教育經費在政府的財政預算中所占比重超過20%,名列資本主義世界各國之首。90年代有1/3以上的成年人受過大學教育。工程師在人口中的比例居世界之首。”該材料反映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是(???)A.?重視科學技術的引進和創新????????????????????????????????B.?推行嚴格的科學管理制度C.?重視教育,注重人才培養????????????????????????????????????D.?政府投資主要放在發展經濟上5.學者保羅·肯迪尼在《大國的興衰》一書中指出:“(二戰后)日本培養出的工程師比任何西方國家都多得多(大約比美國培養的多50%),它還擁有近70萬名研發人員,比英國、法國、聯邦德國加在一起還多。”材料反映了日本(???)A.?實行非軍事化政策??????B.?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C.?引進最新科技成就??????D.?注重培養高素質人才6.20世紀60年代末成為資本主義世界中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的是(???)A.?日本??????????????????????????????????B.?聯邦德國??????????????????????????????????C.?英國??????????????????????????????????D.?法國7.通過關鍵詞語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關鍵詞“美國扶持”、“經濟強國”、“第二”是指(???)A.?美國????????????????????????????????????B.?日本????????????????????????????????????C.?歐盟????????????????????????????????????D.?俄羅斯8.“1947年1月至1948年3月,美國先后提出兩個新方案,對先前的賠償方案進行大度修改,將拆遷的工業設備減至方案的30%,至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日本的一切賠歌,戰后初期,美國給日本的援助和貸款達20億美元。”材料反映了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是(???)A.?沒有沉的經濟負擔????????B.?美國的大力扶持????????C.?實行“科技立國”政策????????D.?日本經濟基礎雄厚9.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廝殺后……歐洲政治家們清醒地認識到,如此下去,歐洲不再是歐洲人的歐洲。”為此,歐洲國家(???)A.?加強軍事合作???????????????????B.?與蘇聯對抗???????????????????C.?逐漸走向聯合???????????????????D.?尋求美國援助10.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的組織是(???)A.?國際聯盟??????????????????????????B.?聯合國??????????????????????????C.?亞太經合組織??????????????????????????D.?歐洲聯盟11.二戰后西歐國際地位一落千丈。為在美蘇爭霸背景下保證自身安全并提高國際地位,擺脫美國的束縛,有識之士探索出一條歐洲發展之路,其重要特征是(???)A.?推動冷戰???????????????????????????B.?加入北約???????????????????????????C.?發展科技???????????????????????????D.?走向聯合12.各成員國公民有統一的護照,統一的貨幣,體驗到了做真正歐洲人的感覺。這得益于成立了(???)A.?歐洲共同體??????????????????????B.?七十七國集團??????????????????????C.?歐洲聯盟??????????????????????D.?世界貿易組織13.近代以來歐洲有三次統一的嘗試和努力:第一次是法國主導,結果失敗;第二次是德國主導,也以失敗告終;第三次是法德和解促成統一。“法德和解促成統一”是指(???)A.?拿破侖帝國的建立B.?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凡爾賽體系的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侵略D.?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的聯合14.雨果曾說:“總會有這么一天,到那時,你們法國、俄國、英國,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為“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打下堅實基礎的是(???)A.?建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B.?成立聯合國?????????????C.?成立歐盟?????????????D.?成立世界貿易組織15.下列圖片是當今世界一些重要組織的標識,代表世界上最大經濟體的標識是(???)A.???????B.???????C.???????D.?16.下圖所示某組織成員國數量的變化說明(???)A.?北約組織建立??????????????????B.?華約組織建立??????????????????C.?兩極格局瓦解??????????????????D.?歐洲聯合加強17.對表解讀不正確的是(???)表中西歐六國為:英國、法國、德國、意太利、荷蘭、比利時,均為歐共體(歐盟)成員國國民生產總值(百萬1990年國際元)1952年1967年1975年1983年1991年1999年西歐六國121585524338803213870383685946722995403597美國162524528475493516825443312957759487651223A.?1952—1999年西歐六國經濟呈現出了不斷增長的發展趨勢B.?20世紀最后十年美國經濟增長明顯高于西歐六國C.?英、法、德三國是歐盟成員國實力最強的國家D.?歐盟是世界重要經濟體之一18.如果給如圖的卡片加上一個標題,最合適的標題應該是(???)A.?歐洲走向一體化的背景???????????????????????????????????????B.?歐洲走向一體化的過程C.?歐洲走向一體化的影響???????????????????????????????????????D.?歐洲走向一體化的困難二、材料分析題19.近代以來,俄、日、美等國都曾面臨不同的社會問題。通過改革,這些國家的社會問題都不同程度上得到解決。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茲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辦法,將用以束縛定居在地主領地上的農民和家務農奴的農奴制度永遠廢除。——《廢除農奴法令摘錄》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電報連通了橫濱和東京。1872年,連接這兩座城市的第一條鐵路竣工。1870年,這個國家有了第一臺紡紗機。——R。R。帕爾默《現代世界史》材料三?應當把商品交換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為新經濟政策的主要杠桿。……同時,實行商品交換可以刺激農民擴大播種面積和改進農業。——《關于新經濟政策問題的決議草案》材料四?我相信,當此危急存亡之秋,你們一定能夠對領導再次給予那種支持。——《羅斯福就職演說(節錄)》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頒布的?依據材料概括該法令的核心內容。???(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這些成果與改革的哪一項內容有關?這次改革后,日本社會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3)材料三中的“新經濟政策”是何時由誰領導實施的?材料認為“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4)哪一歷史事件引發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為了挽救“危急”,羅斯福頒布了哪一法律加強對工業的調整?該法律體現了羅斯福新政怎樣的特點????(5)綜上所述,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積極作用????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C分析:根據題干信息,日本戰后經濟的發展與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百年發展的底子”密切相關,因此C符合題意。A、B、D與材料無關。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根據材料分析并獲取信息的能力,難度適中。需要正確理解并把握材料的內容,并根據選項進行排除。2.D分析:教材明確提到的是“世界經濟危機”,所以①為必選項。舉辦奧運會物資缺乏是用西歐經濟困境與日本借助奧運會刺激經濟發展形成困擾選項,②不符合日本事實。冷戰中美國發動對日本亞洲近鄰國家的戰爭反而給日本帶來“訂單”,刺激日本經濟發展,所以③不符合日本事實。④石油危機就是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因此對日本這樣資源對外依賴極大的國家來說,無疑是影響經濟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因素,④為必選項。D項①④符合日本當時狀況,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經濟的發展。注意準確識記戰后日本經濟的發展。3.D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日本經濟迅速崛起,二戰后,美國在日本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20世紀50年代,美國出于本國的戰略需要,開始扶持日本;(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用物質,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繁榮)日本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隨著經濟發展,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謀求政治大國的欲望開始膨脹,軍費支出不斷增加,引起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ABC三項表述不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隨著經濟發展,謀求政治大國的欲望膨脹表述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狀況與謀求政治大國欲望的膨脹。4.C分析:20世紀50年代中期,日本進入經濟高速發展階段,1987年,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戰后,教育經費在政府的財政預算中所占比重超過20%,名列資本主義世界各國之首。90年代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受過大學教育。工程師在人口中的比例居世界之首。”該材料強調的是教育和工程師,這反映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是重視教育,注重人才培養。C項重視教育,注重人才培養是題干材料反映的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提煉材料觀點。5.D分析:依據題干信息“(二戰后)日本培養出的工程師比任何西方國家都多得多(大約比美國培養的多50%)”“比英國、法國、聯邦德國加在一起還多”,我們可以看出,日本培養了大批工程師和研發人員,這反映了日本注重培養高素質人才,其它幾項都與材料無關,故選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解答此題,要緊扣材料,對材料信息進行理解。解答時,切忌不看材料想當然,其實只要緊扣材料理解,難度并不大。6.A分析:二戰后,美國對日本采取扶持政策,而且日本本身也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A項日本20世紀60年代末成為資本主義世界中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后日本經濟的發展。7.B分析:二戰后,20世紀50年代,美國出于本國的戰略需要,開始扶持日本。同時,日本政府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地位顯著提高;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實行“科技立國”政策,促進了經濟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間,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B項日本和題干中關鍵詞“美國扶持”、“經濟強國”、“第二”有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二戰后日本經濟的發展。8.B分析:“1947年1月至1948年3月,美國先后提出兩個新方案,對先前的賠償方案進行大度修改,將拆遷的工業設備減至方案的30%,至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日本的一切賠歌,戰后初期,美國給日本的援助和貸款達20億美元。”材料反映了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是美國的大力扶持。二戰后,美國在日本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20世紀50年代,美國出于本國的戰略需要,開始扶持日本;(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用物質,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繁榮)日本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間,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簡單,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材料中一直提到美國的一系列政策,指向性較強。9.C分析: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廝殺后……歐洲政治家們清醒地認識到,如此下去,歐洲不再是歐洲人的歐洲。”為此,歐洲國家逐漸走向聯合。隨著經濟的發展,西歐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數、降低未來戰爭的可能性,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步伐,西歐國家必須密切聯系加強合作。1951年德法等六國簽署《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2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將三個組織合并,成立歐洲共同體。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本上成立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了歐盟的有關知識,難度不大。除了本題考查的知識點外,學生還要掌握歐盟成立的時間和意義。10.D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歐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D項符合題意;A項建立的時間是1922年,A不符合題意;B項成立的時間是1945年,B不符合題意;C項和歐洲無關,C不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烤查歐洲聯盟的內容二戰結束后,歐洲發展成為重要的盟國。11.D分析:依據所學可知,二戰后西歐國家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避免成為超級大國的附庸,加強了交流合作,為此1967年西歐12國成立了歐洲共同體,1993年成立歐盟。二戰后西歐國家探索出一條歐洲發展之路,其重要特征是走向聯合。D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戰后歐洲的聯合相關知識的掌握。解題的關鍵在于題干中的“擺脫美國的束縛,探索出一條歐洲發展之路”,結合所學可知,為了擺脫美國的束縛西歐國家走向聯合,建立了歐洲共同體。1993年,在歐共體的基礎上,成立了歐盟。12.C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93年,歐盟成立后,歐盟各國逐步使用統一的貨幣——歐元。歐盟各成員國內部人員、資本和貨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國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住區;各成員國公民有統一的護照,統一的貨幣,體驗到了做真正歐洲人的感覺,C項符合題意;歐洲共同體是歐盟的前身,各成員國還沒有統一的護照,統一的貨幣,A不符合題意;七十七國集團是發展中國家在反對超級大國的控制而形成的國際集團,B不符合題意;世界貿易組織是全球性的國際經濟組織,D不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歐洲聯盟的知識點,在世界經濟政治史中,歐盟是重點,需要學生牢記。13.D分析:根據材料內容分析選項可知,第一次由法國主導的統一指的是拿破侖帝國的建立;第二次德國主導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三次是法德和解促成統一指的是二戰后歐洲國家開始走向聯合。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的聯合的背景與表現。本題難度適中。14.C分析:雨果曾說:“總會有這么一天,到那時,你們法國、俄國、英國,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為“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打下堅實基礎的是成立歐盟。隨著經濟的發展,西歐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數、降低未來戰爭的可能性,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步伐,西歐國家必須密切聯系加強合作。1951年德法等六國簽署《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2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將三個組織合并,成立歐洲共同體。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本上成立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歐盟各國將逐步使用單一貨幣──歐元;歐盟成員國內部人員、資本和貨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員國公民有統一的歐洲護照,不同國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住。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于經濟的發展。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了歐洲聯盟的成立,二戰結束之后,歐盟的成立是世界歷史的一大趨勢,使得世界發展為多極化趨勢。15.D分析:此題考查歐盟的相關知識點。1993年成立的歐洲聯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D項是歐盟的旗幟;A項是聯合國的徽章,B項是亞太經合組織的標識;C項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標識。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知識的能力,難度不大。學生還要掌握歐盟形成的過程和作用。16.D分析:從1967年到1993年可知該組織的成員國數量在不斷增加,體現的是歐洲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強,D選項符合題意。ABC選項與材料無關,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側重對材料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解題關鍵在于對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準確把握,較好的考查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17.C分析:本題用排除法:根據圖表中數據的不斷增長的變化能夠得出A項是正確的判斷;1993年歐盟成立,根據1999年美國與西歐六國經濟總量比較,可知歐盟是世界最重要經濟體,D項判斷正確;從1991年1999年兩項數據比較西歐六國增長731298;而同期的美國增長了1875275,是西歐六國的2倍多,B項判斷是正確的。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歐盟等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通過題干中的表格結合教材進行分析,本題是考試的常考形式,反映了歐盟各國的經濟發展情況。18.B分析:題干給出的圖片中內容主要反映了歐洲走向一體化的過程。隨著經濟的發展,西歐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數、降低未來戰爭的可能性,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步伐,西歐國家必須密切聯系加強合作。1951年德法等六國簽署《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2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將三個組織合并,成立歐洲共同體。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本上成立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故答案為:B。【點評】這是一道主旨歸納題,它考查了歐洲走向一體化的過程。做此類題必須認真觀察分析圖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據相關文字的提示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很易確定正確答案。二、材料分析題19.(1)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2)明治維新。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由封建社會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社會。(3)1921年,列寧。實行商品交換。(4)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國家工業復興法》。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5)促進了國家的發展。(言之有理即可)???????????????????分析:第(1)題根據識記回答沙皇名字,依據材料概括法令核心內容。第(2)題由時間信息和國家信息確定改革名稱,根據所學回答內容及影響。第(3)題根據識記回答時間和領導人,由材料三概括內容。第(4)題由材料四信息“羅斯福”聯系所學知識回答。第(5)題綜合四則材料信息概括四次改革的共同積極作用。【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