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兩極格局的形成一、單選題1.《美國的夢想》中有這樣一個論斷;“馬歇爾計劃:一箭雙雕。”這里的“雙賺”是指(???)A.?輸出資本、對抗蘇聯???????????????????????????????????????????B.?遏制歐洲、稱霸世界C.?控制歐洲、遏制蘇聯???????????????????????????????????????????D.?復興歐洲、干涉中國2.如圖是1950年張仃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漫畫《紙老虎》,與這幅漫畫有關的歷史事件是(???)A.?國民黨發動內戰?????????????B.?朝鮮戰爭的爆發?????????????C.?二戰后德國分裂?????????????D.?北約與華約對峙3.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蘇“冷戰”成為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的主要因素。“冷戰”開始的標志是()???????????A.?杜魯門主義的出臺???????????B.?北約組織的建立???????????C.?馬歇爾計劃的實施???????????D.?華約組織的建立4.“基于戰后美國所擁有的經濟實力和‘阻止共產黨的可能是面包和選票,而不是子彈’的思想,美國統治集團決定以美援作為主要手段,達到其在歐洲‘遏制’共產主義的目的。”與該材料直接相關的是()???????????A.?杜魯門主義的出臺?????B.?馬歇爾計劃的實施?????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D.?羅斯福新政的推行5.“冷戰”是指二戰后美國針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所采取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敵對行動,以“遏制”共產主義。“冷戰”開始的標志是()???????????A.?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B.?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C.?杜魯門主義的提出??????????????????????????????????????????????D.?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6.圖片能反應一個時期的政治和軍事。下列圖片反映了一個主題,最恰當的是()A.?美國的霸權主義????????????B.?兩極格局的形成????????????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D.?經濟全球化7.2016年3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古巴時表示,他跨越歷史和意識形態的阻隔、傷痛與分離的藩籬來到古巴,意在埋葬美洲大陸最后一絲“冷戰殘余”。對奧巴馬所說的“冷戰”認識錯誤的是()A.?帶有濃厚的大國強權色彩????????????????????????????????????B.?盡量避免直接的軍事對抗C.?是資本主義世界內部紛爭????????????????????????????????????D.?對國際關系產生重大影響8.如圖漫畫所反映的政策是()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B.?新經濟政策???????????????C.?“冷戰”政策???????????????D.?閉關鎖國政策9.兩極格局結束后,下列“冷戰”的產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A.?杜魯門主義??????????????????B.?馬歇爾計劃??????????????????C.?華沙條約組織??????????????????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0.二戰后,為防止西歐發生社會動蕩,遏制蘇聯勢力的擴張,美國政府()A.?推行杜魯門主義????????????B.?實施馬歇爾計劃????????????C.?扶植建立民主德國????????????D.?發動了朝鮮戰爭11.二戰后,美國正處于實力的頂峰。杜魯門總統一再宣稱:“美國在世界上處于領導地位。”可是,經過戰爭考驗而強大起來的蘇聯,在戰后國際事務的重大問題上,堅持不對美國讓步。對上述材料的準確理解是()???????A.?蘇聯實力強于美國??????B.?美國、蘇聯矛盾突出??????C.?兩極格局正式形成??????D.?政治多極化趨勢加強12.二戰后,美國外交官凱南形容當時的世界:“美國是鯊魚,蘇聯是老虎,二者雖然都很兇猛,卻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環境,暫時不會兵戎相見。()A.?美、蘇都成為超級大國?????B.?美蘇共同對付法西斯?????C.?美蘇軍事實力接近?????D.?美蘇“冷戰”對峙13.在60多年前,美國針對蘇聯實行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制”共產主義,該政策是( )???????A.?冷戰政策?????????????????????????B.?馬歇爾計劃?????????????????????????C.?杜魯門主義?????????????????????????D.?綏靖政策14.下列圖片反映了一個主題,最恰當的是()1947年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約的成立《華沙條約》簽字儀式???????????A.?美國的霸權主義??????????????????????????????????????????????????B.?兩極格局的形成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D.?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15.杜魯門說“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它現在宣布,不論什么地方,不論直接或間接侵略威脅了和平,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這表明杜魯門主義的實質是()???????????A.?支持自由國家抵抗外來征服????????????????????????????????B.?幫助受援國確立資本主義制度,以抵制社會主義C.?干涉世界各國內政??????????????????????????????????????????????D.?維護世界和平16.蘇聯1979年占領阿富汗的目的中,不包括()???????A.?與美國爭奪霸權??????????????????????????????????????????????????B.?打擊反對阿富汗政府的游擊隊C.?與中國改善關系??????????????????????????????????????????????????D.?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17.與二戰中相比,戰后美蘇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如下圖)其開始標志是()A.?杜魯門主義出臺????????????????B.?華約組織成立????????????????C.?北約組織建立????????????????D.?馬歇爾計劃實施18.下圖是1947年美國人畫的一幅漫畫。“?”處對應的正確選項是()A.?杜魯門主義??????????????????B.?馬歇爾計劃??????????????????C.?兩極格局西歐??????????????????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二、材料分析題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余相信美國之政策意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之征服企圖。——杜魯門致國會咨文材料二: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恢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美國政府能夠盡力緩和局勢,協助歐洲走上復興道路。——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說材料三:本公約各締約國……決定聯合一切力量,進行集體防御。——《北大西洋公約》(1)材料一發表于哪一年?它的出臺標志著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馬歇爾計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3)針對材料三反映的內容,蘇聯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著什么?(4)上述三則材料反映了戰后美國的政策是什么?說明了什么?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C分析:依據題干信息“馬歇爾計劃:一箭雙雕”,結合所學知識,美國提出冷戰后,提出了馬歇爾計劃,又稱為歐洲復興計劃,對歐洲國家提供資金支持,這樣做,既控制了歐洲各國,同時又遏制了蘇聯實力的擴張,故C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解題時要緊貼題干信息,抓住題干信息中的關鍵詞“一箭雙雕”,和課本基礎知識聯系起來回答,難度不大。2.B分析:由圖片內容可知,描述的是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以美軍為主的所謂“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北朝鮮人民奮起抵抗,朝鮮戰爭爆發。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圖片及所學知識可知,漫畫反映的是朝鮮戰爭的爆發。3.A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冷戰”開始的標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選項B北約組織的建立,是冷戰軍事表現;選項C馬歇爾計劃的實施,是冷戰經濟方面表現;選項D華約組織的建立,是兩極對峙形成標志;只有選項A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是冷戰開始的標志,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冷戰的知識。???4.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二戰后美國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冷戰政策,以杜魯門主義為起點,美國在經濟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故選B。???5.C分析: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眾、參兩院發表咨文,把世界政治分為自由民主和極權主義兩個對立的營壘,不指名地將蘇聯稱為“極權政體”,并以援助希臘和土耳其為名,宣布美國將支持和幫助世界上所有抵抗“共產主義威脅”的力量,這就是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它表明,美國戰后的對外政策終于完成了從孤立主義向全球擴張主義的轉變,成為美國對蘇聯進行冷戰的重要標識,標志著美蘇盟友關系的公開破裂和戰后美蘇“冷戰”年代的開始。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冷戰開始的標志。解決本題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冷戰的主要歷程。???6.B分析:1947年3月,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說,要求國會撥款,援助受到共產主義“嚴重威脅”的希臘、土耳其。這種“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的綱領和政策,后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它的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美蘇冷戰開始。美國在經濟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即“歐洲復興計劃”),幫助當時極為困難的西歐各國迅速恢復經濟,控制西歐。在軍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采取針鋒相對的措施,成立華沙條約組織,兩極格局由此形成。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美蘇冷戰的相關史實。???7.C分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制”共產主義。這種政策被稱為“冷戰”政策。ABD認識正確,不符合題意,C認識錯誤,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冷戰”的相關知識內容。8.C分析:由漫畫中“我們采取了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判斷是冷戰政策。據所學知,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冷戰的開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敵對行動,稱之為“冷戰”。【點評】本題以漫畫圖片為切入點,主要考查了冷戰的相關知識。本題以漫畫為依托,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識記冷戰政策的主要表現及影響。9.D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冷戰的具體表現,為了應對來自北約的威脅,蘇聯成立了華約組織。隨著1991年蘇聯的解體,兩極格局瓦解了。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與華約組織相繼退出了歷史舞臺,只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仍然存在,并且北約的成員國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北約組織。識記美蘇“冷戰”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具體表現。10.B分析:據所學知,二戰后,為防止西歐發生社會動蕩,遏制蘇聯勢力的擴張,美國政府實施馬歇爾計劃。通過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幫助歐洲國家恢復了經濟,同時也加強了對西歐的控制,一定程度了遏制了蘇聯。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冷戰的相關知識,關鍵詞是“防止西歐發生社會動蕩,遏制蘇聯勢力的擴張”。注意識記美蘇冷戰的主要表現及其影響。11.B分析:據“二戰后,美國正處于實力的頂峰。杜魯門總統一再宣稱:‘美國在世界上處于領導地位。’可是,經過戰爭考驗而強大起來的蘇聯,在戰后國際事務的重大問題上,堅持不對美國讓步”可知,美國和蘇聯針鋒相對,爭奪世界霸權,因而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美國、蘇聯矛盾突出。故選B。【點評】本題以二戰后,美國正處于實力的頂峰。杜魯門總統一再宣稱:“美國在世界上處于領導地位。”可是,經過戰爭考驗而強大起來的蘇聯,在戰后國際事務的重大問題上,堅持不對美國讓步為依托,考查美國、蘇聯矛盾突出。???12.D分析:根據題干時間是二戰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和蘇聯雖然都很強大,但是暫時不會兵戎相見,該材料反映的是美蘇冷戰的情形,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對美蘇冷戰的理解。13.A分析:美國針對蘇聯實行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制”共產主義,的政策是冷戰政策。二戰后,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脹,但又不得不正視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于是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制”共產主義。這種政策被稱為冷戰政策。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冷戰政策。1947年3月,杜魯門在國會發表演說,要求國會撥款,援助受到共產主義“嚴重威脅”的希臘、土耳其。這種“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的綱領和政策,后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它的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美蘇冷戰開始。???14.B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政治上提出杜魯門主義,經濟上推行馬歇爾計劃,軍事上,成立北約,而以蘇聯為首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成立了華約,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故答案是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兩極格局的形成。???15.B分析:根據題干信息:“杜魯門主義的實質”,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是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冷戰開始標志,目的是遏制社會主義,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杜魯門主義。???16.C分析:蘇聯1979年占領阿富汗的目的是與美國爭奪霸權、打擊反對阿富汗政府的游擊隊、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與中國沒有任何關系,因而C與中國改善關系說法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以蘇聯1979年占領阿富汗為依托,考查蘇聯1979年占領阿富汗的目的。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二戰后世界形勢的相關知識。???17.A分析:本題考查美國的冷戰政策。據所學結合圖示可知,美蘇關系由二戰時的合作到二戰后走向敵對;圖中的易北河會師標志著美軍和蘇軍的合作;二戰后,美蘇同盟關系破裂,美國走上“冷戰”的道路,“冷戰”政策開始的標志是杜魯門主義的出臺;這樣,兩國出現相互制衡的局面,漫畫“較量”是抗衡局面的體現;故戰后美蘇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的標志是杜魯門主義出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的冷戰政策;冷戰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即華沙條約組織的成員國)采用了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產主義的對峙格局。???18.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馬歇爾計劃。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漫畫揭示的是1947年美國實施的幫助西歐恢復經濟進而控制西歐的馬歇爾計劃;A項杜魯門主義是美國杜魯門總統1947年提出的幫助希臘、土耳其恢復經濟,穩固資產階級統治,遏制共產主義的政策,標志著冷戰的開始,與漫畫不符;C項兩極格局形成于1955年,與漫畫創作時間不符;D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于1949年,與漫畫創作時間不符。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馬歇爾計劃的相關知識,考查了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難度適中。???二、材料分析題19.(1)1947年。標志著美蘇“冷戰”的開始。(2)幫助西歐恢復經濟。(3)1955年5月,建立華沙條約組織。意味著“兩極”格局從此形成。(4)“冷戰”政策。說明美國企圖稱霸世界,歐洲是美國全球擴張的戰略重點。分析:(1)本題考查冷戰政策的相關知識。據材料“杜魯門《致國會的咨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國實行冷戰政策的開始。(2)本題考查馬歇爾計劃的直接目的。根據材料二可知,馬歇爾計劃通過對西歐的經濟進行援助,幫助歐洲恢復經濟。(3)本題考查華沙條約組織的形成及影響。為了應對來自北約的威脅,1955年5月,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在華沙簽訂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通稱《華沙條約》),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標志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4)本題考查“冷戰”政策。二戰結束后,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稱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脹,但美國又不得不正視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于是,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對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制”共產主義;這種政策被稱為冷戰政策。二戰后,美國以歐洲為戰略重點推行擴張政策。故答案為:(1)1947年。標志著美蘇“冷戰”的開始。(2)幫助西歐恢復經濟。(3)1955年5月,建立華沙條約組織。意味著“兩極”格局從此形成。(4)“冷戰”政策。說明美國企圖稱霸世界,歐洲是美國全球擴張的戰略重點。【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冷戰政策的相關知識。注意掌握二戰結束后的冷戰政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