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一、單選題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發展先后經歷了()?①新經濟時代②迅速繁榮時期③持續調整時期④危機和滯脹時期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2.二戰后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A.?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管理,積極應用高新技術成果?????B.?政局相對穩定,資本雄厚C.?加入歐共體,走聯合自強的道路?????????????????????????????????????D.?二戰期間,美國未受任何損失3.雨果曾預言“總有一天……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1993年,歐洲初步實現這一預言而建立的“高一級整體”是(???)A.?歐洲共同體?????????????????????????B.?歐洲聯盟?????????????????????????C.?世界貿易組織?????????????????????????D.?聯合國4.二戰后日本成為經濟大國的歷史事件是下列哪項“二戰后具有世界意義現象”的典型表現(???)A.?殖民體系的瓦解??????????????????????????????????????????????????B.?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C.?現代化進程的發展??????????????????????????????????????????????D.?民族民主運動興起的新高潮5.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日本國民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位,從戰敗國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下列對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A.?積極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B.?重視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C.?美國對日本的扶持??????????????????????????????????????????????D.?加強對外的經濟掠奪和物質掠奪6.為提高西歐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甩,歐洲對外盡量“用一個聲音說話”。由此(???)A.?成立歐共體???????????????????????B.?加入北約???????????????????????C.?參加聯合國???????????????????????D.?加入世貿組織7.由下圖可知,1950—1970年期間(???)1950—1970年主要資本豐義國家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的比較A.?日本經濟增長速度最快???????????????????????????????????????B.?美國喪失經濟霸主的地位C.?各國經濟增長速度均衡???????????????????????????????????????D.?西歐國家經濟增長速度遠不及戰前8.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間,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的是(???)A.?日本????????????????????????????????B.?聯邦德國????????????????????????????????C.?意大利????????????????????????????????D.?俄羅斯9.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引起亞洲鄰國關注和不安的原因是(???)A.?法西斯主義上臺??????????????????????????????????????????????????B.?經濟迅速發展C.?謀求政治大國、軍費開支不斷增加??????????????????????D.?建立社會保障制度10.據此可以說明日本(???)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率(%)統計表時間日本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法國1952—1960年8.22.82.77.54.81961—1970年11.24.12.84.85.8A.?經濟持續高速發展?????????B.?經濟實力超過美國?????????C.?成為第二經濟大國?????????D.?成為世界政治大國11.1991年,日本首相在施政演說中強調要“積板參與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國際努力”,并將其作為執政的首要目標。這反映了日本試圖(???)A.?擺脫美國的經濟控制??????B.?大力發展科技教育??????C.?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D.?利用高新技術成果12.20世紀80年代,不少美國人認為“對美國資本主義的唯一最大威脅來自另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即日本”,這主要是因為日本(???)A.?推行軍國主義??????????????????B.?成為政治大國??????????????????C.?經濟實力猛增??????????????????D.?推行明治維新13.二戰后日本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因素與西歐不同的是(???)A.?美國的扶持和援助B.?大力發展科技教育C.?建立廣泛的社會保障制度D.?推行民主改革,廢除封建落后因素14.二戰后初期,美國對日本的經濟發展采取了(???)A.?遏制政策??????????????????????????B.?不干涉政策??????????????????????????C.?扶持政策??????????????????????????D.?限制政策15.英國學者保羅·肯迪尼在《大國的興衰》一書中指出:日本培養出的工程師比任何西方國家都多得多(大約比美國培養的多50%),它還擁有近70萬名研發人員,比英國、法國、聯邦德國加在一起還多。材料反映了日本(???)A.?實行非軍事化政策??????B.?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C.?引進最新科技成就??????D.?注重培養高素質人才16.下表說明二戰后日本經濟迅速崛起的原因是(???)時間戰略計劃評價1955年經濟自立五年計劃以充分就業和經濟自立為基本目標1957年新長期經濟計劃出現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第一個高峰1960年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A.?政府推行社會改革????????B.?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C.?美國的扶持????????D.?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17.戴高樂曾說,為使復興的歐洲大陸,能有一個符合我們時代條件的平衡,我們覺得應該在歐洲實現某些集團,下列組織中最能體現這一說法的是(???)A.?聯合國???????????????????????????????B.?北約???????????????????????????????C.?世界貿易組織???????????????????????????????D.?歐盟18.《習近平論一帶一路》中說道:“中國和歐盟同為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材料的“歐盟”是指(???)A.?三國同盟?????????????????????????B.?國際聯盟?????????????????????????C.?歐洲聯盟?????????????????????????D.?世界貿易組織二、材料分析題19.?改革與人類社會的進步相伴而生,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國外改革的歷史,推進中國的改革向深層次發展,九年級(2)班組織了一次有關改革問題的探究。請你與同學們一起展開討論。同學們通過一定的途徑收集到了以下圖片資料:結合所學的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圖一的改革家進行了一次改革,與其同一時期的日本也進行了一次同樣性質的改革,從這兩國的歷史發展來看,改革對兩國的影響有什么共同之處????(2)圖二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使該國渡過了嚴重的經濟困難,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請問他的探索具體是指什么????(3)圖三的改革家實施了新政,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體現在何處????(4)圖四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在他的指引下,改革開放34年來,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這34年的起點是什么????(5)學習歷史最終目的是獲得感悟,啟迪今天。從這次探究“改革之路”的班會活動中,你獲得了哪些啟迪????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D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迅猛,進入經濟繁榮時期;到了七十年,美國遇到了經濟危機,經濟進入危機和滯脹時期;為了盡快恢復發展經濟,之后美國對經濟進行調整,進入持續調整時期;到了九十年代,美國經濟出現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為特征的“新經濟”,進入新經濟時代,故選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解答時,依據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回答,這類題目,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這樣才能記得準記得牢。2.A分析:A二戰后美國加強對經濟的干預,應用科技成果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故A符合題意;B二戰后美蘇爭霸,威脅著世界和平,故B不符合題意;C美國沒有加入歐共體,故C不符合題意;D二戰時美國遭受日本的侵略,故D說法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二戰后美國經濟的發展原因,屬于容易題,用排除法解答即可。3.B分析:根據題干信息“歐洲國家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知,1991年12月,歐共體12國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簽訂了《歐洲聯盟條約》,簡稱《馬約》,希望將歐共體由一個經貿集團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強大經濟實力并執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實體。1993年,《馬約》正式生效,歐共體更名為歐盟。A項歐洲共同體成立于1967年,不符合題意;B項歐洲聯盟是1993年,歐洲初步實現這一預言而建立的“高一級整體”,符合題意;CD兩項和題干材料中的“……所有的歐洲國家……”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歐盟成立的知識,理解并識記歐盟成立的相關史實。4.C分析:二戰后具有世界意義的現象不同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趨勢依然明顯,主要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進程,社會主義國家的現代化和亞非拉地區許多國家的民族民主運動。AD兩項排除,因為日本不是被殖民國家,也非獨立國家,不符合題意;B項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錯誤,日本是資本主義國家,不符合題意;C項現代化進程的發展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冷戰時期的世界,掌握單元導言內容。5.D分析:20世紀50-70年代,日本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到1968年國民生產總值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位,除了日本自身的努力外,還得益于美國的扶植。二戰后,美國在日本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20世紀50年代,美國出于本國的戰略需要,開始扶持日本;(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用物質,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繁榮)日本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間,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ABC三項都是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不符合題意;D項加強對外的經濟掠奪和物質掠奪是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影響,而不是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二戰后日本能創造經濟發展奇跡的原因。6.A分析:根據題目中的關鍵信息“歐洲對外盡量“用一個聲音講話””,判斷出這是歐洲的經濟一體化,聯系所學知識,1957年3月25日,法、德、意、荷、比、盧六國首腦聚會意大利羅馬,簽署了兩項條約,即《建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和《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1958年1月1日,《羅馬條約》正式生效,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國經濟共同體正式成立。1965年4月18日,法、德、意、荷、比、盧六國又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煤鋼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和經濟共同體所屬機構加以合并,統稱為“歐洲共同體”。1967年7月1日,該條約生效,歐洲共同體從此成為組織機構完備的區域一體化組織。A項成立歐共體是西歐國家為提高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甩,對外盡量“用一個聲音說話”采取的措施,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歐共體成立的認識。歐共體的成立促進了整個歐洲的政治與經濟的穩定發展;增強了歐洲人的“歐洲公民”意識;并在整體上提高了歐洲的國際地位。7.A分析:從題干給出的圖片數據中可能看出日本經濟增長速度最快。二戰后,美國在日本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20世紀50年代,美國出于本國的戰略需要,開始扶持日本;(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用物質,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繁榮)日本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間,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A項日本經濟增長速度最快是題干圖片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后資本主義各國經濟發展狀況。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欲望開始膨脹。圖片型題目必須認真觀察分析圖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據相關文字的提示信息或準確識別圖片確定正確答案。8.A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日本得到美國的援助,日本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重視科技和教育,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間,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故A符合題意;BCD與題干信息“成為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不符。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了日本戰后經濟迅速發展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二戰后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9.C分析:依據所學知識,二戰后,日本經濟迅速恢復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隨著經濟的發展,日本的國際地位也得到提升。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謀求成為政治大國的欲望日益膨脹,軍費開支不斷增加,引起亞洲鄰國關注和不安,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解答此題,直接回答難度較大。解答時,可以依據題干信息,仔細分析四個備選項,或者拿備選項與題干信息相對照,找到正確答案。10.A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日本的相關知識,通過表格,我們看出,無論是1952—1960年,還是1961—1970年,日本的經濟發展速度在資本主義國家中都是最快的,所以答案是A。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是將圖表轉化為歷史知識,相對較容易。11.C分析:從材料中“積板參與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國際努力”“作為執政的首要目標”可以看出,日本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想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結合課本所學,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也得到加強。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欲望也開始膨脹。C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隨著日本經濟的增長,日本開始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12.C分析:依據題干的“20世紀80年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日本政府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學技術成就,發展教育和科技,再加上美國的扶植,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日本實行“科技立國”政策,經濟實力猛增,對美國經濟的發展構成威脅。故C符合題意;推行軍國主義和成為政治大國不是日本對美國構成威脅的主要原因,故AB不符合題意;日本推行明治維新是在19世紀中期,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對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相關知識的理解。答題時應注意,解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結合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考查的意圖是要學生掌握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對美國的影響,以此排除其它選項最終確定答案。13.D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日本和西歐國家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其中他們經濟發展的共同因素有:美國的扶持和援助,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建立廣泛的社會保障制度,但是日本還在美國的主導下,推行民主改革,廢除封建落后因素,這一點是西歐國家沒有的,故選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要求找“不同”。解答時,抓住題干中“不同”來分析備選項,注意兩者都具備的,是相同之處,只有一方具備才是不同。14.C分析:20世紀50年代,美國出于本國的戰略需要,開始扶持日本;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用物質,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繁榮。C項扶持政策是二戰后初期,美國對日本的經濟發展采取的政策,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二戰后初期美國對日本的經濟發展采取的政策。15.D分析:由材料“多得多”“多50%”“擁有近70萬名研發人員,比英國、法國、聯邦德國加在一起還多”可以看出,材料反映了日本注重培養高素質人才。ABC均與材料無關。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了日本戰后經濟迅速發展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學生要掌握二戰后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16.D分析:依據表中內容進行分析,圖表介紹的是日本自身調整的經濟政策及評價。二戰后,美國在日本進行社會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20世紀50年代,美國出于本國的戰略需要,開始扶持日本,日本因此制定了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間,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這說明二戰后日本經濟迅速崛起的原因是適當的經濟政策,D項符合題意;AC兩項說法不完整;B項說法錯誤。由此可知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日本經濟崛起原因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表格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解題的關鍵是讀懂表格信息,抓住表格關鍵語句“自立五年計劃、新長期經濟計劃、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學會知識遷移、認知和分析的能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考查的意圖是靈活掌握日本經濟崛起的原因,以此排除其它干擾項確定答案。17.D分析:20世紀五六十年代歐洲相關國家為實現“最廣泛的西方集團”分別采取了以下措施: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建立歐洲共同體;歐洲聯合促進了歐洲經濟發展,提高了歐洲的國際地位。1993年,歐盟成立。D項歐盟最能體現題干說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歐盟的成立及學生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18.C分析:根據題干中的“中國和歐盟同為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及所學知識可知,“歐盟”是歐洲聯盟的簡稱。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歐盟相關知識的掌握。結合題干及所學知識可知,“歐盟”即歐洲聯盟。二、材料分析題19.(1)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2)新經濟政策。(3)通過了《全國工業復興法》,調整工業。加強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調控。(4)起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5)改革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改革要從社會實際出發。???????????????????分析: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對俄國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準確識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圖片,獲取有效信息,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圖一的改革家進行的這次改革是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的改革,同一時期的日本進行的改革是明治維新,改革對兩國的影響的共同之處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第(2)問,主要考查蘇俄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相關史實,結合圖片,依據所學可以知道,圖二的改革家是列寧,列寧領導蘇俄人民最先探索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使該國渡過了嚴重的經濟困難,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的探索具體是指1921年開始實施的新經濟政策。第(3)問,主要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的準確理解與認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圖三的改革家是美國總統羅斯福,面對經濟大危機的影響,羅斯福實施了新政,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通過了《全國工業復興法》,調整工業,“新”體現在加強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調控。第(4)問,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準確認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圖四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他的指引下,改革開放34年來,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這34年的起點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進行的偉大轉折。第(5)問,主要考查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題要圍繞材料的主旨分析歸納。本題的主旨是改革,從這次探究“改革之路”的班會活動中,可以知道,改革是強國之路,改革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改革要從社會實際出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