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連通世界的新航路一、單選題1.哥倫布在1492年11月12日的“航海日記”中寫道:“陛下應該下決心讓他們成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開始做,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為西班牙贏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廣大的領土和巨大的財富以及他們所有的人。”由此可見(???)①哥倫布航海是秘密巡視西班牙的殖民地②哥倫布爭取西班牙國王對其航海的支持③開辟新航路的本意是尋找美洲的基督徒④殖民擴張是西歐開辟新航路的重要動機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有歷史學家認為:當今世界實質上是歐洲的擴張和全球霸權的產物。歐洲擴張開始于(???)A.?文藝復興???????????????????????B.?法國大革命???????????????????????C.?新航路開辟???????????????????????D.?美國獨立戰爭3.被哥倫布稱為“印第安人”的居民生活在今天的(???)A.?亞洲????????????????????????????????????B.?非洲????????????????????????????????????C.?美洲????????????????????????????????????D.?大洋洲4.《2049,相信中國》一書指出:“如果從地理與歷史的角度來看,1492年應該可以看作是近現代全方位交流意義的全球化的開始。”這是因為1492年(???)A.?迪亞士發現了好望角???????????????????????????????????????????B.?達·伽馬到達了印度C.?哥倫布發現了美洲??????????????????????????????????????????????D.?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5.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出現了下圖所示現象。從圖中我們直接可以看出新航路的開辟(???)A.?推動了資本主義發展??????????B.?促進了物種交流??????????C.?促進人文思想誕生??????????D.?地圓學說被證實6.1492年,哥倫布率領船隊,橫渡茫茫的大西洋,到達了歐洲人從來不知道的一塊“新大陸”,這塊“新大陸”是(???)A.?亞洲????????????????????????????????????B.?非洲????????????????????????????????????C.?大洋洲????????????????????????????????????D.?美洲7.下圖所示書籍主人公的壯舉是(???)A.?最早到達東方??????????????????B.?其船隊完成環球航行??????????????????C.?發現美洲??????????????????D.?發現大洋洲8.“商業危機促使歐洲人開辟新的航路。陸上交通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切斷,同時開辟新航路的客觀條件也已具備。”歐洲已具備的“客觀條件”中,由中國發明的是(???)A.?地圓學說流傳?????????????????B.?造船技術突破?????????????????C.?航海技術高超?????????????????D.?指南針用于導航9.記錄片《大國崛起》中有這樣一段解說詞:“公元1500年前后的第六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的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它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根據材料判斷這個‘重要的分水嶺’的含義是(???)A.?世界各個地區從相互隔絕、孤立發展到連接成一個整體B.?錘煉了歐洲人敢于胃險、勇于拼搏的精神C.?殖民擴張和侵略活動從此開始D.?人類歷史開始邁入近代社會的門檻10.經過30多年的斗爭,拉丁美洲許多國家擺脫了哪兩個國家的殖民統治,獲得了獨立?(???)A.?英國和西班牙?????????????????B.?法國和西班牙?????????????????C.?西班牙和葡萄牙?????????????????D.?美國和葡萄牙11.劉景華在《人類六千年》中寫道:“中世紀興旺發達的地中海貿易成為明日黃花,威尼斯、熱那亞等城市的商業地位一落千丈……而(歐洲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倫敦、安特衛普和阿姆斯特丹成為重要的國際商業都市。”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是(???)A.?新航路的開辟?????????????????B.?文藝復興運動?????????????????C.?羅馬帝國的擴張?????????????????D.?亞歷山大東征12.某班歷史復習課討論哥倫布活動及其歷史作用時,出現了以下四個觀點,其中正確的是(???)A.?他是世界歷史上進行遠航的第一人B.?他實現了環球航行C.?他發現了美洲大陸D.?他到達了印度13.新航路開辟后,歐洲的主要商道從地中海區域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倫敦成為世界貿易的中心。這一變化帶來的影響是(???)A.?刺激英國工商業發展??????B.?歐洲手工工場興起??????C.?意大利商業地位上升??????D.?早期殖民掠奪開始14.布克哈特說:精神枷鎖打破后,意大利人通過航海事業發現了新世界。他口中“發現新世界”是通過哪一事件形成(???)A.?文藝復興??????????????????????????B.?新航路開辟??????????????????????????C.?啟蒙運動??????????????????????????D.?憲章運動15.2019年初,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表示,“菲律賓”這個名字極具殖民豐義色彩,希望能更改圍名。1519—1522年進行環球航行過程中,“發現”菲律賓,并開啟了西班牙人殖民菲律賓的時代的是(???)A.?迪亞士船隊??????????????????????B.?哥倫布船隊??????????????????????C.?達·伽馬船隊??????????????????????D.?麥哲倫船隊16.“我在1492年發現印度大陸以及大批島嶼……我在那綿延六百里長的小西班牙(即海地島)得告成功。我征服該島并使他的居民納貢。”材料中的“我”是(???)A.?迪亞士????????????????????????????????B.?達伽馬????????????????????????????????C.?哥倫布????????????????????????????????D.?麥哲倫17.下圖是菲律賓馬克坦島上的石座銅碑,碑文正面是“拉普拉普”,紀念殺死麥哲倫的菲律賓勇士。反面是“費爾南多·麥哲倫”,以紀念完成環球航行。下列關于這段材料信息解讀不準確的是(???)A.?殖民活動引發殖民地人民反抗?????????????????????????????B.?麥哲倫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C.?麥哲倫最早發現了美洲新大陸?????????????????????????????D.?對新航路開辟應堅持辯證評價18.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為重要的歷史分期點,你認為以1500年作為分期點的主要依據是(???)A.?1500年是一個整數,容易記憶B.?1500年歐洲資本主義開始萌芽C.?1500年歐洲文藝復興運動開始D.?1500年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連成整體二、材料分析題19.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中外貿易問題的歷史。材料一:1431年,明朝皇帝明宣宗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如今,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有一些地名、廟宇是以“三寶”命名的,如泰國有“三寶塔寺”,馬來西亞有“三寶鎮”,馬六甲有“三寶廟”,爪哇有“三寶井”等。——摘編自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材料二:鄭和攜帶大量金銀、銅錢等作為賞賜,輸入的物品多為象牙、香料、珠寶等奢侈品,這種貿易不是出于商業目的,不僅對國計民生無補,反而大大消耗了國力。鄭和每到一處,還往往以大國身份,無償賜予當地許多絲織品、瓷器、銅器、鐵器等,也不利于經濟.上的發展。——摘自岳麓版《歷史教學參考書》七年級下冊材料三:新航路開辟航線圖(見下圖)材料四: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這樣說:“以前我們在世界的邊緣,現在在它的中央了,這給我們的命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摘編自《西方文明史》(1)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以“三寶”來命名地名、廟宇,這其中含有怎樣的歷史信息?(2)根據材料二,概括“這種貿易”有哪些弊端。(3)明朝中后期,原產于美洲的馬鈴薯、番茄、________等農作物經由呂宋(今菲律賓)傳入中國。讀圖判斷,為開通美洲到呂宋(今菲律賓)的航線作出貢獻的航海家是________。?(4)材料中西班牙人為何說“以前我們在世界的邊緣,現在在它的中央了”?西班牙由此走上了什么道路?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1.B分析:“陛下應該下決心讓他們成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開始做,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為西班牙贏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廣大的領土和巨大的財富以及他們所有的人。”一方面反映了哥倫布爭取西班牙國王對其航海的支持,另一方面說明殖民擴張是西歐開辟新航路的重要動機。②④理解正確。B項②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2.C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歐洲與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之間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各國紛紛加入殖民行列,西歐殖民者從殖民地大肆掠奪財富,形成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形成了新興的資產階級,推動了全球海外擴張和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故正確答案為C。文藝復興是指13世紀末在意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后擴展到西歐各國,于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與侵略擴張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歐洲殖民擴張早已遍布全球,故BD與題意不符。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對新航路開辟相關知識的理解識記。答題時應注意,解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記憶。結合題干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考查的意圖是要學生掌握新航路開辟的世界意義,以此排除其它選項最終確定答案。3.C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向西航行到達美洲,發現這塊新大陸,他誤認為美洲就是印度,由此產生了把美洲這塊大陸居民稱謂"印第安人";因此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識記知識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詞哥倫布、“印第安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考查的意圖是識記基礎知識,掌握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相關史實,以此確定答案。4.C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到達古巴、海地等地,發現了美洲,新航路的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全球化的開始”的事件是新航路的開辟。C項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應該可以看作全球化的開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5.B分析:題干中顯示,新航路的開辟使新世界的玉米、番薯、火雞等物種運往舊世界,舊世界的小麥、包心菜、檸檬等物種運往新世界,這直接表明促進了新舊世界的物種交流,故B符合題意;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了資本主義發展,地圓學說也被證實,但這些不能直接從圖中看出,故A和D不符合題意;人文思想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誕生于新航路開辟之前,故C說法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影響的掌握。解題的關鍵在于題干中的“從圖中我們直接可以看出新航路的開辟”,結合所學知道及圖片內容可知,新航路開辟促進了物種大交換。6.D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開始遠航,他率領船隊,橫渡茫茫的大西洋,到達了今天的古巴和海地等地,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成為發現美洲的第一人,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重點掌握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易錯點是對不細心看題,對基礎知識記憶不準確,造成回答錯誤。解題技巧是平時對基礎知識加強記憶。7.B分析:依據題干圖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519—1522年,麥哲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開始航行,橫穿太平洋,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B項符合題意;最早到達東方的是達伽馬,A項不符合題意;哥倫布發現了美洲,C項不符合題意;發現大洋洲不是麥哲倫的貢獻,D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麥哲倫環球航行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圖片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解題的關鍵是讀懂圖片信息,抓住圖片關鍵詞麥哲倫,學會知識遷移、認知和分析的能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考查的意圖是靈活掌握麥哲倫環球航行的相關內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擾項確定答案。8.D分析:依據所學可知,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磁石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后來傳到歐洲,應用于航海,為新航路的開辟創造了條件,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內容不是中國的發明,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條件,眾多條件中與中國有關的是至關重要的發明指南針。9.A分析:依據題干“公元1500年前后的第六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的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500年,歐洲人為了尋求黃金,掠奪財富,開辟了新航路,發現了美洲,完成了環球航行,世界各個地區從相互隔絕、孤立發展到連接成一個整體,這是‘重要的分水嶺’的含義,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重要的分水嶺’的含義,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對題干信息理解,在理解題干信息的基礎上選出正確答案,難度較大。解答時要緊貼材料信息,對題干信息要理解,之后拿四個備選項和題干信息一一對照,找到正確答案。10.C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占領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葡萄牙占領巴西。18世紀末,19世紀初,受美國獨立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爭取獨立的運動在拉丁美洲興起。經過30多年的斗爭,拉丁美洲許多國家擺脫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統治,獲得了獨立。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內容,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率領航海家進行探索,所以這兩個國家先獲得了獨立。11.A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新航路開辟后,大西洋沿岸的經濟發展起來,成為商業中心。故A符合題意;文藝復興運動是思想解放運動,和題干信息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CD與歐洲大西洋沿岸的經濟發展無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新航路開辟影響的理解和掌握。解題的關鍵在于題干中的“歐洲大西洋沿岸成為重要的國際商業都市。”12.C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資助,哥倫布率領由87名船員和3艘船組成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橫渡大西洋。10月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此后又發現了古巴和海地。因此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選項C符合題意;世界歷史上進行遠航的第一人是中國明朝鄭和;麥哲倫船隊實現了環球航行;到達了印度的是達·伽馬。所以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內容,哥倫布率先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大陸,本題是重要考點。13.A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最早開辟新航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所以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的主要商道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區域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國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對外貿易,進行殖民掠奪,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刺激了英國工商業發展,使得倫敦成為了世界貿易的中心。B項材料內容沒有體現關于歐洲手工工場的信息;C項材料內容體現的是與英國相關的影響,沒有體現對意大利的影響;D項材料內容沒有體現殖民掠奪的相關內容。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了新航路開辟對英國的影響,難度適中。學生還要掌握新航路開辟的原因、航海家的路線、新航路開辟的影響。14.B分析:布克哈特說:“精神枷鎖打破后,意大利人通過航海事業發現了新世界。”他口中“發現新世界”是通過新航路開辟形成的。新航路開辟錘煉了歐洲人敢于冒險,勇于拼搏的精神,開闊了眼界,把世界各個地區連在了一起,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范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一場持續了數百年的殖民掠奪、擴張與侵略活動也從此開始了,歐洲資本主義的觸角開始伸向世界各地。B項新航路開辟后“發現新世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意義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15.D分析:1521年,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帶領西班牙船隊“發現”菲律賓,開啟了西班牙人殖民菲律賓的時代。D項麥哲倫船隊“發現”菲律賓,并開啟了西班牙人殖民菲律賓的時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麥哲倫的主要成就。16.C分析:從題干中的“1492年”、“小西班牙(指海地島)”等關鍵詞可知,題干中的“我”指的是哥倫布。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船隊橫渡大西洋,抵達美洲的海地島等地,發現了新大陸。新航路開辟之后,世界逐漸走向整體,世界市場初步形成。C項哥倫布即是材料中的“我”,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哥倫布的成就的識記能力。17.C分析:依據題干“紀念殺死麥哲倫的菲律賓勇士。反面是“費爾南多·麥哲倫”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519—1522年,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性,麥哲倫對當地人民進行殖民活動,引發殖民地人民反抗,麥哲倫被殺死,題干材料體現了對新航路開辟辯證的評價,ABD三項的內容與材料的內容相符,不符合題意;哥倫布發現了美洲,C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關鍵語句“拉普拉普”、“費爾南多·麥哲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考查的意圖是掌握麥哲倫環球航行的過程及評價,以此排除其它干擾項確定答案。18.D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500年之前,整個世界的各個角落是孤立存在的。新航路開辟后,世界才變成一個整體。所以將1500年作為分水嶺。D項1500年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連成整體是以1500年作為分期點的主要依據,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及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二、材料分析題19.(1)說明鄭和的船隊曾經到過這些地方;鄭和的船隊增進了中國與這些國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2)大大消耗了國力,不利于經濟上的發展(3)甘薯;麥哲倫(4)新航路開辟使歐洲商路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海外殖民擴張和掠奪。分析:(1)一方面表明鄭和的船隊所到的國家和地區遍布東南亞(或鄭和的船隊到過這些地方);二是鄭和下西洋體現了友好的交往,深受東南亞各國的歡迎(或增進了中國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2)鄭和下西洋不是出于商業目的(或宜揚國威),不追求經濟利益(或效益);以奢侈品為主,于國計民生無補;消耗了大量國力,也不利于國家經濟發展等。(3)明朝中后期,原產于美洲的花生、玉米、馬鈴薯、番茄、甘薯等農作物經由呂宋(今菲律賓)傳入中國。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從西班牙出發,經大西洋到達美洲西印度群島,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線,發現了美洲新大陸。(4)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或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從此以后走上海外殖民、對外擴張的道路。故答案為:(1)說明鄭和的船隊曾經到過這些地方;鄭和的船隊增進了中國與這些國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往。(2)大大消耗了國力,不利于經濟上的發展。(3)甘薯;麥哲倫。(4)新航路開辟使歐洲商路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海外殖民擴張和掠奪。【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具備準確解讀題干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