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中心法則、細胞分化及表觀遺傳 課標內容要求 核心素養對接 1.概述細胞分化的本質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生物的性狀主要通過蛋白質實現。 2.概述某些基因中堿基序列不變但表型改變的表觀遺傳現象。 1.生命觀念:根據結構和功能觀,理解細胞分化的實質和表觀遺傳現象。 2.科學思維:通過分類與比較,明確中心法則各生理過程的異同;構建基因控制性狀的模型,理解基因與性狀的關系。 3.社會責任:了解白化病等,關注人類健康。 一、中心法則詮釋了基因與性狀的關系 1.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則 (1)內容: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DNA自我復制),也可以從DNA流向RNA(轉錄),進而流向蛋白質(翻譯)。 (2)圖示:。 2.積極思維:遺傳信息流是單向的嗎? (1)事實: ①流行性感冒病毒等RNA病毒,在感染人體后,它們的RNA能夠自我復制并以自身為模板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②勞斯肉瘤病毒等RNA病毒,能以自身RNA為模板,反向合成一段DNA,再以這段DNA為模板,互補合成病毒RNA。 ③朊病毒是一類不含核酸而僅由蛋白質構成的具有感染性的因子。朊病毒與正常蛋白質接觸后能改變其折疊狀態,將其變為朊病毒。朊病毒能引起羊瘙癢癥、瘋牛病。 (2)基于以上事實,完善后的中心法則圖示: 。 3.基因與生物性狀的關系 (1)基因控制性狀的兩種途徑 ①基因蛋白質的結構生物體的性狀。 ②基因酶的合成代謝過程生物體的性狀。 (2)一個基因一般控制一個性狀。但是,基因和性狀之間的關系也不總是線性的,有時多個基因控制一個性狀;有時一個基因影響多種性狀。 二、細胞分化的本質是基因選擇性表達 1.在不同的體細胞中,雖然基因組序列都一樣,但基因的表達卻是有選擇性的。 例如:雞的一些體細胞內基因和mRNA的有無分析(用“+”表示有;“-”表示無) 雞的輸卵管細胞 未成熟的紅細胞 胰島細胞 卵清蛋白 基因 + + + mRNA + - - 珠蛋白 基因 + + + mRNA - + - 胰島素 基因 + + + mRNA - - + 2.基因選擇性表達的機制非常復雜,涉及多種調控方式。 例如,不參與蛋白質編碼的微RNA(簡稱miRNA)也能在轉錄后介導對mRNA的降解,一些miRNA具有組織特異性和時序性,即只在特定的組織或某個發育階段起著調控作用。 3.細胞分化是多細胞生物個體發育的基礎。 三、表觀遺傳及其作用機制 1.表觀遺傳(epigenetic inheritance)是指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 2.作用機制 (1)基因組表觀遺傳修飾具有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兩種重要形式。 (2)DNA甲基化主要發生在基因組DNA上某些區域的胞嘧啶上,它的第5位碳原子和甲基之間通過共價鍵結合,被修飾為5?甲基胞嘧啶。 (3)組蛋白修飾是指在生物體內不同酶的作用下,在核小體的組蛋白不同氨基酸中加上多種化學基團的現象。這種修飾能改變染色質狀態及其開放程度,進而調控基因的表達。 3.表觀遺傳現象實例 (1)柳穿魚花型改變的表觀遺傳現象 ①對稱花型的柳穿魚,基因Lcyc甲基化水平低,基因正常表達。 ②不對稱花型的柳穿魚,基因Lcyc發生了高度甲基化,引起基因表達水平下降,最終導致柳穿魚的花器官由對稱變成了不對稱。 (2)蜂王與工蜂的異型分化的表觀遺傳現象 ①營養條件:在一個蜂群中,所有剛孵化出來的幼蟲都能取食蜂王漿。3天后,只有為數極少的幼蟲能繼續取食蜂王漿,發育為蜂王;絕大多數幼蟲只能取食花粉和花蜜,發育為工蜂。 ②作用機制:一些研究表明,Dnmt3蛋白是一種DNA甲基轉移酶,它是Dnmt3基因的表達產物,能在沒有被甲基化的DNA區域添加甲基基團。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蟲發育為蜂王,這跟取食蜂王漿有相同的效果。這提示蜂王漿的作用之一應該與改變重要基因的甲基化特征有關。 判斷對錯(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遺傳信息流從DNA到RNA再到蛋白質是單向的。 ( ) 2.白化病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造成的。 ( ) 3.某些性狀由多個基因共同決定,有的基因可能影響多個性狀。 ( ) 4.兩個個體的身高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 ) 5.人體肌細胞與幼紅細胞中基因、mRNA、蛋白質均不同。 ( ) 6.胰島B細胞有胰島素基因而無抗體基因,故可以產生胰島素而不能產生抗體。 ( ) 7.ATP合成酶基因在不同細胞中選擇性表達。 ( ) 8.同卵雙胞胎具有的微小差異與表觀遺傳有關。 ( ) [答案] 1.× 提示:有些RNA病毒侵染宿主細胞后,能以自身RNA為模板,反向合成一段DNA。 2.× 提示:白化病是病人體內不能合成酪氨酸酶造成的。 3.√ 4.√ 5.× 提示:基因相同,mRNA和蛋白質不完全相同。 6.× 提示:人體的每個細胞的基因相同,表達有差異。 7.× 提示:ATP合成酶基因在不同細胞中都表達。 8.√ 中心法則詮釋了基因與生物性狀的關系 1.中心法則的內容及應用 (1)細胞生物及噬菌體等DNA病毒的中心法則 (2)煙草花葉病毒等大部分RNA病毒的中心法則 (3)HIV等逆轉錄病毒的中心法則 (4)高度分化的細胞內中心法則的表達式 DNARNA蛋白質 (5)能分裂的細胞內中心法則的表達式 (1)逆轉錄需要逆轉錄酶。 (2)逆轉錄和RNA復制只有在某些病毒復制時才能進行。 (3)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無遺傳信息的傳遞。 2.中心法則體現了DNA的兩大基本功能 (1)傳遞遺傳信息:通過DNA復制完成的,發生于親代產生子代的生殖過程或細胞增殖過程中。 (2)表觀遺傳信息:通過轉錄和翻譯完成的,發生在個體發育過程中。 3.中心法則與基因表達的關系 4.體現生物性狀的物質 (1)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部分結構蛋白直接參與生物體、細胞的結構組成,基因可通過控制結構蛋白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狀。 (2)體現生物性狀的部分物質的化學本質不是蛋白質,如甲狀腺激素、色素、淀粉等,該類性狀往往是通過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來實現的,即基因酶的合成產生該非蛋白質類物質的代謝過程控制生物性狀。 合作探究:下圖為一組模擬實驗,假設實驗能正常進行且五支試管中都有產物生成,請分析此圖解中A~E試管所模擬的過程分別是什么? 提示:A—DNA復制;B—轉錄;C—RNA復制;D—逆轉錄;E—翻譯。 1.下圖表示生物界的中心法則,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健康的人體內可以發生圖中所有過程 B.煙草花葉病毒侵入宿主細胞后發生①→②→③→④的過程 C.⑤過程需要逆轉錄酶的參與 D.該圖揭示了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律 D [分析題圖可知,健康的人體內可以發生圖中①DNA復制、②轉錄和③翻譯過程,A項錯誤;煙草花葉病毒是RNA病毒,侵入宿主細胞后發生⑤RNA復制和⑥翻譯過程,B項錯誤;④過程需要逆轉錄酶的參與,C項錯誤。] 中心法則各生理過程快速確定的三大依據 2.(多選)人體內苯丙酮酸過多可引起苯丙酮尿癥,如圖表示人體內苯丙氨酸的代謝途徑,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基因1不正常而缺乏酶1可能引起苯丙酮尿癥 B.由苯丙氨酸合成黑色素需要多個基因控制 C.該圖說明基因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D.基因2突變而缺乏酶2將導致人患白化病 ABD [由題圖可知,基因1不正常而缺乏酶1,則苯丙氨酸只能在細胞中代謝生成苯丙酮酸,導致苯丙酮尿癥,A正確;由苯丙氨酸合成黑色素需要酶1、酶2的作用即需要基因1、基因2的控制,B正確;題圖體現了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生物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C錯誤;基因2突變,導致酶2不能合成,從而不能形成黑色素,使人患白化病,D正確。] 細胞分化與表觀遺傳 1.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1)細胞形態的改變:如肌細胞的梭形、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的圓餅狀、神經細胞的突起狀等。 (2)細胞結構的變化:細胞器的種類和數量發生變化。 (3)細胞功能的特化:執行特定的功能,如運動功能、反射功能、免疫功能等。 (4)特殊分子的合成:如合成唾液淀粉酶、抗體、胰島素、血紅蛋白和肌動蛋白等。 2.表觀遺傳機制 (1)基因組表觀遺傳修飾具有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兩種重要形式。DNA甲基化主要發生在基因組DNA上某些區域的胞嘧啶上,它的第5位碳原子和甲基之間通過共價鍵結合,被修飾為5?甲基胞嘧啶。組蛋白修飾是指在生物體內不同酶的作用下,在核小體的組蛋白不同氨基酸中加上多種化學基團的現象。這種修飾能改變染色質狀態及其開放程度,進而調控基因的表達。 (2)基因并不決定一切,許多現象不能簡單地用基因型決定表型的遺傳學理論來解釋,而更可能是DNA序列信息、表觀遺傳信息和環境信息之間相互作用,共同調控著生物的各種生命活動。 合作探究:1.如圖是人體三種細胞內的部分基因及它們的活動狀態。 (1)在所有細胞中均表達的基因稱為管家基因,在特定的細胞中表達的基因稱為奢侈基因。a、b、c、d屬于管家基因的是哪一個?屬于奢侈基因的是哪些基因? 提示:(1)a;b、c、d。 (2)若用胰島素基因作探針檢測A、B、C三類細胞的DNA分子,則其雜交帶狀況如何?若將探針改作檢測胰島素基因的mRNA,其雜交帶狀況如何? 提示:A、B、C三類細胞中均含胰島素基因,但該基因只有在A細胞中才能轉錄產生mRNA,故用胰島素基因作探針,三類細胞均可形成雜交帶,但改為檢測胰島素基因的mRNA,則只有A細胞能產生雜交帶。 2.表觀遺傳改變的和沒改變的分別是什么? 提示:改變的是基因表達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沒改變的是基因的堿基序列。 1.(多選)將某人的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中的總mRNA提取出來(A-mRNA、B-mRNA),以此為模板,在體外分別獲得相應的單鏈DNA(A-cDNA、B—cDNA)。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mRNA與B-mRNA的不同與細胞分化有關 B.獲得相應單鏈DNA的過程需要逆轉錄酶 C.A-cDNA中不含編碼胰島素的核酸序列 D.B-mRNA中指導呼吸酶合成的mRNA不能與A-cDNA 形成雜交鏈 ABC [人體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具有相同的遺傳信息,但遺傳信息的執行情況不同,即發生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故可以說A-mRNA與B-mRNA的不同與細胞分化有關,A正確;以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稱為逆轉錄,此過程需要逆轉錄酶的參與,B正確;胰島A細胞也含有胰島素基因,只是該基因不表達,即A-mRNA中不含指導胰島素合成的mRNA,故A-cDNA中不含編碼胰島素的核酸序列,C正確;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中均含有呼吸酶,即A-mRNA和B-mRNA中均含有指導呼吸酶合成的mRNA,故B-mRNA中指導呼吸酶合成的mRNA可以與A-cDNA形成雜交鏈,D錯誤。] 2.脊椎動物的一些基因活性與其周圍特定胞嘧啶的甲基化有關,甲基化使基因失活,相應的非甲基化能活化基因的表達,以下推測正確的是( ) A.肝細胞和胰島B細胞的呼吸酶基因均處于甲基化狀態 B.肝細胞和胰島B細胞的胰島素基因均處于非甲基化狀態 C.肝細胞的呼吸酶基因和胰島素基因均處于非甲基化狀態 D.胰島B細胞的呼吸酶基因和胰島素基因均處于非甲基化狀態 D [分析題意可知,相應的非甲基化能活化基因的表達,肝細胞和胰島B細胞中均存在呼吸酶,表明呼吸酶基因均處于非甲基化狀態,肝細胞的胰島素基因處于甲基化狀態,胰島B細胞的胰島素基因處于非甲基化狀態,A、B、C錯誤,D正確。] [課堂小結] 知 識 網 絡 構 建 核 心 語 句 背 誦 1.基因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 2.基因還能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間接控制生物性狀。 3.細胞分化的本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細胞分化是多細胞生物個體發育的基礎。 4.表觀遺傳是指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 5.基因組表觀遺傳修飾具有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兩種重要形式。 6.基因并不決定一切,許多現象不能簡單地用基因型決定表觀的遺傳學理論來解釋,而更可能是DNA序列信息、表觀遺傳信息和環境信息之間相互作用,共同調控著生物的各種生命活動。 1.結合下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生物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 C.遺傳信息傳遞到蛋白質是表型實現的基礎 D.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含遺傳信息相同的兩條單鏈 D [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即遺傳信息儲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A項正確;因為密碼子的簡并性,轉錄形成的mRNA堿基序列不同,最終翻譯出的蛋白質可能相同,B項正確;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即生物的表型是通過蛋白質體現的,C項正確;遺傳信息是由堿基序列決定的,DNA兩條單鏈的堿基互補配對,所含遺傳信息不同,D項錯誤。] 2.下列關于基因與性狀的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基因與生物性狀都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B.基因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性狀 C.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進而控制性狀 D.生物性狀既受基因的控制,也受環境條件的影響 A [一個性狀可以受到多個基因的影響,一個基因也可以影響多個性狀。] 3.關于表觀遺傳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DNA的甲基化與環境因素無關 B.DNA的甲基化影響基因的翻譯過程 C.表觀遺傳現象不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 D.DNA的甲基化導致基因的堿基序列改變 C [環境因素會影響DNA的甲基化,A項錯誤;DNA的甲基化影響基因的轉錄過程,B項錯誤;表觀遺傳現象不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C項正確;DNA的甲基化不會導致基因的堿基序列改變,D項錯誤。] 4.下列有關細胞分化的分析,錯誤的是 ( ) A.在個體發育過程中,有序的細胞分化能夠增加細胞的類型 B.從細胞器水平分析,細胞分化是細胞器的種類、數目改變的結果 C.細胞分化使各種細胞的遺傳物質有所差異,導致細胞的形態和功能各不相同 D.從蛋白質角度分析,細胞分化是蛋白質種類、數量改變的結果,這是細胞分化的直接原因 C [細胞分化的過程中,細胞會在形態、結構等方面發生穩定性差異,故能夠增加細胞的類型,A正確;細胞分化的過程中,細胞的功能會出現差異,細胞器的種類、數目均會發生改變,B正確;細胞分化的過程中,各種細胞的核遺傳物質不發生改變,C錯誤;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故蛋白質種類、數量的改變是細胞分化的直接原因,D正確。] 5.如圖為一組模擬實驗,假設實驗能正常進行且5支試管中都有產物生成,回答下列問題: (1)A、D試管中的產物是________,但A試管模擬的是________過程,D試管模擬的是________過程。 (2)B、C試管中的產物是__________,但B試管模擬的是________過程,C試管模擬的是________過程。 (3)假如B試管中加入的DNA含有306個堿基,那么產物最多含有________個堿基,有________個密碼子。 (4)E過程稱為______,在細胞中進行的場所是______,圖中的原料為________,工具是______________,產物是________。 [解析] (1)A試管中以加入的DNA為模板,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合成DNA,模擬的是DNA復制的過程;D試管中以加入的RNA為模板,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合成DNA,模擬的是逆轉錄過程。 (2)B試管中以加入的DNA為模板,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RNA,模擬轉錄過程;C試管中以加入的RNA為模板,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RNA,模擬的是RNA的復制過程。 (3)假如B試管中加入的DNA含有306個堿基,產物是RNA,為單鏈,最多含有153個堿基,相鄰的3個堿基為一個密碼子,共有51個密碼子。 (4)E過程稱為翻譯,在細胞中的核糖體上進行,以氨基酸為原料,以tRNA為工具,合成多肽(蛋白質)。 [答案] (1)DNA DNA復制 逆轉錄 (2)RNA 轉錄 RNA復制 (3)153 51 (4)翻譯 核糖體 氨基酸 轉運RNA 多肽(蛋白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