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實驗一實驗題目:水能溶解一些物質實驗器材:食鹽、面粉、淘洗干凈的沙粒、清水、燒杯(3個)、藥匙(3個)、攪拌棒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0.5分,說出器材名稱0.5分。?2取一小匙食鹽,放入盛水的燒杯內觀察;用攪拌棒輕輕攪拌幾下、再充分的攪拌、觀察;靜置、再觀察。2分取食鹽時撒到實驗臺上不及時清理扣0.5分;攪拌棒攪拌方法不對(攪拌棒經常碰到燒杯壁及底部、攪拌動作明顯過大、有液體飛濺出燒杯)扣1分;觀察并敘述看到的現象,只做不說扣0.5分。?3取少量沙粒,按照同樣的方法做上面的實驗。2分取沙粒時撒到實驗臺上不及時清理扣0.5分;攪拌棒攪拌方法不對扣1分;觀察并敘述看到的現象,只做不說扣0.5分。?4取少量面粉,按照同樣的方法做上面的實驗。觀察時對著光線。2分取面粉時撒到實驗臺上不及時清理扣0.5分;攪拌棒攪拌方法不對,扣0.5分;觀察方法不當扣0.5分;觀察并敘述看到的現象,只做不說扣0.5分。5實驗現象及結論2分實驗現象:食鹽放進水里,用眼睛看不見了,而水仍是清澈;沙粒沉降在水底;面粉部分懸浮在液體中,使水變渾濁,仍能看得到面粉顆粒,部分沉降在水底。實驗結論:食鹽在水中溶解了,面粉和沙在水中不能溶解。6整理實驗器材1分不及時整理器材、材料不歸位、不及時清理實驗桌不得分?實驗二實驗題目:過濾食鹽、沙、面粉的混合物實驗器材:食鹽、沙子、面粉、濾紙、漏斗、鐵架臺、玻璃棒、燒杯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0.5分,說出器材名稱0.5分。?2制作過濾紙:(1)將濾紙對折兩次后,沿著一條邊打開(按第1或3層打開)。(2)將折疊好的過濾紙放入漏斗中,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用玻璃棒沾水涂在濾紙上,使濾紙和漏斗結合緊密。2分過濾紙制作方法不對,扣0.5分;放入的濾紙高于漏斗,扣0.5分;濾紙和漏斗內壁沒有緊貼,有氣泡扣0.5分。?3組裝器材:將放有過濾紙的漏斗固定在鐵架上,漏斗下端尖部緊靠燒杯壁。1分將放有過濾紙的漏斗固定在鐵架上(0.5分);漏斗下端靠燒杯壁(0.5分)。?4玻璃棒緊靠濾紙三層處,用玻璃棒將含食鹽的液體慢慢引入漏斗中。燒杯口緊靠玻璃棒,漏斗里液體的液面低于濾紙邊緣。2分玻璃棒未靠濾紙三層扣0.5分;燒杯口未靠玻璃棒扣0.5分;液面未低于濾紙邊緣扣0.5分;未講述操作過程及現象扣0.5分。做到一貼、兩低、三靠(1分);觀察現象,邊敘述方法邊做,分別說出沙、食鹽、面粉三種物質過濾后的現象(1分),少說一種扣0.5分。5分別用沙、面粉的混合物進行上述操作。2分未分離一種扣1分。6實驗現象及結論1分面粉、沙不溶于水,可以用過濾的方法從水中分離出來;食鹽能溶解于水,不能通過的過濾的方法從水中分離出來,不說結論不給分。7整理實驗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清洗儀器不得分。?實驗三實驗題目:觀察高錳酸鉀在水中是否能溶解。實驗器材:燒杯、玻璃棒、藥匙、高錳酸鉀、水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0.5分,說出器材名稱0.5分。?2輕輕地往燒杯中的水里放入幾粒高錳酸鉀,觀察并描述高錳酸鉀的變化。(現象:高錳酸鉀遇水即溶,顆粒逐漸變小并下沉,向四周不均勻擴散。)2分實驗操作正確1分(藥瓶蓋朝上,高錳酸鉀用藥匙來取,用手直接取高錳酸鉀不得分);觀察并敘述看到的現象1分。?3用攪拌棒輕輕攪拌;再觀察、描述高錳酸鉀和水的變化。(現象:擴散加速,充分的攪拌后發現顆粒(沉淀)消失,水完全變成紫紅色。)2分實驗操作正確1分,(攪拌棒攪拌方法不對則不得分);觀察并敘述看到的現象1分。?4最后觀察高錳酸鉀水溶液的狀態。(現象:高錳酸鉀在水中溶解了,形成了顏色均勻、穩定的紫色透明的溶液。)2分觀察并敘述現象,不敘述看到現象不得分。5實驗現象及結論2分高錳酸鉀溶解于水。不說出實驗結論不得分6整理實驗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清洗儀器不得分。?實驗四實驗題目: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實驗器材:濃鹽水、燒杯、水、蒸發皿、三角架、石棉網、酒精燈、放大鏡?、玻璃棒、火柴、滴管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0.5分,說出器材名稱0.5分。2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網,石棉網上放蒸發皿。在蒸發皿中滴入5-10毫升或者適量的濃鹽水。2分在蒸發皿中滴入5-10毫升或者適量的濃鹽水(1分);在三角架上放上石棉網(0.5分);把蒸發皿放在石棉網的上面(0.5分)。3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在鹽水還未完全蒸發之前熄滅酒精燈,用余熱加熱。酒精燈使用:火柴點燃,外焰加熱,兩次蓋蓋熄滅。2分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1分),酒精燈操作不正確不得分;在鹽水還未完全蒸發之前熄滅酒精燈,用余熱加熱(1分),熄滅酒精燈方法不對不得分,把食鹽燒焦,不用余熱加熱的不得分。4待蒸發皿稍涼后,用小匙將蒸發皿中的白色顆粒轉移到紙上,用放大鏡觀察;并與實驗食鹽進行比較。2分用小匙將蒸發皿中的白色顆粒轉移到紙上,用放大鏡觀察(1分);并與實驗食鹽進行比較(1分)。5實驗結論2分溶解的食鹽可以通過蒸發從水中分離出來。不說結論不得分。6整理實驗器材1分不整理和清洗器材,不得分。實驗五實驗題目:簡單電路實驗器材:2個小燈泡、2個小燈座、1個電池盒、1節電池、4根導線、記錄紙1張、筆1支。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0.5分,說出器材名稱0.5分。2用1個小燈泡、1個小燈座、2根導線、1個電池盒和1節電池組成電路2分連接好電路(1分);小燈泡發亮(1分)。3用一節電池,2個小燈泡連接一個串聯電路,并使2個小燈泡發亮。2分正確連接一個串聯電路(1分);2個小燈泡都發亮(1分)。4用一節電池,2個小燈泡連接一個并聯電路,并使2個小燈泡發亮。2分正確連接一個并聯電路(1分);2個小燈泡都發亮(1分)。5實驗結論2分簡單電路點亮了小燈泡。不說結論不得分。6整理實驗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實驗六實驗題目:做個電路檢測器實驗器材:一個由(壞的)1個燈泡、1個小燈座、2根導線、1節電池、1個電池盒連接的故障電路;一個由1個燈泡、1個小燈座、3根導線、1節電池、1個電池盒組成的“電路檢測器”;一個由1個燈泡、1個小燈座、2根導線、1節電池、1個電池盒組成的替換材料;2個盛放材料的盒子。1張記錄單。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0.5分,說出器材名稱0.5分。2做個“電路檢測器”。2分先連接一個簡單電路,把電路中燈座上的一根導線頭拆下來,再連上另外一根導線,就做成了一個電路檢測器。操作不正確不得分。3讓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相互接觸,檢驗小燈泡是否發光,小燈泡亮,則電路檢測器可以正常工作。2分實驗操作不正確則不得分。4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中的故障,重復檢測一次,將故障元件放入盒子里,并記錄。找出故障原因,替換故障元件,重新點亮小燈泡。3分檢測故障電路中的小燈泡\導線,重復檢測一次,記錄1分;檢測故障電路中的電池重復檢測一次,記錄1分;檢測故障電路中的電池盒\小燈座重復檢測一次,記錄1分。5實驗結論1分電路檢測器可以檢測并排除電路中的故障,重新點亮小燈泡。不說結論不得分。6整理實驗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實驗七實驗題目:做個小開關實驗器材:1塊橡皮、2枚圖釘、1枚回形針、1個小燈泡、1個小燈座、1個電池盒、1節電池、3根導線。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0.5分,說出器材名稱0.5分。2連接簡單電路點亮小燈泡,再拆下小燈座上的一根導線頭,斷開電路。2分連接簡單電路點亮小燈泡1分;再拆下小燈座上的一根導線頭,斷開電路1分。3制作一個小開關,連接到簡單電路中。2分制作一個小開關1分;連接到簡單電路中1分。4檢驗小開關能否控制電路中小燈泡的亮、滅。2分實驗操作正確1分;能控制電路中小燈泡的亮、滅1分。5實驗結論2分開關可以控制電路中小燈泡的亮.滅。不說結論不得分。6整理實驗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實驗八實驗題目:辨別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實驗器材:食用油、肥肉、花生米、水、棉簽、白紙、淀粉、碘酒、滴瓶、培養皿、面包片、土豆、饅頭。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0.5分,說出器材名稱0.5分。2用棉簽蘸一點食用油,涂在白紙上,觀察現象。2分正確操作(1分);觀察說出實驗現象(1分)。3分別用肥肉、花生米在白紙上擠壓,滑動,觀察現象。2分正確操作(1分);觀察說出實驗現象(1分)。4分別在土豆、饅頭、面包片上滴一滴碘酒,觀察現象。2分正確操作(1分);觀察說出實驗現象(1分)。5實驗結論2分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紙上會留下油漬(1分);如果發現有變藍色的現象出現,說明這種食物中含有淀粉(1分)。不說結論不得分。6整理實驗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實驗九:驗證光的傳播路線實驗題目:驗證光的傳播路線實驗器材:手電筒、3張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長方形卡紙、屏、夾子。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0.5分,說出器材名稱0.5分。?2把3張卡紙分別用夾子夾住橫立在桌上,每張卡紙之間間隔15厘米左右,排成整齊的一列,使卡紙的小孔在同一直線上。2分卡紙固定不牢立不起來的,扣0.5分;小孔不在同一直線上的,扣0.5分;卡紙之間間距太近的扣0.5分。?3在最后一張卡紙之后約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張沒有打孔的卡紙作為屏。1分不放紙屏扣0.5分。?4把手電筒放置在離自己最近的卡紙前一定距離,讓手電筒的光射進小孔,觀察并說明現象。2分觀察現象,邊敘述方法邊做,只做不說扣0.5分。5把第二或第三張卡紙(第一張除外)向左或向右移動5厘米,同樣用手電筒的光對準離自己最近的卡紙上的小孔,觀察并說明現象。2分不移動卡紙的扣0.5分;錯移動了第一張的扣0.5分;只做不說的扣1分。?6實驗現象及結論1分說出光是直線傳播的,不說結論不給分。7整理實驗器材、清理桌面、正確處理實驗廢棄物1分少一項扣0.5分,扣完為止?實驗十:拉力大小與小車的運動實驗名稱:拉力大小與小車的運動實驗器材:實驗小車一輛、墊圈若干個、棉線一根、回形針一枚、秒表一個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并確定棉線長度0.5分,說出器材名稱0.5分2將棉線一端系在小車上,一端系上一枚回形針做的掛鉤1分棉線一端不系在小車上,扣0.5分;另一端不系掛鉤的扣0.5分。3標明小車運動的起點和終點。1分不標明小車運動的起點或終點分別扣0.5分4從掛一個墊圈開始,一個一個增加墊圈,直到小車可以動起來。2分先掛一個墊圈,若小車不動,再增加逐個增加,直至小車動起來。若直接掛多個扣1分。5再多個多個地增加墊圈,觀察和記錄小車的運動是怎樣變化的。3分1.先測出動起來時小車運動的時間,反復三次。1分2.再增加兩個墊圈,測出小車運動的時間,反復三次。1分。3.再增加兩個墊圈,測出小車運動的時間,反復三次。1分。以上每一步記錄次數少于3次的,每步扣0.5分。6實驗現象及結論1分說出:墊圈掛得越多小車運動得越快。得1分7整理實驗器材、清理桌面、正確處理實驗廢棄物1分少一項扣0.5分,扣完為止實驗十一: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實驗題目: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用于測量重力的小物體3件。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說出器材名稱0.5分,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0.5分(要說出來是否歸零)。2先用手掂量物體的重力大小,用“牛”做單位估計物體重力,作好記錄。2分沒用“牛”做單位估計物體重力扣0.5分,不作記錄扣0.5分。3使用彈簧測力計逐個測出物體重力的大小,讀出讀數,并作好記錄。3分操作時沒有慢慢提起物體扣0.5分,視線沒有與指針相平扣0.5分,讀數不正確扣0.5分,不作記錄扣0.5分。提起了超出測量范圍器材的扣1分。4在記錄表上算出自己估計和實測的差距。2分沒有計算和比較不得分。5實驗結論1分不說結論不得分。6整理實驗器材、清理桌面、合理處理實驗廢棄物1分少一項扣0.5分,扣完為止實驗十二: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實驗題目: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實驗器材:水槽、一套相同體積不同質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質量不同體積的立方體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0.5分,說出器材名稱0.5分。?2把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一組物體按輕重順序排列,推測沉浮并說明理由。1分能按照輕重順序排序得0.5分,推測沉浮并分別記錄,得0.5分?3按輕重順序依次輕輕放入水中,觀察并分別記錄。2分能做到以輕重(或重輕)順序輕輕放入水中,得1分,做到分別記錄下來的,得1分?4討論、概括實驗結論。1分能正確說出實驗結論,得1分.(意思對也行,不一定原話)5把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一組物體按大小順序排列,推測沉浮并說明理由。1分能按照大小(也就是體積)順序排序的,得0.5分,推測沉浮并分別記錄的,得0.5分6按大小順序依次輕輕放入水中,觀察并分別記錄。2分能做到以大小(或小大)順序輕輕放入水中,得1分,做到分別記錄下來,得1分7討論、概括實驗結論。1分能正確說出實驗結論得1分.(意思對也行,不一定原話)?8整理實驗器材、清理桌面、正確處理實驗廢棄物品1分缺一項扣0.5分,扣完為止?實驗十三: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裝片實驗目的: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結構。實驗器材:顯微鏡,洋蔥表皮裝片。步驟操作要求評分標準滿分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檢查實驗用品是否齊全。(0.5分)0.5分2在顯微鏡下觀察洋蔥表皮細胞。A、選低倍鏡,用轉換器旋轉物鏡(手推物鏡旋轉不得分)。選合適的光圈。(1分)B、左眼視鏡同時右眼睜開。用手捏反光鏡邊緣(不得觸及鏡片)調反光鏡。視野亮度適宜。(1分)C、調節粗準焦螺旋將鏡筒抬起,使低倍物鏡離載物臺大約2-3厘米。(1分)D、將載玻片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好,將要觀察的標本移至通光孔中央。(1分)E、頭偏向一側注視物鏡,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至接近蓋玻片。(1分)F、左眼視鏡同時右眼睜開,用粗準焦螺旋找到要觀察的標本移至視野中央。用細準焦螺旋調出清晰物像。1分)6.5分4得出結論通過本實驗我了解洋蔥表皮細胞的結構學到顯微鏡能觀察許多微小的結構等。2分3整理儀器。A、取下洋蔥表皮裝片,放回原處。(0.5分)B、把物鏡偏轉到通光孔兩側,并降到最低;轉動反光鏡呈豎直方向。0.5分)C、將顯微鏡放回原處,擦拭桌面。(0.5分)1.5分實驗十四:液體的熱脹冷縮實驗名稱:液體的熱脹冷縮實驗器材:平底燒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熱水、溫度計、紅墨水、滴管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0.5分,說出器材名稱0.5分2把玻璃管插入橡膠塞中間,將燒瓶里倒滿水,滴上一兩滴紅墨水,2分把玻璃管插入橡膠塞中間得1分,將燒瓶里倒滿水,滴上一兩滴紅墨水得1分。3把帶玻璃管的橡膠塞放入燒瓶里,塞緊。在玻璃管的液面處做上記號。2分沒有塞緊的扣1分,沒有在玻璃管的液面處做上記號的扣1分。4將準備好的燒瓶放入熱水中,觀察玻璃管內液面的變化,做上記號。2分不放入熱水中的扣1分;放入熱水中馬上做記號的,扣1分;5再把燒瓶放進冷水中,觀察玻璃管內液面的變化。1分直接拿出來不放入冷水中,扣0.5分;不觀察玻璃管液面的扣0.5分。6實驗現象及結論1分說出:燒瓶放入熱水中玻璃管內的液面逐漸上升,放入冷水中玻璃管內的液面逐漸下降。得1分7整理實驗器材、清理桌面、正確處理實驗廢棄物品1分缺一項扣0.5分,扣完為止實驗十五:空氣的熱脹冷縮實驗題目:空氣的熱脹冷縮實驗器材:燒瓶、熱水、常溫水、冰水、錐形瓶、氣球。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得分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器材得0.5分,說出器材名稱得0.5分。?2在空錐形瓶口套上一個氣球1分檢查是否漏氣,不檢查扣0.5分。?3把套上氣球的錐形瓶放入常溫水中(稍等一會兒)觀察1分放入水中馬上說出現象的扣0.5分。?4取出錐形瓶放入熱水中(稍等一會兒)觀察2分觀察并敘述看到的現象,只看不說扣1分。5再取出錐形瓶放入冷水中(稍等一會兒)觀察2分觀察并敘述看到的現象,只做不說扣1分。?6分析實驗現象,概括出實驗結論2分分析看到的想象并解釋的,得1分;總結出空氣具有熱脹冷縮性質的,得1分。7整理實驗器材、清理桌面、正確處理實驗廢棄物品1分缺一項扣0.5分,扣完為止?備注實驗中,錐形瓶放入的順序如果改變,只要相鄰兩個操作現象明顯,就可得分;如果相鄰兩個操作無明顯現象,扣相應的步驟得分實驗十六:研究杠桿的秘密實驗題目:研究杠桿的秘密實驗器材:杠桿尺、鉤碼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器材得0.5分,說出器材名稱得0.5分。2調平杠桿尺,把掛在杠桿尺左邊的鉤碼看作是阻力點,把掛在杠桿尺右邊的鉤碼看作是用力點,分別在兩邊掛鉤碼。1分調平得0.5分,演示并敘述現象,得0.5分。3學生自主決定兩端掛鉤碼的位置和數量6分分別是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這三個順序可以顛倒(每個得1分,共3分),但每個要做三次(每個1分,共3分),做但不記錄的扣1分4分析實驗數據發現杠桿省力費力的規律。1分不說不得分。結論: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省力杠桿;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費力杠桿;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5整理實驗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實驗十七:研究輪軸的作用實驗題目:研究輪軸的作用實驗器材:2盒鉤碼、2段粗線繩、1個輪軸演示器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器材得0.5分,說出器材名稱得0.5分。2將一定數量的鉤碼掛在軸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將一定數量的鉤碼掛在輪上,看成是我們用力的大小,使它們平衡,并記錄鉤碼數量。1分掛的鉤碼數量不符扣0.5分,不記錄扣0.5分。3重復試驗兩次。2分不重復不得分。不記錄扣1分。4換一個更大的輪再做第二步實驗1分掛的鉤碼數量不符扣0.5分,不記錄扣0.5分。5重復試驗兩次。2分不重復不得分。不記錄扣1分。6分析實驗數據:輪上掛的鉤碼比軸上掛的少,但是仍能保持平衡,說明輪軸可以省力。2分不說不得分。結論:輪軸可以省力,并且輪越大越省力。7整理實驗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實驗十八:定滑輪和動滑輪實驗題目:定滑輪和動滑輪實驗器材:1盒鉤碼、1根粗線繩、1個支架、2個滑輪、1個測力計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器材得0.5分,說出器材名稱得0.5分。2用測力計測出一個鉤碼的重量,并記錄下來。1分不記錄扣0.5分。3固定好支架,安好定滑輪,在定滑輪上掛一根繩子,在繩子的任意一端掛上一個鉤碼,用測力計拉住繩子的另一端測量力的大小,并記錄。說出用力方向。1分不記錄扣1分,不說出用力方向扣1分。4換用不同的鉤碼重復定滑輪實驗兩次2分每一次1分,共2分,其中不記錄扣1分,不說出用力方向扣1分。5固定好支架,把繩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繞過動滑輪向上提,動滑輪下掛一個鉤碼,用測力計測量,然后做好記錄。1分繞線不對不得分,不記錄扣1分。6換用不同的鉤碼重復動滑輪實驗兩次2分不記錄扣1分,不說出用力方向扣1分。7說出實驗結論: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變用力方向。動滑輪能夠省力,但是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1分說錯定滑輪扣0.5分,說錯動滑輪扣0.5分。不說不得分。8整理實驗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實驗十九:滑輪組的作用實驗題目:滑輪組的作用實驗器材:1盒鉤碼、1根粗線繩、1個支架、2個滑輪、1個測力計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器材得0.5分,說出器材名稱得0.5分。2用測力計提升一個鉤碼,測出力的大小,并做好記錄。1分測力計不觀察指針是否歸零就用的扣0.5分;不記錄扣0.5分。3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裝一個最簡單的滑輪組,用來提升一個鉤碼,測出力的大小,并記錄下來。3分滑輪組組合不對不得分。不記錄扣1分。4改變鉤碼的數量重復實驗兩次。2分每次得1分,不先直接用測力計測量扣1分,不重復不得分。5根據實驗數據說出滑輪組既可以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2分不說結論不得分。6整理實驗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實驗二十:斜面的作用實驗題目:斜面的作用實驗器材:一個斜面、一個小車、一個測力計。順序操作內容滿分評分標準1檢查實驗器材1分檢查器材得0.5分,說出器材名稱得0.5分。2搭建一個斜面。1分搭建不成不得分。3用測力計直接提升一個小車的力,測出力的大小,并記錄。1分不記錄扣0.5分。4沿著這個斜面將這個小車拉上去,用測力計測量用了多大的力,并記錄。2分不記錄扣1分。5改變斜面的坡度再測量兩次。2分不重復不得分。6說出實驗結論。(斜面能夠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費力。)2分不說結論不得分。7整理實驗器材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