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 8.2 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 1. 19世紀60年代初,清朝統治集團中出現了洋務派,在中央以恭親王奕?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為代表。他們為興辦洋務,都曾寫過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書信往來,商議討論。那么,他們的奏折和書信中,頻頻出現的詞匯應該是( ) A.師夷長技、自強 B.民主、科學、新青年 C.民族、民權、民生 D.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2. “盡管未能真正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對中國的早期現代化卻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這里評價的是( ) 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 3.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的入列,表明我國海軍綜合作戰力量現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那么,中國近代海軍最早興建于什么時期( ) A.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B.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洋務運動 4. 洋務派認為“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以下能體現“制器為先”的是( ) ),\s\do5(A.江南制造總局)) ),\s\do5(B.開平礦務局)) ),\s\do5(C.漢陽鐵廠)) ),\s\do5(D.輪船招商局)) 5. 一篇歷史論文中指出:北洋艦隊是洋務派標榜“御侮”、“自強”的樣板,苦心經營凡二十年,耗銀3000余萬兩,北洋海防經費支出總額,相當于同期江南制造局以及福建船政局從創辦到中法戰爭爆發17年總支出之和……這種情況對于一個近于崩潰的封建國家更是不勝負擔。這段材料( ) A.反映了清朝政府重視海防 B.正確指出了北洋艦隊滅亡的主因 C.揭露清朝政府統治腐朽的根源 D.揭示了甲午中日戰爭必然的結局 6. 下列工業企業中。不屬于軍事工業的是( ) A.?江南制造總局??????????????B.?福州船政局?????????????????????? C.?漢陽鐵廠??????????????????????D.?安慶內軍械所 7. 1875年,中國近代第一批海軍留學生出國時曾宣言:“此去西洋,應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可見,他們當時出國留學的最終目的是( ) A.游歷西洋 B.興辦洋務 C.學習科技 D.救國圖強 8. 識讀下圖,可知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最大阻力來自( ) A.小農經濟 B.封建制度 C.西方先進技術 D.國人愛國熱情 9. “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就損失1 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10萬匹。”以上材料說明洋務運動的興辦( ) A.使中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 B.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先進技術 C.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 10. 李鴻章晚年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A.洋務運動沒有引進西方先進技術 B.洋務運動治標不得力,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C.洋務運動完全因內部掣肘而失敗 D.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11. 著名學者辜鴻銘說:“咸同年間(1851—1875年),粵匪擾亂。清廷如一叢病之軀,幾難著手。得一時髦郎中湘鄉曾姓者,擬方名曰‘洋務清火湯’,服若干劑未見轉機。”對材料理解最為準確的是( ) A.?洋務運動的興辦是為了鎮壓“粵匪”?????????????????? B.?曾國藩是洋務運動的創辦者 C.?洋務運動未能挽救清政府危機????????????????????????????? D.?辜鴻銘肯定了曾國藩興辦的洋務 12. 狀元實業家張謇在一無資金、二無設備的情況下,歷經艱辛創辦了大生紗廠。該廠的創辦體現的主張是( ) A.變法圖強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學 D.實業救國 13. 下表是八年一班“歷史學習園地”里展示的某人物簡歷,請你推斷該人物是( ) A.李鴻章 B.曾國藩 C.張謇 D.范旭東 14. 下列關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特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 B.總體發展比較落后 C.受到外國經濟勢力的壓迫 D.地區之間發展均衡 15. 1881年南海知縣徐賡陛以繼昌隆繅絲廠“專利病民”“奪人生業”“男女混雜,易生瓜李之嫌”為借口,下令予以封閉。19世紀90年代,武舉李福明因設立機器磨坊,被清朝官吏視為“不安本分”的“刁商”,經都察院批準,飭令撤去。材料反映了( ) A.近代封建地主紛紛從事工商業 B.實業救國思想在我國影響較大 C.近代民族工業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礙 D.洋務運動促進了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二、非選擇題 1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著名學者辜鴻銘說:“咸同年間(1851—1875年),粵匪擾亂。清廷如一叢病之軀,幾難著手。得一時髦郎中湘鄉曾姓者,擬方名曰‘洋務清火湯’,服若干劑未見轉機。”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述咸同年間清廷多“病”纏身的原因。 (2)辜鴻銘為什么稱“湘鄉曾姓者”為“時髦”的郎中? 材料二 甲午戰爭失敗后,李鴻章傷感地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 (3)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李鴻章“傷感”的主要原因。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46年)據時人記載:“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近聞已無紗可紡……”農民和手工業者在此沖擊下紛紛破產。 (1)據材料一,說明當時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發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變化出現的原因。 材料二 1895—1898年,新建的商辦廠礦企業資本萬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紡織廠最多。由于日本棉紗的大量傾銷以及資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國紗廠在上海相繼設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雜稅和官吏勒索,滬、蘇、杭一帶的華資紗廠從1898年起就開始虧損,其他各地紗廠也難以維持。 (2)據材料二,概括當時社會經濟發生了的變化。1898年以后紗廠虧損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實行扶植民間輕工業、統一貨幣、關稅自主等政策。1928—1937年,中國工業產值年增長率達到8%以上。1936年,工業產值達到近代以來的最高水平。 (3)據上述材料,歸納影響近代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1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洋務派全盤建設事業的動機是國防,所以軍事建設最多。現就洋務派的軍事建設,擇其要者列表于下。 年份 舉措 咸豐十一年(1861) 恭親王奕?、文祥托總稅務司赫德購買炮艦,聘請英國海軍人員來華創設水師 同治四年(1865) 曾國藩、李鴻章設江南機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五年(1866) 左宗棠設造船廠于福州,附設船政學校 同治九年(1870) 李鴻章設機器制造局于天津 光緒元年(1875) 李鴻章籌辦鐵甲兵船 光緒二年(1876) 李鴻章派下級軍官赴德學陸軍,船政學生赴英、法學習造船和駕船 光緒六年(1880) 李鴻章設水師學堂于天津 光緒十一年(1885) 李鴻章設天津武備學堂 光緒十四年(1888) 李鴻章成立北洋海軍 材料二 至恭親王奕忻等請購買外洋船炮,則為今日救時第一要務……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 ──曾國藩《復陳購買洋船炮折》讀材料回答: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的“動機”是中國在哪次戰爭戰敗后付諸實施的。 (2)據材料,概括洋務派進行軍事建設的方式有哪些。 (3)上述材料和問題表明洋務派要改變當時中國在哪一領域的落后局面? (4)洋務運動興起的目的是什么?積極作用是什么? (5)洋務運動在前期和后期的口號分別是什么? (6)列舉該運動中創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各兩個。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ADAA 6-10CDBDB 11-15CDCDC 二、非選擇題 16.(1)遭受西方列強侵略;遭到農民起義(或太平天國起義)的沉重打擊;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2)他較早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率先創辦了洋務企業。 (3)洋務運動破產;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17.(1)變動:封建經濟(自然經濟)逐漸解體。 原因:鴉片戰爭后,五口通商,外國商品傾銷中國市場。 (2)變化:民族資本主義獲得初步發展。 原因:外國商品傾銷;列強在華設廠;清政府加重稅收;封建官吏勒索。(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 (3)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封建勢力阻礙;實業家的投資;統治階級的政策。(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 18. (1)第二次鴉片戰爭; (2)方式:聘請外國技術人才、開設工廠、開辦學校、派官員出國學習等; (3)軍事方面。 (4)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積極作用: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答出后兩句也可得全分) (5)前期:自強;后期:求富; (6)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民用工業:上海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各答對兩個得全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