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五單元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第17課外交事業的發展一、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時間會議結果意義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中國在聯合國發揮了重要作用。【自主學習】閱讀課本85-86頁完成表格一、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思考】為什么說中國是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1945年,聯合國創立,中國是創始會員國,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當時由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代表中國。在美國等國家的操縱下,聯合國長期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排斥在外,仍由蔣介石集團占據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一、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后美國敵視新中國。1950—1953年,中國被迫進行抗美援朝戰爭,捍衛了中國的國家安全,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材料二:一五計劃改變了中國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落成材料三:毛澤東后來對此評論:“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材料四:1969-1970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西歐開始背離美國,蘇聯對抗美國,第三世界反對美國,美國在國際社會中時常陷入孤立狀態,美國主宰世界的時代搖搖欲墜。【合作探究】中國為什么能夠在1971年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中國的軍事實力提高、綜合國力增強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的支持美國霸權地位衰落一、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瀟灑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體描述為:“震碎了議會大廈的玻璃!”新中國成立后,美國政府敵視新中國、對新中國實行封鎖禁運、包圍威脅的政策。雙方敵對的狀態長達20多年。70年代以前的中美關系1954年,國際日內瓦會議上,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二、中美、中日建交二、中美、中日建交材料一:蘇聯軍事力量迅速發展。1969年年中,蘇聯洲際導彈增至1060枚趕上美國,同時蘇聯還開始發展和部署反彈道導彈系統趕到了美國前面,而且蘇聯建成一支能對美國造成威脅的遠洋海軍。這一切使美國日益感到蘇聯已成為“非常強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競爭者”。材料二:與此同時,中蘇關系發生急劇變化。1969年3月,蘇軍入侵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國一側的珍寶島,中蘇兩國軍隊發生激烈交火,珍寶島之戰將惡化的中蘇關系降到冰點。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劍拔弩張,大規模軍事沖突有一觸即發之勢,這一切使中國人感到蘇聯已經蛻變為一個“社會帝國主義”國家,比美國更富有侵略性。材料三:美國總統尼克松:即使沒有蘇聯的威脅,我們也有必要在世界上兩個最強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之間架起新的友誼橋梁。原因之一是,這種友好關系將會給雙方帶來明顯的經濟和文化利益。……但無論我們還是中國,都再也承受不起為意識形態所付出的昂貴代價了。材料四: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見,認為現在已有五個世界實力中心——西歐、日本、中國、蘇聯和美國,在本世紀的三分之一時間里,這五只力量將成為決定未來的核心。——摘自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中美關系的改善中美關系改善的原因美國中國①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②在與蘇聯爭霸中處于守勢③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①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②與蘇聯關系處于緊張狀態③有利于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中美要求改善關系的根本目的——維護各自的國家利益二、中美、中日建交中美關系的改善“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擁有七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量,要建立穩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英)丘吉爾1970年12月18日,毛澤東會見斯諾時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來,我愿意和他談。”中美建交的過程1971年“乒乓外交”——“小球轉動大球”1971年7月1972年1979年二、中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基辛格秘密訪華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簽訂《聯合公報》,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自主學習】閱讀課本86-87頁完成表格1971年4月14日,周恩來總理在北京會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全體成員1971年基辛格訪華1972年尼克松訪華二、中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美國時代周刊1972年3月8日封面:尼克松的中國奧德賽。在美媒看來,尼克松中國之行,多少有點神奇和冒險。白宮發言人也稱這次旅行為“登月之旅”。“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尼克松回憶錄》二、中美、中日建交中美隔絕對立的時代中美和解的時代中美建交二、中美、中日建交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972年9月29日簽署《中日聯合聲明》,中日正式建交。從1971年7月《中美聯合公告》發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時間里,就有28個國家同中國建交。國家與中國建交時間加拿大1970年10月13日意大利1970年11月6日英國1972年3月13日德國1972年10月11日澳大利亞1972年12月21日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二、中美、中日建交建交高潮1973年9月,毛澤東主席會見來訪的法國總統蓬皮杜。1973年10月,周恩來總理陪同來訪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參觀洛陽龍門石窟。1973年11月,澳大利亞總理惠特拉姆訪華時游覽北京天壇。二、中美、中日建交建交高潮時間:政策:改革開放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三、全方位外交主要措施:(1)注重改善和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注重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2)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3)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4)廣泛參與多邊經濟、社會領域的活動。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亞洲開發銀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上海合作組織政府間國際組織是根據多邊國際條約,即創設性文件建立的組織。它規定自己的宗旨、原則及活動章程,有一套常設的組織機構。其宗旨、原則和活動必須符合公認的國際法準則。三、全方位外交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影響: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了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1.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國家實力:外交政策:國際環境:2.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3.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總趨勢。【合作探究】我國外交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三、全方位外交外交事業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中美建交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21世紀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廣泛參與多邊經濟、社會領域的活動發展國家間關系加強國際合作課堂小結當堂測評1、[2020·寧波中考]中美兩國關系曲折發展。下列反映中美關系由對抗開始走向正常化的史實是()A.清政府派詹天佑等人赴美國留學B.中美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C.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2、[2020·蘇州中考]近年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下列郵票反映出我國的外交()A.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B.出現了與各國建交的熱潮C.實現了中美關系的正常化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BD“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幸福和美好未來不會自己出現,成功屬于勇毅而篤行的人。讓我們堅持開放共贏,勇于變革創新,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邁進,共創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彰顯合作共贏新理念.mp4 導入:王毅:全面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mp4 第17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 課件-2020-2021學年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下冊(含視頻素材).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