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第七章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1)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學科 生物學 學段: 初中 年級 初一 教材 書名:《生物學》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探討我國人口的增長趨勢,說出我國計劃生育的主要要求。 2.舉例說明人類的活動能影響生物圈。 3.舉例說出環境污染對生物的不良影響。 (二)能力方面 1.通過利用報刊、書籍、互聯網等媒體收集有關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影響的資料,培養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激發關注社會問題的興趣。 2.通過實驗方案的討論與設計,進一步熟悉探究實驗的流程,提高設計探究實驗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實驗,提高合作學習能力、分析和處理數據的能力以及表達交流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認同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2.形成關注社會問題的良好習慣,提高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增強保護環境、愛護生物的情感,并能將內在的情感轉化為外在的行動,愿意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身體力行。 【教學重點】 1.分析人類活動影響生態系統的事例 2.模擬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教學難點】 1.分析我國人口增長趨勢的資料,收集和分析人類活動影響生態環境的資料 2.模擬探究融雪劑對生物的影響 教學過程(表格描述) 教學環節 主要教學活動 設置意圖 導入新課 導入:美麗的家園——生物圈 通過山青水秀的自然圖片,學生欣賞的同時認同這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生物圈。 過渡:我們美麗的家園——生物圈變的珍貴又脆弱,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遭受破壞。 展示環境污染的圖片,動物無家可歸,物種頻頻滅絕,水域污染嚴重……通過前后的對比,引發學生感慨,并思考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通過圖片之間的對比,引發思考,導入新課。 探討人口增長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生物圈為什么被破壞的日益嚴重呢?這與人類的人口數量增長密切相關。 人類出現后很長一段時期里,由于人口數量少,對環境的影響有限。可是隨著人口的爆發,世界人口快速增長。 根據我國人口增長的數據,分析我國人口增長的特點。 講解: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控制人口的增長。 講解: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 通過數據和資料,討論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影響,了解我們的計劃生育政策。 分析人類活動影響生態系統的事例 提問:人類活動會對生物圈產生哪些影響呢? 講解:觸目驚心的破壞生態環境的事例。 事例1:亞馬遜雨林大火 事例2:原油泄漏事件 事例3:水華和赤潮現象 事例4:生物入侵現象 通過分析以上人類的活動影響生態環境的事例,我們發現,人類的一些活動確實對生態環境產生巨大的破壞。 通過事例分析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引入:生物和環境是相互影響的。環境的污染會對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產生影響。 講解:酸雨的成因是什么? 什么是酸雨呢? 酸雨真的對生物有不利的影響嗎?在實驗室條件下,怎樣模擬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呢? 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經過探究,得出結論:酸雨對生物有影響,pH值越低,影響越大。 情境導入:秋去冬至,大雪給我們帶來了樂趣,也會對人們出行帶來影響 提問:為什么要加融雪劑?融雪劑有什么作用? 出示資料:不同濃度NaCl溶液的冰點 提問:雪掃完以后堆在哪里?這種處理方式,會不會對此處的植物生長產生影響呢? 探究:鹽濃度對植物生活的影響 經過探究,得出結論:短時間內,低鹽濃度對植物發芽率影響并不明顯。高鹽濃度對植物發芽率影響非常明顯。 通過探究實驗獲得酸雨妨礙植物發芽的第一手資料,體驗更直接、更深刻 讓學生簡單了解使用融雪劑的作用。 層層深入,讓學生一步一步認識到一個小小的融雪劑也會引發大大的環境安全問題。 本節小結 過渡:人類活動確實對生態環境的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但是,我們還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講解:三北防護林 垃圾分類的意義 小結:只要人類重視環境保護,我們也可以通過努力改善生態環境。 總結:人類的活動影響生態系統,但是這種影響可以是不利影響,也可以是有利的影響,人類可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但也可以破壞生態環境。同時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也會影響到生物。 培養學生“環境無小事,保護靠大家”的意識,并能盡量身體力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