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公平正義的價值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公平含義和內涵,正義的含義;理解追求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的重要性 2、過程與方法: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公平正義的意識,培養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精神和行動力 教學重點 1、掌握公平含義和內涵,正義的含義;理解追求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的重要性 2、樹立公平正義的意識,培養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精神和行動力 教學難點 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方法:案例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故事導入 古時候,一位父親臨終前要把4錠等重的黃金分給3個兒子。三個兒子中大兒子精明能干,為賺取這4錠黃金出力最多;二兒子能力一般,但很有孝心,父親生病時端茶送藥,最得父親喜歡;三兒子身殘體弱,為人善良,父親最擔心他以后的生計。 假如你是這位父親,你會怎樣分配這4錠黃金?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活動一 :詞匯大比拼 1、提到“公平正義”,我們一般會想到“大公無私”“道義”等詞,你會聯想到哪些詞語呢? 要求:請每組的B1號同學上黑板寫,其他同學在座位上寫。(限時1分鐘) 那到底什么是公平正義呢?(板書:公平的含義) 1、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體現公平的事例呢? (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 3、出示一組圖片,了解貧困人民的生活狀況 活動二:我來講故事 1、請你給大家講一講身邊的感人的扶貧故事。 提示:可從貧困戶家庭成員、生產生活狀況、貧困原因、幫扶方法和成效等方面來說。 2、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說出公平的內涵:(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 3、教師補充明月鎮發生的楊金國的扶貧故事 4、精準扶貧作為保障社會公平的一項政策,它有什么重大意義?(個人、社會) 扶貧工作現已取得巨大成效,對于國家的扶貧政策同學們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希望同學們也能積極的參與到扶貧工作中來,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共同守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用你的愛去點燃他們感動的火花。 近日,這樣一張圖片感動了無數人!(出示圖片、材料) 活動三:案例探究 拍照者說,這是2017年12月20日下午的北京西站。一進候車大廳他就被震住了,軍官說:“全體都有,把座位讓給老百姓!”士兵們齊刷刷地坐在候車座椅中間的空位上,坐的是地上自己的棉被。 某媒體針對這張照片發表時評稱:一張照片感動無數人,令人感動的不是這張照片,而是 “照片里的人”的感人行為。多少年以來,我們的軍人一直是人民最信賴的人。尤其是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時候,只要出現了軍人的身影,立刻就感覺來了“救星”。如今,在北京西站,當我們再一次聽到“全體都有,把座位讓給老百姓”時,當我們再一次看到坐在地上棉被上的軍人時,我們不禁熱淚盈眶。感動我們的是一種情懷,是一種“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情懷。讓我們向人民子弟兵學習!向人民子弟兵致敬! (1)材料中人民子弟兵的行為是正義的行為嗎?為什么? (2)這種行為有何要求? (3)這種行為有什么積極意義? 活動四:辨一辨(學生搶答) 判斷下列行為是否是公平正義的。 在期末考試中,個被同學有作弊的行為 我國實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異地就醫住院費直接報銷 公交車上別人要求我讓個座位,我不情愿的給老人讓了座 小偷將手伸向別人的書包 建立高齡老人津貼制度 三、隨堂演練 1.正義要求每一個人必須遵守制度和規則,公平需要正義的制度作支撐。因此,遵守規則和程序就是在( ) A.維護正義和穩定 B.促進改革和發展 C.維護公平和團結 D.維護公平和正義 2.下列選項有哪些體現了公平正義( ) ①我國建立了基本醫療保障體系②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③公交地鐵上均貼有給老弱病殘讓座的標志④異地高考政策逐步推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四、課堂小結與作業 五、板書設計 公平正義的價值 認識公平 公平的含義、內涵(權利、機會、規則) 公平的意義 正義的力量 1、正義的含義 標準(自發、社會進步、公共利益) 2、正義的要求 3、正義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