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章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1)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學習目標】 1.探討我國人口的增長趨勢,說出我國計劃生育的主要要求。 2.舉例說明人類的活動能影響生物圈。 3.舉例說出環境污染對生物的不良影響。 4.通過利用報刊、書籍、互聯網等媒體收集有關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影響的資料,培養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激發關注社會問題的興趣。 5.通過實驗方案的討論與設計,進一步熟悉探究實驗的流程,提高設計探究實驗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實驗,提高合作學習能力、分析和處理數據的能力以及表達交流能力。 6.認同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7.形成關注社會問題的良好習慣,提高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增強保護環境、愛護生物的情感,并能將內在的情感轉化為外在的行動,愿意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身體力行。 【課前預習任務】 1. 收集有關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造成影響的資料。關注一個環境污染事例,跟家長或朋友討論為什么破壞環境事例層數不窮? 2. 你生活的社區里有哪些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你認為應當怎樣改變這些現狀? 3. 山羊絨又細又軟,織成的產品十分昂貴。山羊比綿羊好養,它連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區大量飼養山羊,這對環境會有什么影響?當環境問題和經濟問題相遇時,我們該如何去選擇呢? 將你的觀點寫入下面的空白處 【課上學習任務】 任務一:觀看教材第104-105頁的七幅圖片,討論相關問題。 任務二: 1.什么是酸雨? 。 2.酸雨的PH值:雨水是否具有較強的酸性,正常雨水的PH約為 ,酸雨的PH則小于 。 3.酸雨的形成:酸雨主要是 造成的。我國的酸雨主要是因 而形成的,此外, 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4.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過 ,減少 、 等燃料中 的排放。 任務三: 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閱讀課本114—115頁小組合作探究“模擬酸雨對種子發芽的影響”。 (1)提出的問題是 ? (2)作出的假設是 。 (3)制定計劃: ①材料用具 。 ②用 和 配置實驗用的模擬酸雨,把PH控制在 。 (4)實施計劃 (5)實驗結果 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實驗記錄表 組號 清水發芽數 低濃度酸雨 發芽數 中濃度酸雨 發芽數 高濃度酸雨 發芽數 1 2 3 4 5 【課后作業】 1.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廢電池必須進行集中處理的問題被提到議事日程。主要原因是 ( ) A.利用廢電池外殼的金屬 B.防治廢電池中鎘、鉛等重金屬離子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讓廢電池中滲出的電解液腐蝕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的石墨電極 2.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以下行為中符合綠色消費的是 ( ) A.購買化學殺蟲劑 B.使用含氟牙膏 C.常用一次性產品 D.使用環保購物袋 3.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減輕溫室效應帶來的不利影響,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下列做法無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 的是 ( ) A.及時清理垃圾,維護環境衛生 B.倡導節能減排,少開車多步行 C.積極植樹種草,增大綠化面積 D.開發水源、太陽能等新型能源 4.工業、農業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家用洗滌劑是生活污水中磷的一個重要來源(洗滌劑中含有三聚磷酸鈉)。在處理污水時要不要去磷,下列哪種說法正確? ( ) A.磷是生物的營養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含磷的污水排到自然水體中會引起藻類增殖,使水變質,必須除去 D.磷對人體無害,除去與否無關緊要 5.下列哪種情況可能與臭氧層的破壞有關?( ) A.森林被大量破壞 B.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制劑的冰箱 C.大量使用化學燃料 D.大量使用農藥 6.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主要原因是 ( ) A.提高汽油的燃燒效率 B.降低汽油的成本 C.避免鉛污染大氣 D.鉛資源短缺 7.保護天然林要大力推行“退耕還林還草”,采取這兩種措施的首要目標是 ( ) A.發展旅游事業 B.發展畜牧業生產 C.改善生態環境 D.增加木材產量 8.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利用好草原,長期地發展畜牧業,下列哪項措施不正確? ( ) A.大力興修草原水利 B.盡量發展牲畜養殖,最大限度地發揮草原的潛力 C.營造基本草場防護林 D.改良牧場,促進良種牧草的發展 9.幾年來,由于人口增長,人類對自然的索取變本加厲,導致生態環境嚴重惡化,沙塵暴發生的頻率增高。據報道,2000年春至今,沙塵暴多次肆虐,波及大半個中國,發生頻率和沙量都是空前的。沙塵暴期間,灰塵彌漫,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影響,給國家經濟造成嚴重損失。 下圖是科學工作者對我國北方地區草原、森林、荒漠面積變化的調查結果。這對研究我國近幾年來華北地區多次出現沙塵暴天氣有很大的幫助。 (1)北方“沙塵暴”天氣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點。 (2)“沙塵暴”天氣逐年加劇說明我國北方__________受到了嚴重破壞。 (3)我國北方地區頻繁出現“沙塵暴”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在草原上過度放牧 ②濫伐森林,開墾林地③工業的發展④黃河出現斷流現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4)請你分析植被和沙塵暴形成的關系。 (5)請你根據生態平衡的原理提出治理沙塵暴的措施。 作業答案: 1.B 2.D 3.A 4.C 5.B 6.C 7.C 8.B 9.(1)范圍廣 強度大 頻率高 (2)植被(草原) (3)A (4)草地面積減少,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植被遭到破壞使土壤裸露變成荒漠,有風便起風沙,森林面積減少,防風沙能力下降。 (5)造防護林,保護草原,控制載畜量;退耕還林、還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