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科學七下4.5《日食和月食》第2課時教學設計課題日食和月食單元四學科科學年級七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月食形成的原因、過程和類型。2.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差異,認識日食和月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現象。過程與方法:通過模擬實驗的觀察、分析,知道月食的形成原理,分析日食和月食的區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模擬實驗使學生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有趣,意識到模擬實驗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2.通過實驗的分析討論,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重點1.分析月食的形成原理。2.分析日食和月食的區別。難點1.分析月食的形成原理。2.分析日食和月食的區別。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播放視頻《月食》,提出問題:1.說一說,你見過月食嗎?2.月食是怎樣的一種現象?3.月食發生的原理是怎樣的?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兩兩互相交流利用影像資料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講授新課活動一、認識月食1.什么是月食?出示圖片:2.月食的類型有哪些?思考:為什么月球被食掉的部分還能看到古銅色的影子?由于地球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發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古銅色。活動二、探究月食的形成原理1.引導學生進行月食形成的模擬實驗取不同大小的兩個球(小球最好涂黑)。把兩個球和燈置于同一直線的位置上。把小球繞另一球做基本水平的圓周運動,并使小球部分或全部穿過大球的陰影區。2.提出問題:月食形成的原理是怎樣的?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當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球之間時,遮掩了太陽光,在地球的背光一側形成長長的陰影區。當月球進入地球陰影區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的觀測者將看到月食現象。3.認識月全食、月偏食4.再認月食形成的原理:追問:為什么有日環食而沒有“月環食”?活動三、觀察月食的形成過程1.出示圖片,引導學生探究月食的形成過程。(1)月全食過程的順序是怎樣的?(2)為什么月食不是每個月都會發生?(3)當發生月食或日食時,地球上能觀測到月食的地區和能觀測到日食的地區有什么不同?為什么?2.展示交流一:月食:東虧西復(左虧右復)認識月全食五步曲: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3.引導學生拓展對比:月食與月相4.展示交流二:為什么不是每個月都發生日食與月食?5.播放動畫演示地球上能觀測到月全食的地區和日全食的地區有什么不同?6.圖文結合展示:月全食時月輪隱沒在地球的陰影區中,故地球上能觀測到月食的地區可達半個地球以上。7.對比分析:月全食與日全食有何不同?8.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日食和月食的比較1.認識概念: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變暗的現象,稱為月食。2.認識月食的類型:未食時、月全食、月偏食呈暗弱古銅色。1.做一做,觀察記錄:觀察記錄:用斜線表示小球被陰影遮掩的部分。2.思考交流:月球不會發光,靠反射太陽光。3.發現交流:月全食:月球全部進入地球陰影區而變暗的現象。月偏食:月球部分進入地球陰影區而變暗的現象。4.觀察區別:月球較小,形成的陰影區較小;地球較大,形成的陰影區較大,所以不可能出現月環食。1.小組合作:月食的形成過程探討交流:2.觀察發現:從月面的東面開始,西面結束。一般發生在農歷十五或十六月食輪廓是彎曲的圓弧,這也可以證明地球是圓的。3.對比分析,交流核對4.分析:原因是:月地軌道面與地日軌道面有一個5?左右的夾角5.觀察發現6.對比分析:日全食發生時,日輪是被月球遮掩的,故地球上能觀測到日食的地區只能是一條狹窄的帶狀。7.圖文結合對比分析:8.歸納總結:圖文結合初步認識月食的概念和類型鼓勵學生多觀察、善于總結、勤于表達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時思考,在實驗中獲得感性資料引導學生科學的去觀察、去發現,學會用比較的視角去觀察發現引導學生用對比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小組合作學習,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鼓勵學生動起來鼓勵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總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對比日食和月食,建立知識的橫向聯系及時總結,及時歸納,建立知識的清晰脈絡課堂練習1.下列現象同時存在與日食和月食發生時的是()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或接近排成一條直線B.日食、月食都從日論的西面開始C.天空一片漆黑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區都可以看到日食或月食現象2.月食可能發生的日期是()A.可以在任何一天B.在農歷每月的初一C.肯定在滿月時D.可以在初一到十五之間3.如圖所示,關于甲、乙兩圖所表示的意義,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兩圖都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B.甲乙兩圖都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C.甲圖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乙圖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D.甲圖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乙圖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4.下列關于日食和月食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日食和月食持續的時間長短不同????????????????????????B.日食和月食時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對調C.日食和月食都有全、偏、環三種????????????????????????D.日食和月食初虧方向不同5.發生月食時,陰影部分的輪廓是圓弧,這可以證明什么是圓的( )A.太陽 B.月球 C.地球 D.火星6.日食和月食開始的正確方位是()A、日食開始于日輪的西緣,月食開始于月輪的東緣B、日食和月食都開始于日輪和月輪的西緣C、日食開始于日輪的東緣,月食開始于月輪的西緣D、日食和月食都開始于日輪和月輪的東緣7.正確反映一次月全食過程各階段順序的是( )認真完成,當堂達標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1.通過觀察圖片,初步認識了月食及其類型。2.通過實驗觀察記錄,我們知道了月食形成的原理3.通過對比觀察我們知道了月食形成的過程,并對比分析月食和日食的不同。說一說板書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5張PPT)4.5日食和月食(第2課時)浙教版初中新知導入1.說一說,你見過月食嗎?2.月食是怎樣的一種現象?3.月食發生的原理是怎樣的?觀視頻識月食合作探究活動一、認識月食什么是月食?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變暗的現象,稱為月食。合作探究月食的類型未食時月偏食月全食思考:為什么月球被食掉的部分還能看到古銅色的影子?由于地球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發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古銅色。合作探究月食形成的模擬實驗取不同大小的兩個球(小球最好涂黑)。把兩個球和燈置于同一直線的位置上。把小球繞另一球做基本水平的圓周運動,并使小球部分或全部穿過大球的陰影區。觀察小球穿過陰影區時發生的現象。記錄下小球光亮部分形狀的變化。活動二、探究月食的形成原理合作探究觀察記錄:用斜線表示小球被陰影遮掩的部分。開始結束圖2-37模擬月食的實驗合作探究月食形成的原理: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當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球之間時,遮掩了太陽光,在地球的背光一側形成長長的陰影區。當月球進入地球陰影區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的觀測者將看到月食現象。1.月球不會發光,靠反射太陽光。合作探究月全食、月偏食月全食:月球全部進入地球陰影區而變暗的現象。月偏食:月球部分進入地球陰影區而變暗的現象。合作探究為什么有日環食而沒有“月環食”?月球較小,形成的陰影區較小;地球較大,形成的陰影區較大,所以不可能出現月環食。全影區月全食半影區月偏食半影區月偏食月食形成的原理:合作探究小組合作:月食的形成過程1.月全食過程的順序是怎樣的?2.為什么月食不是每個月都會發生?3.當發生月食或日食時,地球上能觀測到月食的地區和能觀測到日食的地區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活動三、觀察月食的形成過程合作探究月全食的形成過程:月食:東虧西復(左虧右復)一般發生在農歷十五或十六虧損方向:從月面的東面開始,西面結束。合作探究月全食全過程月全食五步曲: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月食輪廓是彎曲的圓弧,這也可以證明地球是圓的。合作探究拓展對比:月食與月相比較發生原因外觀特點發生時間三球位置過程歷時月食月相地球擋住射向月球的陽光月球亮面朝地球角度變化被食部分為古銅色看不見部分為黑色農歷十五十六滿月任何一天日地月成一直線任意位置數小時29.53天合作探究為什么不是每個月都發生日食與月食?原因是:月地軌道面與地日軌道面有一個5?左右的夾角。合作探究地球上能觀測到月全食的地區和日全食的地區有什么不同?合作探究地球上能觀測到月全食的地區和日全食的地區有什么不同?月全食時月輪隱沒在地球的陰影區中,故地球上能觀測到月食的地區可達半個地球以上。日全食發生時,日輪是被月球遮掩的,故地球上能觀測到日食的地區只能是一條狹窄的帶狀。合作探究月全食的形成過程:對比分析:月全食與日全食有何不同?初虧復圓初虧復圓日全食的形成過程:合作探究歸納總結:日食和月食的比較日食月食概念原因位置時間類型虧損方向可見范圍太陽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月面部分或全部變暗月球遮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地球遮住太陽射向月球的光月球位于中間地球位于中間農歷初一農歷十五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月全食、月偏食西先虧、東復圓東先虧、西復圓部分地區半個地球以上課堂練習1.下列現象同時存在與日食和月食發生時的是()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或接近排成一條直線B.日食、月食都從日論的西面開始C.天空一片漆黑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區都可以看到日食或月食現象2.月食可能發生的日期是()A.可以在任何一天B.在農歷每月的初一C.肯定在滿月時D.可以在初一到十五之間AC課堂練習3.如圖所示,關于甲、乙兩圖所表示的意義,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兩圖都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B.甲乙兩圖都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C.甲圖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乙圖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D.甲圖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乙圖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C課堂練習4.下列關于日食和月食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日食和月食持續的時間長短不同????????????????????????B.日食和月食時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對調C.日食和月食都有全、偏、環三種????????????????????????D.日食和月食初虧方向不同5.發生月食時,陰影部分的輪廓是圓弧,這可以證明什么是圓的( )A.太陽 B.月球 C.地球 D.火星CC課堂練習6.日食和月食開始的正確方位是()A、日食開始于日輪的西緣,月食開始于月輪的東緣B、日食和月食都開始于日輪和月輪的西緣C、日食開始于日輪的東緣,月食開始于月輪的西緣D、日食和月食都開始于日輪和月輪的東緣7.正確反映一次月全食過程各階段順序的是( )AB教學板書月食月食的概念:月面部分或全部變暗的現象月食產生的原理:日、地、月正好或接近位于一條直線上,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光是直線傳播,地球與月球不透明日食的發生的時間:農歷十五或十六月食的類型月全食月偏食作業布置12找一找近幾年發生月食的時間和地點,繪成表格。畫出月食發生時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紀教育網–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科學七下4.5日食和月食第2課時導學案課題日食和月食單元四學科科學年級七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月食形成的原因、過程和類型。2.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差異,認識日食和月食是很普通的天文現象。過程與方法:通過模擬實驗的觀察、分析,知道月食的形成原理,分析日食和月食的區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模擬實驗使學生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有趣,意識到模擬實驗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2.通過實驗的分析討論,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學重點】1.分析月食的形成原理。2.分析日食和月食的區別。【教學難點】1.分析月食的形成原理。2.分析日食和月食的區別。【導學方法】知識點總結,考點精講,講練結合,課后鞏固。【課前預習】1.被遮擋了全部或一部分太陽光的現象叫月食。由于地球大氣對太陽光的,發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2.月食形成的原因:(1)。(2)地球是的球體,太陽光照到地球后,在地球的后面會留下一個,當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且在和月球之間時,太陽照射到月球的光線便會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遮住,從而產生了。3.月食的類型:和。4.由于月球自西向東繞地球公轉,月球的先進入地球的本影區域,即月食是月面先虧于,后復圓于。月全食有、、、和五個階段。5.月食發生時,月球、太陽和地球處于(或接近于)同一條直線上,且地球正好處于太陽和月球之間,此時的月相為,日期是農歷。由于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平面和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道平面有一個5°左右的夾角,因此月食每個月都會出現。學習探究【新知導入】觀看視頻,回答問題:1.說一說,你見過月食嗎?2.月食是怎樣的一種現象?3.月食發生的原理是怎樣的?【合作探究】活動一、認識月食1.什么是月食?2.說出月食的類型?3.想一想:為什么月球被食掉的部分還能看到古銅色的影子?活動二、探究月食的形成原理1.月食形成的模擬實驗:取不同大小的兩個球(小球最好涂黑)。把兩個球和燈置于同一直線的位置上。把小球繞另一球做基本水平的圓周運動,并使小球部分或全部穿過大球的陰影區。觀察小球穿過陰影區時發生的現象。記錄下小球光亮部分形狀的變化。2.畫圖總結月食形成的原理:3.圖文結合認識月全食和月偏食:(1)月全食:(2)月偏食:4.思考交流:為什么有日環食而沒有“月環食”?活動三、觀察月食的形成過程1.月食的形成過程:(1)總結虧損方向。(2)簡記為。(3)發生時間:。2.歸納月全食五步曲:、、、、。3.說出你的觀察發現:月食輪廓是彎曲的圓弧,這也可以證明是圓的。4.相關知識歸納:月相和月食的區別。5.思考交流:為什么不是每個月都發生日食與月食?6.對比分析:地球上能觀測到月全食的地區和日全食的地區有什么不同?(1)月全食時月輪隱沒在的陰影區中,故地球上能觀測到月食的地區可達以上。(2)日全食發生時,日輪是被遮掩的,故地球上能觀測到日食的地區只能是。7.歸納總結:日食和月食的比較【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課堂練習】1.下列現象同時存在與日食和月食發生時的是()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或接近排成一條直線B.日食、月食都從日論的西面開始C.天空一片漆黑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區都可以看到日食或月食現象2.月食可能發生的日期是()A.可以在任何一天B.在農歷每月的初一C.肯定在滿月時D.可以在初一到十五之間3.如圖所示,關于甲、乙兩圖所表示的意義,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兩圖都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B.甲乙兩圖都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C.甲圖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乙圖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D.甲圖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乙圖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4.下列關于日食和月食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日食和月食持續的時間長短不同????????????????????????B.日食和月食時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對調C.日食和月食都有全、偏、環三種????????????????????????D.日食和月食初虧方向不同5.發生月食時,陰影部分的輪廓是圓弧,這可以證明什么是圓的( )A.太陽 B.月球 C.地球 D.火星6.日食和月食開始的正確方位是()A、日食開始于日輪的西緣,月食開始于月輪的東緣B、日食和月食都開始于日輪和月輪的西緣C、日食開始于日輪的東緣,月食開始于月輪的西緣D、日食和月食都開始于日輪和月輪的東緣7.正確反映一次月全食過程各階段順序的是( )參考答案課前預習1.月球地球折射古銅色。2.(1)月球不會發光,靠反射太陽光而“發光”(2)不透明陰影太陽、地球、月球地球太陽月食3.月全食月偏食4.東緣東緣西緣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5.滿月十五、十六不是每個月合作探究:活動一:1.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變暗的現象,稱為月食。2.月全食月偏食3.由于地球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發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古銅色。活動二:1.2.(1)月球不會發光,靠反射太陽光。(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當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球之間時,遮掩了太陽光,在地球的背光一側形成長長的陰影區。當月球進入地球陰影區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的觀測者將看到月食現象。3.(1)月全食:月球全部進入地球陰影區而變暗的現象。(2)月偏食:月球部分進入地球陰影區而變暗的現象。4.月球較小,形成的陰影區較小;地球較大,形成的陰影區較大,所以不可能出現月環食。活動二:1.從月面的東面開始,西面結束。東虧西復(左虧右復);一般發生在農歷十五或十六2.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3.地球4.5.原因是:月地軌道面與地日軌道面有一個5?左右的夾角。6.(1)地球半個地球(2)月球一條狹窄的帶狀7.課堂總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1.通過觀察圖片,初步認識了月食及其類型。2.通過實驗觀察記錄,我們知道了月食形成的原理3.通過對比觀察我們知道了月食形成的過程,并對比分析月食和日食的不同。課堂練習:1.A2.C3.C4.C5.C6.A7.C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日食和月食-動畫.mp4 月食—視頻.mp4 浙教版科學七下4.5 日食和月食 (第2課時)導學案.doc 浙教版科學七下4.5 日食和月食 (第2課時)課件.pptx 浙教版科學七下4.5 日食和月食(第2課時)教學設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